3

从人类驾驭电子的过程中体验科技创新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inote.xyz/2347c845c9114f2c9671156084ad34b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从人类驾驭电子的过程中体验科技创新
从人类驾驭电子的过程中体验科技创新
从人类驾驭电子的过程中体验科技创新
Nov 16, 2019
张大凯先生的科普著作《电的旅程:探索人类驾驭电子的历史过程》是一本很值得看的书。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伏特发明电池到阿塔纳索夫提出二进制计算机概念,中间经历200多年的探索。除了天才科学家的绝妙创意和发现,过程中的产业启示也颇有意义。
notion image
张大凯《电的旅程》
人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定位。肖克莱是出色的晶体管学术人才,但不适合做企业,尽管他招募到了当时最优秀的“8叛徒”,但是,性格中的固执,自以为是,却把公司搞垮了。同样,投资“8叛徒”建立仙童半导体的纽约投资公司也是因为不懂技术却乱指挥,导致仙童半导体消亡。
不要固执己见。爱迪生固守直流电,不仅被对手特斯拉和西屋电气超越,还被财阀摩根从自己创立的通用电气公司扫地出门。
合作共赢。1940年,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慷慨向美国共享了磁控管技术,极大促进了机载雷达的发展,也巩固了英美同盟关系。
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胡巴特指使贝尔窃取格雷的电话技术,并通过专利官司成功拖延了西联电话公司发展。
好产品还需好营销。第一份电报、第一通电话、第一次电灯使用,第一次电视转播都颇具营销色彩
自以为是令企业错失发展机会。1952年,贝尔实验室开放了晶体管的原理和生产技术,成就了日后的德州仪器,摩托罗拉,TKK 一众企业,而自己却日渐衰落。
人才第一。研发最重要的是人才,贝尔实验室人才济济,可以统治半导体行业数十年。美国国防部动员科技人员集中攻关技术难题,为二战以战后发展带和霸主地位形成,提供了巨大帮助。
理论和实践孰先孰后不重要。当1895年伦琴发现X光时,他并不知道X光是什么,但不影响X光在医学上的应用。1939年肖克莱就提出了三极体的概念,而直到1948年,贝尔实验室才研发成功晶体管(三极体)。
无心插柳柳成荫。西联公司为提高电话通话质量,资助爱迪生研发麦克风,而爱迪生则借机研究发明了留声机,赚取了第一桶金。
关注细节。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给学生授课过程中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证实了电和磁的关联性,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有能量可以从实验装置中逸出,意外发现X光。
第一桶金很重要。仙童半导体的第一笔业务来自IBM的50万美元订单。
公司死掉往往不是因为技术而是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爱迪生虽然比伯林纳早10年发明了留声机,最后却被伯林纳的公司打败,不是因为爱迪生留声机公司的技术不好,而是因为爱迪坚持只销售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他音乐品味太差。而RCA的莎诺夫在推广收音机的过程中,意识到收音机只是硬件,广播节目才是听众关心的核心,最后公司发展实在太好,引来政府担忧,被一拆为二。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