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ivo X70 Pro+ 体验:全焦段「制霸」的全能机皇?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43990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vivo X70 Pro+ 体验:全焦段「制霸」的全能机皇?

深夜当你划亮一根火柴,准备点燃篝火时,远在 1500 米之外的猫头鹰可能早就察觉到你的一举一动。

image.jpg!720

相对于你我,猫头鹰天生就有着非凡的夜视能力,它们对微弱光线的感光能力要超过人类 100 倍。深夜行动自如,犹如白昼一般。

zeiss-otus-55mm-featured1.jpg!720

▲ 蔡司 Outs 55mm f/1.4. 图片来自:ZEISS

正是感叹于猫头鹰有着强大的光线捕捉能力,蔡司把自己不同系列的镜头命名为具有优异视力的鸟类,其中镜皇级的镜头就被命名为 Otus,也就是猫头鹰中的「角鸮」。

zeiss-otus-lenses.jpg!720

▲ 蔡司 Outs 28mm f/1.4. 图片来自:ZEISS

恰如其名,Otus 系列镜头共有 4 枚,从广角到长焦,每一枚都是 f/1.4 的光圈配置,且对光学素质毫不妥协,想要做镜头界的「孤独求败」。

只是,大自然给予了你一项特长,一定会夺走些什么。角鸮拥有了强感光,但少了彩色视觉,也就是色弱。蔡司毫无保留的做出了 Outs 系列,有着力臻完美的品质追求,但用料狠了,价格也随之起飞。

DSC00974.jpg!720

曾经,拥有一枚蔡司「小蓝标」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人生目标,更别说同时获得多枚的梦想了。这曾经遥不可及的想法正被 vivo 付诸现实。

vivo X70 Pro+ 就是这个「现实」,vivo 给这款超大杯打出了「三主摄」的口号,并且算上 5 倍的长焦,全系都有 OIS 防抖和蔡司 T* 镀膜。

DSC00908.jpg!720

手握 vivo X70 Pro+,好像一下子拥有了四枚蔡司镜头,瞬间完成了人间大圆满。只是它是否会像 Otus 一样为了极致的影像性能,而去妥协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答案吧。

充满「新鲜」的影像力

新鲜感是我拿到 vivo X70 Pro+ 后的初始印象,一是来自豪华套餐式的硬件堆料,二是 vivo 与蔡司的梦幻联合。

DSC00900.jpg!720

也是这种新鲜感,促使我在拿到 vivo X70 Pro+ 的第一时间就有了想要出门的冲动,犹如拿到了一台梦寐以求的新「相机」。

DSC00936.jpg!720

相对于前代,vivo X70 Pro+ 同样配备了四枚镜头,超广角、广角、人像与长焦。其中超广角、广角与前代同为 IMX598、三星 GN1,这次提升的主要是人像与长焦。

人像镜头(2x)升级为 IMX663,有着更大的 f/1.6 光圈。5x 长焦镜头依旧为 800 万像素,但加入了 OIS 防抖。

DSC00998.jpg!720

人像镜头规格的提升,让 vivo X70 Pro+ 打出了「三主摄」和「全防抖」的概念,包括超广角的微云台防抖,全系镜头均配备了机械防抖系统,稳如「鸡头」。

不止于此,vivo X70 Pro+ 的广角镜头(传统意义上的主摄)内还配备了与蔡司合作的「超高透」玻璃镜片,以来提高通透性和降低色散,提高整个镜头的光学素质。同时,全部的镜头都具有蔡司 T* 镀膜认证。

IMG_20210904_221155.jpg!720

在明显点光源的逆光场景中,vivo X70 Pro+ 的表现相当稳健,配合 HDR,得出的样张依然清澈、通透,几乎不见鬼影与色散,最关键的是,全焦段均有着相同的表现,不惧「见光死」。

IMG_20210904_165814.jpg!720

除了与蔡司在光学方面深入合作之外,vivo 也联合蔡司联合制定了色彩标准,提供了「蔡司自然色彩」的呈现。

IMG_20210904_170349.jpg!720

▲ 蔡司自然色彩.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蔡司自然色彩与 AI 增强算法也是,这二者不可同时开启,只能选一。

本着对蔡司的向往,我选择了「蔡司自然色彩」,无它,我只是更想获得风格化明显的照片,而非千篇一律。

DSC00927.jpg!720

当我高频率的拍了几百张样张之后,我觉得可以用「克制美」来形容「蔡司自然色彩」的风格。

初看,它可能没有那么抓眼球,色彩运用较为克制,红黄蓝三原色上更接近现实,而非是浓郁风。

3333333.jpg!720

▲上:蔡司自然色彩,下:AI 增强.(更多样张还请移步爱范儿公众号,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样张中最为明显的还是对天空的呈现,AI 增强比较直接,会直接拉高蓝色的明度,呈现出一副「克莱因」蓝的风格。

蔡司自然色彩会把蓝色的明度拉低,整体稍稍加些对比,质感更胜。 尤其是在强光下的建筑时,这种冷冽调教风格更为明显。活脱脱的把广州拍出了巴戈利亚的感觉,有「德」内味了。

wwww.jpg!720

这种「克制」几乎表现在各种场景之中,包括绿色、黄色、红色等等,涵盖的场景也不限于强光之下,室内、弱光之下都有着较为一致的风格。别问,问就是德味。

vivo X70 Pro+「克制」的色彩表现,让成片不再掺杂过多「数码味精」,回归平铺直叙,去强调原本的秩序和美感。

DSC00938.jpg!720

抛开色彩,vivo X70 Pro+ 还内置了蔡司四款镜头包,分别模拟蔡司 Biotar、Distagon、Sonnar、Planar 四种经典光学结构所呈现的不同散景,理想是丰满的。

44444.jpg!720

▲ 人像模式下的蔡司 Biotar、Sonnar 风格虚化.

但现实是骨感的,想要呈现出不同的虚化风格,对于背景的光源数量要求比较高,如树下,LED 灯光前是比较容易展现。日常状态下,Biotar 的旋焦,和 Sonnar 的长焦剥离感更容易被感知,Plannar 和 Distagon 风格化没有那么明显。

除了 vivo 与蔡司的深入合作外,让如此多功能的顺利、快速的呈现,vivo 的自研专业影像芯片 V1 功不可没。

DSC00951.jpg!720

如同 vivo X70 Pro+ 给我的初始印象是「新鲜感」,专业影像芯片 V1 则是「省电」。

在高强度连续不间断拍摄一小时下,按照以往的经验,摄像头取景,屏幕常亮,CPU 不断地调用,吃掉 40% 的电量我都不会惊讶。

DSC00880.jpg!720

而在 vivo X70 Pro+ 这里,相同的操作,大概耗去了 20% 的电量,CPU 占用了不到 30 分钟。15 点满电出门,毫无保留的使用,一直到 23 点回家依然有 12% 的电量保命。

与低功耗有着强烈对比的是,专业影像芯片 V1 还会提供足够强的算力。先于主芯片,V1 能够把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加快图像处理,带来更好的成像效果。

3.2021-09-10-09_57_16.gif

▲ 夜晚开启防抖后,手持骑车视频截图。PS:动图对视频画质有压缩

有了专业影像芯片 V1 的助力,vivo X70 Pro+ 很多特性都能够实时预览,做到所见所得。尤其是在弱光下,在屏幕上就能够实时预览成片,同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手动调节曝光,做到风格化。

55555.jpg!720

▲ 左:未开启夜景视频截图,右:开启夜景视频截图.

另外,在视频上,vivo X70 Pro+ 依旧保留了许多前作颇受好评的功能,比如视频 HDR、超清夜景视频。同时借助于专业影像芯片 V1,在拍摄「夜景视频」时,整机的功耗更低,且配合主芯片的 ISP,会有着更好的效果。

说实话,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对 vivo X70 Pro+ 的影像功能有着十足的新鲜感,无论身处何种场景,我都愿意用它来记录几张,或者录一段视频,上手几天,512GB 的存储用去大半。

DSC00949.jpg!720

vivo X70 Pro+ 均衡的多焦段镜头配备,联合蔡司的软件硬件调教,以及专业影像芯片 V1 的更多可能,都足以让它稳坐影像旗舰的铁王座。

陶瓷云窗存在的独特性

「回归」是近期很多产品的一个关键词。vivo X70 Pro+ 在机身设计上「回归」的同时,也做了一些创新。

DSC00970.jpg!720

vivo X70 Pro+ 共有三种配色,两种材质。至黑为 AG 玻璃,旅程、旷野则是素皮材质。至黑比较好理解,机身整体为黑色,背盖的材质为萤石 AG 工艺,不沾指纹的同时提供了细腻的手感。

image1.jpg!720

旅程是为橙色素皮,旷野则是蓝色素皮,金属中框与背部的素皮风格保持一致。相对于 vivo X60 Pro+ 的素皮设计来说,vivo X70 Pro+ 视觉上的一体性更足一些。

在「正面」全是屏幕的大潮流下,智能手机的背部成为为数不少能展现品牌风格的一个区域。以往为了展现不同,各类流光溢彩的风格跃然背上,个性有了,但少了几分「雅致」。

DSC00960.jpg!720

vivo X70 Pro+ 机身单色配色的运用便是在美感上的「回归」,萤石 AG 玻璃、素皮不同材质的运用则是在雅致下所带来的个性需求。

在 vivo X70 Pro+ 的背部,摄像头模组占去了相当大的空间,为了平衡视觉,vivo 把「云阶」的设计延伸到了右侧,做出了一个「陶瓷云窗」。

DSC01000.jpg!720

如此,整个背部就有了三种不同材质的「拼接」,给视觉和触觉带来了反差。实际之中,「陶瓷云窗」的存在,也让整机的辨识度提升了很多。

倘若不看数据的话,「陶瓷云窗」的设计也间接隐藏了较大的摄像头模组,并不会被凸显出来,且三种不同的材质的确会给触感加分。

DSC00956.jpg!720

在体验 vivo X60 Pro+ 时,单手握持时,食指容易接触到镜头模组的边角。而到了 vivo X70 Pro+ 这里,单手握持,食指会自然而然的接触到「陶瓷云窗」上,手感升级了。

不过,鉴于在影像上的「堆料」,让 vivo X70 Pro+ 整机的厚度、重量相较于 vivo X60 Pro+ 有所提升,实打实的重量级「超大杯」。

DSC00984.jpg!720

只是,拿到 vivo X70 Pro+ 之后,在看到背部的摄像头模组之后,8.89mm 的厚度、213g 的重量都已释然,无它,只因蔡司四摄的魅力太大。

DSC00976.jpg!720

整体来说,vivo X70 Pro+ 的设计焦点就在于摄像头部分,扩展的「云阶」变成「陶瓷云窗」,凸显了摄像头的存在感,也平衡了整机的观感。

从影像特长生成为全能优等生

以往来说,为了扛起影像先锋这个大旗,vivo X 系列总有一点点「遗憾」,与「均衡」失之交臂。

DSC08673.jpg!720

▲ vivo X60 Pro+.

拿上一代超大杯 vivo X60 Pro+ 来说,蔡司四摄的配备足以「笑傲江湖」,但没有双扬声器、没有无线充电、只是 1080p 的屏幕,无法称之为全能优等生。

DSC00921.jpg!720

到了 vivo X70 Pro+ 这里,不仅在影像上继续精进,也在尽力做到均衡。

硬实力上,vivo X70 Pro+ 凑齐了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以及三星 LPDDR5 运存与三星 UFS3.1 闪存这个「黄金」三件套。

DSC00988.jpg!720

屏幕更是直接拉升到了 Android 阵营的天花板级别,采用了最新的三星 E5 材质,2K 分辨率的 AMOLED 屏幕,支持 120Hz 高刷与 LTPO 动态变频技术。

在连续拍摄时,vivo X70 Pro+ 的优良续航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专业影像芯片 V1 外,E5 材质屏幕的低功耗也是原因之一。

DSC00910.jpg!720

另外,双扬声器,无线快充这些前作的遗憾也统统补足,如此再也不必纠结于「全能」还是「影像」。

其中无线充电是一项用过了就回不去的配置,vivo X70 Pro+ 配备 50W 无线快充之后,在日常体验中,几乎很少用有线充电,随手一放就能以 50W 的高功率来补电,比某些万元旗舰都快,极大的提升了充电体验。

全能的表现除了硬件的补全,OriginOS 也是 vivo X70 Pro+ 的一个「全能」体现。

DSC00969.jpg!720

OriginOS 采用了比较流行的磁贴设计,图标大小、信息丰富程度、视窗风格都可以随意调整。并且也支持简单的交互,连接到相应账户之后也能够提供相当个性化的信息,可玩性很高。

DSC00879.jpg!720

抛开影像系统,vivo X70 Pro+ 全能的配置,依然可以算是一台「均衡」的旗舰。若说影像力是 vivo X70 Pro+ 的绝对优势,那如今全能的软硬配置就是它的基本盘。

继续领跑影像的「超大杯」

若说 vivo X60 系列最为突出的就是影像力的话,那相比来说,vivo X70 系列,尤其是 vivo X70 Pro+ 就稍显「平庸」。

DSC00962.jpg!720

但这「平庸」并非是贬义,而是在这一代内,除了继续领先的影像性能,其余的规格配备也与影像一般成为 vivo X70 系列的优势。

换句话说,曾经 vivo X 系列的最强名片是「影像」,而到了 X70 这里,尤其是超大杯 X70 Pro+ 最强的名片已经渐渐成为「全能」。

DSC00883.jpg!720

并且在全能旗舰的范畴里,vivo X70 Pro+ 的影像性能几乎达到了全焦段「制霸」的水准。

这也足以回答文章一开始提出的疑问,vivo X70 Pro+ 并非像蔡司 Otus 系列一般做了取舍,而是尽自己所能不去妥协。

3bd72a9635159a8732b497d326d4c632.jpg!720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