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喝个喜茶还要洗胃!这“锅”样品来背?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9-05/doc-iktzqtyt4212170.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喝个喜茶还要洗胃!这“锅”样品来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一名消费者在喜茶购买了两款饮料,其中一款为瓶装的双炸杨桃柚柑。然而消费者在喝下该款饮品后,顿感不适,当天便前往医院进行洗胃处理。

  原来,店员递给她的这瓶饮料竟然是放在展示柜上的仿真样品。

  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引发高度关注。喜茶也于日前发表致歉声明,并表示在全国所有门店下架同款陈列道具。然而舆论对此并不买单,有网友表示,“出事后,一句对不起我改就完了”?

  喜茶为什么会把样品卖给消费者?门店对于样品又是如何管理的?

  买个喜茶却被洗胃

  据新民周刊报道,8月29日,陈女士通过喜茶微信小程序下单了一瓶双炸杨桃油柑和一杯烤黑糖波波牛乳茶,取茶地点为喜茶上海南翔印象城店。拿到饮料后,陈女士前往影城,之后一边观影,一边饮用双炸杨桃油柑饮料。

  然而,当她用吸管喝了一口后,一股厚重的油脂感充满了整个口腔。由于第一次购买该产品,陈女士搅拌后再次尝试饮用,仍然是无味的厚重油脂。随后,陈女士发现该饮品瓶身上贴着“样品”二字。陈女士立即返回到喜茶,店员向她承认此为样品而非食物,并一同前往医院就医。

  在急诊医生的建议下,陈女士不得已进行了洗胃。整个洗胃过程一共插管三次,“吐得衣服、病床,甚至操作医生的身上全是呕吐物”。完成洗胃后,陈女士全身发抖,并伴有胃部、喉咙的剧烈疼痛,之后又在医院输液,并留观了一晚。

  然而,令陈女士失望的是,喜茶除了失误将样品卖给了自己,还迟迟搞不清楚样品到底是什么成分。

  据报道,喜茶店员起初表示是“正乙烷”,但不确定;之后又表示“正己烷”;最后又表示是液态硅胶,具体成分是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硅油,甲基环体等。“前后三次提供的样品成分不同,至今没有提供完整检验报告,这让我很不安。”陈女士对媒体表示。

  事发后,喜茶方面提出,除了赔偿陈女士所有医药费外,还申请了8000元补偿费。陈女士则表示,希望喜茶承认在此次事件中的失误和管理上的问题,并通过官方渠道向她公开道歉。

  8月31日晚,陈女士前往派出所报案。9月1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9月2日,在食药监局的调解下,陈女士与喜茶方面见面。据陈女士介绍,喜茶还是不愿提供书面的检验报告。最终,双方决定先找第三方机构对样品成分进行检验。

  公开资料显示,喜茶创办于2012年,最早起步于广东江门,原名“皇茶”,后更名为喜茶。截至目前,喜茶已获得多轮投资,估值高达600亿元。

  在资本加持下,喜茶也得以迅速扩张。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喜茶已在海内外61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

  问题不在样品在管理

  9月3日,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当日晚间,喜茶通过官方微博发表声明称,称上海一门店员工操作失误将陈列道具拿给顾客陈女士,对于给陈女士带来的不适和痛苦的经历,郑重道歉。同时在全国所有门店下架同款陈列道具。

  4日,中国新闻周刊走访多家喜茶门店,发现喜茶确实已经将该款样品撤下。那么现制现饮的奶茶店为何要设置样品?

  和君咨询资深连锁专家文志宏表示,摆放样品是为了向消费者展示,增加视觉体验,这种商业行为本身没有问题。但考虑到被误饮的可能,企业应该提前想到成分是否无毒副作用,这是安全管理的底线。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也表示,这并不是样品的问题,还是喜茶在流程管控上出了纰漏。“通常来说,样品都有专门的陈列区,出品给客人的产品上是有不干胶标签的,标明了产品名称之类的信息。且出品前服务人员应该核对产品,看标签和客人的小票是否一致。”

  中国新闻周刊就门店如何管理样品及销售流程规范等问题采访喜茶,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事实上,此前喜茶已经出现过多次因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2019年1月,喜茶西安赛格店被网友曝出存在地面不整洁,垃圾溢出垃圾桶等现象,喜茶之后回应称是客流剧增导致;2019年4月,喜茶厦门万象城店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出盛放水果的容器ATP指数严重超标,ATP是三磷酸腺苷的缩写,ATP指数超标说明餐具清洁程度不达标;2020年6月,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夏日冷饮专项抽检时,检出喜茶的1款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4款果茶/奶茶中菌落总数高于同类标准,3款被检出大肠菌群,存在微生物污染;今年8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茶饮品牌存在开封后的预包装食品保存不当,水池、冰箱、冰粒机等标识不够规范等问题,喜茶榜上有名。

  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近年来,新式茶饮成为行业风口。

  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统计,2017年国内新茶饮门店约为25万家,消费者为1.52亿人,市场规模达到442亿元;而2020年这一数据预计达到48万家、3.4亿人和1020亿元,基本完成翻倍。

  面对如此庞大且极具成长潜力的市场,各路入局者纷至沓来。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奶茶相关企业注册量飞速增长,2020年新注册企业8.54万家,同比增长33%。今年前4月新增企业2.84万家,同比增长60%。截至今年5月,我国共有32.42万家奶茶相关企业。

  不断涌现的新兴品牌,也让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2020年,超13万家茶饮店停业、关闭、注销,占比高达43%,经营异常的企业近3000家。喜茶也感受到了压力。据Euromonitor数据,2020年喜茶的年销售额增长率为18%,远不及19年增长的165%,平均单店年销售额从1441万元下降至956万元。

  为了脱颖而出,各大品牌都在换着法讨消费者的欢心。在新式茶饮中,水果茶是重头戏。但芒果、草莓、葡萄等普通水果已经无法凸显差异化,于是油柑、黄皮等小众水果逐渐被发掘出来。

  中国新闻周刊注意到,此次喜茶样品事件所涉及的饮品正是以油柑为主要原料。据悉,油柑是一款主产于潮汕的地方性水果,此前知名度并不高。

  今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一款油柑水果茶饮品“霸气玉油柑”,销量一路走高,于是不少茶饮品牌也开始研发油柑类饮品。

  喜茶于5月上线油柑产品,且一次推出了“双榨杨桃油柑”、“双榨橄榄油柑”、“王榨油柑”、“超浓王榨油柑”四款油柑茶饮。不过这也引来部分网友的嘲讽,称喜茶有抄袭奈雪之嫌。

  跟风不止的背后,则是整个新式茶饮行业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文志宏表示,由于新式茶饮技术门槛不高,创新比较困难,专利也不便申请,因此很难构建起独家配方,这就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新式茶饮赛道竞争愈发激烈,对于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事实上,现在不单单是产品竞争,而是已经转换到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度、服务体系、客户黏性、品牌调性以及产品品质等各方面的较量。茶饮行业已然进入了一个多元竞争、多赛道竞争的阶段。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