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如何从0-1搭建产品的运营体系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product-operation/69185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新产品,尤其是初创品牌的新产品,在初期运营的时候其实是最伤脑筋的,如何精准定位、找到目标人群、转化为用户,这其中的运营逻辑是每个运营人的必修课。本文作者就以他丰富的运营经验为本,分享他的运营思路。

Z7lHh71piRsn3B05abtr.jpg

众所周知:“能够进行产品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供用户对产品认知的一切手段,都叫运营。”

那么,好问题来了,理论都懂,我们到底要如何从0-1搭建初创公司/新产品的运营呢?

结合自身几年运营职场,多个从0-1打造产品用户运营线的项目经历,今天为大家来做拆分,从0到1搭建运营体系的那些事儿!

一、确定当下要什么

背景:18年我所在的K12初创团队,不加公用的研发人员,产品运营教研总计15人团队,脱胎于原上市公司(toB业务),新成立的C端学业测评业务。

即:除了人员,产品、流量一切都是0的状态。

需求:卖客单价399的学业测评。

产品形式:纯线上老师对学生进行,1V1语音/视频指导分析。

比如:拿到学生的数学试卷后,会进行专业的测评分析,得出:你哪些环节薄弱,后期需要怎样增加练习,进行提升……

面对这样的一个运营需求,进行粗略分析后,果断拒绝。

没有用户,没有背书,啥都没有直接上399的产品,这个阶段很明显是从1到10,目前更主要的是从0到1的搭建。

用产品发展阶段图分析来看,市场的目标用户对整个学业测评产品还不了解,是处于引入期的前期,而不是直接进入到成长期。

如何从0-1搭建产品的运营体系

同时我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明确自己的目标人群,不仅是要做到真正的“明确和清晰”,为了防止从 0 到 1 的过程中,没抵达 1,刚到 0.5 就歇菜了,我们还要做到顶层设计,做到预设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目标人群应该是什么样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要知道,要想保持一个长期的、从 0 到 1 的增长,在不同的阶段,你定位的“目标”用户理应也有不同。

这一方面是因为单一用户画像,你获取流量很快就会到达一个瓶颈期,第二是因为当你的服务边际随着业务和企业的发展,能够拓展的越来越宽时,你的用户就会相应变化,换成具体的行为是:你会拓 sku。

所以,要想保持从 0 到 1 的增长,而不是从 0 到 0.5 就歇菜了,我们就需要做一个指挥家,做到在合适的时间阶段做合适的人群,依靠对应策略,做到跨越本来业务的增长天赋上限。

当然,这个过程很可能并不是一开始顶层设计就规划好的,也是很可能在你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用户反馈、用户行为,反向驱动你拓展品类,拓展你的目标用户。

你如果想要做长期的增长,那这根弦脑子里是一定要绷紧的,要多思考。

用户是谁?用户在哪里?也就是要找到目标用户,挖掘种子用户群。

1. 流量还是产品

和产品、总监确定完当下的情况后,达成共识,优先搭建自己的用户池子,并通过用户调研打造用户当下需要的产品,再转化为我们想要售卖的学业测评。

于是,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六下午,我随手用学姐夸夸群的噱头,在一个app的社区发送“夸夸招募贴”,配合wetool(当时还能使用),自动完成app社区—个人号—-发暗号—入群,成功在2个小时内,完成第一波初始流量池的搭建。

数据:

  • 2小时搭建2个社群,每群350左右;
  • 个人号:引流

渠道:高考倒计时app

目标用户:高一到高三学生

流程拆解:打造高考陪伴的学姐IP(750学姐)—-发帖—夸夸群噱头—-扫码加个人号—发送暗号,自动给用户发送群邀请入群。

社群玩法:每周一小时的夸夸群服务,无论群里说什么,都必须夸。

借用高中生的压力需要释放这一个点,结合当时火爆全网的夸夸群服务,成功精准引流700+用户,在两个社群进行夸夸服务。

整个过程中,通过个人号、社群的建立,有了精准的一波用户,加上后期不断地夸夸以及私聊,整个链接更深,使得夸夸服务过程中,同样开启1V1私聊,与学生用户建立更深的链接。这也就是我们的种子用户。

由此,聊出了我们的第一个免费产品:资料包。

其实还有备选的7天单词训练营。

资料包是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不管多大是否使用,但就是喜欢屯粮……仿佛看到买了好多课,但都不学的我们……

这一步就是在找用户需要的产品,开启裂变,

资料包,设计裂变环节:

第三方渠道—服务号–关注–邀请好友(满6人)—获得资料包链接。

因为产品是用户需要的,所以最终效果很不错,简单的数据,1晚上服务号新增3K+。

啰嗦一下,总结整个过程,我们就是在熟悉用户,然后围绕用户进行产品定位,可以大致定位到目标群体的所需产品。

再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平台运营拆解史:uber。uber是一个车的共享平台,我们会很容易定位到司机和乘客。

初步的宽泛定位往往很容易,难得是真正找到他们来使用你的产品,你的产品确实解决了他们的痛点,他们会持续使用下去,并不断反馈他们的需求,这批用户就是种子用户。

就像这句话所说:

用户不会因为你是分享经济的领军企业而用你的产品,用户只在乎你给我带来什么价值。用户或许会被你的概念打动,但是掏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当时uber中国为了积累种子用户,也花了不少力气。首先共享经济的平台涉及到两端的用户,需要考虑产品是通过哪端驱动,从驱动端出发,开展拉新过程。

uber先要找司机,国内的司机群体大多数在租凭公司中,搞定公司,就事半功倍。而国内租凭公司分为几个类型,国企,港资汽车租凭公司,民营企业,他们的特点如下:

  1. 国企优势是司机资源丰富,难攻破处:公司已经形成了固化的绩效系统,短期无法激励员工参与到uber中。
  2. 港资公司的优势是服务质量好,难攻破处:对新生事物的畏手畏脚;对香港总公司汇报流程让大陆管理层宿手宿脚。
  3. 民营企业优势在于充满活力,敢于尝试,成为了uber中国的主攻对象

二、精准打用户

主攻对象找到了,那如何在主攻对象中如何扩大影响力?也就是进入到成长期!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uber提供的三个很新颖的点:

1. 团建时,把场子里的所有人变成你的用户

通过一遍遍的分析利弊,灌输机遇难得,总会有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最笨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方法,随时随地做拉新,做用户调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降低门槛,流程最简,成本最低

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这三点,结合人性,简单易入门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又能解决用户痛点的产品,往往更容易拉近用户。

随便举一个理财方面的项目,说明要如何实践这三点:

产品初始为了维持好的氛围,采取邀请机制,待行业内理财专家对该产品有一定的认知后,转为注册制扩大影响力,去掉理财师自己上传证件,客服审核方式,引进通过姓名和身份证进行职业资格认证方式简化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通过这一系列的调整,用户量也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3. 便宜永远是做大市场的不二原则、口碑传播的最强动力

从人性角度出发,便宜服务又好的事情,总是让人难以抗拒,所以成为各类产品抢占市场的法宝。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大家会反馈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如何明辨是非,从而做出有效的决策和判断。明确你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增长的形态也不一致

这里的定位指什么呢?

我们要做大生意,还是要做小而美?

大生意有大生意的流量做法,小而美有小而美的做法。

大生意往往依靠于规模化的投放。而小而美,可能单个渠道的蓝海流量就足够养活了。

比如在线教育市场,有猿辅导作业帮这种凶猛型的增长形态,也知道有很多在线教育创业者,其做的是小而美,产品、团队都非常硬,也可以做到高速增长。

当我们回头看这二者的增长曲线和策略,其实是完全不一致的。

猿辅导这类是先增长后产品,在增长的过程中迭代产品。其持续增长的引擎是投放,核心其实是资本驱动。而我朋友的小而美,则是先产品后增长,有极高的转介绍率。

同样因为产品好,销转的细节好,转化率极高,其核心是产品驱动。

但是这一种类型则要注意一个点是,要么你就彻彻底底的定位做一个小而美,要么,你需要在小而美的同时,要时刻考虑增长的持续性。这就回到了上面的那个点,你要考虑你的第二目标用户是谁,你的第二曲线在哪里,如何从 0 到 0.5,再从 0.5 到 1 ,如何破圈。此处想到了 B 站,

所以,基于你对自身的定位,就决定了你的业务从 0 到 1 增长的过程中,前期的侧重点是什么,以及流量策略的完全不同。

比如大名鼎鼎的 B 站的注册限制——答题,如果是增长驱动型的,B 站怕是早早的就要去掉这个限制,可见其是产品驱动的,而且很好的找到的第二曲线,目前正在成功破圈的路上,面向更广大的群体。

三、收集消化用户反馈

到这里,其实就是在深度通过用户反馈来迭代我们的产品,Uber中国在推广过程中,也听到了各种声音,例如用户觉得挣不到钱,觉得完全是平台机制原因等。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如下两个内容:

  1.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2. 平台原则明确,规则对所有人一致,透明,且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

第一点的意思是做产品决策的人需要与用户做最亲密的接触,同时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去做决定。只有深入去了解用户,了解用户使用过程,去听他们怎么说,观察他们怎么做,才能真正了解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才能做出有用户价值的产品。

例如:你想做一款招聘会员产品,当没有接触真实用户时,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工资比较高的才会花钱去享受这个服务,实际上经过用户调研你才发现,原来工资没那么高、工种偏简单的求职者更愿意为求职增值服务买单。了解到真实用户群体后,才能有目的的去做推送等运营活动。

第二点意思是出于人性的弱点,会有用户依赖性比较强,或者遇见不好的情况推脱给平台,期待别人帮他承担损失,这时候需要不断明确平台规则,培养用户的规则意识,从规则角度去开拓脑筋,获得更好的收益。

比如我之前看到过的一款移动医疗的产品相关的案例:

会有医生反馈说你这产品没用,效果不好,没有收益,经过沟通和观察发现,医生没有主动去争取用户,总是被动的等着用户上门,即使送上门的用户,也懒得网上交流,直接让用户去他医院,还是偏传统和线上的方式,没有真正借助品牌提升口碑。

这时候产品运营人员得耐心给医生解释,比如跟用户互动的过程,是了解和破冰的过程,通过这种互动,一方面是你跟患者熟悉的过程,互相能大致有个判断是否找对人,另一方面,其他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相似病症的记录,找到合适的医生咨询,这样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各种麻烦。

最后,再附上运营中很受青睐的“增长黑客”AARRR中的五个环节,具体含义:

1. 获取用户

比如SEO,广告,媒体曝光。

VS传统商家:在店门口散发传单,开展免费试吃活动,或者邀请当地的美食节目拍摄一期宣传特辑。

注意:不同的推广方式,投入的成本各不相同,吸引到顾客的动机和质量也各有千秋。有的人不远万里慕名而来,有的人纯粹是想换换口味,还有的人刚好被“免费”二字吸引。

2. 激发活跃

获取到用户后下一步是引导用户完成某些“指定动作”,使之成为长期活跃的忠实用户。

比如,发图等任何促使他们正确而高效使用你产品的行为

VS传统商家:通过店内陈设布置和服务员主动引导,让顾客马上明白:哪里有空位可以就坐、从何处获取菜单、如何使用优惠券、怎样办理会员卡,以及跟别人拼桌时如何相处。

3. 提高留存

通常留住一个老用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因此提高用户留存,是维持产品价值、延长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

4. 增加收入

如直接向用户收费,广告展示、业务分成。

VS传统商家:制定营销策略、拓展外送业务、提高用餐高峰期翻台率等 。

5. 传播推荐(顾客推荐,口碑传播)

这是低成本推广产品的全新方式,运用妥当将可能引发奇妙的链式增长。来自熟人的好评往往比高高在上的权威品鉴更具说服力。

整个AARRR流量漏斗构成了一条螺旋上升的产品使用周期闭环。

增长黑客的价值正是通过优化产品策略,减少其中的不必要损耗,提高转化效率,扩大用户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并让最优质最满意的用户成为病毒传播的新源头。

作者:【福珍的成长世界】

来源:微信公众号“福珍的成长世界(ID:fuzhencome)“

本文由 @【福珍的成长世界】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