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网民超10亿!网络中国汇聚磅礴伟力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gmw.cn/2021-09/02/content_35133535.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网民超10亿!网络中国汇聚磅礴伟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9-02 11:00

  以5G技术为依托的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点之一。图为中国一家汽车智慧工厂车间生产场景。

  图解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部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制作

  中国致力于建设卫星互联网“虹云工程”,构建全球天基移动网络。图为卫星互联网应用示意图。

  在5G支撑下,物联网、无人农机、无人机大规模应用于农业,现代智慧农业应运而生。图为一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田间管理场景。

  (本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百度)

  10.11亿!这是中国的网民规模。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超10亿用户接入互联网,通过电子交互通联,构建起全球最蔚为壮观的数字社会。他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网民一起,组成了五彩斑斓、生机勃勃的虚拟世界,赋予“地球村”更丰富的内涵。

  1986年8月25日,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往瑞士日内瓦,拉开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序幕。1994年,中国开通64K国际网络专线,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经过27年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数字世界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的经济体,虚拟空间的“网络中国”迸发出磅礴的现实伟力,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基建发力

  全球最大信息通信网络建成

  世界第一网民大国背后是实实在在的、高水平的网络软硬件支撑。中国多年来着力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开展城乡信息网络服务提升工程,特别是最近两年,推进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球最大、性能显著提升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

  《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服务质量和普及程度提升至新水平。截至2021年4月,中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94%,固定宽带端到端用户体验速度达到51.2Mbps。根据国际测速机构统计,中国固定宽带速率在全球176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8 位,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中国5G商用水平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截至2021年5月,中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过38%,位列全球首位;5G应用创新案例已超过9000个,5G正快速融入千行百业。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建成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过了7000万台(套),工业APP超过59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已超过1500个,覆盖20多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根据《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较2020年12月提升3.3%,城乡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缩小。这一局面归功于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推进。近年来,农村地区通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与城市实现了“同网同速”。建制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了99%,今年底有望实现未通宽带建制村动态“清零”。随着数字化应用日趋完善,广袤的下沉市场逐步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截至2021年6月,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达2088.2亿元,全国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8%,有效打通了农村消费升级和农产品上行的末梢循环。

  创新活力四射

  信息技术多领域成就可喜

  作为信息产业发展大国,中国继续保持信息技术创新活力,在诸多前沿领域取得可喜成就。《报告》显示,中国科学家今年在多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正当5G在多领域中的应用如火如荼展开之时,6G通信技术研发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中国已成为6G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在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超3.8万项申请量中,中国专利申请为1.3万余项,约合1.58万件,占比达35%,位居全球首位。

  在量子技术领域,清华大学首次在实验中完成了两个DLCZ 量子中继模块之间的高效纠缠连接,是实现实用化的量子中继器的一个关键步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在光量子存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度刷新了2013年德国团队光存储1分钟的世界纪录,向实现量子U盘迈出重要一步,同时该团队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

  卫星互联网是利用地球低轨道卫星构建的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具有低时延、易于实现全球覆盖等特点。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致力于建设名为“虹云工程”的卫星互联网系统。根据计划,将发射156颗卫星,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上组网运行,构建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实现网络无差别的全球覆盖。今年5月13日,中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生产的首颗卫星下线,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卫星批量化生产能力,为“虹云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几乎与此同时,一系列低轨卫星星座体制技术试验取得突破,实现低轨卫星网络与地面5G网络深度融合,迈出中国天地网络通用技术攻关的关键一步。

  数字化转型

  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

  “互联网+”“智能+”继续向纵深推进,不仅大大提升了传统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进一步创新和丰富了业态,产生众多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面、持续、深入地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面貌焕然一新。

  智慧农业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加速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无人拖拉机、无人抛秧机、“5G+智能大棚”等智能设备推动了农业生产养殖过程的精准感知和智能决策,助力农业发展从信息化走向标准化和智能化。

  数字技术与制造业产业融合提速。《报告》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3.7%和 73.7%,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准备度持续得到提升。电子设备生产、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构建出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柔性生产制造、无人机巡检等“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产业数字化不断升级。

  数字化服务市场加速发展。截至2021年6 月,我国网上外卖、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4.69亿和3.67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46.4%和 36.3%;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用户规模分别达3.81亿、3.25亿、2.39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37.7%、32.1%和23.7%。从餐饮、旅游到办公、教育、医疗等各类传统服务市场因数字化赋能实现了线上线下共融,进一步带动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也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进一步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如智慧供应链系统不断优化企业基础运营,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驱动管理,大数据平台指导企业完善运营规则和策略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