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yunyingpai.com/community/691574.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9:35

社群运营是私域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如果盲目搭建社群也很有可能会让预算全部打水漂。本文中,作者介绍了结合用户路径和用户分层,从而进行社群矩阵的搭建的逻辑,干货满满,一起来看看吧~

VYJITpBBcixj7PtfMtRV.jpg

社群运营是企业布局私域流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社群运营也是需要整体策划的,它不应该是一个粗放的建群模式,就是不管用户属性、企业业务流程、内容输出等因素,只是简单粗暴的把所有人拉到一个群里。这样的社群,在运营起来会非常非常的难,而且结果也几乎都是以失败告终!

对于企业来说,在开始社群运营之前,应该先学会搭建属于自己的社群矩阵。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每一个社群,他的主要成员是哪些?社群应该输出什么样的价值内容?其运营的目的是为了补足业务流程中的哪一环?等等。

而关于社群矩阵的搭建方式,其实根据不同的行业、产品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根据垂直领域,搭建社群矩阵,例如运营知识分享类社群、用户运营类社群、活动运营类社群等等,这类根据不同岗位来进行划分;

另外对于有多个产品线的企业而言,也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来划分,比如美妆商家,可以把社群按照眼影、粉底、口红等进行划分。

这种搭建方式,比较适合于在线教育、知识付费领域以及有多条产品线的企业。

另一种社群矩阵搭建的方式,就是根据不同地理位置来进行划分,比如城市社群。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知识付费,或者有线下实体店,以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产品线比较单一,或者纯粹就是以个人、工作室存在的人来说,其实按照上面这两种方式,去搭建社群。显然有点不切实际,而且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角度来考虑,投入产出比也未必合适。

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最好就是采用第三种情况来搭建社群矩阵,这个也是我今天想要聊的重点:结合用户路径和用户分层,来进行社群矩阵的搭建。

一、用户金字塔分层

社群的本质是连接用户,通过核心价值内容的输出,来不断强化社交关系,这样才能实现转化。而这种关系的变化,也意味着,用户和企业之间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关系了。社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让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用户转变成粉丝,接着再进一步转变成产品代言人。

所以,企业运营社群,就用户运营的角度来说,把用户变成自己产品的代言人,是连接用户,强化社交关系的最高目标。

而想要实现这种关系,势必需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例如:潜在目标用户、目标用户、消费用户、忠诚粉丝、产品代言人等等。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用户分层: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最底层的就是目标用户,接着往上分别是消费用户、忠诚粉丝、产品代言人。

所以,我们在运营社群的时候,就不应该把以上这些用户都一股脑的拉倒一个社群里进行运营,这样既容易失焦,也不利于关系的强化。这个就是我们最常说到的,通过用户分层,来精细化运营的意思。

所以社群矩阵搭建的第三个办法,就是根据用户与企业之间的不同关系来进行搭建。

二、用户关系的转变

那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该如何去判断,用户跟企业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处于哪个阶段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用户路径图+关键行为动作

我们先来看一下,就社群运营而言,用户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环节: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这个就是一个简单的社群运营的用户路径。当然,也有很多企业,第一步的时候其实并不是建立引流群,而是让用户添加个人微信号,通过小号先跟用户进行简单交流,从而给用户打上标签,之后在拉入社群进行价值输出。

其实以上这两种方法,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关键就是看你所处的行业、产品,以及本身拥有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等)来选择合适的即可。

通过上面这个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用户他的路径是什么样的?!用户关系又是如何转变的?!

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利用勾子,把用户从公域流量池先引流到我们的引流群中,但是这时候的社群成员,未必都是目标用户,也可能只是潜在目标用户,甚至还有一些其他成员。这个时候,我们会通过运营引流群,来对用户进行筛选、过滤,把真正的目标用户再引流到转化群,接着我们通过活动策划、内容输出等手段,来实现用户转化。到这一步,是目前绝大多数社群运营在做的事情,这其中的用户关系也经历了从泛关系、到弱关系、再到强关系的转变。

但是我说了,用户关系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把群成员发展成为我们的产品代言人,所以在这之后,我们主要是依靠文化、品牌、理念等高纬度的东西进行输出,来不断培养核心会员,使之成为我们的代言人。

三、关键行为动作

接下来,就是不同的关系阶段,需要去设计关键的行为动作,来帮助我们判断用户和企业目前所处的关系是在哪个阶段!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要进行内容模块的管理。

社群运营中,最常涉及到的内容可以大致包括:群管理、活动以及价值内容(也可以看成是用户教育内容)这三个部分。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一张表格来进行区分: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其中,管理模块主要就是包括了群管理和群制度,不同的社群,都需要有对应的入群资格、入群方式等,而至于群制度则主要包括:社群内的规章制度,具体到细节就是群公告、群内有哪些行为是被鼓励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以及被淘汰的红线是什么!

接着是内容模块,不管是什么行业、产品,社群的核心输出还是价值内容为主。最多就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有的适合以软文、分享会这样的形式去产出,例如知识付费领域的;而有的则适合通过晒单、直播、产品使用说明、科普知识等形式来进行,例如美妆类等电商类产品。

最后的活动模块,则主要是来帮助我们确认活动的玩法,包括是常规活动还是专题、主题活动,用户是谁,是针对引流群的还是针对转化群的。以及我们为此投入的时间、成本、人力等等。

以上这些就是我们在运营社群的时候,围绕关键行为动作展开,去设计的具体内容,最后我们还需要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用户关系变化的判定:

根据用户关系变化和关键动作,来搭建社群矩阵

比如,前一张表上有标注不同的社群的入群要求,例如会员群的入群资格,是需要购买产品。那么购买这个行为,就可以被看成是用户关系转变的一个标准关键行为动作。然后再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该用户的来源、社群活跃情况等,从而帮助我们去调整、输出更有针对性的内容,来为接下来进一步的强化关系做好辅助工作。

最后总结一下,按照这种方式去搭建社群矩阵,既要包含从公域引流,到转化、会员,以及最后的产品代言人阶段,也就是在大流量池基础上,进行细分后的小池塘搭建(引流群、转化群、会员群等,都属于小池塘);

还需要根据用户不同属性、需求、以及用户关系变化的不同阶段,配合输出不同的内容。并对这部分进行关键动作的设计。只有这样完整的设计,才是所谓社群矩阵搭建及运营的全部内容。

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社群矩阵搭建及运营,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也是私域流量的基础。所以才会有说,社群运营是私域流量运营中最重要的一个版块。

作者:【Pai爷运营】

来源:微信公众号“Pai爷运营(ID:pyyunying)“

本文由 @【Pai爷运营】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