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中国残奥举重队二十年风雨训练路:发现自我价值比金牌更重要!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273828884705908253%22%7D&n_type=1&p_from=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中国残奥举重队二十年风雨训练路:发现自我价值比金牌更重要!

发布时间: 08-2617:31华夏时报社,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8b13632762d0f7039cd7faabc9a654342797c5c1.jpeg?token=770bca6d37c7af05fc5ae834be6f6807

教练孙晓刚在指导队员训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陈柯宇 王晓慧 北京报道

刚从阿联酋迪拜参加完残疾人举重世界杯,中国残奥代表团举重队便飞回上海进行了“14+7”天的隔离,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东京,开始残奥会之旅,训练时间严重压缩。尽管如此,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教练孙晓刚仍对此次比赛充满信心。

据悉,此次残奥会举重项目共有20个级别,我国将有14名选手参与其中14个级别的比拼。这14名选手中中既有参加过四届残奥会的“老手”,也有第一次亮相的“新手”。比赛自8月26日起将进行连续五天的全天候比拼。

执教21年,孙晓刚对运动员和体育竞技本身都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对残疾人运动员而言,金牌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从体育训练中发现自我价值。而对于体育运动本身来讲,纯粹的竞技体育正在向普遍的群众体育运动方向发展,应该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五年训练困难重重

疫情影响无疑是近两年来不得不提的困扰,对举重队来说亦如此。

6月17日,孙晓刚带着运动员们去到了阿联酋迪拜,参加残疾人举重世界杯,这同样也是参加东京残奥会的资格赛,然而受疫情影响,航班减少,孙晓刚和队员们愣是在迪拜待了40天之久,才得以返回上海。

而返回上海也并不意味着训练得以继续。7月26日,终于回到上海的举重队又开始了“14+7”天的隔离。队员们太久没有训练,让孙晓刚有些担心。

三天不读口生,三天不练手生,何况是这漫长的隔离时光。于是孙晓刚和其他教练们共同向上海体育中心申请,在隔离的最后7天时间里,给队员们上了几堂课,以便让队员们复习和熟悉以前学过的技巧。

隔离结束,举重队便飞速奔向北京体管中心,抓紧最后的训练时间。孙晓刚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前后陆陆续续争取到的训练,加上来到东京后的适应性训练,目前总算是达到了一个不错的状态,准备训练工作基本完成。”

同时,本次残奥会的比赛场地——东京国际会议中心——设置也非常友好,队员们很快适应了。

执教国家队二十多年,孙晓刚经验丰富。在还是运动员时期他就参加过多项赛事,深谙残疾人运动员最需要克服的障碍,即他心态和自身身体状况。平日里训练时,本就是残疾人的运动员总会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中在这里或那里留下伤口,加上是举重对胳膊和胸部力量要求高,这方面出的问题也最多,残疾人运动员恢复起来周期更长。对于眼下的比赛,心理状态的调整则为重中之重。

对于这些困难,国家队专门邀请了外界的心理医生和专业运动损伤医生、专家前来调整。据孙晓刚回忆,在为期两年的封闭训练中,大到医生团队,小至按摩师、理疗师都来过,极大地缓解了运动员的焦虑。

面对正在进行的残奥会,孙晓刚认为大家正在尽全力去应对。训练时他就告诉运动员,最主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清晰地意识到参与这项体育赛事究竟是为了得过且过,还是完善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只要做好目标规划,无论疫情还是隔离的影响,都可以克服。“获胜的关键除了有绝对强的能力和实力,还要辅以稳定的心理素质。”

aa18972bd40735faadc7aa545f0d0aba0e240889.jpeg?token=994990a9f2721f56191f69218dcc3f89

教练孙晓刚在指导队员训练

体育竞技最重要的不是金牌

在孙晓刚的心中,举重队的训练更多的是感动、温情和柔软的金色时刻。

23岁的齐勇凯是孙晓刚带队的队员之一。2012年,齐勇凯的父亲发现他上肢健壮,颇有练习举重的潜质,便在中学老师的推荐下进入唐山市体校训练了五个月,随后进入河北省队,经过刻苦训练和科学指导,2018年齐勇凯进入了国家队。

然而,在2019年全运会前四五天,齐勇凯的爷爷去世了。家里人为了不影响他比赛,特意告诉孙晓刚等其比赛结束后再告知。齐勇凯开心地拿下全运会金牌后,也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泣不成声:“虽然我拿到了全运会金牌,但也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在孙晓刚的回忆里,齐勇凯的爷爷和他很“亲”,比赛结束后,他看着齐勇凯坐上家人接他的车驶向远方时,他心里的柔软之处被触碰,一阵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说不清楚是心酸抑或感动。

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运动员郭玲玲的故事也让孙晓刚感触颇深。

在两年半的备孕和生子期间,郭玲玲从举重队退出。但刚生产完四个月的时间,她突然跑回了队里,要求接着训练。那时,刚生产完的郭玲玲体重已到56公斤,和之前45公斤参赛级别的她差距甚大。凭借惊人的毅力,她仅用三个月就瘦回了45公斤。孙晓刚把一切看在眼里,“太心疼了”,他道。

此后,郭玲玲在2018年10月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亚残运会中摘获女子45公斤级冠军,并破世界纪录115.5公斤。2021年5月又拿下北京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45公斤级冠军,破全国纪录126公斤并超世界纪录。优异的成绩是汗水最好的回报。

这样触人心弦的故事枚不胜举,孙晓刚和举重队相互陪伴,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风雨雨,除了成绩,他还看到了队员身上刻苦训练、不服输的体育精神。他表示,二十年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举重训练变得更加自信了,他们在运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了人生目标。他认为,这才是体育竞技最重要的部分。

金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金牌背后的体育精神、奥运精神,以及那些戳中他心底最柔软部分的人生故事。孙晓刚信心满满:“我们准备好了。”

见习编辑:周南 主编:王晓慧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