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论喝奶茶,谁比广州“上头”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093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论喝奶茶,谁比广州“上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戴睿敏,编辑:潘展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00后的社交通货

知名奶茶品牌,深夜致歉。

话题在8月24日凌晨冲上热搜第一,00后依然淡定喝着奶茶。“该喝还是会喝。”大三学生糯米(化名)看了一眼手中同款奶茶,淡定地说,“换个品类喝呗,少喝水果茶,多喝奶茶,反正都差不多”。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奶茶品牌出现不同的食品安全“意外”——标签掉进水果,捡起标签,芒果照用;柠檬发霉了,把皮削去,果肉照用;椰果过期了,混着没过期的,一起送进消费者的口中。

不知道究竟是茶多酚让人上瘾,还是糖分激活了快乐的信号,即便是出现众多奶茶负面新闻之后,00后大学生仍然为奶茶“上头”。

艾媒数据显示,超过70%的大学生用户每周喝奶茶的次数在1次以上,大约35.5%的大学生每周喝2—4次,还有5.9%的大学生每天喝1次甚至更多。

85

图源:艾媒咨询

“一周有三天会拼单喝奶茶,还不算周末。”大二学生波波(化名)和班上男同学组成了奶茶拼单小组,“既然大家都要喝,那得陪一杯。一群人喝,热闹嘛。一个人喝,那是解闷”。

根据微博2020年用户发展报告,奶茶入选为00后美食榜单第二位。这个选项,甚至没有出现在80后、90后的美食榜单前五名内。

奶茶,这个时代的现象级产物,已经成为00后的社交通货——一起分享“吨吨吨”的隐藏菜单,一起享受糖分的快乐,一起感受肥胖的“罪恶”,再一起研究下一次的快乐时刻。

月均500元喝奶茶

00后的奶茶记忆从10年前开始。

“小学的时候,街边奶茶也就是两三块钱一杯。”芋圆(化名)是一名大三学生,也是资深的奶茶爱好者。

他的奶茶启蒙,从小学开始。那会,学校门口小店几块钱一杯,两勺奶精加上草莓、巧克力口味的调味粉,热水一冲,加点冰块,盖子一盖,吸管一啜——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小店生意好到不行。即便是面对妈妈“塑料珍珠”的威胁,攒钱买一杯小作坊的三无奶茶,在校门口嬉笑打闹,都是这些小学生的日常。

芋圆变成高中生,奶茶也进化了——不再是简单的奶精加糖,比的是茶叶产地、水果搭配,还有免费送的配料。就连奶茶店选点的逻辑也进化了,不光是高校门口,还有各大商圈,甚至开进了写字楼。

当然,奶茶价格也进化了。两三块最多能买到的奶茶配料,均价25元起的茶饮,成了排队抢购的网红产品,并向拍照道具发展的趋势。

奶茶一直在变,不变的是结伴喝奶茶的快乐。

“上学时一周喝三到四杯。要是出门旅游,平均一天喝一到两杯,一周能喝上七八杯。”芋圆和朋友出去玩,总会喝上一杯,喝多了还能总结出一些道道,“有些品牌相互抄袭,每次推出的新品都差不多,口味也差不多;有的品牌和老字号合作,不论是设计还是品质,都很不错”。

这届00后年轻人撑起了奶茶市场。

《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新式茶饮消费者规模突破3.4亿人,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会突破1100亿元。其中,90后和00后消费者占据近七成的奶茶市场,57%的人每月消费200元以上。

就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多位00后大学生来看,奶茶花销月均500元。

芋圆一个月的生活费将近3000元,奶茶开销约占每月生活费的六分之一,“生活费还是够的。要想少喝,也是为了控制体重”。

也有00后觉得奶茶确实会带来经济压力。

糯米基础生活费是1850元,吃饭之外的花销不是很多,网上购物加上外出玩乐可能只要300元左右,剩下来的三五百元都是奶茶钱,一周喝的奶茶,少则一到三杯,多则三到五杯,单价在15元至20元,有时也会喝10元以下的。

“十几块一杯奶茶,确实给我的经济压力不小。”糯米说。 

奶茶代替说话

00后顶住经济压力喝奶茶,是为了社交。

西瓜(化名)是典型的社交爱好者,微信好友几乎覆盖了全学院。但聚会难免尴尬——有时是无话可说,有时被戳中难处,不好说、不想说。

为了缓解冷场的尴尬,他通常会用力吸一口奶茶,装作认真地咂摸茶味,品一品牛奶的新鲜度,和当季水果是不是搭配恰当。等那一口下肚,再瞟一眼周围朋友的状态,空气再度热起来了,他能成为新话题的主导者。

“很多不想说话的时候,可以用奶茶替代。”西瓜发现,独处时喝奶茶的次数并不多,但和朋友聚会都会选择去奶茶店,一周能喝上四五杯。“可能是因为奶茶可以缓解尴尬吧。出去玩的时候,走着走着发现奶茶店,就会无目的地买;或者觉得渴了,特地搜索附近比较网红的奶茶店。”

85

KOL在社交平台带火奶茶社交话题

《白皮书》显示,00后偏爱的奶茶消费场景是用餐时食用、朋友聚会。

这也不难理解。按照兰德尔·柯斯林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有两个或以上的在场的参与者在关注同一件事,彼此分享情绪和体验,他们就构成了互动仪式。这些互动仪式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情感能量,强化成员身份,并促进“群体团结”。

微观的互动仪式在不同场景中的重复,最终编织出宏观的社会关系网络,即互动仪式的链条。

这并不是因为奶茶本身的独特魅力,而是一起“吨吨吨”的社交乐趣。在一起拼单喝奶茶的过程中,年轻人不论本身是否熟悉,无形之中都会形成“伙伴”关系,让奶茶成为社交通货。

社交媒体更将奶茶推上热搜。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代买奶茶100元跑腿费”,奶茶不仅融入00后的日常生活,成为社交话题。

“我有个朋友就为了帮女朋友打包两杯奶茶,把广州直飞无锡的航班改成落地长沙,买完奶茶再坐高铁回无锡。”芋圆说,朋友们都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回到无锡时,奶油都化了。奶茶好不好喝就不知道了,但女朋友很快乐”。

奶茶之都:人多喝着“更香”

00后长大了,买奶茶的理由更多样了:今天心情好、今天心情不好、今天减肥有成效……这些日常都少不了奶茶的陪伴。

艾媒数据显示,从2021年中国大学生群体月均喝奶茶次数的数据来看,每周喝一次奶茶的大学生占比为31.9%,每周奶茶消费2至4次的大学生占比为35.3%。

因此,00后聚集的地方,也是奶茶店扎堆的地方。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本专科在校大学生达到130.71万人,超过如南京、武汉、郑州等传统科教大市,排名全国第一。

85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百度地图2020年Q3中国城市活力报告指出,奶茶店数量排名前20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城市,且隶属于广东省居多。其中,广州市的奶茶店数量位居榜首,堪称“奶茶之都”。

在高校附近打开外卖软件输入“奶茶”,页面弹出的店铺滑几页都滑不完,上百家奶茶店可供选择。知名度、连锁的、不知名的、名字相近的的店铺一间接着一间,从传统珍珠奶茶到柠檬茶、奶茶,不一而足。

一边是数量众多的大学生产生的旺盛需求,另一边是不同消费层次的茶饮店能满足不同消费需求。

时代周报记者整理外卖软件上常见的奶茶起送费及其出品价格的极值后发现(数据截至2021年8月19日),大部分起送杯数范围超过1杯,只有部分店铺的当季限定产品满足一杯起送的需求。

大部分奶茶店起送费在15~20元。这意味着,如果00后不拼单,要么是自己点上一杯豪华版奶茶——辅料多、大杯鲜榨水果茶饮,要么是独自喝完两杯甚至更多的常规款奶茶。

85

制图:特约记者 戴睿敏

这样的价格设置,使00后有意无意地进行拼单消费——不仅可以省钱,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就会选贵一点、高档一点的奶茶。自己在家点的话,偏向便宜的。”芋圆始终认为,奶茶是一种快乐的符号,人多热闹的时候,这杯奶茶“更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ID:DUCHENGJIPLUS),作者:戴睿敏,编辑:潘展虹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