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的一场科技凡尔赛?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36414627479693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的一场科技凡尔赛?

DoNews11小时前
马斯克的“肌肉秀”:人形机器人、遨游太空……

撰文 | 田小梦编辑 | 包校千

8月20日,马斯克再度不负众望,把特斯拉的科技值拉满。

继2019年4月23日自动驾驶日Autonomous Day、2020年9月23日电池日Battery Day后,特斯拉迎来第三个技术日——AI Day。

今年的技术日,比以往更受大家的关注。一方面,小米的“铁蛋”机器狗、百度的汽车机器人的相继发布,再度把AI炒热;另一方面,同处在自动驾驶风口浪尖的特斯拉,如何在提升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用户安全,也是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

特斯拉发布了一系列软硬件技术:完全针对自动驾驶的自研芯片D1 Chip;用于训练为特斯拉Autopilot和即将问世的自动驾驶AI提供动力的Dojo超级计算系统;支持Autopilot/FSD,主要处理物体识别、道路规划和各类车人的运行轨迹预测等驾驶功能所需的关键数据的视觉网络神经系统等等。

而最让观众们激动的,是活动结束前放出的彩蛋——一段“机械舞”引起观众无数的遐想,行为艺术收场?“机器人”?

v2_ebc93acff00c413d8d49977393ab5057_img_000

发布会现场机械舞|视频截图

在马斯克“信徒们”看来,这才正是整场活动的重头戏。其舞者的原型是特斯拉重磅推出的Tesla Bot (特斯拉人形双足机器人),其身高5英尺8英寸,约为172cm;重量125磅,约为56.7kg;承载能力为45磅,约为20kg。

为了让机器人更像人类,特斯拉用了 40 个电机传动装置进行驱动,机器人双脚可以像人类一样平稳行走,并配备仿人手部,可以灵活操作。

v2_4ebba23df5d040cdaa556e0ed4386c5f_img_000

Tesla Bot (特斯拉机器人)模拟图|视频截图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机器人可以帮助人类从事一些无聊且重复性工作,可能明年就会正式推出,这是特斯拉电动车的下一步。”

人型机器人是一场“秀”?

人工智能已成为特斯拉的标签。马斯克在微博上发文称,“我们已经制造了带轮子的机器人(特斯拉汽车),所以现在我们几乎拥有所有制造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零件。”

v2_b8fb72bf36034b46bcd9124ca9c815aa_img_000

马斯克微博发文|微博截图

这或许就是马斯克计划启动人形机器人项目的底气。

Tesla Bot的外形与正常的人类相似,其面部配备一个屏幕用以显示相关信息,四肢则是通过40个机电执行器进行操作,并通过力反馈感应系统来实现平稳和敏捷双脚行走,最快行走速度可能为5英里/小时(约合8公里/小时),5根灵活可弯折的手指,也为它今后的“工作”提高了精准度。

v2_9c3f2b7aec284b409fc2699b03a6799b_img_000

Tesla Bot手部指关节|视频截图

人形机器人到底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特斯拉的初衷是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一些枯燥、危险、重复性强的工作。马斯克表示:“虽然将来可能并不缺乏劳动力,但体力劳动将成为一种‘选择’(因为有了Tesla Bot)。”

虽然目前Tesla Bot具体的应用场景还存在未知性,但在其功能上也要具有“十八般武艺”。特斯拉计划将包括FSD Computer在内的硬件系统植入Tesla Bot体内,作为Tesla Bot的“器官”,采用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Dojo进行训练。

v2_b7a2a172580940e1a2bfa60d050a1bf4_img_000

Tesla Bot并非纸上谈兵,马斯克表示明年就会正式推出该款机器人。

在发布会的最后,马斯克和不久前雷军发布机械狗“铁蛋”时有异曲同工之处——放出其招聘信息。不禁的感慨道,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展示特斯拉的综合实力,还希望吸引到更优秀、更聪明的人才加入其中。

特斯拉更具自动驾驶能力

特斯拉不仅是一家电动车公司,还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驱者。于是,AI Day活动自然成了特斯拉大秀“肌肉”的舞台。

为了加强训练Autopilot在内的自动驾驶系统,特斯拉在发布会期间推出了Dojo超级计算系统,并透露Dojo超级计算机将于明年投用,基于大量视频训练AI算法。

Dojo是一种通过网络结构连接的分布式计算架构,还具有大型计算平面、极高带宽和低延迟,以及分区和映射的大型网络,并有一个新编译器来减少局部通信和全局通信,可扩展性强。

此前,特斯拉利用英伟达的GPU已搭建了一个超级计算机。该超算使用了720个节点,每个节点8个英伟达A100 Tensor Core GPU(共5760个GPU),总算力实现了1.8EFLOPS,读写速度高达1.6TBps,跻身AI计算领域的头部。

v2_70467f7344494fbfb218c48584bc5c3f_img_000

而现在搭载上自研AI训练芯片D1的Dojo,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D1芯片采用7nm工艺制造,单芯片面积达645mm²,包含500亿个晶体管,单片FP32峰值算力达22.6TFLOPS,BF16/CFP8峰值算力达362TFLOPS,热设计功耗(TDP)不超过400W。

此外,D1芯片具有GPU级别训练能力和CPU级别可控性,可以实现50万个训练节点的无缝融合,变成超大规模计算阵列。由25个D1芯片组成的一个训练模块,每秒带宽达到36TB,算力达9 PFLOPS。

而在特斯拉D1芯片支持下的特斯拉机柜模型ExaPOD,集成120个训练模块,包含3000颗D1芯片,超过100万个训练节点,算力达到1.1EFLOP。同时,每单位能耗下的性能比当今最强超算高1.3倍,但碳排放仅为1/5。

Dojo项目负责人Ganesh Venkataramanan表示,整个行业都遇到了算力瓶颈,开发Dojo超级计算机,就是要大幅提升算力,目前特斯拉Dojo是“史上最快的AI训练计算机”。

安全是自动驾驶的前提,技术则是保障。马斯克始终坚信着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网络可以让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在发布会中,特斯拉还展示了基于视觉网络神经系统,如何识别车辆、识人、分辨红绿灯,规划道路和预测各类车人的运行轨迹的最新成果。

从感知,到计算,再到决策与AI技术息息相关。特斯拉强大的技术为实现自动驾驶又迈进了一步。

马斯克也透露道,特斯拉用于自动驾驶硬件和软件技术也将应用于机器人的开发上,包括Autopilot摄像头、FSD计算器等,将采用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Dojo进行训练。

马斯克的下一步将迈向何处?

在特斯拉背后,一直有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硅谷钢铁侠马斯克。

虽然特斯拉并非马斯克一手创办,而是在特斯拉成立一年之后,2003年进行A轮融资时,马斯克向其注入了650万美金远超于超过创始人意愿的资金,成为了特斯拉的大股东和董事长。

“新能源”是马斯克大学时期的梦想之一,他在特斯拉看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即使在前十年的运营中从未实现过盈利,他也不曾放弃,在技术、生产、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不断完善改进。如今将特斯拉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巨头。

回顾马斯克的商业布局,不难发现,他不是空谈者,敢拼敢干。为“太空”“互联网”“新能源”三大梦想前行。

早在1999年,马斯克就创办了X.com,2000年为解决在网上快捷转账业务上的竞争,将X.com公司与Confinity公司合并为PayPal。随着PayPal的发展,马斯克在2002年就将PayPal上市了,之后马斯克抽离出来资金,把PayPal出售给eBay。

马斯克拿着第一桶金创立了SpaceX,初心是能做出先进的运载火箭抵达火星。为了这一目标,马斯克通过第一性原理已经将SpaceX打造成为商业航天的No.1。

2020年5月31日, 由SpaceX 研发数年的载人龙飞船搭载了4名国际宇航员,并与国际空间站完美对接,将人类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写入史册。根据马斯克的规划,SpaceX计划于2024年,通过星舰(Starship)将第一批志愿者送往火星。

除商业航天外,马斯克开展了星链计划。2018年,马斯克开始着手搭建一个大型的星链体系,根据其设想,星链要覆盖整个地球,至少需要2万颗卫星(在其设计体系中,后续陆续追加到4万颗),并在2018年,开始铺设星轨。次年,马斯克成功发射了第一个卫星。截至今年6月份,SpaceX曾透露,星链已经发射了1700颗260公斤重的卫星,预计最终的数量将超过4万颗。

而如今特斯拉计划明年或将推出Tesla Bot,让人不禁的想起,五年前,马斯克在美国加州低调创办的研究脑机接口技术的Neuralink。

从”脑机接口技术“字面可以看出,该技术是一种致力于在人脑/动物脑与外部设备间创建一条用于信息交换的连接通路。用马斯克的话来说,则是“在人脑中植入电极,将人类大脑和计算机相连,未来可以直接上传和下载想法。“

Neuralink的目标是利用新技术治疗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在马斯克更新Neuralink的动态中,了解到,Neuralink一直在开发脑机接口技术,如在试验中猴子通过植入芯片可以玩乒乓球等。今年7月份,Neuralink已完成C轮融资,由Vy Capital领投,筹集资金达2.05亿美元。

通过马斯克的商业版图,可以看到他一直为目标奔赴着。那接下来,哪里又会是他的落脚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田小梦,36氪经授权发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