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抱歉,AI还回答不了盈利问题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69942.html?s=10&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抱歉,AI还回答不了盈利问题

摘要:人工智能也不能跳出行业兴衰的节奏。

489ba4f8-8182-3cc0-3e02-447251c1a496.png

第四范式也向港股发起了冲刺。

IPO招股书披露的一连串数据中,话题性最强的依然是亏损情况。2018年到2020年期间,第四范式分别亏损3.72亿元、7.18亿元、7.5亿元,2021年上半年的亏损则进一步扩大为11.87亿元。过去三年半的时间里,第四范式已经烧掉30.72亿元。

这样一组数据似乎并不让人感到诧异。旷视、云知声、依图、云从科技等几乎所有想要走向二级资本市场的AI独角兽,都交出了一份亏损数十亿元的成绩单,而盈利就像是一个“魔咒”被施加在所有玩家身上。

当亏损成为所有人工智能企业的“通病”,曾经的明星创业者逐渐失宠,第四范式们是否还有破局的机会?

01 拿步枪打苍蝇

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曾在媒体采访中,这般形容安防领域的野蛮人:“以通讯行业为例,其运营和销售成本比安防高很多,所以用高成本的人力去跑安防,就像拿步枪打苍蝇一样,投入与产出是非常不匹配的。”

看似是对科技巨头插足安防市场的“怒怼”,可“拿步枪打苍蝇”的比喻巧妙的道出了人工智能企业亏损的根源。

正如两年前被无数人鼓吹的AI人才短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为了掌握前沿技术的主动权,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都在组建自己的科学家团队,博士人才的年薪迅速被炒高的百万级别。商汤科技的创始人徐立就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公司成立之初就将大约一半的资金用在了人才招聘上。

算法和人才也随即成为资本下注的主要因素,“投人工智能要先投科学家”成了创投圈的隐性共识,以至于出现了顶级AI科学家在不同创业公司间来回转场的一幕。或许硬科技的天然特征就是烧钱研发,由于研发难度大技术链条长,短期内无法盈利甚至持续亏损都是行业的普遍现象。

但技术实力不等于变现能力,在年薪百万的博士工程师跑到工厂写代码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人工智能的悲情角色。

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的人才结构都有些畸形,懂算法、懂理论的博士,却不懂产业痛点和既有规则,让他们下沉到工厂这样的场景里解决问题,性价比自然比不上海康威视等企业用一群本科生塑造的铁军。在人力成本严重不对等的局面下,即便可以创造营收,也难以产生可观的利润。

何况当前AI落地的场景过于碎片化,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需求,定制化的比例远高于标准化的方案。结果就是,人工智能企业无法通过单点突破迅速收割市场,只能做完一个项目再做下一个项目,在定制化、成本高、利润低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下,亏损也就成了一种难以避免的常态:看起来营收在逐年增长,需要的研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最终还是没有等来营收平衡的临界点。

艾媒咨询CEO张毅的观点可谓相当有针对性:“目前人工智能企业在不断地开拓新业务试图拉高营收数据,但营收增长的同时,利润却没有得到同步增长,也就意味着营收带有一定的泡沫。营业成本居高不下,营收回血跟不上烧钱速度,直接导致很多企业的现金流数据不容乐观。”

这大抵也是AI独角兽们频频冲刺IPO的诱因。早期的资本对研发上的高投入还比较宽容,可持续的亏损正在消磨资本的意志,在一级市场态度冷漠的局面下,抓住行业最后的窗口期上市,可以说是为数不多活下去的机会。

02 盈利暂时无解

麦吉洛咨询资深分析师司马秋曾表示,“从营收的角度来看,AI是个超级赛道,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但是从AI四小龙的财务数据来看,AI应用落地仍然存在一定难度,营收不如预期,持续亏损。”

至于营收不如预期的原因,或许可以找到两种解释:

一是外部大环境的制约,像自动驾驶这样能够低成本复制的标准化产业,短期内很难规模化落地,而金融、安防、医疗等商业化比较成熟的领域,目前还没有哪家AI独角兽走出亏损的死胡同。

二是商业化变现的浮躁,很多技术创业公司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困境,个中原因离不开创业者的“需求臆想症”,即习惯性思考技术可以做出什么样的产品,而非目标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一个直接的例子,曾经有一家制造业工厂寻求人工智能企业合作,但找了很多家都遭遇了碰壁,要么以需要硬件研发为由拒绝,要么坦陈对方的体量太小。也就折射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尽管很多人工智能企业在积极寻找商业化变现的路径,可聚焦到一线的销售或商务身上,仍然苛求接大单。

其实这一现象并不难理解。算法、算力和数据是人工智能三个核心要素,但目前的普遍现状在于,客户的需求都是非标准化的,哪怕是最基础的产品瑕疵检测,也需要足够的样本数据进行算法模型训练,而小样本学习技术又面临数据孤岛、数据隐私保护等问题,落地的潜在成本可想而知。

为了解决类似的命题,一种流行的思路是像IBM那样控制“中间件”,比如将算法、芯片等占据核心地位且毛利高的产品掌握在自己手中,帮助其他企业牵线搭桥,尝试将落地的环节交给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商汤、旷视等独角兽很早就成立了投资部门,思必驰、中科视拓等也和VC机构联合成立了产业基金。目的正是通过投资上下游企业,打通商业化落地的闭环,那些被投的企业可以在场景落地、政府资源等方面弥补人工智能企业的不足。

秉持同样理念的还有百度智能云,在2020年末推出了“云智生态计划”,计划在三年内扶植1万家合作伙伴,并与其中200家建立重点扶持关系。意图也是与合作伙伴相互集成,进而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落地。

有些遗憾的是,诸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领域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呈现出的态势是技术的趋同,没有哪家的技术绝对领先,即使是一些小的创业公司也能拿出和独角兽们相似的解决方案,所谓的市场统治力也就无从谈起。

IBM、甲骨文、SAP等企业的高分答卷,还人工智能赛道上还无法复制。

03 几个可能方向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同样的道理俨然适用于人工智能,巨额亏损的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自身的成本太高,包括研发、人力、营销、渠道,以及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隐形成本;二是盈利跟不上,按照固有的模式输出技术的路线,早已被证实缺少想象力。

想要走出当下的盈利困局,抑或说为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和故事脚本,还需要继续寻找可行的轨迹。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几种流行方向:

比如对深度学习框架的角逐。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的价值不言而喻。切换到商业化的视角上,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无疑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力平台,也是连接各行各业开发者的理想方式。一旦可以在上游解决算法门槛,人工智能的落地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目前国内过半的开发者还扎堆在TensorFlow和PyTorch,开发者生态比较成熟的仅有百度飞桨,华为MindSpore、旷视天元、一流科技的OneFlow等才刚刚起步。或许意味着这个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机会空间,同时也预示着国内开源生态的成熟还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短期内无法改变人工智能企业的盈亏。

再比如降低AI应用的成本。人工智能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缺少应用场景,而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提升远低于成本投入。很多企业找到了人工智能的场景,获得了技术落地的价值提升,但没有到达产出高于投入的临界点。

除了寄希望于市场的逐渐成熟,一个重要的赛点在于降低技术的边际成本,当边际成本足够低的时候,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开源深度学习框架是一种可行路径,SaaS服务可能是另一种可行路径,即将算法模型以可复用的SaaS进行订阅。

虽然轻量化的SaaS服务无法满足客单价高的重型解决方案,却也不失为一种创收手段。毕竟B端业务依旧是人工智能行业的营收大头,可动辄半年以上的付款周期,严重限制了人工智能企业的资金流动,乃至成了人工智能规模化落地的另类桎梏,付费订阅则巧妙地化解了里面的种种问题。

不管怎样,从谈概念、讲技术到拼场景、抢落地,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到了新的时间周期,继续沿用旧有的套路和范式,恐怕很难再让资本市场买单,一起起IPO失败的惨烈案例,何尝不是最直接的教训。

同时需要明白的是,倘若人工智能的商业化由阴转晴,大概率预示着进入门槛已经足够低,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来抢食市场,战况将前所未有的复杂,彼时等待人工智能企业应对的麻烦将只多不少。

04 写在最后

人工智能曾经是下一个商业时代的触点,引诱了一众创业者和投资人,可最终也没能跳出行业兴衰的节奏。

答案或许就藏在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的一句实话里:“现在几乎没有企业不用到AI的技术,但是如果说哪个企业把AI拿掉后活不下去,这样的企业也很少。这是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最大的挑战,虽然有用,但是没有特别大的用处。”

所有泡沫都有碎裂的时候,人工智能的浪潮也没有例外,却也让人们越来越理性思考人工智能的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