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五个关于碳中和误区的误区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opinion.hexun.com/2021-08-17/20416982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五个关于碳中和误区的误区

204169820.jpg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碳中和火了,研究和谈论碳中和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有更多的能人异士专注并研究碳中和,这将对未来碳中和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坏事是关于碳中和的言论越来越多,这些言论鱼龙混杂,让人很难明辨是非,特别是一些有影响力的它领域专家,在没有对碳中和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发表一些言论,很有可能就把一些人给带沟里去了。

当然,对于新兴概念,有争辩总体来说是好事,真理总是要越辩才越明嘛。既然要辨,我也就我对碳中和的一些粗浅的理解,讨论一下一些专家在谈论碳中和误区时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只从经济层面来谈论碳中和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非常的多,他们普遍认为只有具有经济性的技术才能用于碳中和,如当前的节能技术、风电光伏、电动车等。当前不具有经济性的技术,无论能不能减排,减排潜力多大,都认为是不可取的技术,是碳中和技术发展的误区,甚至将这些技术扣上“劳民伤财、祸国殃民”的帽子。

我想问一下,咱们碳中和的目的是为了挣钱吗?

诚然,既能减碳又能赚钱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就像陈奕迅的歌词“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一样,碳中和也不是简单地挣钱就干,不挣就算的行业。碳中和的目标已经确定,就是中国的碳排放要在40年内从现在的超过100亿吨降低为零。所有的技术路径都要以这个为目标进行倒排,即使相关技术目前不具备经济性,那该上还得上。“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是说着玩的,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碳中和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个误区,只从当前技术水平来谈论碳中和

这个误区主要集中在电力是否低碳上面,有不少专家认为发展电动车来实现碳中和是个误区,因为当前中国的电力结构仍然是以煤电为主。我曾经做过测算,即使以当前的电力结构,电动车用电产生的排放仍然略低于同级别燃油车产生的排放。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在考察一个碳中和技术时,重点不是要考察这个技术在当前状况下是否低碳,而是考察这个技术可以减排的天花板有多高。对于传统的燃油车,无论未来的效率提升有多高,它仍然会产生不少排放,而且经过多年发展,燃油车的技术已经无限接近它的天花板了。

而电动车虽然现在排放比较高,但是它的减排天花板也很高,其极限就是零排放。我们要实现碳中和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时间去发展一些所谓的低排放但无法零排放的技术。所以,如果某个领域的技术未来能够实现零排放,那一定是以零排放技术为方向去发展,而不是去发展其它的低排放技术。

第三个误区,只从能源角度来谈论碳中和

这个误区也比较普遍,当然这也与现在谈论碳中和的专家是能源领域的专家有关。很多专家在谈论碳中和时,只说电力、交通、工业能耗、建筑能耗等能源领域怎么样实现碳中和,他们认为只要这些搞定了,中国就实现了碳中和。

诚然,能源领域的碳排放占据了中国总排放量的绝大部分,但我国已经明确了2060的碳中和目标是全领域、所有温室气体的碳中和。这其中包括超过17亿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8亿吨农业排放和2亿吨的废弃物处理排放。而这些领域的碳中和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要比能源领域难很多。

如果我们自称是碳中和领域专家,是不是这些领域多少要带一下,或者至少我们在谈论碳中和时,不说如何实现中国的碳中和,而说中国能源领域碳中和是不是比较好?不然我们传递出去的信息就是只要能源不排放,中国就实现了碳中和,多少有点不妥。

第四个误区,只从自我认知角度上谈论碳中和

经过多年的发展,碳排放和碳减排的核算上到整个地球,下到每个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方法,而且碳管理现在也已经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行业。IPCC 气候变化报告FAR-AR6、IPCC国家清单核算指南、温室气体议定书、IOS1406x体系、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MRV体系、减排项目方法学等等。我们讨论碳中和的前提,都应该是站在这些理论基础上进行讨论。然而碳中和的火热让很多并不清楚这些理论的专家,只从自我认知的角度上谈论碳中和。出现了碳核算无用论、呼吸排碳要中和等很“外行”的论调。

碳中和已经成为了一门显学,在大街上随便抓个人可能都能对碳中和说出个一二三,但碳中和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理论,但也不是一门想当然的学科,要想在碳中和领域真正有所建树,还是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研究的。

最后一个误区,只要是专家就能当碳中和专家

我之前曾在某篇文章中举了个例子,屠呦呦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可是专家中的专家,但如果让屠呦呦来讲碳中和你们会信吗?

当然这个例子我举得比较极端,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但凡是个教授就能说自己是碳中和领域专家,更别说是院士。我认同这些专家一定是某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但不一定是碳中和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碳中和的提出才不到一年,哪那么快就有这许多的专家。

所以,我们在听取专家们的言论时,即使没有自己的判断,也不要盲目地相信,我这篇文章说的内容,也有可能都是错的。关于碳中和的理论目前还处于混沌期,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