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LF操作点评:克制的宽松
source link: https://www.gelonghui.com/p/481169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LF操作点评:克制的宽松
12小时前
6,289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国君固收覃汉,作者:覃汉、王佳雯
央行释放的是“克制的宽松”的信号,量能远远不及市场预期的“大水漫灌”。
8月16日,央行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缩量对冲当月到期7000亿。
理性上来说,考虑到7月份降准释放了1万亿资金,对冲当月MLF到期量后结余7000亿,对冲8月份到期MLF仍有余量。另外,历史上来看,若NCD低于MLF利率,央行倾向于缩量对冲MLF到期。
因此,在央行操作落地之前,市场的普遍预期是“不足量”对冲。但是,量级在3000亿以下和5000亿以上,还是会产生解读的“细微”差异;而这样的“细微”差异往往并不指向“趋势”,只能贡献“波动”。
回溯7月中旬以来的交易情绪,第一次降准后,市场已经开始对后续的宽松操作进行了线性外推,期间甚至不乏对降息的乐观预期。
市场先是预期当月MLF续作会顺势进行降息操作,预期落空后,又期待当月的LPR报价利率能够调降。在两次降息预期均没有兑现的情况下,债市却依旧维持强势。究其原因,在乐观预期没有证伪的情况下,宽松的利好子弹还能一直飞。
当下的问题是,6000亿是市场想要的宽松吗?换个问法,6000亿是不是足够支撑市场对宽松的线性外推?
我们认为,在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的背景下,央行此次看似超量的续作,实则是一个“事后确认”,配合宽信用做出表态。
本周利率债净融资规模3500亿,同业存单净偿还2872亿,阶段性的供给(资产)和需求(负债)摩擦加大。届时资金面如何表现,以及央行如何做出应对,可能会给市场带来新的压力。
我们认为,当前又到了一个预期与实际从分裂走向弥合的阶段。7月中旬,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从降准前的分裂走向弥合。市场从配置思路切换为做资本利得,甚至见到了风险偏好抬升,过剩产能债、地产债等交易也更加活跃。
后续,对于宽信用的预期也将逐步从分裂走向弥合,推动新的交易主线的形成。预计社融同比增速将在四季度出现拐点,但是预期的拐点应该会更加提前。
而在多次历史重构中,一个普适的规律是,一旦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逻辑被证实,利率向上调整的幅度20~30bp,持续时间1~2个季度。
总结来说,央行释放的是“克制的宽松”的信号,量能远远不及市场预期的“大水漫灌”。随着本周供给放量,资金面的波动不可小觑;中期来看,宽信用预期的发酵难以证伪。随着新的交易主线浮出水面,债市调整的幅度和持续时间很可能会超市场预期。
暂无更多评论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