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打破电商困局,如何数据驱动企业运营从粗放到精细?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ensorsdata.cn/blog/2018062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中国的电商经历了 20 年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场景化、个性化、国际化、社交化等趋势。一方面,电商由综合网购不断向母婴、跨境、农村等细分领域发展;另一方面,线上线下结合、企业合纵连横、大数据技术的运用,都象征着电子商务走向生态化发展道路。而企业需要不断打通生态入口、耦合零售、物流、支付等场景服务,涉及线上线下多个环节,对自身生态体系内的资源重新整合,来打破行业边界。

打破企业发展经营困局:从粗放式到精细化

近 10 年来,电商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已经渐渐从单纯依靠激情和人海战术的粗放式发展逐渐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先驱者意识到要逐步提高运营效率和管理能力,如何实现精细化运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的严峻挑战,希望解决以下问题:

1、市场营销的 ROI 如何进行有效评估,从而优化整体营销资源,构建营销核心竞争力?

2、如何让大数据连接企业内外部,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经营效率?

3、如何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转变运营思路?

4、如何勾勒用户画像,通过用户喜好与需求实现精准推荐

电商企业数据驱动瓶颈亟待破解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数据平台,以期待实现精细化运营、数据驱动发展的目的。而在实现数据驱动的过程中,电商企业面临重重困境,亟待突破,如下:

1、多端(App、Web、H5 等)数据难以打通,无法在整体平台上统一查看与分析;

2、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分离,难以打通,行为数据缺乏业务属性;

3、决策者缺乏实时、准确的数据作为决策依据……

电商企业数据驱动实践案例

本文以电商企业 B 为例,企业 B 成立至今,致力于创造简单、值得信赖的购物体验。在大数据时代的浪潮之下,企业 B 的团队一直注重数据在推动业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工具采集了完整的用户行为数据,实现了多端数据打通,用户行为数据和业务数据打通,为整个团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的支持,不断优化产品迭代和运营推广,为新形势下企业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基础。企业 B 具体的数据驱动的全过程如下:

一、需求梳理阶段

企业 B 各部门都希望通过从数据中挖掘信息,指导自身业务的发展。总的来说,市场营销部门需要寻找更高质量的渠道流量;运营部门希望对每一次活动了如指掌,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改进来提高活动的效果;产品部门希望通过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了解用户真实体验结果,了解服务质量,指导产品每一次迭代的改进。经过反复交流沟通,将其需求梳理成以下核心几点:

(一)掌握各渠道引流能力,评估渠道质量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流量变得越来越贵,如何明确市场推广目标,如何制定分阶段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渠道,每个渠道的预算显得至关重要。在需求沟通中,企业 B 十分关注:不同渠道带来的流量分别有多少?不同渠道的流量的注册转化率如何?不同渠道的流量之后的购买转化率如何?不同渠道带来用户的留存如何?不同关键词之间的流量分别有多少?不同的落地页的跳出率如何?等等。

(二)洞悉用户购物体验

在用户的购物过程中,一个影响购买转化的重要因素就是购物体验。而如何提高用户的购买体验,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发展,是产品开拓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企业 B 非常重视这一块数据内容,希望能从产品细节处发现可优化的点,具体关注:产品各个不同的购买路径转化率如何?购买路径中主要的流失点在哪里?产品服务质量如何?用户的反馈是否得到及时的回复?等等。

(三)评估站内运营位效果

站内运营位效果管理是运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运营团队进行资源评估、效果优化和内容审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在此之前,企业 B 主要通过业务数据来支持运营效果评估。在接入行为数据后,他们希望了解到:不同运营位的流量点击对比,不同运营位流量的后续转化率,访问商品详情页时长,是否购买等;通过了解不同运营位效果,判断不同位置在今后的运营过程中如何进行资源分配。

(四)洞察商品销售情况

企业 B 所有产品、运营的改进最终还是要回到商品的销售情况上来,那么哪个品类商品再销售更好?什么样的商品页面是购买者经常访问的?用户访问次数最多的商品页面是哪些?这些商品最终是否被购买了?哪些品类、品牌或商品是用户购买转化高的?这些问题也是企业 B 提出的疑问。

二、事件设计阶段

从用户的分析需求出发,企业 B 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事件设计,部分事件设计简介如下:

第一,针对市场推广的需求,事件包含 App 启动、注册、登录、App 激活、退出 App、Web 端页面浏览事件,以及对应的渠道推广相关属性。

第二,针对用户购物体验的需求,事件包含 App 浏览页面、Web 浏览页面、搜索事件、浏览商品详情页、添加购物车、移出购物车、提交订单、提交订单详情、支付订单、支付订单详情、取消订单、订单发货、订单收货等购买行为路径中的关键事件等。

第三,针对站内运营位效果分析,设计的事件包含各运营位模块内容的曝光 & 点击事件,优惠券的领取 & 激活、活动兑换、直播营销的播放等事件,同时在购物流程关键事件中都带上运营位模块来源信息,可以直接监控各运营位带来的最终购买的转化情况。

第四,针对产品服务质量,设计了商品评价、物流评价、收藏商品、联系客服、问题反馈、产品评分等事件,以及评估服务质量的评分、反馈等待时长等属性。

第五,用户属性方面,记录了用户的昵称、性别、省份、城市、地区、注册事件、VIP 等级等基本信息之外,还设计了用户首次访问来源、首次访问时间、最近一次访问时间、最近一次下单时间、用户标签等信息。

除了以上这些事件本身的采集,还采集事件发生时的其它维度信息,如触发浏览商品事件时,就需要采集商品 ID、商品名称、商品款式、商品价格等,这些维度都反映了用户潜在的购买选择倾向;同时, SDK 自动采集了许多维度信息包含地区信息、是否使用 WIFI、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版本、设备型号、设备制造商等信息。结合这些多维度的信息,我们能区分不同地区的访问量、订单量,能跟踪不同地区用户的购买习惯;也能在 App 出现异常时,结合操作系统、设备型号等信息发现定位问题机型;也能通过商品价格分布区分不同用户群体,并对其进行针对性运营活动。

通过以上事件和属性数据全面丰富地采集,企业 B 实现了行为和业务数据的整合,从而为后续在一个界面上,实现快速完整的统计和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数据接入阶段

在接入数据时,企业 B 遵循了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能在服务端获取的数据,在服务端采集;

第二,页面浏览、点击动作等客户端交互行为在客户端采集;

第三,App 和 H5 混合开发的内容之间互相打通;

第四,服务端采集数据,客户端传递公共属性值给服务端。

为了减少客户端埋点在网络传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异常,大部分数据采集在服务端采集,并且使用了本地备份后工具导入的方式,避免了因网络等原因导致数据上报异常问题。

同时服务端采集数据的优势在于不受客户端发布新版本的影响,事件采集中的属性增加,错误修改等可以调整。而我们常见的客户端采集数据的过程中,若发现数据采集异常需要等到下次发版时才能修正,且未更新新版本的用户数据将长期无法修正错误。

企业 B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除了移动端、PC 端数据统一采集、存储、分析外,还将 App 和 H5 之间用户打通,使混合开发的 App 在用户匿名登录时,采用统一的用户 ID,将用户的 App 端、H5 端的匿名行为和登录后行为连接起来,采集更完整的用户行为路径,在提升数据准确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数据的价值。

四、应用场景

下面针对企业 B 实际应用场景列举一二。

场景一:破除虚假繁荣,数据驱动拉新

拉新一直是众多活动运营的目标。拉新活动方式有很多,包括“以老带新”客户口碑式的拉新、锁定目标式的地推拉新、宣传合作的线上渠道拉新等。精心策划的线上线下活动,可以快速实现拉新。

企业 B 在向海外业务扩展的过程中,策划了一次长达一月的“ A 计划”拉新活动。活动上线后第一天效果显著:日新增会员数量增加高达 100% - 200%,且活动当日平台的成交额提升 20% - 30%。两个指标的飙升让参与此项目的同学格外兴奋。

而在数据分析领域,“总注册数”、“新增注册数”指标本身是一个虚荣指标,该指标随着活动力度、形式等呈现短期暴增,能够告诉你活动传递并影响了多少“新用户”,这些新用户知道你在做什么,却并不意味你的产品一定对他有价值。显然要结合新用户的留存、转化等情况综合考量。随着活动的持续进展,深度观察下看似美丽的外表暗藏着不少问题。

最为典型的问题是:转化率较低,付费意愿较差。一周后数据统计,与自然流量相比,A 计划新注册会员的留存率与转化率均低于其 50%;从注册到浏览商品详情的转化率低于其 60%;另外,人均支付单数降低 3 倍,人均消费金额仅占自然流量的 25%。下图为活动带来的新会员与自然流量会员的转化情况

图1 一周后新会员总转化率均低于自然流量 50%

这些暴露的问题体现了活动的不完善之处,这是拉新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新人的快速的流失可能由很多原因引起,说明平台对于活动进入的新会员的吸引度不够,或者会员在产品中未能及时获取最关注的内容。针对新用户留存、转化率低问题,活动人员进行了以下改进:

第一,新增新人频道,投其所好促进用户转化;

为了增加新会员粘性,针对新会员新增一个新人频道,以店铺打折信息、精品推荐等形式针对 A 计划进入的新用户推出一系列活动。发现该活动对新用户的转化和留存存在很好的效果,新用户次日留存提升近 40%;

第二,精准推送,用户分群促进会员留存、转化;

活动人员筛选出注册后一周内未交易的会员,这些会员是潜在的准流失会员。选择对该目标人群进行一次短信与站内的推送。如图展示了七天内未支付订单的新会员情况。

图2 了解 7 天内未交易的新会员情况

在完成信息推送后,运营人员进行多维度分析,实时展示推送后效果,评估推送或者产品优化效果。对“流失用户”完成精准推送后,整体转化率高达 24.69%,而未进行推送的人群转化率为 16.34%,说明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精准推送,提升活动的整体效果。

场景二:可视化全局点击,优化用户体验

着陆页的主要作用在于吸引用户,促进用户继续发生操作。如何优化用户进入产品的着陆页,提升流量转化率,最大化营销效果是企业 B 想要解答的问题。

在电商网站中,两大落地页是首页和商品详情页,企业 B 结合点击分析功能对着陆页和目标页做了相应优化。

第一,优化新 / 老用户着陆体验;

通过点击分析模块选择只查看首日访问用户,了解到产品首页的点击情况如图。

图3 新用户产品首页点击情况

企业 B 发现大部分新用户在首页的点击行为集中在导航栏及搜索框,而其他区域受到了“冷落”。显然,新用户进入网站,很难快速形成对网站的整体认知,或者带着较强的目的性,直接进行搜索。

因此,为了让新用户产生认知和兴趣,企业 B 考虑增加简洁有力的新手引导,并使用更直接的文案,在首页增加优质 UGC 内容的入口,让当下没有购买需求的用户产生好感。同时优化搜索功能,尽可能让有目的的新用户不会失望而归。

同样,老用户的点击图中发现:相比新用户,老用户的点击元素更多种,行为更密集,多发生在分类专场和个性化推荐版块,而占据最佳位置的 Banner 位点击比例很少。

图4 老用户首页点击情况

对老用户来说,由于对网站情况较为熟悉,在具体操作方面已经形成固有思维,对于 Banner 位——用来做资源置换或硬性推广的位置,兴趣较弱,因此点击率不好也是意料之中。但为了提高整个首页的转化效率,企业 B 优化 Banner 位 UI,引导点击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内容方面,提高活动位内容的更新频率,让忠实用户每次访问页面时,都有新鲜的内容可浏览。

从前面的“点击分析”模块的分析,还可以看到老用户在“我的账户”、“购物车”、“心愿单”等按钮的点击率非常高,这意味着,这些用户一般会直接浏览、挑选自己曾经购买过、或加入心愿单及购物车的商品。针对这一点,企业 B 为用户优化体验流程,在历史订单和心愿单版块中增加高质量的个性化推荐,引导老用户购买新商品。

在经过这样一系列优化之后,将用户从着陆页到目标页之间的转化率提升了 11%,同时,新用户的次日留存提升了 14%,老用户的使用频次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场景三:发现新问题点,搜索贡献增长

企业 B 和大多数电商企业一样,十分注重购买漏斗。漏斗模型针对在一系列封闭路径中,用于衡量整个转化路径的效率和其中每个步骤的转化过程中的效果,适用于某些关键路径的转化率的分析,以确定整个流程的设计是否合理,各步骤的优劣,是否存在优化的空间等。

企业 B 建立了符合购买流程的漏斗,其中有一个是搜索购买转化漏斗,具体步骤为 (搜索 --> 浏览商品详情页 --> 加入购物车 --> 提交订单 --> 支付订单 )。在漏斗中,企业 B 发现从第一步“搜索”到“浏览商品详情页”两步之间的流失率很高。发现搜索模块到商品详情页的转化率明显低于 Banner、精选等模块,且搜索模块带来的商品详情页访问量只占商品详情页总体访问量的 4.5%。

图5 从搜索到购买的转化漏斗

由于之前企业 B 运营人员一直很注重 Banner 位、精选位等位置的优化,未关注过搜索结果的优化,经过此次发现后,产品和运营人员针对搜索模块进行了以下修改:

优化搜索结果内容默认排序规则,增加切换排序规则的功能按钮;

针对没有搜索结果和结果较少的关键词,进行相近内容的推荐商品;

根据用户可能错误的搜索词,给出搜索错误提示;

在搜索中增加高频推荐词模块;

经过此次针对性优化后,搜索购买转化漏斗第一步转化率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总体转化率相比之前提升一倍,同时,商品详情页总体访问量中,由搜索模块带来的流量由原来的 4.5% 提升至 12%。

图5 从搜索到购买的转化漏斗
电商行业作为一个相对成熟的行业,流量金贵,将大数据技术引入行业,企业基于数据驱动可以实现行业边界拓展,只有精细化运营,才能摆脱人海战术高成本低留存带来的竞争力流失。

更多数据分析干货和案例,可以关注“神策数据”公众号了解~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