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孟岩:以NFT构建价值互联网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jinse.com/blockchain/113772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孟岩:以NFT构建价值互联网

启元社 刚刚

最近数字资产市场整体属于熊市状态,其中还是呈现出一些亮点,局部出现了非常好的增长迹象,许多高增长品种与NFT、跟gamifi(游戏化金融)相关。NFT到底是什么?我们结合自己的研究,给大家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2017年的时候,我跟元道老师把Token这个英文单词翻译成通证,在行业内获得了认可和接受。回想2017年,行业参与者对于价值互联网、区块链、未来的开放金融有很多的崇敬,当时的展望方向是对的。比如当时我们觉得未来的价值互联网会有一个协议层专门用来表示价值;用通证、数字货币表示价值。当时我们所崇敬的价值互联网中的价值主要由匀质通证来表达。我们写那篇文章(《通证是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关键——元道区块链对话之一》)的时候,正值加密猫大红大紫之时。我们发现通证除了匀质的,还有非匀质的,觉得那是对价值互联网的一个必要的补充,但是绝不是主流,而今天四年之后,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了完全不同的一个看法。

5461932_image3.png

我认为,在未来的价值互联网上,大部分的通证和主要的价值都是非匀质的,匀质通证只是一小部分。换句话说,未来的价值互联网主要是建立在非匀质通证——NFT上的。

在展开论点之前,首先先讲一段往事。关于网络通信的发展历程,其实人类第一个高速通信网络是电话网,不是互联网,电话网络主要是使用交换协议,叫做电路交换。张三要打电话给李四,他把信号发给接线员,接线员拿出一个两头都是插头的线,把他们两的电话线连上,两个人就可以对话。语音信号就可以像水一样,从张三流到李四那里,非常简单、清晰、低时延、高质量。但是有一个问题,一旦这两个人的信道建立之后,信道在这个时间只能由张三和李四之间独占,不允许其他人插入进来,即所谓的“占线”。

5461933_image3.png

到了1962年,整个网络通信技术有非常大的进步。如果一直采用过去的电路交换网络,整个网络不可能做大,我们也绝对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新闻,一边玩游戏,因为只要有一个应用把通信给占住,其他的应用就不能用了。怎么才让网络通信更加有弹性、更加多样化?1962年,一个麻省理工的博士在其博士论文里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交换协议,即今天互联网所适用的分组交换网络。分组交换网络最重要的一个进步,就是把过去像流水一样的数据切成一块一块的,放在一个又一个瓶子里,相当于把过去整个水流切成一瓶一瓶,每个瓶子上面写清楚这是由谁发给谁,这是第几瓶水,然后让它具有自描述能力,整个网络通信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核心点是把过去简单的基于水流的通讯形式,变成基于可自描述的数据包,形象理解为一瓶瓶的水,每瓶水上都有标签。这个小小的变化导致了整个网络通信从电路交换走向分组交换。

当有了这个概念之后,我们应该仔细思考一下,NFT的本质并不是艺术品和收藏品,NFT的本质就是上述场景里的一瓶水,瓶子上面写了两个标签,一个是发行这个NFT的合约,另外一个是TokenID。这个瓶子里空空如也,允许我们里面做任何事情。

5461934_image3.png

把以上的比喻表达在这个表格里,表格里有两个字段是固定且必须的:合约地址与TokenID,下面的内容是白纸一张,任你在里面自由发挥。

“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案”,你可以在上面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艺术家们最先跑出来说,让我在上面画画吧,于是我们看到现在大量的NFT被描述为艺术品。内容字段不限于艺术,可以放置其他东西,也可以在里面再套一个瓶子。

于是我们看到了有意思的历史的押韵。在通信协议当中,我们从电路交换走向分组交换,关键是把数据变成一个个可以自描述的数据包。而现在价值互联网的发展仍然处于以ERC20匀质数据为主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很多优势:流动性好、计算性好,协议简单,但是只能在智能合约之间进行熟人社交,它只能完成几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动作。如果这种形式继续持续下去,无论在应用层面,还是在网络通信层面、价值互联网的互通层面,这个网络都长不大。

我们认为NFT就是价值互联网当中的价值数据包,它是一瓶瓶的水,打上标签之后,用户决定里面放置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具有巨大的可扩展的优势,可以轻松跨链。智能合约并不需要知道所要处理的NFT由哪个智能合约发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上的变迁。

于是我们猜想,能不能把价值互联网进行一次升级,以NFT(非匀质通证)来构造价值互联网。在升级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对NFT的协议作基本的要求,除了要有合约与Token的ID,还要有区块链(以太坊、波卡、BSC等)的链标识,有了链标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把NFT进行跨链转移。NFT内放置的内容要与业务、应用逻辑挂钩。由此我们将得到重要的能力:跨链NFT的相互组合和计算。

这个能力在如今区块链领域刚有萌芽的苗头,相信未来会成为NFT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样做的优势:

第一,资产的跨链贸易,在以NFT做载体,资产跨链贸易可以比今天容易很多。

第二,NFT可以用来做游戏装备。NFT可以嵌入大量的业务逻辑,装备升级的业务逻辑可以直接写在NFT的内容层。

第三,更好、更直接、更容易想到的应用,就是用NFT来做金融票证,比如说支票、发票、汇票、金融衍生品(期权、期货)等都可以表达为NFT的票据,而且还可以创造一些所谓的奇异的金融衍生品。

第四,监管追溯,对票证的使用进行一系列的规范和要求、约束和限制,可以给未来的开放金融应用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便于进行监管。如果未来的价值互联网是基于NFT的,它会变成整个价值互联网的一次重大升级。
我们所做的就是上述第三点,金融票证。我们做了一个DeFi的协议叫SOLV,利用NFT的内容部分来创造一种标准的规范,表达金融票证,或者是类似像提货单的票证。实际上我们构造了一套标准来实现表格计算,举例来说,左边是一张关于书本的提货单,它包含一个表格,第二张表格是同一本书的数量不同的提货单,在我们的协议当中可以实现这两个表格的合并计算,相当于把两张票据整合了,一张票据是可以提一百本书的,另外一张票据是可以提两百本书的,合起来就是可以提三百本书的一张票据。

5474902_image3.png

同样在金融协议里,比如涉及到的同一规格的债券,一千块钱的债券和两千块钱的债券可以合成一张三千块钱的债券。这样基本的计算逻辑,已经在我们的协议当中实现了,不仅可以实现合并,还可以实现拆分,各种各样的计算都可以表达。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都需要认真打好基础。我们首先选择用NFT来表达Vesting Token,就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投资者锁仓份额(不光是投资者,包含所有目前锁仓、未来释放的Token)。比如我们可以把一百个比特币锁在一张票据里,然后设定好释放时间和释放模式(按照每个区块线性释放,还是周期性性释放,事先把释放的规则写好),规定好移动规则,票据可能可以移动,也可以限定不能移动,可以限定它只能移动一次等。我们甚至还可以实现指向某一个特定票据转移Token,就是拿着一张票据,不管这个票据转到谁手里,将来三个月之后有一笔支付直接会传送到这个票据里,资产最后会转移到票据上,实现可移动的帐户。NFT使数字资产更加通用,因此我们选择了这样的方向,目前为止这个思路受到全球专业投资机构的认可。

最后,我们认为NFT是比FT更优秀的数字价值载体,也是价值互联网必然趋势。而优势、超越性主要来自于NFT的自描述能力,而且这种自描述能力是可以被定制化的。在这种观点之下,我们最熟悉的ERC721,只不过是最一般、最普通的NFT,大家在ERC721里面放图画、收藏品、艺术品等。如果我们开脑洞在里面放入其他的东西,实际上它的应用空间可以极度广阔,这会使得我们这个行业出现一次大规模的创新浪潮,包括元宇宙、艺术品、金融票证、游戏等领域。基于 NFT 的价值互联网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创新,我们也希望,作为一个中国团队在其中能扮演一个角色。谢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