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产电视剧的“破圈”与“出海”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tvoao.com/a/208175.aspx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国产电视剧的“破圈”与“出海”

导语:国产影视剧献礼之年,优秀作品迭出,可谓情理之中,期待国产电视剧的国际破圈之路,能够再开局面。

  如今,我们习惯用“破圈”一词来形容中国国产电视剧尤其是主旋律作品在扩大传播面、树立影响力方面的不俗成绩。“破圈”意指国产电视剧掀起的“新国潮”获得了全年龄段的收视和认可度,打破了以往国产电视剧的受众仅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的陈旧观点。

  但“破圈”仅止于此吗?我们真正期待的是国产电视剧能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这从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设立国际传播奖和海外推广大使,亦可见一斑。

  不妨以今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传播奖获奖剧作《三十而已》为例,这部剧作获此奖可谓实至名归。笔者目前身居海外,对于《三十而已》的国际破圈印象颇深,刚认识的马来西亚华裔邻居在和笔者第一次聊天时就向笔者询问该剧。此后笔者才了解到,《三十而已》在东南亚地区确实颇为风行。据韩国自媒体主持人介绍,《三十而已》曾盘踞韩国Netflix(网飞)首页多日,观看量位列全站第9。事实上,以《三十而已》为代表的言情剧类型剧,目前确实成为“出海”国产剧势头正劲的类型,日渐改变了古装武侠剧独霸海外华剧市场之格局。缘由在于,当代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焦点。生产流通速率、科技创新程度、生活方式理念是“摩登”这一字眼背后的“硬通货”指标,就前两项而言,中国进步卓越,伴随着前两项指标的抬升,关于第三项——中国当代生活方式理念,也日渐令海外观众生发出探究的意愿。海外观众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由来已久,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影视工作者和传播者理应更重视当代中国人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观念,打造更多“摩登中国”的影像样本,传播海外。因此,一部《三十而已》显然远远不够;跻身YouTube(视频网站)海外华剧频道的诸多“悬浮感”都市言情剧和“偶像型”古装武侠、宫廷剧,显然也不足以代表中国的当代形象。

  以YouTube平台的华策影视官方频道为例,其新推出的《我们的新时代》等剧颇让人眼前一亮,看来国内主旋律电视剧的这股潮流也开始向海外传播。不过,这些电视剧尚未设置英文字幕,一些海外观众在评论区纷纷“求字幕”。为优秀国产电视剧提供优质的英文翻译字幕,应该是海外传播亟待推进的一个工作。此外,从海外观众在评论区的留言中不难看出,此前的国产偶像剧确实让他们日渐喜爱且记住了一些中国演员的形象和名字,但国产剧仅靠青春偶像引流是不够的。剧作本身须能提供独特的中国视角,展现全新的中国现实图景,且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解框架,赢得海内外观众的共鸣,这些诉求远比提供字幕更难达成,且仍须精进。

  国产电视剧近年来发展迅猛,欲乘胜追击,则须在一些专业领域再下苦功。

  首先是剧作方面,中国电视剧的信息密度有待加强。

  所谓的信息密度,即单集电视剧所能包含的情节信息,剪辑节奏和镜头数量是一方面;角色数量及关系网络的密度,以及情节悬念、小高潮、大高潮点的排布则是另一方面。电视剧艺术完全可以达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体量,因此可容纳更为丰富的艺术细节,其中包括:更为立体、全面、具有成长性的角色形象贯穿全剧始终;更密集的情节点承托此起彼伏的戏剧节奏;更绵密的人物关系网络构建复调式的故事结构。倘若对标世界一些电视剧奖项如艾美奖的获奖长篇剧集,国产电视剧无论在单集的信息密度还是全剧的信息总量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

  谈及电视剧剧作的信息密度,则无法回避国产剧的“注水”问题:由于集数和广告挂钩,导致行业竞相逐利,“注水”严重。2019年起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倡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剧集创作。不少剧作前期缺乏规划,为迎合政策期待,进而获得上映许可,于是匆匆下“剪”,把电视剧艺术做成了限定字数的命题作文,以至于影响剧集原本应有的流畅性和完整度。对此观众常有抱怨:电视剧在每集剧末通常会制造小高潮,设置一定悬念,这几乎是电视剧艺术经久不衰的既定规律,为何近年来的国产电视剧好似缺乏这样的基本设置?恐怕这不得不归咎于削足适履式的压缩剧集行为。

  显然,从砍集数入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剧的注水问题,如若电视剧制作不走心,集数的多寡之分无非是大块注水肉还是小块注水肉的区别。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升电视剧剧作质量,而编剧界一再呼吁的“剧作中心制”也许是值得尝试的一剂药方。即以编剧为IP的核心拥有者,赋予其主创权力,先制作导航集投石问路,后采取边制边播策略,不断吸纳观众反馈,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将时事热点、世情民意编织到新一季的剧集中。而目前国产电视剧行业不仅编剧话语权严重不足,甚至连影视制作公司本身也被播放平台所牵制,从创作题材、剧集内容到演员选角均顾虑重重。

  其次在表演层面,应不断完善全年龄段、多样化的优秀演员群建设。

  本届白玉兰奖获奖的优秀剧目显露出一个共同趋势:群戏出彩。《山海情》《觉醒年代》《装台》《大江大河》等剧中,均体现出优秀中青年演员从各自角色出发,配合默契,形成和谐的表演场域。表演能力卓越的演员阵容,方能构成一部电视剧精良的表演“质地”。

  为此,我国电视剧的演员培养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选拔青年演员这一环节须尽力削减“流量为王”的浮躁风气,力求将真正潜心表演艺术且功底扎实的青年演员选拔出来;中年演员这一层面须尽力拓宽演员的戏路,避免刻板化的类型固定;老年演员表演经验成熟,应能发扬传帮带的作用,但如果因为缺乏优秀的老年题材剧作,而让老演员们久为绿叶,无缘红花,实为遗憾,他们理应获得更为宽广的表演空间。

  目前我国表演专业教育和行业选拔领域,相对较为偏重“颜值”。表演艺术人才当然不可回避天赋的重要性,但如果将“老天爷赏饭吃”的说法直接等同于“看脸”,则显得过于狭隘。例如,国外一些顶尖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及演剧行业的选拔标准中,几乎不太考虑单纯的“颜值”,高、矮、胖、瘦以及肤色更不能成为选拔的标准。正因为此,我们看到一些国外电视剧中的角色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更容易形成多样性、年龄无明显断层的角色群像。在演员的培养过程中,如过于注重“颜值”所带动的资本流量,以“偶像型”演员为核心,辅以扁平化、刻板化造型的配角阵容,这并非良性的电视剧演剧体系。值得欣喜的是,观察本届白玉兰奖的评奖结果,我们看到由中老年优秀演员构成的“老戏骨”确实带动了年轻演员的成长,在一系列优秀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团队的努力之下,一批年轻演员逐渐褪去虚浮的偶像光环,表演更接地气。

  纵观世界电视剧行业,制作成本不断抬高,占据金字塔顶尖的电视剧制作水准已不输于电影工业技术的标准,这一点在当下国产电视剧中也有所彰显:数字建模场景愈加宏大,运动影像愈加生动,服化道具愈加精美……而除上述之外,剧作、表演作为影视剧中的传统基本要素,实乃骨与肉,或曰精气神。国产影视剧献礼之年,优秀作品迭出,可谓情理之中,期待国产电视剧的国际破圈之路,能够再开局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