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当「翼龙」飞到河南上空,它底下的手机都亮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ifanr.com/142935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老乡们,你们已被无人机锁定了!」

这不是在演习,而是真实发生在米河镇的空中。

WechatIMG29476.png!720

▲ 整装待发的翼龙-2H 无人机. 图片来自:航空工业

与电影情节完全相反,这不是天降「死神」,而是「翼龙」。

同时,身处河南巩义市米河镇村庄中的受灾群众们收到了一条十分科幻的短信。

WechatIMG322.jpeg!720

「应急管理部紧急调派翼龙无人机抵达你镇上空,可暂时恢复公网通信」。

空中基站在空中盘旋,「底下的手机都亮了」。

iShot2021-07-22-17.30.42.jpg!720

从 18 点 21 分进入米河镇通信终端区,到 20 点,翼龙无人机上的空中基站「累计接通用户 2572 个,产生流量 1089.89MB,单次最大接入用户 648 个」。

这是翼龙-2H 无人机首次公开露面,也是长航时军民两用无人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首次应用。

虽然只有 5 小时的通讯恢复时间,但在非常时期,也足以让灾区中的不少信息传递出去。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

翼龙盘旋 5 小时太短?

「翼龙」准确的分类应该是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翼龙-1 2007 年首飞,2011 年开始批量生产。后续装备到中国空军,以及向外出口。

iShot2021-07-22-17.33.33.jpg!720

▲ 2015 年纪念二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中的翼龙-1.

翼龙-2 相对于 1 进行了机体扩大和气动布局的优化,动力系统也获得了增强,整体性能指标都有提升。如翼龙-1,2 型同样已陆续开始服役,并接受海外的订单(面向中东与非洲)。

MAIN202107221057000586408705136.jpeg!720

▲ 翼龙-2H. 图片来自:航空工业

翼龙系列对标美国通用的 MQ-9 Raptor(捕食者、又称为死神),均属于中低空长航时,集侦查、打击于一身的无人机。

理论上来说,翼龙-2 有着 20 小时的续航水平。但有两个前提也需加入考量,一是部署的距离,二是任务载荷。

MAIN202107221100000225841464633.jpeg!720

此次翼龙-2H 执行的应急通讯恢复,其实是从千里之外的贵州安顺基地起飞,加上旋翼式的动力,单程就需 4~5 小时,路途消耗了大半。

原本,应急管理部的翼龙-2 部署在贵州安顺,其实是考量到长江流域、广东沿海地区的雨季和台风等灾害,并非为千里之外的河南准备。

iShot2021-07-22-17.31.45.jpg!720

▲ 翼龙-2H. 图片来自:@CAN-MUGUA.

同时,用翼龙-2 无人机紧急恢复通讯实则也是非常规的一个手段。带有空中基站的翼龙-2 其实还在测试中,更多的还需要与华为、中兴这类厂商参与进行联调优,因此应急管理部没有大规模采购与部署。

维护基地和设备也没有铺开,只能留守贵州安顺,因此目前来说,从贵州起飞到河南执行,是最稳妥和高效的选择。

8a7924aagy1gspp12zqufj20hs0aogm5.jpeg!720

▲ 翼龙-2 部分参数.

另外,此次并非侦查也非战斗,翼龙-2H 背负的空中基站并非是个「省油的灯」,另外再加上安全的余量,5 小时的「天降神兵」,也足以让灾区群众欣慰。

而就在发稿之前,昨晚已回安顺基地的翼龙-2H 无人机也休整完毕,准备再次飞往河南,为郑州市中牟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救援工作提供网络保障,预计在 18 点左右抵达。

同样,来回两千里,只为保障通讯。

上天入海、无所不用

有「翼龙」上天为通讯,也有「海豚」入水救援。

0bcfb7e0-5f29-4977-8bf6-689677ecca7b.png!720

▲ 海豚 1 号水面救生机器人.

相对于「翼龙」这种吸睛大器,云洲科技的「海豚 1 号」水面救生机器人就要低调了不少。

但它更接近于一线,可能成为今后水上主力的紧急救援智能设备。

d18c66a6ly1gsojv04uh3j20sg0he79m.jpg!720

▲ 救援中的海豚 1 号. 图片来自:@科技日报

简单概括的话,海豚 1 号有着快速部署,操控简单,一拖三的特点。初始设计是面向海洋和渔业的大范围救援、物资运输等场景,而面对水灾,它能够快速抵达溺水者身边,并能够避免救生人员出现意外的状况。

36940404-ab5b-4eb6-8f30-23f6297a5be9.gif

海豚 1 号其实早已上市并陆续商用,英国布莱顿海滩巡逻队、澳洲黄金海岸以及珠海万山岛应急处等都有它的身影。

而用在狭窄街道的水灾上,其实也是首次,但从效果来说,还是十分的喜人。

非常规设备,非常用途

在河南暴雨之前,提及无人机可能更多的是运用在影视与编队商演,而涉及大规模运用,脑海中蹦出的多是在农业领域上的运用。前者可能更偏向娱乐,后者可能与我们的生活关联不太深。

DJI-FPV-II-11.jpg!720

▲ DJI 大疆 FPV 无人机.

至于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印象里它更像是个无情的刽子手,带来的是绝望而非希望。

在写本文之时,当我刷到「翼龙」再次起飞奔赴河南,心中会莫名的有一种安全感,即使它并未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并未做到最优的部署。

iShot2021-07-22-17.52.35.jpg!720

▲ 航展上挂满战斗部的翼龙-2.

同样,对于无人船,最早的认知是依然面向的是海钓领域,它配备了声呐和摄像头,以求实时观测鱼群位置,这与民用无人机类似,都是偏娱乐。

而如今,公开参与水灾救援的「海豚 1 号」,几乎可以扩展施救人员的救援范围,刷新了我对无人船产品的认知。

2021-06-05-10-04-01.2021-06-05-10_07_25.gif

本次灾难之中,有高调亮相的「翼龙」无人机和云洲科技的「海豚 1 号」,而此前广州的疫情期间,也有大批「无人驾驶」车辆的加入,打通疫区的物资流通。纵使它们并不完美,但在非常时期,只能用上非常规设备。

硅谷知名投资人、《从零到一》的作者 Peter Thiel 说, 2020 年才是 21 世纪的第一年,新经济、新技术、新趋势在短短一年快速确立,疫情意外地成为了其中的催化剂。

3db1aa62.jpeg!720

不成熟的无人驾驶车辆频繁向疫区运载物资,还在测试阶段的「翼龙」无人机再次飞向千里之外,而并未大规模使用的海豚 1 号陆续下水施救。

iShot2021-07-22-17.55.15.jpg!720

在水灾和疫情之后,无人驾驶车辆重新回到测试状态,安全督导员重新坐回驾驶位。翼龙-2H 回到贵州安顺基地休整,继续对通讯模块进行测试调优,海豚 1 号们回归海洋和渔业。这些非常规的设备回到常规状态。

而目睹这一切的我们,再次见到无人机、无人船时不再会把他们与娱乐画上等号,而面对无人驾驶也会有着更多的希冀。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