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篇近况的汇报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velasx.com/am/590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杂聊 · 碎碎念

一篇近况的汇报

一些近况分享,以及未来的更新计划

Zeee 文 杂聊 · 碎碎念 5904 kHz 2021年7月11日

大家早上/下午/晚上好!我是Velas电波站的Zeee!(DA☆ZE)

大概是因为相比于去年,今年电波站的更新频率大幅下降了许多,所以身边不时有朋友私信我询问近况。而且我又看到网站后台的访问量和点赞量也没有因为我的停止活动而下降,这里先衷心地向关心我本人和电波站动向的小伙伴们表示感谢。以示诚意,我想还是发一篇文章来好好聊聊吧。

首先想说的是,目前、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都没有放弃在电波站更新文章的打算。或许会有某段时间无法做到每月更新,但只要一找到机会我肯定会把落下的进度补回来的,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沉寂了那么长时间是因为在去年一直在忙研究生毕业的事情,又由于疫情影响和为迈向人生下一阶段做挣扎,情绪一直处于低靡状态,所以也没心思去斟酌什么有趣的文字了。在这向那些关注着电波站的朋友说声抱歉(ー ー;)

不过如今我下阶段大体已有了着落,情绪什么的也在努力慢慢调整,相信很快就能回到月更状态了。在那之前,就先容许我写一些歪扭的文字来当作康复训练好了ˊ_>ˋ

如果想听我唠叨未来人生选择的话看这里……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擅长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人。

一直以来我都只能回答自己不想干什么,却无法坦率地说出自己未来到底想干什么。在一些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上,我都只是凭喜好与直觉来做选择的,而非是抱着“因为我知道我想做xx工作,所以现在的我是在为未来做准备”的想法——文理分科的时候我选择了理科,因为我对(理)工科更感兴趣,虽然明明我的文科成绩要比理科要好上很多;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选择了计算机,因为我从小就对计算机里的东西感兴趣,且听说计算机就业的选择面广,虽然在那之前自己几乎没接触过编程;后来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自己比起琢磨算法,反而对人机界面和交互设计的东西更能提起兴趣,于是在以后慢慢转向了前端、并决心在本科毕业后攻读人机交互硕士……

这些都是在等我真正到达十字路口的时候才率性做出的决定,而非是因为我已有的什么经历或是擅长的技能才做出那样的选择。这种看似过于随性和理想化的性格也让我吃了很多亏。

当然,我是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

我喜欢创作。包括在电波站上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喜欢的,也都是我为将它们职业化而做过的尝试。其他尝试还包括了拍微电影、做独立游戏(为此还在研究生阶段选修了一年的游戏课程)、做视频等等。我曾梦想做出由自己编写脚本的RPG游戏,并因此能让一小批稳定的受众接触到我创作的东西、且从中产生一定的收入来养活自己。

但在做了长期的调查和尝试之后,我才意识到在国内现在的环境下、将个人创作这种东西作为主业是多么奢侈和不现实的事情。它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和天赋、还需要强大的财力和人脉支撑,更关键的还有超人般的执行力、毅力和勇气。我深知自己现有的能力让我无法以此作赌,只能将它退而作为自己的副业。因此,我需要一份能成为我稳定经济来源的、拥有晋升空间的东西来成为我的主业。

但是在这个人生节点上,我还“能”干什么呢?我还“想”干什么呢?

这是在过去一年里一直苦苦折磨我的两个问题。我奢望能为这两个问题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

在过去两年里我参加了几个美国游戏公司的宣讲会、基于自己学的专业投了一些国内的产品经理岗、也根据自己前端开发的经验投了相关的岗位。但可能是因为就业竞争大,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问题,也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心思根本不在上面,它们最终都没有取得什么理想的成果。

在19年末准备毕设的时候,我在阴差阳错中接触到了我的导师——一个来自斯里兰卡,在学术生涯中先后漂泊过新加坡、日本,最后来到美国做副教授的男人。在面谈过几次加上网上搜索他的CV后,我惊觉自己的在人机交互方向的兴趣领域和他的研究领域意外地吻合,而这个男人在看过我毕设项目与论文初稿后也表达出希望我留下跟他继续读博的邀请。

当时的我并不是没想过攻读人机交互博士这个去向,甚至在入学之初我曾对这个选择抱有好感——因为不论是做大学教授还是做人机交互研发也都曾是我的梦想。但唯一的问题是,只身在海外读博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大洋彼岸还有我的父母和女友,这一下便又是至少四五年的分隔,我无法断然做出决定。所以当时只是跟导师说,即便是读博的话,我会更偏向回亚洲读,像是日本或香港的大学之类的,因为那样的话回家会更方便。

面对我的自说自话,教授却说他能够理解,因为他之前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才留在新加坡和日本完成学业的。同时他也向我表示,若是我想去日本读博的话,他会很高兴替我向他以前在庆应义塾大学时熟识的教授写推荐信。后来我才发现,我本科出席ICACHI 2017的时候印象最为深刻的项目之一,便是来自他口中的那位“教授”的实验室(见《Map to the Future: ICACHI 2017》一文中提到的HUG Project)。不由得感叹世界真小,缘分真是奇妙。

icachi2017.jpg!link_thumbnailMap to the Future: ICACHI 2017阅读文章

当然,关于为什么我后来又放弃了去庆应义塾的机会、而是留在这里继续跟这位斯里兰卡的教授做研究,这其中的思想转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我也不想在这里细说了。如果要大致说明的话,那最重要的两条客观原因大概是 1.去庆应义塾读博要自己掏钱包(虽然也有申请奖学金补贴的机会),而在这里读博却可以拿到全奖+生活补贴金 在某些时候居然变得现实了起来;以及 2.美国学校的假期比日本长,所以能够回家的时间实际上也更多 虽然回家之后也是要继续工作。反正结果就是,现在我在学校里做着研究助理,大概八月底的时候便开始我的博士生涯了。但愿前路一切顺利。

(关于我的研究领域和其他学术方面的东西也不在这里多加讨论了,如果有人想听的话以后会写文章谈谈。)

电波站未来的更新计划

关于网站设计和代码

Velas电波站的全新设计和代码重构已在规划之中。因为会换掉现有的设计语言所以估计将花不少时间,预计最快在明年春节前和大家见面。至于长啥样,那先让我卖个关子好了(

一般我很少做更文的计划,因为通常做计划什么的在讲求灵感迸发的写作这往往很难按部就班完成。不过既然现在能公然立flag肯定是已经挖好坑的了,权当自我督促。

将在未来1-3个月内更新的文章如下:(实际顺序可能会打乱)

  1. 迷你独立小说 x1 (可能稍微有点少儿不宜)
  2. 杂谈 x2 (游记+VTuber相关)
  3. 番剧感想 x1 (日常类)

其他随缘更新。

另外,本来计划是今年夏天会像去年和前年那样更一篇“西岸系列”的短篇的,现在因为计划被打乱故不会在今年更新(坏耶),但是因为大纲实在太长了所以会改成中篇连载(好耶)。具体进度还是要看我之后会有多少空闲时间而定,(反正我是会像《海边的回忆》那样等全部写完后再边修改边逐节放出的,纯粹是不想烂尾和完美主义作祟),所以还是暂时先别期待比较好。


好了,本近况报告就到这里。虽然看上去画了很多饼,但我会尽力一一实现的,就当是给一直关注着这个小站的大家一点点谢礼吧。

我们下篇文章见!


© 本文文字内容著作权归Velas电波站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站长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且未经站长允许不得对本文文字内容进行修改演绎。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