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临期食品特卖店,打工人的新战场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69515.html?s=7&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临期食品特卖店,打工人的新战场

摘要:千亿元的大市场

微信截图_20210709202723

一位快车司机,给我展示他的“战利品”:一袋贴着黄色价签的进口饼干饮料,都是在临期食品商店购买的。

原价十几元的进口饼干,标价只要5.5元,他略带炫耀地说,“又便宜又高级”,可又疑问道:“离保质期还有大半年呢,怎么卖这么便宜?”

售卖临期食品,俨然成了一种生意。如今,各大一二线城市的临期食品超市已遍地开花。临期食品线下店龙头好特卖,在全国拥有超过170家门店,还在持续高速进行店面扩张。线上临期食品APP甩甩卖、好食期等,均标榜用户量过亿了。

临期食品这门生意,眼看越做越红火了,可被称为“零食店中的奥特莱斯”的临期食品店,发财真的是靠卖“临期食品”吗?

8f42b132-706a-4d48-aea7-dc1a54a24821.jpg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卖不出去的库存货,被当成了新生意

“加了一个卖牛奶的群,保质期六个月的牛奶,还剩两个月保质期的时候就会打折出售,将近五折的折扣,家里人多,很快就喝完了。”

一位网友讲述自己在微信社群购买临期食品的经历,这是最初始最简单的临期食品处理方式。许多超市为了处理临近保质期的牛奶,也有“买一送一”捆绑促销手段。

从商超的零散促销,到独立发展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独立行业,需要大量临期食品的供应。想要知道临期食品从何而来,就要了解行业内的两个规则:

一个是工商监管系统对于食品保质期的规定。2012年国家工商总局明确要求,食品销售者需要对临到保质期的食物,进行分开售卖,并做出明确标示。北京工商局则做出了对各类食物“临界期”的明确标准:罐头、糖果、饼干等保质期本身就超过一年的食品,临界期也较长,是到期前的45天。而像酸奶、点心、面包等本身保质期就不到一个月的食品,临界期只有5天。

以上是关于食品期限的显形规定,在零售商超,还有一个关于“允售期”的隐性法则。

就是保质期时间的三分之一内属于食品允售期,超过允售期的食品很大可能会被退回给供应商。被退回的零食饮料大量堆积,如果无法顺利再次销售,只能等到彻底过期后销毁,直接造成了食品浪费,加重了供应商和厂家的成本。

去年受疫情影响,实体店及商超销售不畅,再加上海外进口货物运输受阻,流通环节过长,产生了大量库存临期食品。于是,许多临期食品特卖平台因此创立。已经获得Pre-A轮融资的繁荣集市,成立于2020年8月,嗨特购(HitGoo)和嗨购猫(HeyGoMall),都是成立于2021年1月。

“每日经济新闻”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投票者,均表示愿意购买临期食品。3块钱不到的依云矿泉水,不到10元的玻璃瓶星巴克咖啡。便宜、实用、加猎奇,让使临期食品门店,变成了“网红店”。

“不仅我会吃临期食品,我的狗也吃临期狗粮”

实际上,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所谓的临期食品特卖店里,卖的远不止“食品”,还有不到10%的日化销售,包括国外进口化妆品,洗发水、面膜、面霜等等,以及宠物用品。

“不仅我会吃临期食品,我的狗也吃临期狗粮。”

我们走进一家位于北京三元桥附近的嗨特购(HitGoo),整个店面不到10平米,位于整个商场的地下一层。放在显著位置吸引顾客的,不是临期食品,是一系列进口美妆用品。原价超过100元的贝德玛卸妆水,店里只需40余元,且并无临期之类的标示。

仔细观察会发现,店里许多商品其实有很多并不临近保质期,而是还有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过期的临期食品。日化美妆用品,国产低价零食和常规渠道难以买到的网红食品也混杂其中,但价格都不高,甚至多数小零食价格均在10元以下,看起来像一个新型高端“十元店”。

a7fd2efe-854e-4044-9dd2-9bc65bdeea48.jpg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但这个“十元店”可不是个小生意。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3万亿。以这个数据来计算,哪怕库存沉淀(超额储存的积压商品)只有5%,临期食品销售的规模也会达到1500亿。

用东南亚小零食超低价引流,国产小众品牌零食盈利,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的畅销货品走量,用这种模式经营的,还有打着“东西好,花钱少”的广告,拥有大量线下门店的网红店好特卖(HotMax)。好特卖在各大点评网站和小红书都很火,在小红书搜索“好特卖”,能出现一万多条相关笔记,于是这家店也被称为“零食店中的奥特莱斯”。

好特卖的母公司,是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芯果”),目前已完成了包括云九资本、金沙江创投和日出资本在内的四轮融资。好特卖的前身,是专门运营临期食品批发零售的“推推购”。但“推推购”更多的是面向商家的业务,给临期食品供应商和小型分销商之间牵线搭桥。

但这种只做中间商的生意,利润水平并不高。上海芯果的创始人顾晓健,曾经在阿里巴巴零售通项目任职,另一位股东杨汉卿,曾经是盒马鲜生的创始人之一,他们还找来了绿地直邮进口中心的副总做采购工作。因为本身拥有极好的大型供应链资源,于是创业团队随之将原本的中间商APP,扩展为大型临期食品集合店,利润率也随之直升至30%以上。

目前,临期食品市场以嗨特购、好特卖等几家头部平台为主,自营小店相对较少,因为自营小店很难拿到低价、多样的货源,供应链存在极大问题。而好特卖、好食期等大型集合店,已经具备了规模效益。他们可以以1-3折,或者更低的价格,从供应商手中买到积压或商超退回的临期食品,再以2-5折的折扣卖出。这样一转手,扣除临期食品特卖店的租金、人工、平台维护费用和运输成本,其利润率可以达到30%-50%。

自营者如果希望涉足临期食品行业,最好的选择是做加盟店,借用行业龙头的供应商货源。

举例来说,好特卖线下门店的加盟模式,最初是“整店托管”。且加盟费用很高,需要80多万元。“整店托管”的加盟模式下,加盟商除了投资之外无需参与实际经营。这种“加盟”,实际上几乎与变相融资无异。

2021年,好特卖的加盟模式开始转变,加盟费下降至36万,具体的店面运营也完全下放给了加盟商,公司只负责供应链部分。加盟门槛降低,自负部分增高,对个体加盟商来说,仍是极大挑战。

0b225281-0f65-4ec1-b557-4eb586277fce.jpg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临期食品是“羊头”,小众商品是“狗肉”

打这“临期食品商店”的名号,许多特卖店里销售的,大多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本身的供应,存在极强的波动性。大量临期食品无法售卖,是源于特殊情况下商品销售不畅,或是厂商错误地估计了市场需求,导致产量远高于销售量,造成商品库存堆积。这都是偶然和错误估计的产物,疫情等不可抗力,只能短暂影响某一时期。随着厂商调整产量,引入科学的ERP系统,生产与市场脱节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少。

这样一来,临期食品供应链会极不稳定,甚至出现“断供”的情况。厂商对市场的调研愈加精确,临期食品供应也会随之短缺,想要长期薅羊毛,恐怕并不容易。商家为了维持店内货品的持续供应,需要扩展更多样、稳定的供应链。

而市场上销售不畅的货物,除了临期食品,还有小众品牌和小众口味的零食。比如每年春季各零食品牌均会推出樱花口味的饼干、薯片、饮料等等,但季节性一过,部分小众口味货品即面临滞销,会被供应商打折卖给特卖店。这部分货品与保质期无关,只是单纯的滞销打折出售而已。

于是,由临期食品、日化美妆、小众品牌、小众口味零食、东南亚进口低价零食组成的特卖货品,最终只能是“挂羊头卖狗肉”。美其名曰售卖“临期食品”,其实是靠临期商品引流,低价售卖原本就销售不畅的小众食品饮料、日化用品。

9ce90ec1-3466-47a5-9fb0-6d000931ae21.jpg

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是什么让年轻人抢购临期食品?——是干瘪的钱包。”

低价混杂的临期食品特卖店,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临期食品的消费者画像里,26-35岁之间的打工族,占据了47.8%的比例。许多临期食品特卖商店,也都布局在北京上海等一二线城市的高级写字楼周边,主要受众也转向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白领。

都市年轻人追求的精致生活的背后,是高额的生活成本和每月收入的捉襟见肘。临期食品只有商品原价3-4折的超低价格,便宜价格就能买到进口货品,刚好符合“穷精致”的年轻打工人群需要。“比拼多多还便宜”、“四舍五入相当于不要钱”、“打工人福音”,抱着薅羊毛心态走进临期食品特卖店的年轻人,在这里以最划算的价格,满足了自己的购物欲望,至于是不是临期食品,已经不重要了。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