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NBA 2020-21 赛季雄鹿 118:107 淘汰老鹰晋级总决赛,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990121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BA 2020-21 赛季雄鹿 118:107 淘汰老鹰晋级总决赛,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谈一谈对这轮系列赛的看法。

缺少了字母哥,雄鹿却进军了总决赛。迎回了特雷杨,老鹰却惨遭淘汰。这一切,如果再叠加上字母带队、特雷杨缺阵而老鹰大胜的第四场,便显得无比玄幻了。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种时刻,一定会有无数的人写下尤因定律这四个大字,并且对字母哥和特雷杨的客观作用予以否定性的讨论。字母哥在阵地战进攻中无法有效消化球权、完成攻坚,因此陷入的“打非空间的持球定位,手段稀缺,于合围中的开发能力有限”和“交出球权,则空间性又不够强,不足以作为内线给予持球手环境”的尴尬,特雷杨在防守中的漏洞,都会被反复鞭尸。

这些因素是否存在?确实如此,但在现实世界中,绝大部分球星都不可能补全自己的所有短板。弥补球星在绝对强项之下不可避免的弱点,是球队在享受球星长板带来的福利的同时,必须要在建队构思中考虑的。

字母哥在进攻端虽然没有持球攻坚,但他却可以在极小的启动距离下接球、冲击、完成内线对抗,这种由运动天赋支撑的打法,让他可以在无球内切的情况下就吸引来自于内线和侧翼的防守注意力,而不能像对付一般内线切入吃饼者一样、优先对持球手的延误。在季后赛里,字母哥在防守人距离0-2、2-4ft内的紧逼防守下出手占比分别是13.3%和42.7%,而命中率可以达到59.5%和67.4%。随之带来的,便是主力持球攻击手米德尔顿季后赛里48.8%占比的无防守压力下的空位和大空位出手。

在切入冲击、改变防守阵型的打法下,字母哥就像蔡恩威廉森一样,用足够顶级的天赋对冲了单一的缺陷,打破了对手对于这一招式的标准化防守模式,从而在非空间属性的情况下,创造了一定的持球手环境。更不用说在防守端,字母哥的重要价值了——-只要能够给他找到一个可以适度弃守的相对低产位置,他就可以站在无球侧,随时保持对强侧持球手应对夹击中的分球、喂饼,以及后续产生的进攻流转,他的体型和速度,让他得以应对各个位置上的扫荡干扰。这就给了雄鹿以打破防守资源分配均匀性、用更多资源施压持球人的资本。

之前赛季的字母哥,其局限性对于球队的影响之恶劣,与球队不够极致的搭配有很大关系。主攻手米德尔顿的个人强度并不足以应对高级别防守,而副攻手布莱德索则是一个突破为先的突击手。这样一来,顶级球队对于雄鹿的防守,就会非常容易了。他们可以提前用更多球员收缩篮下,外线精力用在米德尔顿一人身上即可。而在防守端,当字母哥执行扫荡时,雄鹿没有人能够换到内线有效执行篮下防守,也缺少够级别的外线领防者,更在面对持球锋线时需要用字母捆绑。因此,在字母扫荡被限制、后场没有强势对位的情况下,雄鹿能选择的也就只剩下了收缩篮下。

而这个赛季,塔克和霍勒迪的到来,解决了这两个缺陷。塔克既可以完成对锋线的领防,也可以顶防内线。霍勒迪作为防守一阵级别的后场防守者,还可以向上摇摆换防。在本赛季对阵篮网的系列赛中,塔克全程领防杜兰特,霍勒迪接管后场,完全腾出了字母哥的发挥空间。字母哥对位格里芬和杰夫格林,放手扫荡,而洛佩斯的对位布鲁斯布朗,也让他有了在篮下保守选位、应付篮网传出球后的攻框。而进攻端,霍勒迪的开发能力、终结范围,让雄鹿拥有了第二进攻手,对手无法再动用充沛资源去提前合围字母哥,也无法提前收拢篮下。

对老鹰的第一场比赛里,雄鹿依然试图延续这样的防守套路。然而,老鹰显然拥有比篮网更适于对付这一套的配置。对篮网来说,塔克、字母哥、霍勒迪组成的组合,对欧文的持球挡拆过于压迫,因此球权就要落在杜兰特的单打手里,对球的再传出也有限。而篮网的内线,也可以让洛佩斯保守站位且对位非挡拆手,也解放了字母哥去扫荡干扰篮网的侧翼和外场。

然而,老鹰并没有这个情况。他们的进攻发起点是特雷杨,一个最顶级的后卫持球核心。季后赛里,特雷杨的助攻率是联盟第三的42.9%,而杜兰特只有20.5%,对针对性多人夹击后出球惩罚的应对能力更胜一筹。而在个人投射方面,特雷杨也有更常规、更高产的远程出手能力,第一场比赛里便在至少三分线外一步的区域投出了13个出手,命中4个。而老鹰的内线球员里也有着约翰柯林斯这样的空间型大个,常规赛可以用39.9%的三分球命中率场均拿下1.5个,副攻手博格丹、3d手叙尔特也不能轻易放弃,进攻手的整体身材较高,并不是随意换防便可搞定的存在。

于是,洛佩斯和字母哥都没办法找到最适合的那种可弃防对位者——如果洛佩斯跟挡拆,就会有特雷杨抓大的迅速持球投,且字母哥要注意应对篮下卡佩拉的吃饼,扫荡受限;如果字母哥跟挡拆,洛佩斯对柯林斯的防守难以选位。而塔克和米德尔顿,也由于各自对位的进攻开发能力,无法做到对欧文时那样的果断合围。

第一场比赛里,老鹰的进攻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柯林斯、叙尔特的三分确实不准,但他们在投进一些中距离和长两分的同时,将雄鹿外线的对位资源拉扯在了自己身上,而避免了特雷杨身上的防守压力。塔克在博格丹和他的替补加里纳利的身上防守了五分半钟,还有一分半钟则是对字母哥补位强侧后柯林斯的换防。字母哥对位的60%时间则在柯林斯和卡佩拉之间游走,第三多的防守则用在了对特雷杨的包夹上,并没有出现广泛干扰叙尔特和博格丹、打断进攻节奏的画面。而防守卡佩拉4分半钟的洛佩斯,采取的相对保守回收移动,则势必要面对卡佩拉挡拆后特雷杨的中距离威胁。

由于特雷杨的巨大持球威胁和传球视野,只要老鹰成功策动起挡拆,塔克、米德尔顿就要被捆绑在各自的对位中,而字母哥也要在主防柯林斯的同时,根据洛佩斯的情况而保持对篮下卡佩拉的补漏。雄鹿用霍勒迪落阵地战后的对位和挤掩护考验特雷杨的中距离,而要其他人在特雷杨和副攻手之间做好兼顾,其结果就是:特雷杨和副攻手们的效率都相对受到了限制,但特雷杨的超远三分和中距离杀伤,撑起了他在防守面前的基本应对,而柯林斯、叙尔特也拿出了一定的威胁。雄鹿这套试图均匀防守的标准模式,在特雷杨的硬解+传球能力、老鹰攻击点的高配置面前,被无情拆解。

纵观第一场比赛,雄鹿自身的进攻打得并不差,113分+109的百回合得分。米德尔顿虽然效率不佳,但霍勒迪却打出了正常的进攻水平。主要的问题便是对老鹰的防守。这也是特雷杨对老鹰的重要价值。

而在后续的比赛里,雄鹿也迅速调整了防守方式。霍勒迪从半场开始便积极给予身体对抗,不给特雷杨舒服找到进攻节奏的空间。而米德尔顿和塔克,则随时做好从侧翼开始的协防准备,卡住特雷杨挡拆后突破的一边,逼迫他从另一边发展,而洛佩斯则积极外扩延误,则另一边提前站位,对特雷杨合围。

换句话说,第二场开始,特雷杨从运球过半场开始,到策动挡拆,到过挡拆后的出手,都全程面临巨大的压力。雄鹿不再让特雷杨有任何舒服的节点,不再考验特雷杨的超远和中距离,不再让老鹰的挡拆战术顺利打成、而后再做换位轮转,而是提前就打破这个战术的起手质量。

老鹰对其的不适应,体现在了一无是处的第二场,而第三场里老鹰进攻的打开,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特雷杨进的那几个刚过半场的超大号持球三分,强行让自己的威胁逼迫霍勒迪更上线的放突防投,为自己创造了个体的突破环境,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团队进攻体系。但让特雷杨如此打球,加上对其挡拆的拆解依旧,雄鹿依然在降低特雷杨出球视野范围的情况下,由字母哥赶上了到处的扫荡,特雷杨全场只有4次助攻。

但是,雄鹿的防守策略,随着特雷杨第四场的休战,开始面临基础上的崩盘。原本投资在特雷杨身上的防守侧重度,被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路威的身上。全场比赛,霍勒迪依旧领防路威长达五分半钟,而塔克与米德尔顿盯防侧翼、注意卡强侧的思路也没有变化。对待特雷杨这样防,是因为特雷杨的球权集中,但路威却没有这种大任在肩的大持球自我定位,全场只9次出手,却有全队最高33.3%助攻率,比起坚决的逢压迫后出手,路威更倾向于察觉防守动向后的马上传出,而其他老鹰球员的进攻开发能力也确实撑起了进攻的任务。博格丹在进攻定位上升的情况下,于对位者离开后迅速得到传球,打出了系列赛中最好的产量20分,叙尔特的回应效率也很好。而在雄鹿产生资源调配的动摇后,路威又确实拥有自己得分的攻击力。

这就是雄鹿面对对方核心缺阵时的应对不足了。而在进攻端,他们也同样面对着全新的情况。路威转去对位康诺顿和塔克,这是两个相对相对优先可以放弃的两个进攻点。看上去,这与老鹰保护特雷杨的做法差异不大,都是对小体型防守弱点的保护。但是,更丰富的经验,显然可以让路威拥有比年轻人特雷杨更好的进攻阅读与协防嗅觉,更知道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去干扰到强侧。这缓解了老鹰的轮转压力,博格丹、叙尔特、加里纳利的整体身高优势就此体现出来,可以更游刃有余地在换防中执行一对一对位。雷迪什的复出,更是进一步加强了换防对位中的厚度。

此时,雄鹿带着塔克这样一个进攻贡献不够的位置,就显得防守资源牵制力不足。米德尔顿和霍勒迪持球、字母哥切入的有无球王牌配合中,前两者遭遇的防守压力更大,不再需要柯林斯的强跟轮转,而洛佩斯已经可以被接受的三分产效,也让他的外拉蹲坑成为了又一个可以被放弃的存在。于是,柯林斯全场盯防洛佩斯最多、第二则是塔克,收缩篮下的站位保护篮筐。而卡佩拉在跟挡拆时也完全站稳内线,将干扰雄鹿攻击手的任务交给效果更好的外线横向协防和延阻(路威防守霍勒迪的时间里,霍勒迪只有3投1中)。字母哥的接球攻框,要面临柯林斯和卡佩拉两尊足尺寸内线扎稳马步的对抗。雄鹿整体进攻的拉胯,可以想见。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雄鹿始终没有采用洛佩斯下低位打篮下的办法,而是依然让他去站那个早已被放弃防守的三分线。第五场和第六场里洛佩斯的掩护后吃饼,也确实打出了不错的威胁。但是,在字母哥上场的情况下,如果洛佩斯再站到篮下,或打“洛佩斯挡拆掩护,字母哥弱侧切入”的模式,那么对手的内线势必全员后撤,而塔克对位者则可以加强对雄鹿持球人的干扰。特别是老鹰,内线组合完全足斤足两,对抗上不虚太多,而路威替换特雷杨后在协防干扰的效果也更为出色。雄鹿的洛佩斯站内线打法,是不可行的。

第四场的大胜,说明了特雷杨的负面影响力么?当然不是。这更多是雄鹿对大持球核心后场乍一丢失后、防守策略无从着力的茫然。而当雄鹿调整完毕,以他们出色的防守资源恢复合理分配后,特雷杨那种依靠常规超远三分和快速高效处理球的硬天赋,才是应对高强度高质量防守的关键要素。

雄鹿终究是一支防守强队,当他们用进攻空间能力已经所剩无几的护框手洛佩斯作为首发,用几乎完全被放弃防守的塔克顶上前线时,防守为本的方针已经明白无误。而字母哥,便是将这一切最大化的存在,用他扫荡所有位置与区域的能力腾出雄鹿的其他资源。而这种防守本色,甚至延续到了字母哥缺阵的第五场。

在这场比赛里,雄鹿对付路威版老鹰的调整基本完成。他们不再用霍勒迪全场贴住路威,而是让塔克来执行这个任务——在进攻过半数都要以挡拆起手的路威面前,塔克跟出挡拆,逢挡拆瞬间干脆换防,而后全程跟住路威。而霍勒迪则去站死叙尔特,米德尔顿则站死博格丹。布登霍尔泽用波蒂斯而非康诺顿首发,维持了全场的身高,并且吸取了上一次过度在意路威的教训,全场并不积极追求弹性,而是一对一对拼,用整体身高对付整体身高,让平均化进攻的老鹰找不到防守漏洞。

此时,老鹰队的挡拆掩护人局限性暴露了出来,由于柯林斯更好的外线空间属性,老鹰的掩护人必须是卡佩拉,否则就会导致雄鹿“洛佩斯低位”状态的缺陷。而卡佩拉只能在篮下完成进攻的特点,让塔克的防守作用大大加强了——雄鹿不需要动用洛佩斯或波蒂斯来跟换防,只需要让塔克换防后放卡佩拉进篮下,而洛佩斯全程跟住卡佩拉,保持对路威出球线路的障碍,波蒂斯对柯林斯放一点距离后站位,便可以让卡佩拉“自投罗网”。甚至塔克被路威带到的中距离位置,也可以让他有回追篮下的资本。此时,从路威那里解放出来的霍勒迪,则去接管塔克移动后留下的叙尔特(对位叙尔特5分钟,对位路威3分钟)。米德尔顿则填补换位时对叙尔特的看管。

霍勒迪全面的外线对位能力,塔克由后场到内线的防守覆盖,让雄鹿有了如此执行的条件。而老鹰队缺少特雷杨后,路威和博格丹面对这样一个等同于放出第一时间出手机会的防守模式,却无法完成有效的回应,全场也只有15中8和22中10,出手产量与第一场面对如此待遇时的特雷杨不可同日而语。而路威不及特雷杨的送饼能力,也让洛佩斯和波蒂斯非常冒险的跟内切手干扰传球(一旦传球成功,卡佩拉就可能用比洛佩斯年轻的运动力直冲篮下)、略放柯林斯一步的盯防,利大于弊。路威全程也只有5个助攻而已。

而防守端,雄鹿也很好地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字母哥的缺席空出了篮下的空间,波蒂斯的中距离跳投让他成为了比字母哥更好的空间内线。而老鹰队这边,却失去了看防重点——-波蒂斯拉在中远距离,是否要去盯防?洛佩斯挡拆后的切入,是用卡佩拉跟防还是侧翼补位还是柯林斯放弃波蒂斯,亦或是集体夹击持球人?

当字母哥在场,一切会变得非常明确:洛佩斯的三分外拆产量可以放弃,干扰持球手+内线提前回收。而波蒂斯提供的空间让老鹰不知是否放弃,洛佩斯的篮下吃饼更是老鹰计划里不存在的东西。就像雄鹿面对特雷杨缺失后的老鹰一样,麦克米兰,显然也抓瞎了。

事实上,这种临阵的巨大变化,教练一时间难以完美应对是正常现象。在2019年季后赛,杜兰特缺阵后打出1.0模式的勇士,便让此前已经打出2-2大比分的火箭队完全迷茫。而真正的重要部分,往往是下一场的调整。

今天的第六场,老鹰在应变上依然不足,而雄鹿的二次调整则来得更快。老鹰有些被动地追随了雄鹿上一场的打法,对洛佩斯和波蒂斯布防,让柯林斯和卡佩拉的站位更注重篮下保护。但如此一来,米德尔顿和霍勒迪的持球开发环境便得到了优化。而特雷杨的复出,则让老鹰弱侧干扰持球人的效果回落。更雪上加霜的是,洛佩斯和波蒂斯的打法也变化丰富,篮下与三分的内切外弹兼具,进一步混乱了老鹰的防守选择。在拖着柯林斯和卡佩拉、必须以准确精细的整体策略针对弥补缓慢劣势的老鹰队看来,这样超出预案的变化,实在过于致命了。

而进攻端,则再次上演了半决赛中哈登的那一幕。核心球星提前复出,带来了产效上的巨大下滑。而比哈登更严重的是,由于老鹰队缺少杜兰特那样级别的代替攻击手,雄鹿只要回到——考虑到特雷杨的状态,甚至再加码——曾经对特雷杨的防守策略,便可以有效遏制进攻。特雷杨依旧用传球给予了雄鹿针对性的打击,博格丹等人也在自己的范围内拿出了效率,但是,特雷杨自己的得分过低,终究无法让老鹰打出曾经的进攻产量。字母哥的缺阵并不动摇对特雷杨的防守,而扫荡的下滑则以特雷杨本人的产量下降作为交换、完全可以接受。

雄鹿进军了总决赛,但是,他们却要面临他们的对手曾经要做的抉择。哈登、特雷杨的提前复出,让球队回到正常的打法,让对手回到正常的针对,但自身的状态却无法支撑起这种打法。然而,如果缺少核心,一场两场的让对手混乱,终究会被调整得当。那么,字母哥还在每日观察的雄鹿,又要如何做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