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团建之后,我想离职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888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团建之后,我想离职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黎明、唐亚华、周继凤、李秋涵、宛其、王敏,编辑:王敏,原文标题:《团建之后,我想离职了》,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谈“建”色变、闻“建”即躲,公司团建已经成为了被无数职场人吐槽的活动之一。

团建,即团队建设,本意是增强团队凝聚力。尽管并非所有的团建都令人生厌,但如今提及团建,“打工人”们往往以抗拒的负面情绪为主,“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喜欢团建”、“团建等于变相加班吗”等话题都在微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在团建形式上,很多人认为,军训拉练式团建比上班还累,和领导、不太熟悉的同事玩游戏,更像是一场大型尴尬社交,带来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强制参加、占用周末时间、还需要员工自费的团建,更可谓是条条都戳中了职场人的雷区,甚至有公司在团建后出现了“离职高峰期”。

本期小酒馆,深燃与6位有过奇葩团建经历的人聊了聊他们的经历。他们当中,有的人因为团建时唱歌抢了老板风头,没多久就在公司待不下去了;有的人团建变成了帮老板打扫别墅;有的人团建本梦想着海岛游,结果却变成了周末到寺庙抄经书;有领导组织团建是为了鼓舞士气,没想到自己先被劝退……

在和他们交谈中,深燃发现,很多人反感团建,是反感不考虑员工感受、以领导自我为中心的团建;是反感侵占休息时间、侵犯个人空间和隐私、没有边界的团建。他们期待中的是简单纯粹、没有负担的团建,可以让团队成员们发现同事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互相加深了解,更好地协作。只是,这种机会极少。

实习生没跟着老板唱歌,第二天就被辞退了

刘理 | 28岁 某互联网公司销售

我们公司很少专门“团建”,因为隔三差五就集体活动一次,也相当于是团建了,而且团建的内容极其单一:喝酒、KTV、大保健。

每次团建都是围绕老板展开的,总之就是要让老板玩得尽兴。老板喜欢热闹,而且擅长通过混乱的场景来观察人。所以每次去喝酒和KTV,对我都是一次考验,因为作为员工,你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不能太没存在感,又不能太出风头。

老板喜欢唱那种很有年代感的歌,比如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很多我从来都没听过。我记得有次团建,老板唱得很尽兴,让每个人都跟着他唱。但那些歌大家没怎么听过,不会唱,只能表面上附和着一块唱。当时有个实习生,推三阻四就是不唱,说自己不会唱歌,就在那坐着。

团建完第二天,这个实习生的工位就空了。当时同事中流传着一句话,说老板发话了:“不会唱歌的实习生不是好员工”。

85

还有一次团建也是唱歌,老板挑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歌,高音部分唱不上来。当时有个空降的部门领导,拿起话筒就唱,直接把老板盖过去了。老板说:唱得不错,很好。后来,这个领导没待多久就走了。

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欢附庸风雅,尤其喜欢攒酒局。所以我们公司团建,喝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其说是“团建”,倒不如说是“团酒”,基本每次团建完,大家都是喝得东倒西歪。其实大部分员工都不想被灌酒,但没办法每次都只能陪着喝。

有一次大家都喝多了,在马路边,有一个同事要爬树,说树上有桃子,要爬上去摘下来给老板吃。然后他就一边吐,一边抓着一棵树使劲往上爬。场面极其尴尬。

我们是一家非常重视销售的公司,团建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从团建的频率上来讲,应该比很多公司都要高,算是一个常态化的事情。但我其实挺反感这种团建的,因为我觉得团建应该是把团队放在第一位,把员工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而每次参加这种团建,我们其实都有负担。

也许老板只是单纯喜欢这种形式的团建,但员工多了之后,总有人想在团建时向老板表示什么,导致团建本身的属性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或许,员工私下的团建,会更加自在一些。

团建是徒步20公里“酷刑”,我半路偷偷打车到终点

Lily | 26岁 短视频运营

团建似乎是每个社畜必经的修炼。我毕业后也参加过不少团建项目,大多数是吃饭唱歌。吃饭嘛,不管火锅串串还是烤肉,乐呵呵吃一顿,大家都挺喜欢的。有段时间,同事们经常吃完饭后一起玩狼人杀,我水平一般,但跟着玩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我所参加过最奇葩的团建活动当属徒步。当时所在的公司有一个惯例,每逢公司周年纪念日,都要组织二、三十公里的徒步活动,其实就是在山里暴走。我在的那一年刚好是公司成立十周年,二十公里的徒步活动每个员工都要参与。

那天我走了几公里就不想走了,满脑子都是“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Why???”。我不知道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但也不敢抱怨,只能和大家一样身穿统一服装默默埋头赶路。

85

不过,走到一半时,我真的太累了,看前后没人就叫了个车,没想到盘山公路上竟然有人接单了,我谎称找厕所,离开大部队几百米,悄悄上了车。坐上车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身心都得到了拯救。

车开过徒步大部队时,我担心公司人看见我的团建服,就赶紧在趴在后座。为了不让领导发现我走了捷径,我在离终点七八百米的地方下了车,躲在旁边茂密的树林里,等看到不少人都到达终点,我才从草丛里出来汇入队伍。

徒步结束后,公司还在酒店搞了个文艺汇演,各个部门合唱比赛,最后是老板讲话,仪式感一定得拉满。那天我们每个同事都累得精疲力尽,早上大概七点到公司门口集合,晚上九点才回家。

我能理解领导们为什么愿意团建,团建能灌输公司(or老板)价值观,让同事之间的关系更紧密、更熟络,更好地配合工作,提高部门生产力。我上面说的日常团建(吃饭唱歌)其实可以达到这个作用,让大家发现同事身上工作以外的可爱之处。

但是,我觉得,团建这个事儿,还是能省则省。年轻人已经被工作榨干了,会更珍惜自己工作以外的私人时间。而且,周六日本应休息的时间去团建,其实就是变相加班。如果团建中还加上了喊口号、强势煽情套近乎这类的刻意行为,会更让人反感,这类团建活动也是我最不愿意参加的。

被要求上街“化缘”,还要强行煽情让大家抱头痛哭

张腿毛 | 29岁  国际物流行业从业者

2014年我刚毕业开始实习,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团建,也让我至今依然对团建心存“阴影”。

团建第一天,主要内容是听讲座、喊口号、做游戏,还比较正常。到了第二天,团建主题变成了“化缘”,就是分小组比赛,想办法让路人把口袋的钱给你,然后再捐助出去,这就变得有点奇葩了。

那天,我们上交了身份证、工作证等一切有效证件,每组拿到一个捐款箱,开始向路人“化缘”。花了一天时间,我们组两个保洁部的阿姨,终于在一个洗车店要到了十块钱,倒不是因为我们感动了洗车店老板,而是对方觉得我们是骗子,只说“别烦我了,给你十块钱快走快走”。

一切还没有结束。第三天,公司两百多名员工得挨着上台聊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到晚上10点,大家总算说完了,主持人上台开始煽情,说着说着还把灯关了,放起煽情音乐,发出来自灵魂的疑问,“你们思念自己的亲人吗,你们热爱你的同事吗?抱紧他们,哭出来吧,把你的情绪释放出来”,接着很多人就开始哭起来。我当时坐在地上,看着天花板,感觉很无语。

85

我以为终于熬到了结束,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次团建后,领导认为“心灵拓展”效果很好,决定每天都在公司举办一个小团建活动。

所以我们每天早上8点,就得排好队形喊口号,说类似于“我相信,我可以燃烧,我可以吃苦”的话,员工还被要求轮流表演节目或者做游戏。有天轮到我了,我随便给大家唱了一首歌就下去了。后来我部门经理接到了要我加强学习的通知,我就辞职了。

那个公司的领导,文化水平有限,迷信这种“心灵拓展”能让员工更友爱、让公司更美好,但实际上这种形式被很多传销组织、骗子组织应用,目的是打破你的自尊心,认为这样你才能以更低的姿态去面对工作,用“让你要饭都干得出来,这世界上就没什么能难倒你的”,这类话来迷惑你。

后来我把这个经历分享到某问答平台上,获得了网友近万的赞,看来受“团建”困扰的人不少。领导组织团建,是想和大家拉近感情,但我觉得,上班其实只是大家打工挣钱的地方,如果团建只吃吃饭聊聊天还行,那些莫名其妙的活动真的没必要。

现在工作7年了,我比较好的团建体验都是和吃喝有关。公司在山里或海边某个地方租个别墅,大家就吃吃饭喝喝酒,在周围逛逛,有一次我一个人守着一台80寸的大电视看了一晚上电影,特别放松。

边做饭边工作,吃完饭还得给老板别墅大扫除

晨曦 | 25岁  某MCN机构运营

我们工作的地方是老板家别墅的负一层,同事们总共团建过两次,都是在老板家吃饭。

第一次是老板提议团建,用一天的时间吃火锅、烧烤、玩游戏。她特意要求我们那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公司先工作一会。10点多,老板让几个同事出去采购,剩下的人做清洗食材等准备工作。但那个时间是我们每天最忙的时候,大家都没空,老板说我们不配合团建,强行把我们叫到了一楼的厨房干活。

我们被迫一边对接客户,一边穿羊肉串,还有人嘴上在跟客户通电话聊拍摄方案,手里实际上在剥蒜,大家都叫苦不迭。吃完饭,老板突然怪我们把她屋里弄得乱七八糟,天地良心我们只去了厨房,和楼下办公的地方。最后老板让我们大扫除,把厨房、客厅连同她二楼的书房、卧室都打扫了一遍。

这还没有完,下午,快递送来了一个拼装的白色风车,她要放在花园里做装饰,老板让我们帮她拼好。我们几个人拼了四个多小时,累到半死,最后她慢慢悠悠地过来说:“你们下午啥都没干怎么还累够呛?”

那天晚上同事们心情都很不好,就感觉给她家打了一天杂,工作还不能耽误,吃饭吃得也很不开心,全程尬聊。那一次团建之后,我们公司有三个人陆续离职,有位同事明确跟我说,那次团建让他很不舒服,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帮老板打杂的,还有一个也是因为老板家事和公事分不清。

在那之后我们还组织过一次团建,本来定好了去外面吃然后唱歌或玩狼人杀,最后又变成了在她家的小花园吃火锅,一人一个小锅,但是当时已经6月份了,外面非常热,菜准备得还非常少。刚开始没一会儿,锅里就落进了好多虫子,我们都基本没吃。

85

后来我们有几个人喝酒聊天到一两点,还劝退了一个同事。因为那个同事吐槽说:“老板的妈妈每次要用车的时候,总是让我去给开车,我都快变成老板家的司机了”。我们大家帮他分析了一通,一致觉得他在这个公司没什么意义,不久之后那个同事就离职了。

我觉得团建挺重要的,不管是忙碌工作之后的放松,还是跟同事增进了解以更好合作,团建都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我们喜欢的团建,可能是没有老板参与的团建,因为同事们基本都是同龄人,老板跟我们有代沟,很多梗她听不太懂但大家又不得不去配合附和,也很尴尬。

至于团建时不太喜欢的内容,我最不喜欢玩真心话大冒险之类的游戏,感觉这种游戏纯粹是为了去了解别人隐私,我觉得哪怕朋友之间都会有界限,跟同事我更不想聊这些。

期待中的海岛游,变成了去寺庙抄4小时经书

芝麻 | 31岁 前活动策划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们老板嘴上说着要“犒劳”大家,其实是带着公司的人去寺庙回向(佛教修学过程当中一种修行功夫)。

去年冬天,我所在团队终于拿下了一个谈了大半年的大单,后续几乎动用了全部门人力,没日没夜地干了两个多月才把项目执行完毕。其间,老板很体贴,在工作群和开会时提了好几次说,辛苦大家,完事之后带大家出去玩。

组里大多都是刚工作的年轻人,听说要团建很开心,还讨论会不会去外地玩,或者去海岛出海也挺刺激的。

没想到,真正等活动收尾后,老板颇为得意地在会上宣布,周末大家一起去庙里回向吧。当时,我都感觉到,有那么一瞬,会议室的空气都静止了。

我知道大部分人很不想去,但没人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我们公司规模不大,基本上公司大小事都是老板一人拍板决定,就算提了意见也没用。老板信佛,谁都不想因为一次团建当出头鸟。

去的那天正好下了点小雨,有风,寺庙里很冷。那天的活动流程是,所有人围坐在蒲团上,先听寺庙住持念很长一段经文,然后开始抄经书。大家足足坐着抄了四个小时的经文后,到下午2点,才起身去吃饭,当然,在寺院吃的是全素斋饭。

85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拜过菩萨,更别说抄写经文了,坐在蒲团上一直在心里琢磨,菩萨会不会不待见我这种心不诚的人。我不知道公司同事是什么感觉,反正这一整天我都非常难受,从身体上到心理上都备受煎熬。

回程中,同事们还苦笑着自我安慰,和一些去爬山、跑步、做游戏的团建活动相比,去寺院抄抄佛经还挺好的。

回到公司后,老板还貌似有点心虚地做过解释,去寺庙抄经文是让大家积德行善。但我们觉得,这样的老板太以自我为中心了,根本不考虑员工的感受。

如果老板没有把大家对团建的期待值提得那么高,或许大家的“怨念”也就没有那么大了。但有了这次经历,老板再用团建激励大家,几乎都没人附和了。

领导用罚款作团建经费,没想到“团建饭”成了“散伙饭”

张达 | 25岁 某互联网公司业务经理

我2018年大学毕业后到现在,待过三家公司,参加的团建以让小伙伴们放松为主。第一家公司团建项目比较常规,通常就是“吃饭+看电影”和“吃饭+按摩”。目前所在的第三家公司团建项目比较多,我们部门组织过轰趴、剧本杀、狼人杀等活动。我所经历的最奇葩的团建,是发生在我在第二家公司时。

2019年9月,我面试了一家公司的“创新业务部”做业务拓展。面试时,部门领导跟我画饼,说这个新部门大老板非常看重,而且公司有着雄厚资源,好好做一定能把业务做起来。

但入职之后,我才了解到,所谓大老板比较看重,其实是业绩要求很高,雄厚资源也不过是所服务过客户的联系方式。由于业务模式还不成熟,部门领导自己也没有经验,还常常朝令夕改,业务很难推进。直到2019年底,我们的业务开拓才算是真正有了进展。为了犒劳部门小伙伴,领导从公司对面超市买了一些啤酒和小吃,我们算是有了第一次所谓的团建。

第二次部门团建,是在2020年5月底。上半年疫情期间业务开拓更加困难,但大老板给领导的压力依然很大,甚至跟领导说,要是业务还没进展,让他要么转岗要么离职。于是,领导想通过团建聚餐喝酒鼓舞士气,开拓业务重新夺回大老板的信任,但同事们早已貌合神离。

因为疫情期间,团队做不出成绩,领导不是想着如何优化业务模式,而是不断压榨我们,比如在家办公必须打开钉钉视频,一周至少有三天晚上线上开会到12点,罚款也是其中一条。领导给每个人都制定了相较此前1.5倍的单日KPI,达不到就罚款。如果谁没有主动把罚款转账给领导,领导还会在工作群里催。第二次团建聚餐的经费,就是出自罚款。

85

团建吃饭时,一杯酒下肚,领导开始诉说自己的不容易,在公司背负着多大的压力。接下来,领导开始挨个给同事们敬酒“赔不是”,说自己疫情期间对大家严格要求,也不过是为了业务,希望大家“杯酒泯恩仇”,还要团结一心好好开拓业务。

这顿饭,同事们都吃得很不是滋味,大家大多是像工具人一样喝酒,嘴上说着“谢谢领导关怀”,心里却想的是“早点散吧”。当时好几位同事都已经萌生退意,我也是其中一员,能撑到5月,完全是因为不敢裸辞,也还没找到合适的下家。

但没想到,这次团建聚餐一周后,干劲十足的领导,直接被大老板劝退了,团建没用完的罚款,则掉入了领导的腰包,部门一位老员工顶替上位成了新领导。看着部门业务本质问题还是难以改变,能力差不多的同事还成了领导,一个月内便有两三个同事接连离职。不到三个月,原来十多个人的部门只剩下新领导一位光杆司令还在硬撑。

*文图来源于Pexels。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理、晨曦、Lily、张腿毛、芝麻、张达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深燃团队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