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授人以渔:写给干饭人的早餐配置指南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sspai.com/post/6730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上一篇文章发布后,有读者在评论区里提出「能否提供一些早餐方案作为参考」「能否把每天的三餐具体拍出来」。

关联阅读:早安干饭人:想要上午就起飞,这顿早餐得吃对

老实说,这些要求让我感到有点迷惑。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同,需求(增重,减脂,维持或疾病康复)不同,胃口不同,口味和偏好不同。理论上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食材组合 + 烹调方案」。

既然如此,教大家如何选择食材、组织自己的食谱,不是更可行吗?

这件事我以为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做完了。但如果你还想看进一步的操作过程,这篇文章也许会对你有些帮助。

参考与准备

1

参照这个餐盘图,选择 2 份蔬菜(每份折合 25 千卡,不同种类最佳),1 份肉 / 禽或蛋类食物(折合 100 千卡),1 份谷物类食物(折合 200 千卡),配上你喜欢的调料和适当的油,以你喜欢的方式烹调,然后就会有配比相对合理的一餐。

为了确定每一份食材的量,你需要准备以下道具:

  • 一个可以查询食物热量的工具,例如「薄荷健康」app,或者「科爱爱营养」微信小程序
  • 一个家用食物秤(可以在上面先放一个容器,然后一键将容器重量归零)
  • 一个家用量杯或量勺

注:食物秤在网上几十块就能买到堪用的。我家里用的甚至是个廉价的赠品。^_^

有了这些道具,有了必要的厨具,确保能买到相应的食材,我们就可以逐步将这一餐从想象变成现实。

基于口味等量替换

新鲜食材(蔬菜、水果、肉/禽/鱼和谷物)在买回家之后,可以花一些时间集中处理,然后分别收纳。例如,蔬菜洗净、切块,以保鲜盒或保鲜袋分类收纳,冷藏或冷冻在冰箱里。我们用工具查到的食物热量,通常都是这种经过处理的「可食部」的热量。例如,100g 冬瓜热量 10 KCal,指的就是削皮、去瓤之后剩下来能吃的 100g。

你可以参照上一篇文章中「蔬菜类食物的选择」部分,选择 2 份蔬菜,每份折合 25 KCal 的热量。这两份蔬菜加起来的分量最好在 150-200g,分量太大,你可能会吃不下;分量太小,你可能会饿得太快。热量查询工具中通常会提供每 100g 食材对应的热量,我们可以用 25 除以这个值,再乘以 100,便可得到「一份」该食材的分量。

例如,薄荷健康告诉我们,每 100g 菜心的热量是 28 KCal,那么一份菜心的分量就是 100*25/28 = 90g。 

如果想吃更多种类的蔬菜,也可以选择四个「半份」,每份折合 12.5 KCal 的热量。这个过程就像吃麻辣烫:喜欢什么就拿出来,先放到盆里再说。

接下来,你可以按「蛋白质类食物的选择」的建议,选择折合 100 KCal 的一份食物。同样可以选择多个「半份」。注意某些食材的一「份」可能是不太规律的,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含蛋黄)大概是 55g,热量则是 73 KCal;一只鸡腿大约有 80g 可食的部分,热量约 120 KCal。如果你特别喜欢吃,就只能稍微忍一忍、多做一点算术了。

谷物部分也是同理,你可以选择一种食材,也可以选择多种;你可以选择制成品(例如馒头和面包)、半成品(面条)或者全生品(米和豆子)。总热量控制在 200 KCal。上述这个 25 + 25 + 100 + 200 的食物分量,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营养需求,胃口(或体重)特别小的人甚至可能吃不下。

那该咋办?按比例减少,或者调整吧。

可能你会说,这四份食物加在一起只有 350 KCal,并不能满足我的热量摄入需求啊。别着急。到这里我们只确定了食材,还没有确定烹调方法,也没有选定调料。

水煮、水焯、清蒸和凉拌都不会直接增加食物的热量,不过加入的酱料、酱汁中都含有热量。煎炒烹炸都需要用到油,无论哪一种烹调油,每 1g 都含有 9 KCal 热量。

普通的家用汤勺每勺大概能装 9-10g 油,而这一小勺油甚至不够覆盖一只大锅的锅底。也就是说,你觉得「没加多少油」的炒菜,可能已经额外增加了近 100 KCal 的热量。各种富含脂肪(以及热量)的酱料——包括但不限于芝麻酱、豆瓣酱、XO 酱,以及富含糖和蛋白质的调味料,例如白糖、酱油、鲜味汁……含有的热量也不低,通常每 10g(或 10ml)的热量都在数十千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食用油摄入不超过 25g,总体脂肪供能比不超过 30%——按每日摄入 2000 KCal 来算,也不过 55g。考虑到打工人难免外食,外食中的油脂量很难控制,早餐最好还是乖乖地吃点水煮菜,用低脂肪、低热量的酱汁调味吧。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再来回头看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写到的那个早餐示例,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呢?

  • 蔬菜:90 克菠菜(25 千卡)+ 80 克胡萝卜(25 千卡),水焯,5 克油醋汁调味(22 千卡)
  • 蛋白质:85 克鸡胸(100 千卡),10 克黄油煎(90 千卡)
  • 碳水:40 克全麦面包和 30 克燕麦片(200 千卡),配一小碟无糖巧克力酱(15 克,18 千卡)

如果你还是觉得不够满足,可以再加一份水果或者奶制品,热量不要超过你的计划即可。例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选配了一份 60 KCal 左右的草莓(约 8 颗),让总热量达到约 550 KCal。也可以将水果替换为奶制品。不过全脂奶类本身含有较多的脂肪,因此,若选择喝全脂牛奶,上例中的鸡胸就应该水煮、或者蒸熟,而不应该再用黄油煎。

总之,从餐盘图出发,根据自己的口味和胃口对食材进行等量替换,控制酱料和烹调用油,简化烹调手段,你一定也能准备出属于自己的快手营养早餐。

别让「条件」为早餐设限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继续向两个方向做点扩展。

一个极端是更加「简陋」,例如我的一位学员告诉我,TA 是独居,家里甚至没有锅,完全不具备做饭的条件。相应地,我就只能做一份基于包装食品和即食蔬果的 low 版早餐方案,示例如下:

  • 蔬菜:水果黄瓜 1 根(130-150g,约 20 KCal),圣女果 1 份(8 颗,约 150g,约 35 KCal)
  • 蛋白质:速食鸡胸肉 1 袋(100g,130-140 KCal)
  • 碳水:紫薯面包 1 袋(50g,135 KCal),麦圈 1 袋(30g,115 KCal)
  • 其他:全脂牛奶 1 杯(200ml,130 KCal)
1注意:配图仅供参考,不代表我推荐

共计约 560 KCal,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供能比为 51:34:15,饱腹感和营养价值也比街边早餐高。考虑到在外吃午饭和晚饭时更容易蛋白质摄入少、脂肪摄入多,较高的蛋白质比例尚可容忍。

因为所有食物都是预包装无需早起做饭,也可以方便地带到办公室吃,比较合适那些「因为通勤时间长而不敢在家吃早餐以免路上不舒服还可能想上厕所」的打工人。

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次选方案。上述食物中的总纤维素含量只有 2.1g,相当不足。蔬菜中最有价值、最应该优先吃到的深绿色叶类蔬菜基本上是需要烹调的(至少要焯熟)。

一种可能补救措施可以是午餐或晚餐去吃火锅或麻辣烫,只吃「水煮菜」、不加芝麻酱。

1

扩展方向的另外一端就是更加「奢华」,以家母(已退休、自己做饭)的早餐为例,上图中的蔬菜是田七叶,用研磨混合调味料、蒜、醋和红尖辣椒调味,配合煮鸡蛋一个。粥由米和杂豆各 25g 混煮,并添加坚果,辅以杂粮馒头、红薯和自制的杂粮饮,以及多种水果。饭后还要再搭配一杯姜枣茶。

这只是老人家每天「常规」早餐的一个示例,年轻打工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不要强求自己。休息日吃这么一餐 brunch,或者平时借鉴其中的一部分,也许是个还不错的选择。

(别问我要这种食谱,不会给的^_^)

最后,无论你选择哪一种方案,无论怎样吃早餐,我们都很难单纯依靠食物吃够人体每日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尤其是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此我的建议是不要费心在食物中「抠来抠去」,直接选用合适自己的营养补剂。

别不好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吃小药丸——总比生了病躺在病床上吃药强多了。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想申请成为少数派作者?冲!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