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COS 访谈第 32 期:合肥 R 会议主席—林枫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cosx.org/2017/08/interview-linfeng/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COS 访谈第 32 期:合肥 R 会议主席—林枫

关键词:COS 访谈; R 会议

审稿:王健桥、黄俊文;编辑:杨舒仪

写这篇访谈很难,原因如下: 合肥 R 会结束的那天晚上,我跟林枫聊了半天。聊完以后已经很晚了,我便没来得及做点笔记。之后在西安长沙北京等地转了几天,然后我就把我们聊天的细节忘了不少。现在我终于动笔了,这说明我的良心已经遭受了极大的不安。这些天,林枫的身影在我脑海里屡次出现,让我不得不努力去想办法把记忆障碍克服了,然后把这个访谈写出来。

说实话,虽然提笔很难,但是开始写以后,林枫给我留下的真正印象就慢慢显现出来了。先简单介绍一下,林枫目前在中科大计算机系读研究生,师从陈欢欢老师。2017 年(也就是今年),林枫在中科大拿到了统计和计算机的学士学位。大家也许注意到了,我强调了 2017 年。我之所以坚持要这么强调一下,原因是,林枫是 2017 年合肥 R 会的主席。R 会的主席,众所周知,就是那个对里里外外的大小事务都必须身体力行的可怜蛋。上至大礼堂致辞,下至烈日下搬水,历任 R 会主席都藏了一把辛酸泪。所以,此处就略过不表了。咱们说点好玩的。

从计算机到统计,又从统计到计算机

林枫的专业背景是这样的。他刚入科大的时候,读的是计算机。读了一年,他就转到了统计专业了。四年下来,林枫在统计系和计算机都拿到了学士学位,然后选择在科大的计算机系读研究生。作为访谈清单上重要的一项,林枫对此表示,他之所以打算先在国内读一个硕士,是为了加深自己对独立研究的理解和能力,然后再出国读博。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时候,会有人问,这个想法好不好,究竟是该本科毕业就出国,还是读个研究生再出国。回想起来,关于这个问题,在我有限的经验之中,我似乎还没有听到过有人从谁那里得到了满意的答案。这大概也是我并没有继而追问林枫为什么这样安排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短暂的几天接触,我便相信,就如林枫在其他事情上所展现出来的稳重和耐心一样,这一定也是林枫本人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这也就够了。就如他当年从计算机转到统计一样。对此,他说,是因为他发现机器学习的很多理论扎根于统计,所以他想先学好统计。于是,他就去了统计系。在有了一个扎实的数理统计基础之后,四年之后林枫又回到了计算机系。试想一下,一个统计和计算机都学的很精湛的人,会有多么可怕?!

为什么上了中科大?

林枫看起来并不是 “典型” 的科大人。我之所以给典型二字打上引号,是因为其实我也不知道典型的科大人是什么样。我曾听多位好友(不是科大的)讲过他们见过的科大人有多么怪逼,对此我其实是存疑的。就我所知,怪逼是一个普遍的人类现象,不是科大特有的。在我看来,科大人,尤其是男生(不是本人性别歧视,而是科大的男女比例实在太失调),应该是穿着一双中科超市多年来如一日提供的那种黄拖鞋,手提一个蓝色水壶,然后背着一个单肩包走入自习室。在路上的时候,也许他们还会多次拿手耸一下自己的眼镜。当然,我离开科大很久了,这也许仅是我记忆失实的一条证据。但是,不管这是否属实,林枫嘛, 挺帅的。

林枫坦言自己当初并不是很想上科大,而是北大人大这类有很好的人文学科而且有优良的学生组织的传统的学校。但是机缘巧合(家近)之下,他确实就来了科大,而且在科大度过了充实的四年。这或许也是好事呢,热爱文科却打下了扎实的理科基础。林枫说,他从小就很喜欢参加各类活动,从儿童时期的朗诵比赛,到中学时候去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大学时候参加辩论赛和一些学术性质的会议… 有了参加各类活动的经历,组织起活动来想必也就会有例可循。那天晚上虽然聊到深夜,但并没有时间跟林枫讨论他组织各类活动的经验,但是我感觉,他能看到团队中每个人(包括自己)的边界,且能让这个团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共同体去无形中充实每个人。因为临近毕业,在问到对于科大师弟师妹有什么感言或者建议的时候,林枫坦言说希望科大师弟师妹们能更加思路开阔一点,包容一点。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建议。

linfeng

合肥 R 会始于一次食堂里的午饭

正如 R 会议网站上所写的一样,“今年是中国 R 会议举办的第十年。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R 会议首次来到四大科教名城之一的合肥。”

说起来,中科大最早参与统计之都的,就我所知,可能是传说中的章寒师兄。我在科大的时候,曾邀请章寒师兄在数学建模俱乐部给过一次讲座,自那以后,我就一直活在那句当时颇为耸人听闻的论断——“医学杂志上 80% 的统计分析都是有问题的”——的阴影之下了。直到现在,这句话仍然是高悬于我头顶的警句。毫无疑问,从章寒师兄那里得来的这句话让我保持了对统计分析应有的警惕与客观。客观,是指客观的认识到统计分析中不可避免的主观成分。后来大概 07 年吧,我也开始在统计之都的论坛里灌水(最近还发现自己曾短暂地担任过版主职务)。后来,董梦皓同学也开始参与统计之都的编辑部(很遗憾目前都还没有见过真人)。这些年间,科大的本科学生常常能获得系里的支持,组队去北京参加 R 会。这是很好的。试想一下,恰同学少年,占据一节高铁车厢的大半空间,浩浩荡荡去北方的首都参加 R 会议之盛宴…… 魏太云也曾带着统计之都的成员去过科大,组织过一次全国性的大学生数据建模比赛。合肥 R 会的开场致辞中,胡太忠老师还提及了这次比赛的成功举办。由此可见,统计之都在中科大一直都有很广泛的学生基础。说到这,有件事情不得不提的是,大概 08、09 年的样子,连我天天混网吧打游戏的大学室友也在某一次的 QQ 聊天中跟我提起统计之都和谢益辉了。

说这些,也就是说,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拭目以待,什么时候,R 会才能在合肥开办。

据林枫表述,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一次跟董梦皓吃午饭的时候,董梦皓提起了办 R 会这么一件事,然后吃完饭,两人就聊的差不多了。林枫说,反正大四了,有时间,可以干这么一件事,于是就花了几个月时间,把这事干了。从同学和朋友之中组织 R 会志愿者,联络科大相关院系,组织场地的安排和布置,设计 R 会的会场结构,邀请各个行业的老师和业界前辈,协调酒店伙食接送…… 林枫同学运筹帷幄,带领着无私奉献和充满热情的志愿者们,完成了即使是高度职业化的组织团队也未必能完成的任务——一次原汁原味的 R 会。

一次初具雏形,但是原汁原味的 R 会

讲起对于这次 R 会的感想,林枫似乎还有些不满意。他提到了种种问题,比如其中一件似乎让他有些郁闷,那就是主会场当天的温度有点高,会议前一天晚上他才得知空调坏了。不管怎么说,作为参会者,我的感觉是不热,或者没那么热。还有一些问题吧,比如与酒店的沟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交流上的问题,会议手册和物质安排的问题,比如给嘉宾的水是放在会议手袋里好,还是放在桌子上随人自由拿取好,等等。林枫还注意到,有些会场相对观众要少很多。据我们分析,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参会者对这些会场的内容并不熟悉。这促使林枫开始思考这么一些问题,比如作为会议组织者,应如何鼓励学生多了解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方向等等。我只是举几个小例子。但我以为,正是林枫在无数的这些小例子上的谨慎,以及建立在琐碎之上的耐心和一整套运作的系统,才是这次合肥 R 会举办成功的关键。看看事实好了:

会议共设 1 个主会场和 7 个分会场,37 场主题报告,覆盖大数据技术、量化金融、生物医疗、机器学习等诸多当下热门话题。本次会议报名情况火爆,报名人数超过 800 人,约有 500 多名参会者前来现场参会,分别来自 115 家单位,包括 58 所高校与研究机构和 57 家企事业单位。除美库尔专场外,会议全程在 IT 大咖说的平台上在线同步直播。共计有 1980 人次在线收看直播或录像。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 R 会举办的时间正值学生的期末考试周,但看来这并未影响学生参会的热情。

hefei-r-10

寄语统计之都

说起统计之都,林枫说,统计之都给人感觉具有武侠小说中的某一些气质。这一点我完全同意。统计之都的各类文章或论坛里的帖子,或者干脆就是数届 R 会的致辞,都充盈着一种侠客精神。也许有人会说,在当今我们已经无法将侠客的光环赋予某个具体的人之上,但是从统计之都的成员们身上,你知道你所感受到的东西就是你曾称之为侠客精神的东西。这精神不是出于某个人的具体意志而强加上去的,也不是统计之都的成员们刻意要表达的,而是发自于统计之都身体力行的每一个人的那具肉身之中的。如有人批阅海明威的小说,说道,于海明威笔下的人群中寻找英雄的努力终将落于失望,而人群中英雄的成就则比比皆是。纵然没有海明威,统计之都给人的感受也大抵如此。

当然,有些经历是我们无法定义的。只有当你经历过,你才知道它是什么。在此,我想说,了解林枫光凭访谈是不够的。正如每个人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一样,我们在人群中有幸相遇,也期待下次再见。最后,林枫同学祝愿统计之都越办越好,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体会到统计和数据的魅力。

说到这,我的采访任务也完成了。

linfeng

华盛顿大学工业工程系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并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统计学习和数据挖掘,及其在医疗保健和制造领域的应用。黄帅

敬告各位友媒,如需转载,请与统计之都小编联系(直接留言或发至邮箱:[email protected]),获准转载的请在显著位置注明作者和出处(转载自:统计之都),并在文章结尾处附上统计之都微信二维码。

统计之都微信二维码

← COS 访谈第 33 期:刘三震老师 为什么统计学家也应该学学 TensorFlow →

发表 / 查看评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