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象追山羊玩儿 监测人员急出汗……象踪为何如此难测?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786419441424847876%22%7D&n_type=1&p_from=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象追山羊玩儿 监测人员急出汗……象踪为何如此难测?

昨晚20时至今天10时,备受关注的云南北上象群持续向南行进,在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橄榄甸村山林地活动。前方两个监测团队无人机随时处于备飞状态,抢抓小雨、雨停间隙,搜寻定位象群位置。到目前,象群向南移动直线距离约8.7公里。

另外,一头独象离群已经18天了,目前位于象群东北方向,与象群直线距离32.5公里,持续在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林地内小范围活动。

00:27

象踪难测 主要面临“三大难”

03:55

监测象群行踪主要有以下三大难点。

一、转场之难

无人机和象群之间要始终保持500米之内的高度差,才能进行有效监测,因此监测小组要经常改变监测地点,也就是进行转场。由于带有车辆和设备,监测小组常需要绕行十多公里甚至二十公里的山路。

二、观测之难

一旦象群进入密林,无人机的信号就会变差,手机短信在那里有时都发不出去。再加上遇到下雨天气,无人机根本无法起飞,观测十分困难。

三、预判之难

大范围来看,象群向南还是向北很难判断;小范围来看,他们什么时候上山、什么时候下山、什么时候出林子,也很难预判。

象群进入深山密林 一度“失联”

为了监测野象群的动向,前方指挥部一直采取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方式,但是象群似乎也知道人类在关注着它,跟监测人员玩起了捉迷藏,昨天下午,象群走到密林深处后,曾一度消失在监测人员的视线中。

02:59

无人机与象群的之间的高度差要控制在500米之内,才可以进行监测。上午,象群一直在爬山,负责监测的无人机团队只能再次专场。

而在指挥部,乡里林业队的工作人员也被组织起来,他们将负责对象群进行地面追踪。

bb4cfe5d3d253bc3661bc03211414167.jpeg

玉溪市峨山县大龙潭乡工作人员 张学尧: 如果无人机不能及时发现象群,他们就跟这边联系,告诉这边位置,无人机再去抓拍。他们整个队伍是有20人,十个人一组,分散开来。 这些都是巡乡护林员,他们也参与过这样的巡乡活动,会对地形比较熟悉。对于沟壑,哪里有小径、近路,他们也比较了解,能保证人象安全距离。

472309f7905298229ac57b74fbcac8c30b46d498.jpeg?token=4d6e38d985bb270a9488dd559982e036

几经周折,无人机团队到达半山腰,刚选择好一个合适的监测点,但新情况又发生了。

342ac65c10385343ee7bc0e8bb130376cb80884f.jpeg?token=05a8796d119003e3552df7e00a635c6e

象群进入深山,树林密度太大,信号也不太好,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断断续续,让监测工作很难进行。

就在无人机团队一筹莫展的时候,地面搜寻队伍找到了象群。

7c7262312798391c434a1f6c470301e8.gif

虽然说大象算的上是庞然大物,但是一旦躲进了森林里,找它们也像“大海捞针”一般,没有好眼力,真的监测不了它们的活动。

总台央视记者 朱慧容:找到它们的时候,它们在干嘛?

玉溪公安局无人机监测团队 李仁培: 追羊。象排成一字队形,羊漫山遍野跑,羊怕有一两百只,黑的白的都有,然后一溜烟往下跑,那动作太好看了。太紧张了!上来为了找象,赶紧把飞机拿出来就飞,就忘了插卡(录视频)了。

503d269759ee3d6d672b912a6f16de2a4e4ade6e.jpeg?token=033d2b97530ab0919c6ad4341021157c

监测人员急得满头大汗,原来象群跑去追山羊玩儿了,还好有惊无险,象群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

(编辑 杨瑾)

举报/反馈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