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91yunying.com/117022.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发布者: 91运营

2021-06-18 15:10周推荐 流量  1682

系统学习运营课程,加入《91运营网VIP会员》,开启365天运营成长计划>>

大家好,我是佩奇,好久不见,今天的分享又来了。

还记得刚开始做业务那会儿,为了养活自己,我们接了一些百度SEO的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我和令狐都不是销售出身,搞销售并不是我们的擅长点。那我们的客户,应该从哪里来呢?

答案是:当时我们为了获客,令狐在知乎上花了1-2个礼拜铺了一下SEO相关内容。

最终效果是什么呢?

只要有用户在知乎搜索SEO相关内容,那就一定能够看到我们布局的内容。

甚至在大量的问题中,我们的很多回答都排名前列的。

就是靠这一招,我们从知乎上引了很多客户。甚至可以说,我们主要的客户来源就是来自于它。

更妙的是,因为长时间不维护,其实很多问题的排名已经掉下来了,但因为知乎长尾流量还不错,所以,就算到现在,还是有一些客户因为之前铺的内容而找上门来咨询。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团队才一直对知乎渠道有所偏爱,持续深耕其玩法,甚至后面还做了挖掘知乎流量的极客增长工具。

现在回头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对了什么?

答案是:我们通过内容的有策略地铺设和优化,“垄断”了知乎中「百度 SEO」这个细分行业的流量生态位,让知乎平台上只要是对「百度 SEO」有需求有兴趣的用户,都能够看到我们的内容。

所以,这一招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答案是:一套有较高确定性的项目公式(不一定对,供参考)。

一、一个有较高确定性的项目公式

什么公式呢?看下面:

一个相对更容易起的项目 = 一个蓝海类目 + 没有充分竞争的线上某渠道 + 此渠道细分类目流量垄断

虽然以上有三点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蓝海类目。

因为这一点一旦具备,那后面这两个要素都是水到渠成的。

那为什么要蓝海类目呢?

因为是否是蓝海类目,这决定了你之后在某些渠道做流量的时候,你这个行业是否是充分竞争的。

如果是充分竞争,那你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及成本将会很高,你作为后来者切入,就需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所以,你的这个类目最好是细分的,且其获客方式还没有充分线上化。

换句话说:最好你的同行们,在线上获客这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样,对于你来说,只要你掌握了各渠道的内容铺设和优化的策略,那你就能以较低的成本,做到行业流量渠道霸屏。

但事实上,以上这些要素要想全部具备是很难的。而且,往往这些还没充分线上化获客的机会,都是有一定行业进入壁垒的。

所以,就算你发现了这个机会,你也不一定能够接住,提供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还不错的产品。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操盘手和一些产品方合作,将某行业的流量卖给某行业的人。事实上,这也确实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

但依靠别人终究还是别人的流量,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蓝海类目的企业,且有自己的公域获客体系,能够做到自营流量的话,那你的竞争力,一定是很强的。

而且一旦你真的能够做到单渠道行业内容大霸屏的话,由于一些平台的分发机制,比如说:知乎、公众号、贴吧,其实会产生很强的马太效应,使强者更强。

也就是说:一旦你占据先手,取得一个不错的用户数据,那你会越来越强,这时你的同行、后来者想要颠覆你,其实是要花费比你现在付出成倍的成本。

所以,根据渠道做内容,其实不光是做流量,也是做战略,因为你占据的不光是流量位,还是生态位。

事实上,我们自己的客户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客户。

他也是我经常对外说的一位客户,因为算是我们极客增长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他认识我们前,他只具备了前两个要素:

  • 做的是一个极其细分的市场;
  • 这个市场的线上渠道没有充分竞争,同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所以,在他认识了我们之后,他学到了如何在各个主流渠道中通过铺设内容以及优化最大化曝光。

于是,在这个要素也具备之后,他先后做到了贴吧和公众号这两个渠道的细分行业流量垄断。

同时,也在正做知乎、微博,同样也获得了很大的曝光。

就是靠这一招,他和我说:预计今年能够新增营收 1000 万+。

可见上面这套公式的威力。

OK,以上就是我今天要说的第一个点:

(去除团队等其他因素)一个相对更容易起的项目 = 一个蓝海类目 + 没有充分竞争的线上某渠道 + 单渠道细分类目流量垄断

OK,那问题又来了:那是不是只有蓝海类目,我们才值得去某些线上渠道铺设内容呢?

当然不是!上面讲的其实是最理想的情况,说的是:如果你运气不错,做的项目恰好是符合这个所谓的蓝海模型的,那你其实是可以获得较大的流量成本优势的。

但如果你做的是一个有一定竞争的普通行业,那你其实也应该去做一些合适渠道的内容铺设。

不说做到单渠道垄断吧,至少分一块蛋糕还是没问题的。

就拿我们做的「SEO」这个类目来说,其实我们也没有做到垄断,效果就已经还不错了。

所以只要这个行业在知乎中不是充分竞争的,且收益大于成本,那就是可以入场的。而且你有较大概率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霸屏,获取到知乎大量的免费精准流量。

所以,问题又来了:不光是知乎,在一些主流渠道中,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单渠道细分类目免费流量“垄断”呢?怎么样能够提升霸屏的概率?

这个就是今天要讲的第二个点。

二、如何落地执行单渠道内容霸屏?

  1. 确定渠道;
  2. 制定某渠道内容铺设的具体策略,输出为SOP;
  3. 靠SOP,拆解步骤到动作;
  4. 制定项目执行表,将动作具体到时间、执行人和标准;
  5. 根据内容数据,进行优化迭代;
  6. 反复循环、复盘优化。

这么一连串,光看这个你可能还不明白。

为了让大家能够充分理解,下面我就以在知乎做内容铺设为例,细细拆一下上面的6个步骤。

给大家展示一下应该如何具体执行单渠道细分类目免费流量“垄断”?

下面先说第一点。

1. 确定渠道

既然这里是以知乎渠道为例,所以这一点pass。

但其实,这里应该按照你的具体行业以及目标用户、以目标用户所在哪个渠道,来反向确定你应该主做什么渠道。

2. 制定某渠道内容铺设的具体策略,输出为SOP

首先,既然确定要做知乎,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知乎内容输出姿势。

那什么才是正确姿势呢?

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但具体则应该包含:知乎的养号策略、内容写作注意事项、应该关注哪些数据指标、用哪些工具、如何优化数据和排名以增大曝光等。

总之,这是一套详细的SOP,越细越好。

281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因为有了操作手册,我们才可以批量复制,才可以让30分的实习生也能够写出60分的合格内容。

所以,你就可以同时上N个号,来一起执行知乎中该类目的内容铺设,这就叫矩阵化,以量压人。

同时,要管理这么多号、这么多人,要具体落地下去,我们还需要一个具体执行的标准。

看3、4这两步!

3. 依靠SOP,拆解步骤到动作 & 4. 制定项目执行表,将动作具体到时间、执行人和标准

就像下图一样(图中还不够细,还应更细):

291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依靠这个表,我们每一个参与内容输出的团队成员,就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每日的工作内容,而且有节奏地完成整个任务。

不仅如此,由于知乎的内容核心是回答问题,所以,我们还应该罗列并查看我们的问题铺设的进展以及具体数据情况,来做及时调整和迭代。

5. 根据内容数据,进行优化迭代

这里的数据分为两种:

  1. 一个是单个成员的整体大盘数据,用来衡量其做的账号的整体进展如何;
  2. 一个则是单个成员的回答数据,这个则是为了看具体的内容数据,以找出问题,优化迭代。

首先,我们看某个成员的数据大盘的情况,具体字段其实不全,但我们抓主要矛盾,能够看出他所做的账号的每日进展情况就行。

且字段少,也是节省操作人员的执行成本。

30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其次,不仅要看账号的大盘数据,我们还要看操作人员知乎回答的具体数据。

关于这一点,由于要看到具体知乎问题以及回答的数据增量,我们还需要匹配我们自己开发的知乎工具来达成。

333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如图,点击顶部「是否加入监控」的文字超链接,就可以跳转到我们的知乎工具中去。

在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账号所有回答过的知乎回答的具体数据情况。

如:问题的浏览量(含增量)、关注量(含增量)、自己的回答的排名变化情况等。

315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点击查看上图)

于是,通过一宏观、一微观,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体项目进度,以优化迭代。

而这里需要申明的是:以上给大家展示的所有的表格,都是在同一个文档的不同页面中的。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文档版的知乎内容霸屏的项目管理系统。

323 本不想公开:泄露一套流量生态位打法

OK,以上这些就是今天的第二点:以知乎为例,如何通过一套项目管理文档,具体地执行单渠道细分类目免费流量“垄断”。

如果你做的是其他平台的话,这套流程也应有参考价值,因为底层的逻辑是差不多的。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写得有点碎。

但如果你觉得对你有所启发的话,欢迎告诉我。

作者:佩奇,极客增长负责人,公众号:佩奇说增长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