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神舟十二与天和完成交会对接!高加组合让“太空握手”又稳又准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tech.gmw.cn/2021-06/17/content_34929586.htm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神舟十二与天和完成交会对接!高加组合让“太空握手”又稳又准

来源:光明网2021-06-17 17:43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

神舟十二与天和完成交会对接!高加组合让“太空握手”又稳又准

对接模拟图

  神舟飞天,太空“拥吻”,中国航天再次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

  作为系统工程,神舟飞船交会对接任务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各个分系统乃至器件的可靠运行,这其中就包括与神舟系列飞船结下不解之缘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

  这个产自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的“黑盒子”方方正正、其貌不扬,但其中安装的核心部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IF转换电路却是微重力环境下测量加速度信息的“黄金搭档”,其表现经过神舟八号直至神舟十一号历次任务的验证,从未令人失望。

  神舟十二号发射任务中,该组合依然承担的是在微重力环境下测量加速度,从而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位置的职能,为飞船变轨和交会对接提供必要的实时数据。此次搭载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需要测量的精度极高,仅为探测器升空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的千分之一量级,大体相当于用蚂蚁的力量推一只悬浮的大象所能产生的速度变化。

  让产品具备这种妙到毫颠的感知能力自然离不开技术人员对产品技术实力的不断打磨和测试验证工作的精益求精。

  目前33所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技术位居国内第一,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石油、岩土工程等诸多领域,为各类系统的导航、制导、控制、调平、监测等提供精确的加速度测量信号。

  在研制神舟十二号所用的产品之前,技术人员考虑温度的变化会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精度产生影响,通过大量的工作已经攻克了主动温度控制、标定方法等难题,为产品全面适应空间环境的工作做好了全面的铺垫。此次任务中,技术人员还在电路板上设置了温度遥测模块,让温度控制多了一个“观察员”。

  此次任务中,设计人员还针对IF转换电路进行了创新改进,将原本输出的模拟信号进一步处理成为数字信号,为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

  电路技术负责人赵洪利透露,这小小的改变实现起来其实没那么简单。因为,芯片软件写入只有一次机会,一旦发生错误就意味着一块经过层层筛选的宇航级芯片宣告报废,这对于周期本就十分紧张的研制工作来说,几乎不能接受。除此之外,IF转换电路上的各类器件也仅允许更换一次,以确保焊盘等位置受损的概率降至最低。

  种种对差错的低容忍甚至零容忍,让研制人员直呼“压力山大”。

  一直从事组合研制工作的主任设计师于华男谈到研制的艰辛与压力,也是颇多感慨。在此前一次发射前的试验中,他和团队成员发现测量数据与预期存在千分之一的差异,这样的误差在普通人看来并不算大,可是对于航天产品来说,带着这样的误差上天,后果不堪设想。实在没办法,大家带着备份件及全套测试设备赶往发射场,30多个小时的火车,大家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整个团队……庆幸的是,现场测试成功排查了问题,找到了原因,自己的产品工作正常,那一刻,简直恍若重生!

  而赵洪利的团队也经历过春节期间不休息,连续奋战解决故障的难忘过程。

  “航天工作就是这种特点,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用最严苛的条件打磨出最可靠的产品,不让产品带着任何隐患上天。”组合研制工作负责人莫明岗坚定地说。

  今年是33所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问世的第十二个年头,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两个十二的碰撞,既成就了中国航天的又一个里程碑,更像是一枚印记,标注了一代人奋斗的过往,希冀着更多惊喜的未来。(记者 宋雅娟 肖春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