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连赚5年突转亏损,传神语联靠“中介”业务能否上科创板?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mycaijing.com.cn/news/2021/06/16/46828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连赚5年突转亏损,传神语联靠“中介”业务能否上科创板?

来源:财通社 浏览:837 2021-06-16 16:45:57
时隔8个月,去年主动选择撤销上市申请的传神语联再闯科创板。5月19日,人工智能语言服务商传神语联在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获得受 理,拟募资5.13亿元。然而对比公司最新的招股书以及2019年所递交的招股书,公司曾出现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出现了六年来首次亏损。而应收账增速常年高于收入,更成为公司现金流隐患。...

时隔8个月,去年主动选择撤销上市申请的传神语联再闯科创板。

5月19日,人工智能语言服务商传神语联在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获得受 理,拟募资5.13亿元。然而对比公司最新的招股书以及2019年所递交的招股书,公司曾出现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还出现了六年来首次亏损。而应收账增速常年高于收入,更成为公司现金流隐患。

再闯科创板

成立于2005年传神语联,前身为传晟环球,注册资本为50万元。在创办之初,公司曾搭建红绸架构,以原控股股东传神集团作为境外融资主体。2015年,公司启动新三板挂牌计划,也因此传神语联应运而生。在挂牌前夕出于挂牌目的拆除,考虑到境内资本市场目前发展较好,传神有限为实现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之目的,2015年起着手拆除红筹架构进行境内、境外重组。2016年传神语联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为835737.OC。

在经过近3年的进一步发展后,2019年公司首次申报科创板,当时总市值为20.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交申报后上交所曾对公司发起数论问询,公司在经历了近5个月(2020年5月7日)时间后才披露首轮问询回复,而在完成三轮问询回复后,公司撤回科创板申请。对于撤回原因,公司解释称,公司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董事会经审慎研究,决定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

传神语联目前仍是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公司。招股书显示,此次科创板IPO,传神语联拟募资5.13亿元,分别投向语联网人机共译产能交付矩阵建设项目、音视频多语自动化输出平台建设项目、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分别投入募资额1.56亿元、8805.84万元、1.2亿元、1.5亿元。

业绩情况不容乐观

招股书资料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传神语联的营收分别为3.55亿元、3.76亿元、2.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2.83万元、2348.19万元、-4227.12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6.59万元、2538.50万元、-4191.29万元。

同比缩减25.80%,由盈转亏,这也是其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据了解报告期内,传神语联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099.64万元、571.25万元及1451.91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0.99%、23.70%和-30.54%。同时,相关税收优惠金额占比分别为5.66%、9.01%和-5.71%。也就是说,若去除补贴,传神语联的利润水平或将进一步下滑。

传神语联将亏损的原因归结为疫情的影响,尤其是海外疫情的影响,导致其口译业务收入和毛利分别较上年减少3926.17万元和2810.64万元,降幅分别达到51.7%和104.92%。同时,客户回款进度不及预期,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明显上升,产生信用减值损失1962.30万元。传神语联还称其2020年度继续保持了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年内研发支出5118.96万元,较2019年下降10.60%,远低于收入降幅。多重因素叠加下,致使其2020年经营出现亏损。

传神语联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时称,其2020年度的归属母净利润为-4191.2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公司净利润为-5314.36万元,经营出现亏损,且截至2020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884.55万元,存在未弥补亏损。

由于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都很长,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值。为了解决公司流动性的问题,传神语联于2016年2月29日挂牌新三板,挂牌期间共进行了三次定增,共募集资金2.03亿元,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而在2020年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净利出现近六年来首亏损,这无疑让公司的流动性更加窘迫。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还出现了销售数据前后不一的情况。公司2019年的招股书中展示的采购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传神语联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规模分别为2034.24万元、7103.09万元、1.01亿元。但在新三板挂牌期间,传神语联所公布公布的2016年至2018年对前五大供应商的累计采购额则分别为919.86万元、638.64万元、9355.56万元。

科创属性存疑

不仅是业绩情况不容乐观,此次传神语联二次上市,就连其科创属性的身份也受到质疑。

招股书信息显示,传神语联2017年的研发投入为724.17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2%。而在2018年,这一占比则飙升至14.03%,2019年、2020年的研发占比分别为15.21%、18.33%。从比例来看,传神语联的研发投入并不算低。

传神语联方面表示,其为一家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语言服务商。传神语联面向语言服务行业构建了语联网平台,以NLP等AI技术赋能语言服务的全链条。《银河护卫队2》《狮子王》《摔跤吧!爸爸》《神偷奶爸3》《加勒比海盗5》等影片都是其服务过的对象。

据招股书,按收入结构来看,传神语联的收入主要来自于笔译、口译、影视文化译制、翻译技术和解决方案等。报告期内,笔译贡献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五成,口译的贡献占比逐渐下降。

其中,笔译产生营收分别约为1.89亿元、1.77亿元、1.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2%、46.96%、43.16%;口译产生营收分别约为8879.15万元、7594.09万元、3667.92万元,占比分别为25.02%、20.18%、13.14%。

传神语联还表示,以兼职译员为主的人力资源是公司生产经营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成本是公司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其营业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分别为 91.01%、86.31%和 85.29%,保持较高比例。

从这可以看出,公司的底层商业逻辑是“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公司的盈利模式是基于自主研发的语联网平台,为全球用户提供包括笔译、口译、影视文化译制及翻译技术和解决方案等多种形式的语言服务解决方案以及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简单来说,传神语联重要的业务模式就是通过各种渠道接到翻译需求,然后分包给兼职翻译或者劳务公司,最终通过劳务公司、翻译公司进行结算。

传神语联也表示,目前传神语联也在积极研发能够兼具机器产能效率以及人工产能精确度的Twinslator(孪生译员系统)技术,随着该项目的推进,公司未来单位营业成本有望降低,使得公司更具有竞争优势。但目前该技术尚处于开发完善阶段,尚未大规模应用于发传神语联的主营业务。并且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短时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也十分有限。

这也意味着,传神语联在短时间内依然难以摆脱“劳动密集型”的身份。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