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毛尖:我们没有爱情剧,我们只有壁咚壁咚壁咚剧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34598.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毛尖:我们没有爱情剧,我们只有壁咚壁咚壁咚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何润萱,原文标题:《对话毛尖:什么时候赵本山和郭麒麟壁咚了,我们再来讨论现实主义》,头图:《三十而已》剧照

又是一年电视节,在几乎被主流作品占据的白玉兰奖项提名里,仍然可以看到一些现实题材的身影:《三十而已》《流金岁月》《以家人之名》。只是,相比主流作品们的一致好评,这些作品的口碑却更加分化,在观众心里留下N多槽点。

“三个女主,小白领成了畅销书作家,家庭主妇开始自主创业,奢侈品销售展开欧洲求学之旅,在成功学的意义上,似乎都成了人生赢家,但这种导向实在很庸俗。”作家毛尖曾点评过《三十而已》,除了庸俗还有细节上的不准确:比如江疏影这个角色的住所不准确,和一些人的交往也不准确。这一点也得到豆瓣网友的认同,《三十而已》豆瓣的最高赞短评关键词是“不真实”:大多数人到了30岁,没有王漫妮的美貌,顾佳的能力,钟晓芹的户口,但却拥有她们三个的所有烦恼。

作为国内最博览辛辣的剧评人之一,毛尖对现实题材也有独到的见解。她在《凛冬将至:电视剧笔记里》原创了“硬现实主义”这个概念,认为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已经失去了“一些锋利的东西”,大部分出现的时候是“粉色现实主义”,甚至以虚拟现实的面貌出现。虚拟现实又催生了各种套路,比如皇阿玛、总裁和渣男。“(他们是)当代最具套路潜力的三类人设。互相叠加,摇曳生姿。”在前不久的一个公开活动上,毛尖如此总结,“影视剧就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按地位,财产分配颜值,按颜值分配道德和未来。”

适逢毛尖的《电视剧笔记》出版一年,又值上海电视节,我们对毛尖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也获得了一些新的答案。这答案直通我们国产剧的最新潮流,也连接了观众和创作者的脑回路,或许是时候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正在观看的现实题材了。

满屏飘满皇阿玛,就是国产剧的懒惰

毒眸(ID:DomoreDumou):您在最近的演讲里提到,《流金岁月》里陈道明和倪妮的不般配可以通过皇阿玛的“行头”来调整,这个“行头”具体指什么呢?它仅指向财富和权力,还是需要放入封建叙事的框架?

毛尖:哦,我原话意思是,任何不合理的男女关系,只要把男主变成皇阿玛,剧情和观众就都能接受。皇上是万年人设,编导征用的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观众买的,也是这腐朽的千年宫廷单。革命中国推翻了帝制,影视剧却在银屏上重新垒起宫墙。只不过,现在皇阿玛的浪漫使命被霸道总裁各级长官分担了。

一句话,中国影视剧的封建教育是相当成功的,宫廷剧里各级娘娘嫔妃,不管是巩俐演的还是周迅演的,有让观众觉得和皇帝不般配的时候吗?没有!如此,回到你的问题,陈道明穿上皇阿玛的衣服,跟谁都能配,不管是倪妮还是倪大红。这个行头,是财富和权力,也是影视剧这些年矢志不渝完成的封建叙事。

85

陈道明剧中形象

当然,我也充分理解为什么国产剧里会有那么多官人贵人,编导也不全是势利眼,只是官人贵人拿得出手,做什么都能得到宫廷语法的支持。皇阿玛,就是最方便的人设,用皇阿玛,也就最容易。或者也可以说,飘满屏幕的皇阿玛,就是国产剧的懒惰表现。

毒眸:过去有一段时间,国产剧流行老少恋,比如《大丈夫》《我的体育老师》,过去有几年这些作品好像偃旗息鼓了,但从去年的《爱我就别想太多》到《流金岁月》,这种配置好像有反扑的迹象。您觉得这种起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国产剧的语境里,姐弟恋会比老少恋更先进吗?

毛尖:《爱我就别想太多》就像剧名提示的,不能想。估计苍天也不知道这种侮辱泡沫的泡沫剧怎么会成为顶流的,我看的时候,希望优酷有十倍速。超级富豪陈建斌装穷人追李一桐,但一路撩的都是爹味上流社会。彼此摩拳擦掌各种非现实搞真爱,实在太黄片了呀。陈建斌你一个老男人怎么尽搭讪中学生呢,真爱不应该求个匹配,找贾玲更有可能性吗。全剧从头到尾的狗血加油腻,实在谈不上“老少恋”。

影像史里看,老少恋也好,姐弟恋也好,本质上都是扩大爱情包容生命的做法,比如《洛丽塔》,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尽管被贴上了变态标签,但涌动在他们之间的情感能量,却是深刻丰满而且满满时代隐喻。但我们现在的老少恋里有什么,就是钱、权和低级软黄表情包。所以你问我姐弟恋会不会更先进,可能吧,因为相比之下,姐姐弟弟没有那么多钱,编导需要引入其他桥段来夯实他们的感情。

85

《洛丽塔》

毒眸:作为“小”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小舍得》反响平平,您认为是其中的鸡娃焦虑让观众放弃,还是悬浮表达终于让观众厌烦了?这部剧里两个家庭,主创声称是年收入30万和50万的背景,但从现实来说,上海这种家庭不可能过上剧中人的生活。

毛尖:《小舍得》不是挺多反响吗?不过我自己不太看这类家庭教育伦理剧,看了徒增焦虑或自责,尤其我自己不爱管孩子读书。不过你说到的影视剧中的经济问题,是我一直非常关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住的房子,都比我们工作半辈子的人好,国产影视剧的超现实,地基开始就是悬的。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我们的影视剧还缺工业化甚至商业化(我知道这么说是找死)的步骤,一个真正成熟的影视工业,不可能让三十万收入的家庭过着三百万的日子,服化道得讲准确,而不是现在流行的各种阴间美学。工业化发育得好,服化道就不可能让各种匪夷所思的脑洞美学把持,而是准确。准确。准确。一棵在准确位置上的树,才是服化道的树。

“中国人不喝红酒就说不出今晚月色很好了”

毒眸:您提到国产剧的腐朽是按地位来分配颜值和资源,然后按颜值分配道德,但韩剧和日剧往往不这么干,比如《三流之路》这部韩剧里的主角全都是小人物,并且品格高尚。所以为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编剧这样去正常地刻画小人物?

毛尖:没法用一两部剧来比较韩剧和我们的国产剧。我自己看了很多韩国影视剧,一直觉得韩剧对我们有原罪。国产剧的注水法,大量借自韩剧。很可惜,像《请回答1988》这样的韩剧,没激扬我们,我们低端地从韩剧学习“车祸、癌症、治不好”,现在的“长腿、刘海,野蛮女友,非常土豪”,也多多少少跟韩剧有一腿。

85

《请回答1988》中吃饭的场景

本来韩剧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对日常生活的传销。比如最近,《做一顿饭》热播韩国,剧中的日常表达非常好,人家吃的,是自己国家最简单的饮食,人家聊的,也是自己国家最切肤的发生。一瓢一箪,人人乐在其中,这是国家和家国的幸福感。八九十年代国产电视剧,我们的饭桌也曾平民动人,偶像剧扫荡屏幕后,西餐打败中餐成了抒情道具,然后中国人不喝红酒就说不出今晚月色很好了,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西餐主导下的爱情节奏,是习得的,浮夸的爱浮夸的人生,电视剧框架因此也常常外借,外借框架外借套路。韩剧呢,套路最多,体力又好,《做一顿饭》就能120集,女二搞女一,男二搞男一,交换伙伴,再来一遍,几百集韩剧因此家常便饭。但韩剧洒的毕竟是自己家狗血,狗血剧里的小人物也还有时代温度,但我们的《爱我就别想太多》这种,洒的是哪一国的狗血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年,我们也在建构自己的小人物剧,去年的《装台》就很好,开场一集,平民生活扫描,看得我简直有了血压。可惜后半程被套路人物减掉一星。蔡素芬这个人物本来有生活剧地基,却被空降的小男生爱慕者架空了气场,搞得小男生和小工头大顺之间的冲突,粉嘟嘟的有了校园气。装台一代有生活史,装台二代只有甜宠史。本来可以封神的小人物剧,最后又成了走向新生活剧。

85

《装台》非常具有生活气息

毒眸:接上个问题,您提到国产剧的腐朽根源之一是“伤痕文学”,即便是一群富人中有坏人,那个人也一定是最穷的那个。由此我想到很火的一部韩剧《顶楼》,它里面最大的反派反而是最有钱的那个,为什么韩剧可以做出这种倒挂而国产剧不行?

毛尖:你搞得我论文答辩一样。例外永远有,国产剧中的例外也很多,皇帝是大反派的也不少。这一段《山河令》红出天际,我把龚俊张哲瀚之前演的几部剧也撸了一遍,张哲瀚主演的《芸汐传》,皇帝就是黑BOSS。

至于说韩剧《顶楼》,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剧,我把声音关低快进的,实在太吵了,奢华监狱里的一群吼叫分子,没有一个角色有正常人生,各种外挂的事故,各种漏风的剧情,国产剧比《顶楼》好的,多了去。所以,用这个剧为模板来讨论国产剧问题,就是比差了。

不过你提到的这个富人问题很重要,只是我不在这个结构里讨论。顺便说一句,我说的“伤痕文学”是特指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的那批文本。在这些伤痕文艺中,我们经常看到,坏人常常不是顶层,结尾也会有一个雨过天晴的希望天空。这种伤痕格式进入了现在的阶层叙事,尤其体现在反腐剧中,常常就是,副手腐败正职清明,比如,《人民的名义》中,副市长丁义珍、省委副书记高玉良是腐败分子,市委书记李达康,省委书记沙瑞金都是清流。这些人设,在时代中有其真理性一面,落在套路叙事里,容易变成千人一面套中人。

爱情和现实,早就分道扬镳了

毒眸:现在的国产剧好像是两个极端:要么现实到没有爱情,比如《三十而已》只有拜金和一地鸡毛;要么只有甜宠,疯狂撒糖,创造虚拟现实。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出有浪漫爱情的现实题材?现实题材应该容纳爱情的浪漫表达吗?(一些参照物可能是《太阳的后裔》《爱的迫降》《Melo的体质》)

毛尖:哈哈你怎么这么喜欢韩剧,参照物全是韩剧。《浪漫的体质》好一点,《太阳的后裔》和《爱的迫降》不也都是胡编乱造的典范,现实感在哪里啊。世界上只有一个韩国,韩国只有一个首尔,首尔只有一家咖啡馆一家便利店一家医院,男女主在各种极端状态下相逢,女主的直升机也好,汽车也好,总会有悬崖一刻,然后男主以上帝技巧轻松拯救女主,而在死翘翘一刻,女主总要深情地在手机中告白,当然这最后的告白必然会被全世界听到。我们偶像剧里的爱情,也都这一路。一方莫名消失,一方千里寻踪。遇到一次壁咚一次,莫名失联再相遇再壁咚。

85

在毛尖看来,《太阳的后裔》同样缺少现实感

所以,本质上,我们没有爱情剧,我们只有壁咚壁咚壁咚剧。男女主摔跤总能嘴唇对上,光这一点,就让人真心服气。茫茫人海,十五岁以下二十五岁以上都是摔死,中间十年怎么摔都是福利。所以,你问为什么做不了浪漫爱情的现实题材,因为爱情和现实,早就分道扬镳。什么时候赵本山墙头马上和郭麒麟壁咚了,我们再来讨论现实主义。

前一段看过一个英剧,《万物既伟大又渺小》(2020),可以作为你要的爱情加现实题材范例。男主到一个小镇当了兽医,喜欢上了当地农场镇花,镇花也不是流水无意,但姑娘还有一个追求者,是当地的富翁。富翁虽然不好看,但长得也还算诚恳,为了追心上人,拿钱办了坏事。一个是英俊美好的男主,一个是其貌不扬的富翁男配,全世界都帮姑娘做好了选择。但英剧是剧界硬通货啊,姑娘最后还是选了富翁男。

不是姑娘嫌贫爱富,也不是兽医不够有钱,英剧里的爱情,更遵循生活的逻辑。这个富翁,和姑娘一起长大经历过人生,而金钱,所有爱情中最重要的金钱,绝不会以偶像剧粉嘟嘟的方式出场,它们在英剧里被换算成奶牛和牛奶的人生,钱有钱的尊严,不像我们,钱的形象是比钱更脏的“容纳三千人的游艇”。

没有一次壁咚,不玩任何情调,用生活逻辑制服爱情,这样的男女关系才真实。也才会有浪漫的基石。壁咚剧理解的浪漫就是壁咚,但是看过一百遍女主摔到男主怀里,嘴对嘴,音乐加满,你还能高潮的话,就该去浪迹天涯了。浪漫是什么,浪漫就是永远独特永远强烈永远夸张永远出乎意料,浪漫的原始词根是野蛮是冒险是非同寻常,浪漫不可能有格式。浪漫是必须被创造的,而不是因袭。

85

国产剧中常见的壁咚戏份

毒眸:国产剧里的虚拟现实为什么从未消失?之前我和一些编剧们聊过,他们提到观众应该“用脚投票”,才能传导到创作端不那么滞后。对于这种观点,您会觉得是一种甩锅吗?

毛尖:这个倒也不纯是国产剧现象,美剧日剧里也泛滥各种超超现实。只不过我们的浮夸剧占比太高,水准太低,而且编导、投资、发行、院线彼此甩锅,集齐了一百年之怪现状,也是难得。我们观众呢,反正编导写不出好东西怪我们不给力,算是用脚洗锅吧。

别的我不知道,中国影视剧观众,全世界都排得进前三。靠着字幕梦之队,我们观众的视野哪一个国家比得上。难道观众没有“用脚投票”过《无悔追踪》投票过《暗算》,传是肯定传导给创作端了,后来有悔无悔明算暗算出来至少有二三十部山寨剧吧,这是我们的创作现实。不在类型剧上下功夫,各种跟风红火剧,连剧名都格式化,男女故事叫“行”,男男故事叫“令”,一堆人叫“赋”,甚至连“宫词”都会被山寨。而且,这两年的跟风已经跟到细节里。比如说古装剧中,“绣娘”女主扎堆,拜堂基本搞却扇礼了,而且见面不像以前那么抱拳作揖,各种翘手指。

《风起霓裳》(2021)、《骊歌行》(2021)、《锦心似玉》(2021),女主都是刺绣专业户, 靠绣艺上能进入最高级宫廷政治,下能拯救失业女性于水火,当然,最重要的是,嫁得深情官人。满屏刺绣,搞得刺绣跟古代女郎的高考似的。这也算了,毕竟古代,然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2021),现代剧也苏绣,看得我们这种不会女工的2021女性,有一种晴天霹雳感。拿把扇子掩面下吧,又发现整个世界都在玩“却扇礼”,甄宓举着扇子,沈珍珠举着扇子,独孤靖瑶举着扇子,芈姝、崔彩屏、沈骊歌、李明月、盛明兰,突然一大批古装女主都拿着扇子出嫁。世界就是这样被影视剧降维的吧。

毒眸:您之前说现阶段的国产剧是火锅乱煮,好处是偶尔能捞到虾,您最近捞到的虾是哪只呢?

毛尖:前一段看的《山河令》,爽心悦目了很久,武侠又回到经典程式,让人想起《射雕》《笑傲》款,而且龚俊和张哲瀚的匹配度到了肥而不腻的地步。很多甜宠剧让人感觉油腻,主要就是不匹配。我们不会说乔峰是情种,因为阿朱配得上乔峰。前面讲了,当代影视剧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不准确,这个不准确也包含了不匹配。

85

《山河令》中相当匹配的双男主

为什么现在大家喜欢看耽美,因为耽美的匹配度做得比男女戏好太多,颜值匹配,武功匹配,智商匹配,才能让观众衷心喜悦,也就不会像大量男女剧,女的经常脑残被抓走,男的各种虐心营救,看得心塞。我们喜欢看好莱坞黄金时代偶像剧,也就是嗑一个精准对位,派克配赫本,褒曼配格兰特,百分百掐住我们的荷尔蒙。

毒眸:最近走俏的一部小成本剧《御赐小仵作》,业内有一些探讨,方法论之外,从观众的角度,您认为它好看的点在哪里?

毛尖:前两周看完《御赐小仵作》,挺有好感。除了对主人公职业和重要性的过度提升,搞得小仵作跟全球首席法医似的,这部剧在语法和节奏上踩出了职场剧的鼓点,集和集之间的起承转合,都是职场事务,而不是我们大量伪职场剧的男女主情感褶皱。而且,在各种假大空大女主靠着美色和善良拿下男人和江山的时代,小仵作敬业的清新和恋爱的淳朴,实在令人舒口气。男一男二,女一女二,没有心机没有误会,简直就是国产剧的氧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毒眸编辑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