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云游戏,2021悄悄变形:转行、分家、准上市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262436250469253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云游戏,2021悄悄变形:转行、分家、准上市

有饭研究9小时前
C端烧钱告一段落,B端竞赛即将开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饭研究”(ID:YouFunLab),作者:有饭蛋包饭,36氪经授权发布。

国内的云游戏业在过去六个月里发生了许多事。

有人转行,有人分家,有人调整策略,有人准备上市。

和以前一样,这些悲喜、危、机,大多是些悄悄变化的碎片,如果拼起来,大致能看见这个风口的现状。

到2020年底时,国内云游戏已经干成了很多事,比2010、2014年两波都要高效。

那时的信通院牵头做了产业联盟,他们出书、办会、做标准化和商务交流体系。

头部企业们,也在融资、发产品同时,基本达成了产业拓荒期和平发展、做大蛋糕的默契,各司其职,也互吹。

但在资本、大厂看来,那依旧是“元年”的故事。

2020年12月的一次谈话里,东方弘泰资本投资人和腾讯、intel相关从业者就提出过一个共识观点:云游戏要进入新的,所谓“发展”阶段,会有两个标志。

1.巨头在开始发力整合某一市场。

这意味着巨头摸清了某一市场其他参与者的底牌,且形成了统一该市场的决心和能力。(也就是腾讯)

大厂入局,会有实质性的流量、资金导入,中小公司才能去干更多事。

2.元年风口期过后,B端开启新一轮的融资潮,并产生竞争。

这意味着元年试水、占点之后,云游戏公司还有真东西,向资本证明其空间、投资价值。

2021年至今,国内云游戏市场也确实发生了这样的故事。

在这个新阶段里,国内云游戏的市场格局、各家战略都发生了变化。

C端,烧钱大战基本结束

到2021,高额的内容、算力成本和低收入已经压倒了绝大多数C端企业,有人放弃、转型,有人却也烧出了故事,准备上市。

比如在腾讯借年度发布会和《英雄联盟手游》测试预约的机会大推即玩的5月,他们投过的两家C端云游戏公司,动视云(格来)和菜鸡都不太好过。

具体来说,他们都经历了一波较大的业务、人员调整,准备弱化云游戏C端业务,转向其他产业链环节。

其中格来,是许多人眼里这几年“最稳”的云游戏平台,他们有“2800万注册用户”。

在2020年底时,他们还招聘了新的商务总监,全国各地去跑端游和独立游戏CP,准备在付费单机之外搞个全家桶。

然后到2021年5月,他们就不干了。

据离职员工和同行从业者消息,格来背后的动视云目前只剩几个核心管理者和运维技术人员,他们已经放弃C端云游戏平台,转行做算力租赁,赚矿工的钱。

“也算终于找到了收支平衡的方法。”

另一家,菜鸡,默默地改名成了菜机。

离职员工说,那轮“腾讯的大额投资”已经迟到了8个月,到2021年初时,公司APP迭代、内容引进,甚至员工工资都受到了影响。

v2_f8ec2b2d0cc84561a7593e00f69cdc3e_img_000

改名后的,菜机

“因为C端始终无法有稳定变现,自有用户能量太小,腾讯那边又有其他安排。”

“我们可能会变成一个更纯粹的,和腾讯没有冲突的社区”。

和格来、菜鸡相似的,5G芝麻、鲸云云游戏等付费云游戏平台也已经处在“放置”状态。

据5G芝麻离职运维人员称,平台自2020年下半年就已经进入到“破罐破摔”的阶段,在等待老板所说的“千万融资”6个月无果后,大部分员工在年底离职。

当然,C端市场里也因为不差钱或不差故事而活得挺好的。

比如有运营商坐镇的沃畅游、咪咕快游还在稳定运营。

其中咪咕快游在9月底上线《原神》云游戏版之后曾一度被推上B站和百度的热门搜索,游戏至今有98%的好评率,尽管参与评价的人只有1000来个,他们还是在做。

v2_3a6b9972accc4777a348d6139e42757a_img_000

咪咕快游的《原神》,是招牌

再比如因为在早期和多家游戏CP合作,但效果没让对方满意,而被部分同行指责“破坏云游戏公司在游戏CP眼中形象”的达龙云

他们过得更好。

因为同时切线上办公、游戏、云游戏、5G等多个场景,他们早就有了120万付费用户、上亿注册用户的故事。

据员工称,在2020年6月拿完高通战略投资后,他们还会在2021年下半年启动新一轮的,“目前云游戏市场最高的”融资。

有从业者消息称,拿完这轮融资之后,达龙会在美股上市,争一争“云游戏第一股”的名头。

单靠云游戏+烧钱,烧出用户规模、融资和用户付费习惯的创业路子已经被否掉了,在C端,剩下的玩家只有游戏大厂、运营商这种自带用户和钱的,以及达龙这种讲综合故事的角色。

B端,论证垂直和稀缺

一个实话是,云游戏这行里,B端参与者的数量和生活质量一直远高于C端。

尽管到2021年,我所联系过的成都、广州等地的小公司也死了50%以上,但头部公司确实还有新故事可讲。

比如资本层面,蔚领、海马云和快盘又拿了融资,分别是1.5亿元、2.8亿元和数千万元。(有消息说快盘在年末还有一轮)

业务上,珑微发了新的产品、云鹭的云游戏直播方案要跑起来了。

之前总是一股国企味儿的视博云说是刚经历一次分家和战略调整,开始推数字孪生、VR剧本杀一类的时髦东西。

虽然如今各自境况不同,但这些公司也有共同点。

其一,B端厂商依旧普遍解决成本和游戏跨终端问题。

其二,在2021,他们开始更激进地发声,更具体地去讲他们的稀缺性。

如果你在2020年去问B端公司“你们做什么”,他们会粗略地说“SaaS、PaaS、全栈、公有云”,到2021,就不是这样。

比如蔚领时代CEO郭建君,相比2020年主推的容器、一站式上云服务,如今在说的有二:

1.绑定《原神》,说面向CP,深度定制适合其游戏产品的云游戏解决方案。

2.拿到小米投资后,借小米智能终端和元宇宙的风,说游戏在多场景的融合

立志不断做工具,成为云游戏市场Unity或Unreal的云鹭科技,CEO温向东在2021年跑了许多的会,开始更具体的讲他们的“定制场景工具”。

也就是“云游戏+直播”解决方案。

他们说自己不做云游戏,只通过工具,用云游戏的方式给其他产业赋能。

至于未来目标,也从2020年底的云游戏界Unreal变成了更垂直的“云鹭云游戏开放平台”——一个“互动直播游戏”的基础设施平台。

相似的,一直讲全栈的海马云,现在主推“在游戏行业内的PaaS能力”。以往全栈、啥都行的部分,交给股东咪咕、UCloud去讲。

C端、B端业务啥都有点的视博云,据员工消息说主管技术的CEO韩坚和不少员工已经离开。

公司会在下半年重新发布战略,大几率主讲他们“依托各种屏幕”的思路,在云游戏之外,搞数字孪生、VR教育、文旅等项目。

这些之外,板层的珑微已经是近一年里出钱办会最多的云游戏公司,产业联盟、intel,只要有云游戏的会,他们总会掏钱。至于目的,就是在介绍板子之后,具体说到针对各行的解决方案。

云VR、城市实景、电竞酒店、超大规模储存等等,和其他友商一样,宗旨,就是一个细字。

竞赛,似乎要开始了

在2019和2020两拨云游戏企业的采访里,有一个相同的观感:和谐。

蔚领时代COO李鑫和视博云CEO吴君鸣说出现这种和谐、甚至商业互吹的情况有两个原因:

1.行业还处于初期阶段,多数资本、大厂还在观望和学习期,相比自身利益,和同行一起讲好故事、证明空间吸引外部资源加入才是主要任务

2.各家的技术、产品定位并不明确、成熟,还不涉及抢夺市场份额的事

到2021年呢,这种和谐的观感正在逐渐消失。

在6月的一轮采访中,大部分企业开始以其他家的同类服务、产品做例,论证自身的优势,并开始主动的聊起同行负面八卦。

当一段市场格局已定,另一端开始谈垂直、稀缺性,争夺深度合作资方的时候,云游戏的竞赛似乎要开始了。

在这个阶段,各家的阵营、观点、业务侧重都会发生新一轮的变化。

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多采些再聊。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