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互联网“菜贩们”争抢上市背后:狼狈亏钱与大把烧钱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7wnews.com/html/news/2021/0610/8187.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互联网“菜贩们”争抢上市背后:狼狈亏钱与大把烧钱

ic-2.png2021-06-10 14:05:45  作者:南木 来源:柒闻网 

生鲜电商的竞争蔓延到了资本市场!美国当地时间6月8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相继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

纵观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的招股书,柒财经注意到,目前两者尚处于亏损状态。一边,这背后的运营链条——供应链、冷链仓及末端离不开雄厚资金的支持。

另一边,为了占据市场份额,生鲜电商平台深入社区,并砸下“血本”,上演一出又一出的补贴“戏码”。换言之,生鲜电商市场推广期,“烧钱大战”正酣,平台盈利也变得难上加难。

且据天眼查显示,叮咚买菜、每日优鲜IPO前完成10轮融资。其中。每日优鲜于去年年末获得近20亿元(未标,均为人民币)战略融资。

再者,据媒体报道,物美旗下生鲜电商——多点新鲜已为赴美IPO做准备。美菜网也计划着去美国上市。归根到底,究竟这些互联网“菜贩们”烧钱烧到何时?目前,这仍不明朗。
谁的“菜篮子”更大?

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取得收入从2018年的35.4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1.3亿元。其中,其2020年录得收入仅比2019年多出1.3亿元。

2021年第一季度,每日优鲜实现15.3亿元的收入,较上年同期的16.9亿元下降近10%。相比,叮咚买菜在2020年获得收入达到113.35亿元,同比增长192.1%。

而2021前三个月,叮咚买菜对应收入为38.02亿元,2020年同期该财务指标为26.04亿元。

此外,从2018年到2019年,每日优鲜的GMV(商品交易总额)从47.26亿元升至75.97亿元,到2020年增到76.15亿元。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为止的十二个月,每日优鲜的GMV达74.11亿元。同年4月,其GMV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37.8%。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5月,每日优鲜首创前置仓(DMW)模式。2020年,其点播的前置仓零售业务平均单价为94.6元。

于叮咚买菜而言, GMV从2018年的7.4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0.32亿元。而在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GMV达到43.04亿元,总订单量为6970万,平均每月交易用户为690万。

且同期(2021年第一季度),叮咚买菜22%的月交易用户列为平台会员,贡献了47%GMV,平均每月有6.7个订单。总的来说,无论是收入还是GMV,叮咚买菜的规模大于每日优鲜。

可同时,叮咚买菜的亏损程度也高于每日优鲜。2020年,叮咚买菜、每日优鲜录得净亏损分别为31.77亿元、16.5亿元,该财务指标在2021年第一季度对应为13.85亿元、6.1亿元。
图/柒财经据招股书制表
难改的亏损格局

根据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披露的财务数据,两个平台均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除前述所言外(两者2020年、2021年第一季度均现亏损),每日优鲜2018年净亏损22.31亿元,2019年亏损程度扩至29.1亿元。另2019年,叮咚买菜录得净亏损18.7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叮咚买菜销货成本91.05亿元,履行费用40.44亿元,合计131.49亿元。而同期,其取得113.35亿元收入。

而2019年、2021年第一季度的情况无外如是,即叮咚买菜销货及履行费用合计成本高于当期收入。相比,销售和营销费用、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及行政开支并非处在同一个量级。

无独有偶,除2020年第一季度,每日优鲜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第一季度收入成本及履行费用总和均高于对应同期收入。

叮咚买菜在招股书中提到,销售商品成本为平台直接销售产品的采购成本。履行费用是指第三方劳务公司为平台中央处理设施和一线履行站提供送货员和工人收取的外包费用。

除了外包费用外,相关设施(中央处理设施、一线履行站)租赁费用也算在其中。另外,叮咚买菜表示,随着扩大在其他城市的业务,其势必建立相应基础设施,费用也会随之增加。

且柒财经注意到,叮咚买菜、每日优鲜这类生鲜电商平台并不具有传统商超固有的“造血”功能,需要通过营销进行拉新。而各个社区成为了生鲜电商平台的主要战场。

一方面是平台推出的各种百亿红包补贴,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从优惠中深刻体验到“真香定律”,逐渐开始接纳平台。

而反映到财务数据上,销售和营销费用虽不比履行费用等达到数十亿级别,不过其规模也排在第三位,且在不断地增长。

以2021年第一季度为例,叮咚买菜销售和营销费用达3.18亿元,高于2019年全年的2.6亿元,同比增长4.58倍。同期,每日优鲜在销售和营销上花费了1.68亿元,同比增长69.7%。
图/每日优鲜招股书
图/叮咚买菜招股书
当然,正因百亿补贴策略,生鲜电商平台用户基数不断增长,并渐渐地站到资本的风口浪尖。

IPO前,每日优鲜10轮融资合计超过百亿,叮咚买菜于今年4月、5月相继完成的D轮及D+轮融资,合计获得超10亿美元的资金。

可截至2021年3月31日,每日优鲜账面上可动用的现金仅有18.44亿元,叮咚买菜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44.1亿元。

总而言之,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扭亏的态势还未出现。平台频繁融资下,运营成本也在高速消耗。站在风口上的生鲜电商难逃烧钱亏损的命运。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