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逃离北上广、跳出996、讨厌PUA,95后说我的“躺平”不是丧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finance.sina.com.cn/tech/csj/2021-06-02/doc-ikmyaawc8883973.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逃离北上广、跳出996、讨厌PUA,95后说我的“躺平”不是丧

自动播放 新闻我来说|谁的青春没奋斗?“躺平青年”根本是个伪命题
b64a-kquziik3522931.jpg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艺、廖羽、罗宁  编|王一粟

  来源:商业数据派

  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前浪与后浪在“躺平”话题上的争议不绝于耳。

  60后前浪精英已经用自身成就证明了奋斗的真实有效,但此刻我们先来听听后浪们的心声。《商业数据派》采访了三位从互联网离开的年轻人,他们一致认为:年轻人“躺平”不是丧,只是在内卷压力下的轻度“自嘲”。仅仅是选择不同,而非人生追求的崩塌。

  文|张艺、廖羽、罗宁

  编|王一粟

  “我躺平了,你们卷吧。”

  当“三胎政策”的披露遇到热议的“躺平主义”,瞬间在网络上形成爆炸式探讨。

  “奋斗?你5级打1级怪是安逸,5级打5级怪是合适,5级打10级怪是奋斗,现在是5级打99级怪……”  

  “功成名就不再是目的,让自己快乐才叫做意义。”  

  不久前,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将“躺平”这个词带火,该文对于“躺平”的定义则是低欲望地生活,极简主义,佛系但是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躺平”爆火的原因是,年轻人认为这个词汇刚好可以形容符合自己的一种新生活状态。

  社交网络开始被“躺平”的段子刷屏。知乎的实时讨论里,多达二十多个关于躺平的话题正在热议中,且参与度较高。一则“年轻人集体躺平是完全正确的!”的回答短短几天获取了近万的赞同量,跟帖一千多条讨论。作为躺平主义的大本营,百度贴吧“躺平吧”目前已经有52万跟帖,实时互动度频繁。

  英国有尼特族,日本有蛰居族,美国也有归巢族,中国又出现了’躺平族“,似乎这是某个社会经济阶段滋生出的共性特点。

  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面临高失业叠加高通胀的经济“滞胀”危机,以简单无所顾忌的朋克文化开始迅速兴起;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的破裂之后,日本长时间的经济停滞催生了自我封闭的“蛰居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不上学、不工作、不进修的英国“尼特族”发展壮大。

  在中国,随着科技渗透、商业进化,产业结构开始调整,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带来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近年,知名的互联网“996文化”盛行,人力资源众多形成的巨大替补竞争,导致以年轻人为主的互联网人感觉“无限内卷”。

  三十而立越来越难,终于,这种生存焦虑情绪爆发了。

  除此之外,线上生活方式的盛行也为众多年轻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与路径。退一步海阔天空,凭着跳跃的思维能力,他们可以选择时间更加自由的工作性质,或许是不定期工作,不坐班工作,网络创业等形式,不用硬逼着自己适应996的工作节奏。

  与此同时,“躺平”却遭到一众成功企业家和大学教授的批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表示,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发文称,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强调,现在已经是物资不再匮乏的时代,年轻人应该追求精神财富。

  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前浪与后浪在“躺平”话题上的争议不绝于耳。

  60后前浪精英已经用自身成就证明了奋斗的真实有效,但此刻我们先来听听后浪们的心声。《商业数据派》采访了三位从互联网离开的年轻人,他们一致认为:年轻人“躺平”不是丧,只是在内卷压力下的轻度“自嘲”。仅仅是选择不同,而非人生追求的崩塌。

  逃离“北上广”,躺平是理想与现实的对抗

  96年,小杨,前互联网公司策划

  “年轻人所谓的躺平,并不是完全躺平啊!”小杨是典型的“一线互联网返乡”人士。

  回到西安之前,小杨是一个在鹅厂做游戏策划三年的游戏人。“大城市大公司的一个打工人,在外界看来也许光鲜耀眼,前途似锦,但自己心里清楚,终究难以在房价起飞的城市留下一席之地。”和很多曾在一线城市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样,当规划起长远的生活时,摇摇欲坠的现实往往令人没有安全感。

  考公成为许多年轻人能够说服自己过渡到非一线城市的理由,2019年,小杨开始复习,打算备考逃离“北上广”,并成功在2020上岸。

  “回到家乡工资没有北上广深那么高,福利待遇也没有大厂那么好。”与高薪的互联网行业相比,基层公务员的工资落差较大,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消费水平的降级问题,在初期会形成一定心理落差。

  “但公务员能看到自己的工作帮助到他人,我是一个有英雄情节的人,想要能为时代创造些价值。而且公务员在很多时候不用面对互联网公司的明争暗斗,年轻人也可以到点下班,这样的生活对我来说更适合。”

  许多人默认为逃离一线城市极具妥协与无奈的选择,但小杨认为,大城市的大部分年轻人没能力靠自己买房扎根,只是换了一种更合适的状态继续追求理想生活。“退回二线城市并不是躺平,我有自己的选择。”他说。

  ”我们说躺平,更像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和日本的丧文化,是对在奋斗中看不到未来,找不到个人价值的压力的自嘲。“小杨认为大家说躺平仅仅是一种”口嗨“,就像此前自嘲”打工人“。”因为我们对于一些事情并没有更好的反抗方式,没有能力去反抗,所以我干脆不反抗,就让你没有办法剥削我。就像大家经常说的‘我只要是废物,就没有人能利用我。’ ”

  继续对这个反抗文化进行深度剖析,小杨认为其本质还是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了,社会阶层开始割裂了。所以,针对行业大佬,社会精英对于年轻人“躺平”的批斗声,小杨表示并不同意:“那个时期的大佬,成功与时代因素息息相关,他们享受了时代的红利,再加上个人能力,有很大机会跨越阶层。在一开始野蛮发展的时候,你只要找到风口,成功概率会高得多。”

  “现在还用他们的方法论来讨论年轻人已经不合时宜。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了,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跨越阶层的机会已经没有那么多了。”小杨认为,对于较为无力的现实环境,躺平是年轻人的一种反抗行为。

  “他们嘴上说自己躺平,其实反而是因为他们不躺平但又没有实际的反抗方法和渠道,只能通过种自嘲式去进行反抗。真的不反抗的状态应该像印度的低种姓族群,他们根本谈都不会谈躺平这个事。”

  跳出996,我的奋斗不止用时间衡量

  98年,小黎,前互联网公司运营

  “躺平就是抛开一切,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再为职场PUA所困,也不再做无意义的幻想。”98年的小黎认为“躺平”是成年人接受自己的一种表现。

  “你平均工时太少。”这是人事部门最后“劝退”小黎的理由,他觉得十分滑稽。

  小黎刚毕业就进了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其实有几个大厂的offer,不过当时相中了这家宣传的硅谷企业文化。“在小而美的企业有更大机会发光发热,所以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已经不再执着于在大厂做一颗螺丝钉。自由、创新、包容,专业能力优秀的小黎准备在这家新兴企业大展身手。

  不过,许多打着”硅谷范“的创业公司却极具中国互联网特色。蜜月期没过多久,小黎发现实际情况和想象中大不同:甩锅和抢功的事情屡见不鲜,所在的部门做着无意义的事情,占坑多年得以晋升的领导做着糟糕的管理,公司仅以员工的平均工时为考核结果、盲目无效且无休止的加班……

  同事之间私下抱怨过后反而更加内卷,公司的平均工时没有最长只有更长,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的员工事迹成为企业奋斗文化的楷模。“很多人为了混工时,白天磨洋工,晚饭过后开始做事情。”小黎表示上级领导就善于在晚上6点后布置当天的任务,导致被迫加班,晚上9点后下班是家常便饭。“每天下班就闭眼,睁眼就上班。”长期996让原本多彩的生活变得暗淡。

  小黎尝试去沟通,去反抗不合理,但接踵而至的是领导、BD、人事专员不停的教育谈话。“如果哪天我准时下班走了,第二天领导一定会找我谈话。”尽管工作已经完成,但是不“尊重”公司的平均工时制度也是原罪,是不努力奋斗的表现。

  在与领导正面刚后,人事部门开始不定期找小黎谈话。”他们总想以拙劣的话术给我洗脑,每次都告诉我年轻人应该奋斗,奋斗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公司。但对反馈的不合理之处视若无睹。”

  最后,公司因为不想开销赔偿费用,各种暗示小黎“自行离开”,在失望下他答应了。“这是第一份工作,比较迷茫,也急于表现和证明自己。”职场PUA可能会让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断怀疑、否定自己,小黎选择跳出来。

  再择业的时候,他奔着自己创业的方向探索。“我希望随时随地将欲望转化为现实,说白了就是实现财富自由。我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不过年轻人的优势就是时间充裕,试错的机会多,所以我决定在自己擅长的几个领域做一些事情。“

  ”我觉得’躺平’这个词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偏见。”小黎说,在上一辈成功人士看来,年轻人“躺平”是极可耻的。

  “但实际上,当今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其实远超自己的父母辈,为此付出的心力和健康代价也远非老一辈能够理解的。年轻人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选择,而且我认为‘选择’是再基本不过的权力。躺平不过是一种生活姿态而已,和奋斗并不冲突。老一辈应该给予年轻人相应的尊重,而不是以说教者的姿态来指责他们并不了解的概念。”小黎说。

  讨厌PUA,但依然想做老板的心中最佳

  97年,邹凯,前剧本杀公司编剧

  “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邹凯说这是前公司老板王朔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2019年邹凯(化名)从某双非大学毕业后,因为爱好写作,进了一家剧本杀公司。因为创作团队只有三五人,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主编和老板王朔(化名)经常和员工们吃饭聊天,王朔一般聊的是自己之前的创业经历,主编聊的是自己看过的书,邹凯觉得在此二人的对比之下,自己十分普通,因此从进公司开始,便十分勤奋。

  7点起床到公司,七点半开始工作,邹凯常常在公司呆到晚上11点,甚至有紧急任务的时候,他会通宵工作。因为团队几人都如此,邹凯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很快,因为邹凯创作出的内容,部分受到市场好评,两个月实习期一过,老板便亲自帮邹凯办理了转正手续。

  邹凯当时认为王朔很看重他,没想到这却是噩梦的开始。

  “不要觉得公司小,便没那么多小心思;不要相信自己人的说法,不要把老板当朋友。”这是邹凯从剧本杀公司离职后,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凝练成一条——在公司里,老板永远是和员工站在两个层面上思考问题的,他们不是一路人。

  面对加班,邹凯博的是加班费和好未来,而王朔看到的是你邹凯工作效率低或者认为你应该做的,公司还给你提供了办公场地,你应该心存感激,加班费是妄想;出了新目标,邹凯基于自身能力和方案可操作性提出异议,王朔却说只看重结果,“请你来就是帮我解决问题的”,“别人都行,你为什么不行”;谈及未来,王朔会“画饼”,“咱们是一个团队,出了问题我抗,就算这次创业不成功,只要有这一班人在,干什么不行”。

  ”是啊,别人都行,为什么我不行?”因为这句话,邹凯“心甘情愿”地被PUA。老板的种种话术,让邹凯从打了鸡血似的工作,慢慢变得疲惫而焦虑,转正之后就没再12点前睡过。

  离职之后,邹凯才发现,其实老板自己也没有认识到员工频频离职的问题所在,因为处在老板的位置上,他就应该那么说,似乎不一直鞭策员工、激励员工,员工就会像“咸鱼”一样,无法为公司带来价值,只有在高标准、严要求的重压之下,才能最大程度让自己的人力成本物有所值。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邹凯说:“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最开心,大家有什么说什么,我在实习期,没有KPI压力,只有学习的动力,老板给我讲他的社会阅历,不会拿KPI压我,而那段时间,是我写东西最快最好的时候。我转正之后,再也没写出什么好东西了。”

  谈及最近热议的年轻人“躺平论”,邹凯沉吟片刻,说:“我进上家公司,实习期工资4000,转正后因为种种原因被扣钱,每月拿到手里的不到4000,成都洗盘子的都比我赚的多,但是我却熬夜通宵陪公司走了半年多。“

  在邹凯看来,小公司靠人情管理,靠老板魅力和团队氛围留人,大公司靠制度管理,靠薪资和上升空间留人,如果规则用反了,效果也只能适得其反。

  “我现在依旧辛苦工作,依旧隔三岔五的叹气和说躺平,这于我而言,是和自己和解的契机,是疲惫生活里喘息的窗户。我可以说自己要躺平,别人不可以,因为我了解我全部的工作状态,而评价的人只是管中窥豹。况且,她还是个老板。”邹凯这样评价董明珠等名人、高知说年轻人“躺平成风”一事。

  躺平看似一种逃避心理,但其实却更像年轻人尝试打破围城的迂回战术。因为在一个已经成熟的陈年规则系统内,他们大多数人鲜有话语权,只有无条件服从。那他们可以选择重新根据自己的时代规则去建立一套游戏体系,或许与主流相悖,但也值得背水一战。

1.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