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No.26 何为五四精神?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uanfeng.club/index.php/2021/06/08/no-26-%e4%bd%95%e4%b8%ba%e4%ba%94%e5%9b%9b%e7%b2%be%e7%a5%9e%ef%bc%9f/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o.26 何为五四精神?

五月四日罗家伦写了一份《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印刷5万份,广泛散发: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不去详细讲述当时的事迹,只需看一看这份广为传发的传单即可。

「我们的外交」、「中国的存亡」、「中国的土地」、「中国的人民」、「全体同胞」这些关键词,说明当时的青年心中所思所想皆为国家。当时的政府还是北洋军阀,国家并未实质统一。为什么他们有这样的气魄不惧军警逮捕的威胁?为什么他们的传单中处处想的是同胞、中国?

如果那些青年是今天的我们,又将如何呢?


启蒙和救亡

李泽厚曾提出,当时的五四运动其实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运动,一个是爱国反帝运动,一个是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自1915年起就一直从文化的角度来启蒙大众。五四包含着救亡和爱国,而救亡和启蒙结合在一起,就形成浩大的声势。其实启蒙也借着救亡声势大涨,启蒙也给救亡提供了思想和人才。

因此我们要从两手来考虑问题,即救亡和启蒙。启蒙是一直以来在那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在做的,而救亡是自五四以来愈演愈烈的,是主要由学生发起的。甚至在胡适看来,五四只是整个文化运动中的一项历史性的政治干扰,而学生群众可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到这里其实比较清晰了,五四精神在救亡层面而言可以说是爱国的,这种爱国是进步的、忧国忧民的;同时又因为学生运动而是探索的、无畏的;又由于包含启蒙而是民主的、科学的。


再看当代中国之青年

2020年我写过一篇《五四精神和后浪》,当代中国青年究竟如何、应当如何?

首先如今中国政府不复那时的北洋政府了,不会再出现山东被列强从德国手里转手让给日本那种「外交大失败」了;或许正是由于国力的不同,如今的青年不再需要日日思虑「中国的存亡」,时时提醒「同胞们起来呀」。

不再有救亡的迫切性,那启蒙呢?民主、科学、进步呢?

当代青年,能否做到启蒙中所提倡的「民主、科学、进步」?

以我所观察到的而言,多不复矣。谈到工作,多谈及前程、待遇,不再热情政治,时时忧心未来的职业和发展。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若真至救亡时,能否如那一代学生一样,走向街头,昂首为国家大义计?能否如那一代知识分子一样,奋笔疾书,为启蒙奔走呼号?

读史书,常有文死谏、武死战之说。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言,顾炎武曾言:「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林则徐也曾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实这些都是五四精神的内核。所不同的是,古时候都是士大夫受儒学熏陶,以天下为己任;到了五四,成了一群学生走在街头上。

回到题目上,五四精神还在吗?以救亡为主体的或许不在,但是「民主、科学」依然存在,热情政治或许减少,但是「心存天下」依然存在,自强吾辈依然存在。五四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代一代青年的真正觉醒,以及随之而来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而青年的觉醒,才是国家的觉醒。

本条目发布于2021年6月8日。属于未分类分类。 ← No.25 信息的获取效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

显示名称 *

电子邮箱地址 *

网站网址

在此浏览器中保存我的显示名称、邮箱地址和网站网址,以便下次评论时使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