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直播电商这波,抖音快手干不过淘宝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2201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就像阿里死活做不成社交,做内容大文娱也不上不下一样,抖音快手凭什么能做成电商?也许是冥冥中的集体潜意识吧,中国互联网不允许出现辣么牛逼的存在。

2020年,直播电商风起云涌,淘宝抖音快手三国杀,腾讯京东拼多多悄默默入局。这一波直播风潮,谁能笑到最后,拿下直播电商铁王座? 就现在观察下来,抖音快手也许仍会保留电商份额,但最后收割流量的却会是淘宝。 何出此言,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抖音快手出不了李佳琦、薇娅

目前抖音快手的卖货数据貌似还不错,但如果把视角放大,你会发现不论是快手的老铁义气还是抖音的精致人设,归根到底是“粉丝逻辑”而不是“卖货逻辑”,粉丝必然有离去的那天,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直播电商这波,抖音快手干不过淘宝

抖音快手做电商,说白了就是收粉丝税,捞快钱。 

1、主播不具备持久卖货的基因

抖音快手主播们直播卖货的底气在于,经过他们长时间的内容耕耘,或者因为专业内容,或者因为有趣人设,收割到了一波粉丝流量,寄希望于把流量变现。 貌似合理,但流量≠变现。 

内容流量是情感考量,直播卖货是利益考量。

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逻辑。做内容考验的是对粉丝情绪的洞察力和内容的良好展现力,卖货考验的则是对产品、价格、服务等的把控以及对种草、话术、活动等的专业度。抖音快手的大部分主播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靠情感可以让粉丝买单一次两次,但如果要持续买单,粉丝对主播的考量标准将从内容主播切换到带货主播,由情感关系切换成利益关系,进入冷静消费期。 

主播们的优势在于对粉丝很了解,和粉丝建立起了很好的情感链接,但这种喜好和信任并不足以覆盖粉丝的理智。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对吧。 至于明星带货,肯定也不是常态,因为影视行业比卖货赚钱。明星的立身之本也是唱歌跳舞演戏,不是产品带货。

直播电商这波,抖音快手干不过淘宝

从新抖数据也可以看到,明星带货普遍“出道即巅峰”,之后断崖式下跌。

2、卖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为了卖货,京东的物流投入,耐克的研发投入,百事的营销投入,都是以亿来计算的,还是美金。 根据Questmobile,2020年1月抖音、快手MAU分别达5.5、4.9亿,合计超10亿,但卖货并不是有钱有流量就能做的生意。 

直播的爆发式销售离不开长时间的品牌沉淀,一个主播再受欢迎也不可能代替品牌前前后后真金白银的投入。 主播的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频繁翻车的直播间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的直播带货更多是“看热闹、搞促销、造概念”的合流,最终直播必定要从娱乐型经济转为基建型经济,从看热闹转变为理性消费。这时候,专业做内容的主播,在卖货上就更比不上专业带货主播了。 

没了流量红利,没了病急乱投医的品牌商,主播们的带货收入锐减,最后带货收入可能还不如老老实实做内容。 潮水褪去,直播也只是另一个稍显特殊的售卖渠道而已,不比广告恰饭强多少。

3、淘宝才是带货主播的归宿 

抖音和快手那么多主播,必然会出现一些带货非常专业的主播,之后是留下来还是去淘宝?我的看法是除了辛巴等与平台深度捆绑的头部主播,没有供应链支撑的主播会选择去淘宝。 

第一,用户的认知是非常顽固的,抖音快手就是一个休闲娱乐平台,不是购物平台。当你的基本盘变成带货之后,留在抖音快手必然会对粉丝的认知产生割裂。“我是来刷视频的,结果你让我买东西”。这样不符合粉丝期待,流失会很大。 

第二,带货是一件系统且专业的事情,直播间是表象,背后有一整套东西。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部分最好由平台来解决,很显然,卖货这方面淘宝才是专业的。抖音快手也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基本盘转成电商公司。

二、抖音快手做不了电商

为了抓住直播电商这波风口,快手电商产业带做得风生水起,抖音更是把电商调整成了一级业务部门,似乎可以轻松再造一个电商生态一样。 

loadimg.gif

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电商从来不是一门有钱有流量就能做成的生意。遥想当年的飞凡网,号称“腾百万”,结果成立悄无声息,死了同样悄无声息。

1、电商是互联网上的重工业 

10年前,谈及电商企业的核心,刘强东说:“所有庞大的体系,绝对不是一个有钱的企业,可以短时间建立的。” 

阿里巴巴2003年成立,阿里的实力从去年双十一的一组数据可窥一斑:物流订单12.92亿、阿里云峰值54.4万笔/秒、支付宝OceanBase每秒处理峰值6100万次、淘宝直播促成交易近200亿…… 

京东商城2004年成立,自2007年自建物流体系,截至2019年6月,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达到23座,数量继续增加,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八大物流枢纽,同时也是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 

要做好电商,除了时间和金钱,还需要物流、技术、商户、数据、人才、经验等多方面的积累,这显然不是抖音快手可以随随便便就能做起来的。 当年的微博,流量庞大、大V云集,兴冲冲搞电商,即使出了张大奕这样的带货红人,最后还是没能成气候。 

做内容社交可以轻资产,但电商却是实实在在的重工业。

2、流量、达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奏效 

在经过市场初期的混乱过后,相比起直播车、钻展这样的传统电商营销方式,直播电商在获客成本和转化率上已经不再有明显优势,甚至因为明星、网红的高额坑位费,以及层出不穷的刷单造假问题,直播电商的ROI越来越差。 直播电商的最大价值实际在于粉丝信任。

据电商业内人士介绍,直播电商的粉丝回访成本几乎为0, 而传统电商的的粉丝回访成本甚至能达到300元。 信任的来源是粉丝,抖音快手既有流量又有达人,按说信任应该不缺,但实际上两者并没有打造并转化这种信任的成熟路径。 

在抖音做直播带货,指望粉丝买单是行不通的。

因为抖音采用中心化的流量分配原则,粉丝喜欢的是内容而不是达人,粉丝粘性相对较弱。 要想保证直播间的人气必须向平台采购流量,这跟淘宝的直通车并没有本质区别,但很明显,在粉丝质量、转化路径、投放策略上,淘宝更加专业。 

而在快手做直播带货,虽然老铁们的粘性很高,但浓厚的家族氛围拉高了卖货壁垒,粉丝更像是老铁的“私人财产”,这大大限制了达人卖货的范围。如果不是辛巴、散打哥这样的大主播,直播带货也仅仅能温饱而已。

3、电商不一定比内容赚钱轻松 

如果一定要硬着头皮做,不是说不行,毕竟有钱有流量,基础条件已经具备。问题是值不值得做。 

抖音快手的本行是内容社交,并不具备做电商的基因,如果要大力做的话,不仅要从头搭建电商团队和电商生态,关键还需要解决和本业务的冲突磨合问题。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当年的腾讯为什么放弃做电商反而入股京东,因为算下来发现自己做还不如入股京东赚得多。 作为一家轻资产企业,腾讯的毛利率原本一直维持在65%以上。但在 2012 年收购易迅后,毛利率迅速跌至58.5%,原因是电商业务是一个毛利率还不到10%的赔钱货。 

本身抖音快手的变现方式就很多,除了传统的广告和游戏外,深挖内容价值无疑更符合平台的属性,比如IP孵化等。

4、直播带货会在抖音快手消失吗? 

如果把淘宝的直播带货比喻成传统模式,那可预见的,抖音快手有很大的机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直播带货模式。毕竟抖音快手沉淀的社交信任和流量太多了。

就我判断,知名品牌和白牌在抖音快手都有一定的机会。

对于品牌商来说,在抖音做品宣、在快手清库存会逐渐成为常态,也更能发挥各自优势。抖音的“精致人设”更符合品牌期待,快手老铁的超强带货力则为清库存提供了新途径。

对于白牌来说,各类批发商、小店主或者果农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合在淘宝开店,抖音快手会是个不错的卖货渠道。这时候直播就跟微商一样,纯靠信任卖货。

当然,直播电商虽然会在抖音快手长久存在,但平台会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就像是广告营销号一样。

抖音快手的基本盘是休闲娱乐,而不是广告、购物,平台会允许主播们靠广告、直播带货恰饭,但绝不会让铜臭味太重,影响平台氛围。 最后就是擅长带货的带货,擅长广告的广告,合理恰饭不喧宾夺主就好。

直播电商这波,抖音快手干不过淘宝

现在直播带货的确很热闹,平台、资本把概念也炒得很热,但决定一件事情成不成,从来都是人民需不需要、大环境允不允许,而不是平台想不想。 

既然自己做不划算,抖音快手的这波直播带货流量,能消耗掉的也就只剩下淘宝、京东这些电商专业玩家了。 

如果抖音快手只是想过一把直播电商的瘾,没问题,但如果想真刀实枪地干,够呛。

参考文章:
略大参考《腾讯做电商,终究只能在门口蹭蹭而已!》
华尔街见闻《抖音动了阿里命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