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剑风传奇》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3757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再见,三浦建太郎。再见,《剑风传奇》 | 机核 GCORES
Your web browser (Chrome 77) is out of date. Update your browser for more security, speed and the best experience on this site. Update browser Ignore
本文系用户投稿,不代表机核网观点
收听本文25:22
作者 / 若风 编辑 / 彼方
特别鸣谢 / 栗子頭

在5月20日这本应该充满爱与幸福的一天,我们却收获了一则突如其来的噩耗,《剑风传奇》的作者三浦建太郎因急性主动脉解离于5月6日不幸离世,享年54岁。

连载30余年,跨过世纪之交的该作,代表着日本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标杆。我们时常开玩笑说,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结局,却不想这成了永远不能实现的愿望。

去年,我们撰写了一篇关于《剑风传奇》的推荐文章,而今天我们谨以此文悼念逝者。斯人已逝,愿一路走好。

再见,三浦建太郎。再见,《剑风传奇》。
白泉社发布的讣告
平泽进:因为我不能喝酒所以很少有和你聊天的机会。但今日我们来尽情畅谈一番吧。
它并不单单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描绘一个黑暗至极,却恢弘壮阔的剑风世界。
前段时间笔者在 《今 敏背后的男人——为他的电影注入另一半灵魂的鬼才》(点击查看)一文中不经意提到:今 敏的御用配乐家平泽进同时也是日本经典动画《剑风传奇》的灵魂人物。 仅这短短的一句话,便引起了很多读者关于《剑风传奇》的回忆和反响。
这部动画为何有着如此大的魅力呢?
《剑风传奇》(ベルセルク)——这部跨越世纪的作品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心头至爱、甚至是宝藏。
※《ベルセルク》系列只有1997年TV版标题为『剣風伝奇ベルセルク』,官方名仍然是ベルセルク或Berserk,台版和港版分别译为“烙印勇士”和“烙印战士”。现在《剑风传奇》流传度最高,故后文均统一为《剑风传奇》。
《剑风传奇》是一部故事背景设定在欧洲中世纪的魔幻史诗之作。从诞生之时起,它便注定饱受争议——这是一部对暴力、血腥、性等元素毫不掩饰的作品。
但同时,它也因为有着宏大的世界观、令人绝望的黑暗元素、极其硬朗的画风中又兼具少女漫画般细腻的人物情感等因素,注定将会留名历史。
不知不觉,《剑风传奇》已走过30余载,而动画和游戏也各制作了3部。在这30年中它的影响波及世界,涵盖了整个动画、漫画、游戏界。
在欧美两个著名动画与漫画咨询网站 MAL 与 ANN 中的漫画 TOP10,《剑风传奇》均以高人气和高分数常年保持着绝对第一的位置。直至今天全世界仍有众多死忠粉翘首以盼原作漫画的更新。
MyAnimeList
Anime News Network
尽管评分网站向来只是一个参考,但也足以可见《剑风传奇》在欧美读者心中的地位。
而在日本国内,著名游戏制作人宫崎英高作为《剑风传奇》的忠实读者,为了“催更”甚至制作了对游戏界影响深远的《黑暗之魂》系列。(游戏中大量借鉴和致敬《剑风传奇》)
在这官方即将举办30周年纪念活动的节点,笔者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拙笔,在回首总结《剑风传奇》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同时,将这部世纪之作介绍给那些没有接触过它的朋友们。
《黑暗之魂》对《剑风传奇》的部分借鉴
最硬核的少女漫画
如果在网页搜索栏中敲打下关键词:《剑风传奇》和少女漫.......
是的,你会发现《剑风传奇》其实是一部“少女漫画”。
《剑风传奇》的故事主要讲述了:有着悲惨童年经历的主角格斯,被佣兵团鹰之团的领导人格里菲斯招入麾下并成为挚友。格斯在鹰之团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与爱情,并为了实现格里菲斯的野心一次次挥舞自己的巨剑。然而在通往各自梦想的道路上,两人最终产生了分歧。
一直徘徊于野心和理智边缘的格里菲斯最终招来了降魔仪式:蚀,他将鹰之团众人作为祭品成为了能主宰命运的五位神之手之一,并侮辱了格斯的爱人兼自己最信赖的部下之一:卡斯嘉。侥幸逃脱的格斯,带着因精神崩溃而疯掉的卡斯嘉踏上了复仇的道路。在充满奇幻的旅途中他邂逅了新的伙伴们,随着自己的成长也有了新的目标。
从地狱爬出来的黑色剑士,代表帝国希望的光之鹰
对卡呆无微不至的格斯
很显然,《剑风传奇》的故事基调是非常黑暗、残酷的。那为何很多人称其为少女漫画?
1989年10月,《剑风传奇》首次刊载在《月刊アニマルハウス》(Animal House)杂志上,这本杂志是以出版少女漫画、少女杂志而闻名的白泉社(樱兰高、水果篮子、夏目友人帐等)旗下的青年向漫画杂志。但1992年该杂志停刊,《剑风传奇》移籍到新创刊的青年向杂志:《ヤングアニマル》(Young Animal)。
作为白泉社旗下少有的非少女向出版物,《ヤングアニマル》可以说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不少粉丝便调侃其为少女漫画。不过从《剑风传奇》所刊载的杂志来看,它其实一直是属于青年向的作品。
《ヤングアニマル》上《剑风传奇》的双开封面
除却开刊载杂志的因素,《剑风传奇》被称为少女漫画,还需要“究责”创作者三浦建太郎。他曾多次表示自己在创作时参考了很多少女漫画,如《风与木之诗》《凡尔赛的玫瑰》等作品。
在《剑风传奇官方公式书》(ベルセルク オフィシャルガイドブック)中三浦建太郎回忆自己创作《剑风传奇》时的想法: 

就算格斯这个角色在我心中已经完成了,但这毕竟是新人的漫画,根本比不上武论尊老师的大作(《北斗神拳》的脚本作家)。因为我本身也喜欢看少女漫画,所以就采用了令人难过的人际关系与情绪等元素,试着改变过去的做法。

之前我是采取《北斗神拳》的路线来切入,正因为那样才打不过身为原创的武论尊老师啊(笑)。我想说这是个好机会,才打算改变武器,以《凡尔赛的玫瑰》《风与木之诗》的风格来进行挑战。这对自己来说算是全新的境地,我是否能够把周围人们以及青春时代的回忆都放进作品当中呢?

凡尔赛的玫瑰
在《剑风传奇》中,我们确实能看到很多明显借鉴和学习少女漫画的元素。最典型的莫过于格里菲斯的人物设计,以及很多场景的设计。
从少女漫画中走出来的格里菲斯
但实际上,三浦建太郎从少女漫画中所学到最重要的莫过于对情感的表达。作为超级硬派的黑暗系漫画,《剑风传奇》并没有沉迷于单纯地给予观众猎奇、血腥、暴力等感官刺激,而是十分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及人物关系的多重建构。
格斯与格里菲斯的相濡以沫到最终反目成仇、格斯与卡斯嘉从死对头到相爱的微妙情感变化、“骑剑女”法尔纳塞和同父异母却作为自己仆人的哥哥塞尔彼高等等,每个主要人物之间都有着错综复杂的故事线以及细腻的感情流变。
当这些人物游走交错在同样复杂的世界观中,《剑风传奇》宏大的故事格局和情感张力便跃然纸上。
法尔纳塞和塞尔彼高
跨越个人局限的史诗之作
在这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力量与荣耀’、‘人性和信仰’、‘传说与魔法’、‘血腥与恐怖’等元素构成了《剑风传奇》宏大世界观的基调。
正如上文所说,《剑风传奇》宏大的故事格局与复杂的人物关系在当代日本漫画中是十分少见的。而三浦建太郎则主要是从视觉表现手法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借鉴两个方面打造了《剑风传奇》厚重的史诗感。
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之所以能被载入史册,除了其作品极其尖锐地去剖析人类劣根性,并表现出超越个体的普世价值之外,其很多作品如《影武者》《乱》《七武士》等,故事格局、场面调度之宏大,思想视野、画面之开阔,不仅在日趋个人影像化的日本,就算放眼世界能与之匹敌的人都很少。
黑泽明的电影中充斥着教科书式的画面构图
《剑风传奇》中也有着很多非常经典的构图
当然这里并不是拿三浦建太郎与黑泽明相提并论。笔者想要强调的是,当创作者身处弹丸之地的日本,不论电影还是漫画,甚至是从其各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来看,想要突破创作者的个人视野局限,创作出具有厚重历史感的宏大题材作品是极其困难的。
黑泽明的战争电影最令人称道的无疑是那优异的场面调度功力,而在《剑风传奇》漫画中,表现战争场面及宏大场景时,三浦建太郎的视觉设计同样十分精彩。为了达到气势恢宏的效果,三浦建太郎经常进行跨页、跨格作画,加上他一流的绘画功底,欧洲中世纪冷兵器短兵相接、攻城战、战马冲锋时的震撼场面表现得酣畅淋漓。
黑泽明《影武者》
《剑风传奇》的战争场面
除了通过视觉表现手法体现出作品的史诗感,三浦建太郎还大量借鉴了欧洲的神话传说和真实历史,使得作品在世界观的塑造上,展现出了日本漫画中少有的宏大格局,可以说《剑风传奇》的成功离不开其历史观的建构。
作为欧洲文化向外推广的标志性元素,骑士与公主的绝美爱情、荣耀与信念、高贵优雅的宫廷生活、黑魔法和神秘的女巫等内容,在日本漫画中也再常见不过了。同样,《剑风传奇》中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经典元素。
而实际上《剑风传奇》的原名:ベルセルク(Berserk)正是源于北欧神话中的狂战士。格斯
那身披黑色战甲,无视肉体撕裂地挥舞着巨剑的身影,再适合不过狂战士这个称呼。
《剑风传奇》中也有着经典的女巫、盗贼、战士、 精灵等设定
为了让作品具有真实的历史厚重感,三浦建太郎更是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观看了非常多相关的电影。
《剑风传奇》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欧洲中世纪,故事中两个主要国家米兰特与尤达长达百年的战争,正是借鉴著名的英法百年战争。目前关于中世纪的定义公认起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这长达1000年左右的历史长河中,西欧一直处于混乱的战争状态。
在这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力量与荣耀” “人性和信仰” “传说与魔法”“血腥与恐怖”等元素构成了《剑风传奇》宏大世界观的基调。在1996年的访谈中,三浦建太郎这样谈到《剑风传奇》的世界观设定:
嗯,故事的大部分无疑是来源于中世纪,但是也有些特征是属于梵蒂冈统治时期的,这其中包含着许多历史阶段。实际上,我是把从中世纪的开始一直到其结束的整个阶段融合在一起,自创了一个年代。 ......是的,因为我希望读者们可以真正的沉浸在欧洲中世纪当中。为此我特别收集了很多电影素材。
《剑风传奇》原漫画中,血腥暴力的砍杀与监狱酷刑让人真正感受到了冷兵器战争时代的残忍。而在细节上,三浦建太郎对建筑、衣着、盔甲武器、氛围等细节也非常考究。
战争年代,连老鼠都成为竞相争夺的珍贵口粮
冷兵器时代的战斗往往更直接、更残忍
但是,三浦建太郎并没有止步于单纯地引入欧洲元素。《剑风传奇》中的世界之所以能让无数人沉迷,更重要的是三浦建太郎对于历史、魔幻元素的提炼和加工,从而在历史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黑暗时代”。
三浦建太郎所打造的“黑暗时代”
如果看过《剑风传奇》的漫画或者动画,应该会对笼罩着整部作品的黑暗、压抑之感难以忘怀。
近年来,在很多日本漫画及游戏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精灵”“矮人”“冒险者”等元素建构起来的勇士冒险故事基础体系,以及欧洲中世纪历史。尤其是受《龙与地下城》与《魔戒》等作品的影响,以《勇者斗恶龙》为典型代表,日本游戏和漫画创作者似乎非常偏执于打造有欧洲元素的异世界冒险之旅。如动画《向美好世界献上祝福》《Overlord》《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等等。
或许因为欧洲神话传说中的剑与魔法是男人们永远的浪漫吧。
“勇者” “恶龙” “圣杯” “女巫” “骑士”,这些词汇本身就源于欧洲
但这些作品往往都只是比较浅显地借鉴欧洲文化中比较正面或者小部分元素。
而《剑风传奇》中三浦建太郎则大量加工融合了欧洲中世纪真实的历史和神话传说,让《剑风传奇》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漫画”。就像三浦建太郎自己所说,他虽然大量借鉴了欧洲中世纪历史,可是并没有完全按照历史发展去束缚自己的创作:
因为我认为,遵循真实的历史会限制我的创造性......趁我还年轻时,我想尽量多多运用我的想像力,接下来到老了以后,我就可以去画历史漫画了 。
所谓“黄金时代”,对于两人来说也是最美好的时代,与之对应的便是黑暗时代
如果看过《剑风传奇》的漫画或者动画,应该会对笼罩着整部作品的黑暗、压抑之感难以忘怀。
无止境的战争、封建社会的形成、宗教争端、黑死病等,让人们也将西欧的中世纪称之为“黑暗时代”。《剑风传奇》中对疾病、难民、酷刑、异端宗教等描绘,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恐怖之处。
《剑风传奇》中恐怖的监牢酷刑
格斯所处的时代参考英法百年战争,既1337年至1453之间。在这期间西欧爆发了恐怖的黑死病,甚至一度让英法停战10年。
而在《剑风传奇》中出现的鸟嘴医生形象正是来源于黑死病爆发时带着“防毒面具”的医生形象,他所谓的“天生疾病”也与黑死病症状类似。
另外,《剑风传奇》多次涉及“女巫集会” “猎杀女巫”等相关情节,尤其是断罪塔篇中,女巫集会桥段是非常重要的剧情之一。
但其实欧洲真正爆发大规模“猎杀女巫”行动是在1486年《女巫之锤》(The Hammer of Witches)出版之后,这本书详细描述了女巫的罪过,以及如何辨别、审判女巫,让当时众多无辜的百姓惨遭迫害。
三浦建太郎也在访谈中提到他是故意将这一历史提前。这种融合中世纪各个阶段残酷史实的做法,无疑更加集中地塑造了作品整体压抑、诡异的氛围。
拉丁语版《女巫之锤》1669年版的标题页
作为类似于《冰与火之歌》《魔戒》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剑风传奇》,其中的魔幻色彩无疑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也正是这些魔幻元素铸就了《剑风传奇》那让读者无法自拔的“黑暗”。
为了打造与中世纪的黑暗风格相匹配的魔幻元素,三浦建太郎参考了很多欧洲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比如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三浦建太郎参考了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等人的作品。
埃舍尔的作品(左) 剑风传奇(右)
耶罗尼米斯·博斯的作品(上) 《剑风传奇》(下)
《剑风传奇》中的场景设计
同样,《剑风传奇》中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怪物也让人印象深刻。在这些怪物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些著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吉格尔(H.R. Giger)的影子。科幻恐怖电影《异形》系列中异形形象便是根据其画作:《死灵IV》(Necronom IV)进行设计。
虽然并不能肯定三浦建太郎借鉴了《异形》中怪物的设计,但是他曾明确表示过自己非常喜欢《养鬼吃人》《恶魔人》《暴力杰克》等作品,还很喜欢蒂姆·波顿和山姆·雷米的电影作品。在三浦建太郎出名之前,还发生过《剑风传奇》和《鬼玩人2》内容上的撞车事件,吓得他害怕自己会涉及侵权,当然最后只是虚惊一场。后来三浦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这些看过并且喜欢的电影中的风格和元素融入进剑风世界。
《剑风传奇》(上) 《死灵IV》(下)
曾被侵犯过的卡思嘉,其梦境中象征着性器的怪物
被誉为《剑风传奇》音乐之父的平泽进,无疑在配乐方面也加强了动画的黑暗质感。在采访中,他表示其实早在接手动画配乐之前,一些音乐的想法早就已经在他脑海中了。当三浦建太郎盛情邀请他为动画配乐时,平泽进只是单纯地制作“平泽进的音乐”,换句话说《剑风传奇》的配乐完全是他个人风格的展示。

鷺巣先生(剑风传奇另外一位音乐制作人)可能也感觉到了,如果让我制作动画中所有配乐的话,会无路可逃、无药可救(的绝望)呢。因为画面和音乐的质感非常贴近,很好地表现了《剑风传奇》中有着绝望感的故事,(因此)可能很多人会有“平泽=剑风传奇”的想法。但是,就算三浦建太郎先生在作品中试图于黑暗中留下光明的希望,也会被我的音乐表现出的绝望感给掩盖。

好在鷺巣先生优雅且风格化的“黑暗”走了进来,在绝望中的某处点亮了光芒。鷺巣先生的音乐阻止了我那“混乱不堪”、让动画遍布黑暗的音乐。

和今 敏导演一样,三浦建太郎在进行创作时,时常都是听着平泽进的音乐并从中获取灵感,因此《剑风传奇》中的音乐才会与画面如此完美地契合。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泽=剑风传奇”的想法或许并不过分。
师匠开心就好
黑暗至极的反命运悲剧
善良和邪恶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在充满野心与堕落的至暗时代,人性的光辉才会愈发闪耀。
如果说暴力、血腥、性等元素作为转瞬即逝的视觉奇观,吸引了人们的眼球。那么真正能让《剑风传奇》这部经久不衰的作品沉淀下来的,无疑是对人性的刻画。
从《剑风传奇》整个故事的走向来看,其实它的“正史”,即格斯成为黑色剑士踏上复仇之路,是漫画的第14卷才开始讲起。如果除开作为漫画开头,以倒叙讲述格斯成为黑色剑士不久后的事的1~3卷,三浦建太郎用了近6年时间,10卷的容量去讲述故事的“前史”——黄金时代篇。
为了勾勒和铺垫整个“复仇故事”的时代轮廓和人物动机,三浦建太郎当时几乎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的精力,但也正因为这样,《剑风传奇》中的每个角色都非常饱满,他们的一举一动才能深深打动我们。
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剑风传奇》更像是一幅历史绘卷
《剑风传奇》的主题离不开命运两字,作品中也反复提及“因果律”“命运”等词,特别是被很多人称作经典的黄金时代篇,更是一出充满宿命论的命运悲剧。
一场决斗决定了两人一生的命运
在传统希腊文学作品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所向披靡的英雄们最终无法战胜自己既定的命运。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

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

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处于最惨动画角色顶端的格斯:纵向坐标是痛苦值,横向坐标是作死度。
格斯的出生
被称为史上最惨男主的格斯,从出生便注定是一个“挣扎之人”。格斯从死去的母亲体内挣扎而出,被养父培养成雇佣兵并卖给恋童癖的军官,尽管在鹰之团享受到了短暂的亲情与爱情,却被挚友背叛,即使这样,身体与精神上的创伤从未击垮过他。
在被格里菲斯打上烙印后,他成为了恶魔们每个夜晚狩猎的目标,但却仍然能够后喊出藐视命运的语句。
如果只是卖惨和展现主角抗拒命运,那么很多王道热血番都能做到。《剑风传奇》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少女漫画”,其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把握可谓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相比于同类战斗漫画)。
除了格斯对格里菲斯态度的明显变化、对卡思嘉的无微不至。三浦建太郎在很多场景都对格斯进行了多方位的刻画。
比如在没有被动画化的欲望的守护天使篇中,杀戮机器一般的格斯斩杀了变成怪物的伯爵,其女儿扬言总有一天要杀了格斯。格斯看似不屑一顾,但在转身后却流露出被误会后极其失落的表情。
另一方面,《剑风传奇》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人物层次的多样性——没有一个人是绝对的善良或者邪恶。
主角格斯曾误杀无辜的小孩阿多尼斯;格里菲斯虽然为了自己的欲望而黑化堕落,但作为一个领袖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而任贤用能,公正开明的米特兰国王,背地里却是一个垂涎女儿身体的鬼父,他对格里菲斯的酷刑也直接导致了整个悲剧的诞生。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也以“过失说”诠释过悲剧:“悲剧主角‘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也就是说‘和我们自己类似’。悲剧主角的祸,不完全咎由自取,又有几分自取。悲剧主角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因小错而得大祸,才能引起我们的哀怜和恐惧。” 
善良和邪恶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在充满野心与堕落的至暗时代,人性的光辉才会愈发闪耀。
《剑风传奇》历经30余年,其在全球的热度依然没有减弱。相反,凭借着电影与动画新作的不断推出,它迎来了新的活力。目前三浦建太郎依然保持着高质量漫画更新,只是碍于身体原因和漫画越来越精细(甚至是有意炫技),曾经那个“三浦肝太郎”已经不再。
如果谈到新人如何入坑,最好的选择无疑是读原漫画。动画方面1997年的TV版基本上是按原漫画的黄金时代篇进行改编,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画风和叙事节奏有些许年代感,并且因为尺度原因做了一些删改,但无疑它是最经典、最原汁原味的版本。
1997年版有着非常细腻的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2012年的电影版《剑风传奇 黄金时代篇》三部曲,基本上可以看作是1997年TV版的“总括升级版”。尽管为了压缩时长有大量改动,让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都不尽人意,但制作水平相较1997版有着巨大提升。
最新的2016版TV动画有2季24集,故事则发生在“黄金时代”之后,虽然明显制作经费拮据,但是仍很好地表现了作品的精神内核。
最后,既然我们以平泽进为始,那么也以他作终吧。作为日本顶尖独立音乐制作人的平泽进,他的音乐贯穿《剑风传奇》整个动画系列,可以说无法想象没有平泽进的《剑风传奇》。
在《剑风传奇 黄金时代篇》的主题曲《Aria》中,平泽进为了表现动画的独特世界观甚至自创了一种语言:平泽语。
相比略显华丽、昂扬的《Forces》与格斯的“角色曲”《灰よ》,《Aria》或许更能表现《剑风传奇》整个作品的基调——它并不单单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描绘一个黑暗至极,却恢弘壮阔的剑风世界。
《Aria》平泽进Live现场视频
特别鸣谢:《剑风传奇》贴吧吧主 栗子頭 为文章进行校正并提供相关资料,如希望对《剑风传奇》系列进一步了解,可在 B 站,机核,知乎搜寻栗子頭整理和制作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