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世界上最先进的疫苗在A股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5007427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世界上最先进的疫苗在A股

微信公众号:君临财富。全球投资大趋势。

说到新冠疫苗,现在有个辩证唯物,又红又专的段子:

目前来说,毋庸置疑肯定是灭活好。

等到以后国产mRNA上市了,就觉得是mRNA好。

虽然说段子辩证唯物,但还是不忘与时俱进,因为归根结底来说,共识就是“mRNA疫苗大法好”。

效果就是硬道理,从目前披露的数据看,mRNA疫苗的保护率都在90%以上。

如果站在决策者位置上,保护率只是问题的一方面。

快速让人民接种疫苗,一方面是获得安全感;一方面是群体免疫,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看,mRNA疫苗可谓有先天优势。

灭活疫苗需要先培养鸡胚(大量受精鸡蛋),然后用鸡胚扩增活的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用电子辐射灭活,最后将新冠病毒尸体收集提纯,巴拉巴拉......

而且生产过程都需要在P3等级实验室完成,所以制备需要更长的周期,成本不低。

而mRNA疫苗更像化学药物制造,周期短,产能大,有规模效应。

技术成熟,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一说到中国的mRNA疫苗,可能大家都知道复星医药将与拜恩泰科(BioNTech)合资,就是辉瑞那款mRNA疫苗(BNT162b2),进行本地化生产。

按照如今的语境,这是洋奴哲学,买办路线。

其实还有一条国产路线,就是艾博生物的mRNA疫苗(ARCov)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虽然艾博未上市,但与艾博合作,大大推进其研发进展的,是A股著名的飙车王——沃森生物。

同样是治病救人,防患未然,虽然两条路线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优劣之分。

但对投资者来说,想一想“十四五”规划一再强调的“自主可控”。

那么天平朝哪一边摆,是不言自明的。

关于新冠疫情和疫苗,我们最近写了两文:

《变异病毒对股市冲击的黑天鹅!》《印度炼狱+美国黑天鹅!疫苗股还有戏吗?》

主要谈了两个问题:

1、疫苗是对抗病毒的终结手段,疫苗是有效的,变异病毒逃逸免疫的可能性比较小。

2、美国宣称放弃新冠疫苗专利,并不意味着疫苗可以凭空掉下来,极高的研发和制造门槛,意味着疫苗终究是一场大国游戏。

结论是,疫苗股有戏,我们依然看好新冠疫苗催化股价。

尤其是加持了mRNA技术的疫苗股——沃森生物。

下面先用人话把mRNA大致讲一讲。

mRNA,RNA前面那个m,就是message的意思,即“信使RNA”。

它在人体细胞内存在的目的,就是传递消息——“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

“皇军”就是DNA;

“我”就是mRNA;

“您”就是核糖体;(核糖体能合成多肽,最后构成蛋白质)

“话”就是生产蛋白质;

mRNA每天都很忙,因为人体不停的新陈代谢,mRNA就要不停的“带话”,让人体生产不同的蛋白质。

这个过程,学名叫“中心法则”,初中生物学知识点。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

就是你遗传了你爹DNA里的“鞋拔子脸”,那么mRNA就告诉核糖体去生产“鞋拔子脸”的蛋白质,从而组成你的“鞋拔子脸”。

那如果可以编写mRNA,那不就是逆天的骚操作了吗?

就拿最火的医美来说,要个蛇精脸,要个翘鼻子,要个G cup......

都不在话下。

如今这个骚操作,正在从理论变为现实,而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一伟大的医学进程。

所谓疫苗,本质上就是让人体免疫系统认识病毒。

比如最传统最经典的灭活疫苗,就是在体外培养新冠病毒,然后将其灭活,使之没有毒性。

但这些病毒的“尸体”仍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使免疫细胞记住病毒的模样。

既然疫苗的目标是既要展现病毒的模样,又要避免风险。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大费周章的去找病毒,再培养灭活,太麻烦,成本太高了。

mRNA请求出战!

研究表明,新冠入侵人体细胞,是通过其表面的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的ACE2结合。

刺突蛋白勾住了“门把手”——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 来源:《Science》

所以理论上只要训练人体对这种刺突蛋白产生抗体,让抗体杀死刺突蛋白,新冠病毒就无法进入细胞感染人体了。

篡改一下这个m,让mRNA报个“假消息”,合成一些新冠的刺突蛋白,免疫系统不照样学习吗?

直到产生可杀死刺突蛋白的抗体,实现对新冠病毒的免疫。

原理就这么简单。

基于这个原理,mRNA不仅能制造疫苗,能干的大事多了去了。

就拿我们曾经写过的明星抗癌药PD-1来说。

所谓PD-1,全名“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蛋白1”,靶点原理就是癌细胞踩了T细胞上PD-1这个蛋白质受体的刹车,让T细胞关闭,癌细胞就能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

那么PD-1药(PD-1抑制剂),就是生产一种生物药(可以理解为一坨蛋白质)。

抢先去结合T细胞上PD-1受体,把“坑”占了,让T细胞重新振作起来。

而有了mRNA,就没必要去生产这坨复杂的蛋白质,篡改一下这个m,重新编码一下,人体那么牛逼,让人体自己生产就好了。

这就是mRNA无与伦比的魔法:

1、很多难以成药的蛋白均可由mRNA编码表达,意味着可治疗几乎所有基于蛋白质的疾病;

2、可由分泌至细胞外、靶向受体或循环系统,靶向性选择更丰富。

3、体外合成,成本低,关键是可以不断修改“代码”,快速调整,快速研发。

怪不得马斯克在炒币的百忙之余,还要出来喊一嗓子:

“医学的未来是mRNA,基本上你可以用mRNA治愈一切,它就像一个计算机程序,你可以对它进行编程以执行所需的任何操作。”

“...你或许可以变成一只蝴蝶...”

mRNA不仅是疫苗,而是一项颠覆的药物创新技术。

就像新冠,只需要搞定病毒的关键基因序列,再找到其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基因序列片段。

把mRNA的基因序列更换一下,疫苗研发就搞定了一大半。

但目前要将mRNA安全送入人体细胞,这个很难。

不妨来看下面4张图。

显示了辉瑞如何帮助BioNTech生产mRNA疫苗(BNT162b2)的。

来源:WSJ,翻译 by @庄时利和

关键是第3张图。

一个裸露的mRNA进入人体。

首先是容易被降解,难以进入细胞内部。

其次还容易引发人体的免疫反应,引发全身炎症,甚至有可能送命。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安全的将mRNA送入细胞内部。

目前主流的“快递”方案就是LNP(脂质体纳米颗粒)。

你可以想象,mRNA就是货物,LNP就是快递包装。

就像图3显示的那样,在mRNA外部裹上一圈厚厚的“黄油”。

但别小看这块“黄油”,这种材料是纳米级,直径一般小于200纳米,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

这个LNP,就是mRNA药物开发的关键技术壁垒。

艾博生物的创始人来自Moderna(一家著名的mRNA疫苗研发商),本身已经在mRNA领域的LNP递送技术中有多年的研发经验。

正是这般渊源,艾博突破了这个技术壁垒,LNP实现了自研,和脂质纳米颗粒原材料国产化。

可以说,艾博生物算是国内mRNA平台的领头羊。

所以也可以看出沃森生物相当有前瞻性。

在去年5月,疫情爆发不久,就和艾博生物签下合作开发协议,不仅涵盖新冠mRNA疫苗,还有带状疱疹mRNA疫苗。

此时的艾博,还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只有9个人。

根据协议约定,艾博负责临床前研究,沃森负责QA、QC、IND、临床研究以及NDA,商业化生产和销售。

此外,艾博还负责向沃森进行技术转移,mRNA疫苗知识产权(除平台技术)归双方共同所有。

而且沃森为该疫苗在大陆及港澳台内行政批文的持有人。

根据沃森副董事长黄镇的访谈,新冠疫苗国内收益分配是“七三开”,沃森占7,艾博占3。

沃森占大头,固然有高额临床研究费用的因素,关键是商业化生产和销售。

因为医药是重监管领域,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NDA,没有“政府关系”,没有与药监打交道的经验,是万万不行的。

产品上市过程需要技术和市场的多维运作和协调能力,艾博显然不具备这种能力。

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也是一关。

对这种新技术的生产,实际上是个新课题,但根据黄镇的访谈。

去年8月沃森按照世卫标准的mRNA工厂开始建设,今年5月进行模块化安装,8月安装调试验证完进入生产。

mRNA可能在三季度会形成产品,慢的话四季度。

其实也就说明,沃森已具备商业化生产的能力。

5月15日,黄镇在人民日报“人民名家”接受了专访。

专访有两个信息很关键:

1、沃森布局了三条新冠疫苗路线,其中mRNA效果最好,沃森进度国内最快。

4月初艾博的创始人接受央广网专访也印证了这一点:

“不管是动物体内实验还是临床实验,从我们拿到的结果来看,国产ARCoV疫苗产品与海外两个mRNA疫苗完全可比。”

2、将在下半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向国家申请紧急应急使用。

而且沃森这个mRNA疫苗有个国外产品不具有的优势,即能在2~8度的温度下储存5个月以上,而复星引进那款需要-70度。

显然,这对产品的推广,是个极大的加分项,尤其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来说。

既然三季度,慢则四季度形成产品。

如果紧急应急使用获批,可能是股价一个极好的催化剂。

老读者可能知道,沃森生物是君临的老熟人。

关于沃森,我们写过不少文章。

当然,不是说沃森有多么出类拔萃。

相对于智飞、康泰,沃森的车开的不太“稳”。

我们喜欢用飙车王称呼他,倒不是贬义,而是觉得这公司特别有意思。

这个“有意思”有多重含义,从投资哲学上看,这家公司的“黑历史”其实压制了他的估值。

但如果比对A股那些真正的飙车公司,比如几百亿失踪、紫砂壶、扇贝游走......等等A股奇案。

沃森要算是老实人,拿出了真正的重磅产品,起码比PPT造车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由于市场主流并不看好沃森,所以我们认为这里面其实存在一定的预期差,值得高看一眼。

去年4月,我们写了一篇《重生!疫苗之王》

文章的主要叙述逻辑是沃森做减法,找回初心的故事。

话说当年沃森风光上市,以133倍市盈率刷新A股超募纪录,发了笔横财开始。

男人有钱就变坏,而股民发了横财就容易降低买入标准。

其实公司也是类似,突然有钱了就爱胡乱收购,摊大饼发展,我全都要。

沃森就是囫囵吞枣,买一堆公司,然后连踩两雷,赔的当裤衩,接着痛定思痛,开始出售资产收缩战线,重新聚焦自产自销疫苗。

数据说明一切,从2015到2019,沃森的自产自销疫苗占比从27%提高到97%。

既然说到减法,就不得不提去年底沃森打算出售上海泽润生物的“惊天奇案”。

泽润生物,也是当年沃森摊大饼时买入的资产,其研发二价HPV、九价HPV疫苗多年,其中二价HPV疫苗药品注册申请在2020年6月获得受理。

而沃森一纸公告,将泽润32.60%的股权,作价11.41亿卖掉。

投资者们当即炸锅。.

“眼看着鸡就要生蛋了,现在却要把会下金蛋的鸡给卖掉了,你说气不气人?”

当天沃森股价暴跌16%,市值蒸发100亿。

在所有的反对声中,以下观点最为典型:

圈里都把泽润与万泰生物相比,而万泰市值有780多亿,但沃森竟然就像卖废品一样将这块资产贱卖,人品太有问题!

沃森真的如此不堪吗?

先不论董事长是不是人品有问题,但起码一二级市场用的是两套估值逻辑,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联系到沃森做的减法,其实卖泽润的理由是站得住脚的。

因为HPV和新冠一样,是个“自带流量”的热门产品。

一方面,泽润的研发团队进度太慢,人家万泰都拿生产批件了,这边临床总结报告都没出。

更关键在于市场上有13家企业在做九价,市场竞争格局太差。

不如将资源投入竞争格局更好的品种,比如mRNA,不比HPV香?

投资者都知道,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但为什么要逼着人家搞实业的去?

散户不懂也就罢了,有些机构也跟着瞎咋呼,心里没点B数?

所以我们认为卖泽润没问题,沃森的问题在于有“案底在身”,和市场的沟通也属于祖传太差。

从此以后,尽管沃森的mRNA新冠疫苗即将实现国产零突破,各大卖方机构就像约好的一样,报团不再发布沃森的研究报告,反而对走“买办路线”的复星趋之若鹜。

非常诡异。

《重生!疫苗之王》中我们写过:

“沃森所有的一切骚操作、鬼故事,都无法掩盖肺炎13价疫苗的盛世美颜,风华绝代。”

“2020年,手握着新的希望,沃森推开了新时代的大门。”

君临不吝用华丽的语言赞美沃森,是由于沃森肺炎13价这款全球销售第一的重磅疫苗上市,打破了辉瑞的垄断。

2020年,肺炎13价快速放量,全年批签发446.51万剂,销售286.36万剂,销售收入16.58亿。

由于肺炎13价的势如破竹,沃森业绩爆发式增长。

全年营收29.39亿,同比增长162.13%,净利润10.03亿,同比增长606.60%。

从肺炎13价市场格局来看,全年共批签发1088.86万支,同比增长129.02%,其中辉瑞批签发642.35万支,沃森3月才获批签发,就占全部批签发量的41.01%。

光大是今年唯一关注沃森的卖方 来源:光大证券

要知道,沃森的销售队伍和同行比起来,可谓少的可怜。

换句话说,沃森是靠产品驱动的。

今年的股东会上,沃森董事长说2021年会超越辉瑞,拿下国内13价肺炎疫苗市场份额第一。

肺炎13价还在快速放量,君临认为此事比较靠谱。

先不说海外出口市场,价格和接种年龄上的优势。

国内市场其实渗透率都极低,刚过20%,而欧美接近100%,中国市场的天花板还很高。

我们预计,今年这款苗的销售收入很可能会突破30亿。

除了肺炎13价,今年沃森主要有两个看点,一小一大。

来源:光大证券

小的是二价HPV很可能在今年获批上市。

虽然HPV疫苗是“疫苗之后”,全球销售仅次于肺炎13价。

但目前国内市场已有4款HPV:分别是九价、四价、二价(2家)。

竞争格局确实不理想。

尽管二价基本够用,价格便宜,但从今年Q1的批签发来看,累计批签发434.94万支。

二价的市场份额也就1/3强,而且整个HPV还不及肺炎13(Q1批签发493.74万支)。

换言之,作为消费级的疫苗产品(四、九价价格为1300~800),主流消费人群其实不差钱。

真正差钱的,不会消费疫苗这种“奢侈品”。

所以认为这个品种即便上市,一是难以快速放量;二是天花板低,对沃森营收总盘子影响不大。

大的看点当然是mRNA新冠疫苗获得紧急使用。

如果参考智飞生物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虽然保护率不及mRNA,但人家智飞动作确实快。

2020年11月就开始在海外做三期临床,今年3月就被纳入紧急使用。

沃森刚开始启动海外三期临床。

换言之,就算能紧急使用,时间也是在下半年。

当然,mRNA新冠疫苗对业绩的影响可能要明年才能体现。

现在主要还是靠情绪影响估值。

不过对沃森来说,最重要的意义,还是借助新冠疫苗切入mRNA这一非常关键的技术平台。

借助新冠的催化,mRNA技术会加速商业化落地。

试想,假如一些创新药企获得了mRNA这项颠覆式的技术,会很容易切入疫苗赛道,且可能会替代传统疫苗,直至洗牌整个疫苗行业。

目前来看,沃森算是第一批拿到了通往未来的“船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