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念叨 - 关于年轻的朋友、咖啡、iOS开发学习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beforweb.com/node/768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念叨 - 关于年轻的朋友、咖啡、iOS开发学习

之前在汇总本周文章的时候,很偶然的在Medium看到一篇关于Kurt Cobain的文字,加之确实没有哪篇设计文章让自己很有心情去做译文,于是琢磨着要么这周翻这样一篇音乐的东西吧,换换脑子。当时在公众号(beforweb)和自己的朋友圈里征询了一下大家的看法,其实就是这事。得到了好多支持,还有一些朋友给出了其他方面话题的建议,在这里再次谢过大家了。

意愿是真切的,实际执行时认真考虑起来却发现当时看到的那篇以及之后又浏览了的若干相关文章,相对于这里的基调来说,确实是太过阴暗了些,毕竟,关于Cobain,关于Nirvana,关于Grunge,关于西雅图,这些方面的话题从通常意义上讲很难正面起来 - 充满关于自杀的探讨。我希望偶尔发一些更个人化的、不是通篇设计产品一类话题的文章,但也不想搞到让多数朋友觉得陌生或是太过反感一类。

所以想想看还是放弃了那篇。正好周四晚间和一个小朋友交流着关于交互职能的话题,有感而发,于是将彼时彼刻自己的想法、状态串联成一期念叨,作为本周的更新好了。没头没尾的东西,旨在以更加个人化的形式与大家有的没的瞎念叨吧。

关于年轻的朋友

刚刚和一位约莫是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跨入设计行业的年轻朋友聊天 - 我是时常用“老”这个字来形容自己(也不是形容,是事实),但认真的用“年轻”来描述他人的情况还不是很常见,毕竟有倚老卖老之嫌,亦或是仿佛自卑到只能依靠所谓的“资历”、“经验”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到他人身上获取无聊的满足感 - 这两种说法好像是一回事 - 这样一位20岁的年轻朋友,懂得从交互、视觉等多个层面关注着UX领域,用很精炼的语言阐述自己对移动设计领域时下一些状况的看法,并思考自己接下来的从业方向及方式方法 - 在交流的过程里,其实我满心都是赞叹与惭愧。

20岁。我在20岁的时候整天都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某些同学不许说“你丫又要怀旧了”一类。诚然,从前也说过不止一次,我的20岁即2003年,是到现在为止活的最开心最丰富最有张力的一年。张力是谁。但那无非是,“活的放纵与自在”的层面。终日所为,大体只有睡觉、弹琴、排练、玩游戏、屁股口袋里揣着小酒瓶子在夜里到处乱跑、和比自己大一两岁的学姐们坦诚交流,这样。理想是什么,外面是怎样的,自己有什么,缺少什么,基于怎样的现实环境以怎样的方式去一步步实现怎样的理想 - 所有这些,在那时,不仅一无所知,而且完全没有去探索和了解的觉悟。不可否认,那时候各种信息途径的软、硬件成熟程度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但自己却也从未想到去利用当时可以触及的资源去了解世界,看看在“正经事”的领域当中哪些是自己乐于投身去做的,直到几年后终日被人称作“卖手机的”,才开始有所领悟,才开始笨拙的不得要领的付诸行动。现在可以顶着“设计师”这个让自己心里觉得开心和满足的title,并且好歹有口饭吃,回头看来其实蛮走运的。之前在朋友圈发过一张珍贵历史图片,10年前这个时候每晚“付诸行动”时的真实写照,香烟、咖啡、去疼片、一层叠着一层的空可乐罐一类,过于惊悚,就不堂而皇之的放到这里了。

hoe-1.png

当时自己所谓的“Photoshop手头练习”

说起来,其实每周来这边读这些字的朋友里面,仍在校或是刚刚进入行业不久的年轻朋友似乎不少,印象当中是这样,有时顺着博客或微博链接过去,会看到一些很棒的个人作品或是文字,也会有提及论文啊毕业啊一类。

理想一些的说,我愿意把这些年轻朋友,以及工作中那些能力出众又冲劲十足的90后同学们看做我们这个领域当中最富有创造性与变革能力的力量,而我这种在年轻时没有专业资本且不知努力的、如今靠着一点运气以及他人信任才能勉强立足的老家伙,如果能在丧失行为能力之前做那么一点点可以帮助年轻的中坚力量加速崛起的事,那真是再好不过了。我想我现在正在做的这个博客或许可以在这方面输出一些微薄的价值罢。希望如此。

说起咖啡,我并不算“爱”咖啡的人,对这东西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拎这个话题出来念叨,也许只因为真切与个人化,愿意与你们分享。

其实只是每日从早到晚这样一杯一杯停不下的喝着而已。现在是晚间23:13分。在此我郑重声明,公司6楼咖啡机总是坏掉或者缺水的情况真的不是我一手造成的。

说起来,从前晚饭之后是不会喝的,但最近突然察觉每晚一瓶力保健的成本比咖啡高一些哦,而且在力保健之后再喝我的夜间威士忌会有种强烈的违和感不知怎么回事。

如今在家喝咖啡,已经懒的可以,用一台老旧的(十多年以前的)飞利浦咖啡机装一些粉进去煮一煮便好。说懒也有些冤枉自己,毕竟每天的时间精力和从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斑爸忙,你们知的。但真正不懒的做法呢,其实只多了一个步骤 - 那些年只买Espresso豆子,然后用一个木制的小研磨机自己磨粉先。你需将一把豆子放在一个可爱的小抽屉里,推进机器,然后坐在那里,用手摇。刚刚开始的时候阻力很大,你可以感到豆子即将被碾碎时的倔强,但不久便会顺畅起来 - 期间充满生理上的快感 - 摇着摇把,机器吱呀吱呀的,推推喵和斑斑喵那时也喜欢坐在边上看着我。

自己付出体力与时间成本而磨成的咖啡粉,闻起来比买来的任何成品都要香。但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2011年夏天也正是因为在家喝了太多这样的咖啡、且每天白天在公司不停的喝着劣质速溶咖啡,而导致两个多月的肠胃疾病,期间持续低烧,当时的同事鼓励我去排查艾滋的可能性。约略就是建成这个博客之前一段时间的事罢。

而如今就好了,公司提供各种口味的粉包,插到机器里面即煮即饮。每天上、下午开始的时候可以喝些浓烈的,然后换作低因 - 一天便这样下来。不敢说咖啡对自己这个特定的个体来说提神作用有多猛,一般般的样子,毕竟即便这样的夜里在喝,稍后躺下仍可秒睡着。但你知,我就是需要有它在,这几乎是一种用来让自己安心的情怀了 - 不是那种用来售卖的情怀。

关于iOS开发的学习

夜晚也需要喝些东西来维系精力,除了因为要打起精神照顾斑喵以外,自己需要抓紧任何一点还算空闲的个人时间来学习开发能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说起来好像老有所为的样子其实完全不是值得赞扬事,什么保持饥渴保持学习一类鬼 - 提到这个话题也是一把惭愧一把鼻涕的。鼻涕是怎么回事。

回想起来,怕是2012年夏天开始就零零散散的接触着iOS开发的基础知识了,但败也就败“零零散散”这四个字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看看书,做做小案例,中间再因为各种公事私事断掉几周甚至一两个月,然后发现iOS更新了诶Xcode更新了诶之前学的那么一点东西好像有更方便的方法可以实现了诶那么又重新开始一轮从头学起。作为设计师,没有连贯的时间精力去百分百投入到开发的学习当中,又没有大胆尝试过在实际项目中学游泳,就这么年复一年的自己糊弄下来,经验值和成就基本一直在0附近徘徊。

只是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这件事,哪怕逐渐认识一些靠谱的开发同学有可能进行合作,内心却也始终相信硬通货攥在自己手里才有生存保障的道理。你看,其中的道理蛮简单朴素的:虽然外部条件相比过去并没有本质的改变,困难因素依然大模大样的摆在那里,甚至还变多了,但如果尽力保持学习,搞不好将来还是有可能学有所成的,无论三五个月还是三五年之后;如果放弃掉,则无论过去多少年都完全没可能了。坚持就尚存一丝希望,放弃就完全断了念想,显然选前者罢。

当然,说过去三年的时间在iOS开发方面没有学到任何东西也是不客观的,思维模式培养出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加之如今国外各种个人和团队性质的案例教程越来越多的涌现出来,也逐渐接触到更具实战代表性的案例教学。每天晚间除了家务和照顾斑喵的事情之外,拼凑起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或多或少的摄入一些知识,敲出几行代码,这样。

时而感慨,时而对自己发起脾气来

所以目前仍是比较乐观的;另外前段日子在公司制订自己下半年个人发展目标的时候,脑子热起来莫名其妙的把“做一个小app出来并上线App Store”写了进去,提交给老大之后想起所谓下半年其实只剩4个多月的样子。这事想起来自己都觉得有点恶寒。

祝我好运罢。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