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SS直聘,正在落入“老炮”布的局
source link: https://www.pintu360.com/a69173.html?s=7&o=0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BOSS直聘,正在落入“老炮”布的局
摘要:To B还是To C,这是一个问题。
图源 | BOSS直聘官网
赵鹏三年前的一场“豪赌”,似乎成功了。
5月22日,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正式提交IPO申请,拟于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Z”。高盛、摩根士丹利及瑞银为此次IPO承销商。
相比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等行业老兵,成立不到七年的BOSS直聘凭借“直接和老板谈”的创新模式,成功抓住了年轻人网络求职潮流以及中小微企业招聘需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OSS直聘成为拥有庞大用户群体的手机APP。截至2021年3月底,平台有认证求职者8580万。但在财务方面,公司仍处在“烧钱”状态,2020年净亏损9.42亿元。
如何把海量C端用户转化为实打实的盈利,BOSS直聘给出的答案还没有那么明确。
直面行业老兵前程无忧
从招股书中的数据来看,BOSS直聘亮点不少。
首先,成立时间相对较晚的,活跃用户已远超过同行。招股书显示,2021年3月,BOSS直聘月活跃用户数(MAU)达3060万。据QuestMobile数据,同期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的月活分别为1600万和1500万。
此外,截至2021年3月31日,BOSS直聘共拥有1300万认证企业端用户,服务630万家认证企业。其中有82.6%是中小企业,通过企业身份认证的企业端用户则达到1300万。
但在业绩方面,BOSS直聘连续亏损。公司2020年实现营收19.44亿元,净亏损却达到9.42亿元,同比扩大87.45%。进入2021年后,仍未能扭转亏损的态势,一季度净亏损为1.76亿元。
拥有行业最高的月活和丰富B端资源的BOSS直聘,为何迟迟无法实现盈利?
与外界印象不同,顶着“找工作跟老板谈”噱头的BOSS直聘,在营收上实际十分依赖B端企业客户。换句话说,靠“砸钱式”营销获取的大量C端用户,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充足的现金流。
从收入构成来看, 2020年仅“面向企业客户的在线招聘服务”一项就占据了BOSS直聘总营收的99%。“其他收入”为171万元,占比还不到1%。
目前,BOSS直聘服务模式有两种:客户既可选择在线上自助式购买小额、短期服务,也可以基于大额、长期的需求,寻求BOSS直聘直销团队的跟踪服务。BOSS直聘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雇主与人才的匹配精准度,缩短求职招聘时间,提升求职招聘效率。
然而,在线招聘的To B业务,已经呈现出前程无忧一家独大的局面。
艾瑞咨询公司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网络招聘市场规模达108亿元,而前程无忧的营收占比为34.2%排在首位,超过行业三分之一。
拥有20年历史、第一批赴美上市的前程无忧,凭借B端业务(人力资源相关服务和网络招聘服务)优势稳稳拿下48亿美元市值。过去五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50%以上。
至于为什么只做B端生意,前程无忧CEO甄荣辉在一次采访中回答,“我们很清楚客户为什么对To B产品付费,但To C的客户需求很复杂,我们不一定每块都能顾及到。”
BOSS直聘能否用C端用户数这张底牌,挑战营收规模比自己大得多前程无忧?看上去也充满不确定性。
甄荣辉还曾表示,前程无忧也需要更好地满足众多To C用户的需求。“To C我们的做法是通过投资、收购来加强,不一定什么都要自己做。”
实际上,前程无忧已经巨资收购大学生招聘网站应届生,同时推出无忧精英网。2017年9月,前程无忧还拿下竞品拉勾网60%的股份。其行业布局动作频频,留给BOSS直聘的空间正在变小。

资本支持方面,BOSS直聘向二级市场伸手的同时,前程无忧正成为明星机构追捧的“香饽饽”。
5月初,明星投资机构德弘资本与其他投资者组建的财团,再次提出以53.3亿美元(约合345亿元人民币)收购前程无忧。要知道,收购报价相比二级市场股价溢价幅度超过20%。
以颠覆者姿态出现的BOSS直聘,仍需要在行业成熟巨头的眼皮底下修筑自己的“护城河”。
豪赌世界杯营销让公司回血
知乎上有一段对BOSS直聘CEO赵鹏的评价:是个会炒作吸引眼球的人。
创业之初,赵鹏就给BOSS直聘确立了与传统招聘平台不同的发展思路,他提出了“移动+直聊+智能匹配”的互联网招聘模式。即通过移动互联网红利发展App,以数据作为自身产品核心,并对招聘中间环节加以简化,让求职者直接和老板面对面,这也是后来BOSS直聘广告语“找工作我要跟老板谈”的由来。
这在千篇一律的“投简历-等筛选”的应聘模式中,颇具颠覆性。
凭借对招聘市场痛点的精准切入,BOSS直聘在数年内迅速崛起,但由它掀起的广告大战也让很多从业者大呼“恼人”。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一则以“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谈!找工作,上BOSS直聘!升职,加薪!升职,加薪!升职,加薪!”的广告,在央视世界杯转播的中场休息时间段反复播出。
看似模仿球迷为球队加油,实则带有一种吆喝式叫卖意味与传销画面感,加上单调的创意和高密度的“轰炸”,引起网友反感。
而据了解公司发展情况的人士透露,2018年时BOSS直聘一度陷入迷茫。花掉相当一部分融资资金投入世界杯营销,对这家初创公司来说颇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
那时,距离公司完成2800万美元C轮融资已经过去近两年。可以说,依靠重金投入大事件营销,把公司从低谷中拉了起来。
此后数年,BOSS直聘一直延续着高频度广告投放策略。《神盾局特工》主角汪可盈、“神奇女侠”盖尔·加朵、刘涛、沈腾等先后成为BOSS直聘代言人。数据显示,2020年BOSS直聘仅在央视投入的广告费就超过1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0全年BOSS直聘营销费用达到13.47亿元之巨,占到了总运营成本的46%。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据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今年前三个月,BOSS直聘的营销开支已经达到了6.18亿元。若按此增速推算,全年营销费用将达20亿元以上。
事实上,营销费用过高已经成为在线招聘行业的一个通病,铺广告、换代言人、冠名综艺等已经是常规操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前程无忧和猎聘的营销支出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2.06%和54.49%,而BOSS直聘基本处于行业中游。
“烧钱式”营销如何持续?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与大肆广告投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OSS直聘在职位审核过程中似乎精力不足,在用户中的口碑不时承受着风险。
2017年,23岁的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求职,却遭遇虚假招聘而疑似陷入传销组织,最终不幸身亡。尽管此后BOSS直聘痛下决心整治平台审核,但问题仍时有发生。
去年11月,《新京报》刊文报道BOSS直聘中多家公司以招助理为名实则“拉皮条”,甚至部分职位被要求提供性服务。随后,BOSS直聘方面表示,新闻报道中涉事企业已被封禁,相关岗位全部下线。
平台经济监管收紧的当下,在线招聘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审视。无论是“新锐”BOSS直聘,还是“老兵”前程无忧,接下来的路途多半都不会平坦。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commend
-
71
Flutter 实现仿 BOSS 直聘
-
20
本文首发于 Nebula Graph 官方博客:
-
3
BOSS直聘发布《2020职场人年终奖调查报告》 近期,BOSS直聘针对职场人的年终奖情况展开了深度调查,并发布了《2020职场人年终奖调查报告》。 BOSS直聘报...
-
9
打开 Mac App Store 购买和下载 App。
-
5
Q1亏损1.76亿,BOSS直聘上市也发愁 ...
-
7
BOSS直聘:透过招聘看到了年轻人的变化
-
9
BOSS直聘上市暴涨95%,“风投女王”又押对了?_详细解读_最新资讯_热点事件_36氪BOSS直聘上市暴涨95%,“风投女王”又押对了?36氪的朋友们23小时前北大毕业创始人身家2...
-
9
BOSS直聘登陆纳斯达克,定价19美元每ADS2021-06-12 12:07:02 来源:深蓝财经 作者: 北京时间6月11日晚间,中国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BOSS直聘正式登陆纳斯达克市场,股票代码BZ,发行价为19美元/ADS,位...
-
79
goquery爬虫Boss直聘信息 · 2019-11-25 15:02:51 · 1205 次点击 · 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 大约8小时之前 开始浏览 ...
-
7
BOSS直聘的特色在于其“直聊”功能,这个功能解决了求职者的用户反馈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求职者的用户体验,但是无法解决招聘行业本身的顽疾——匹配精确度。与此同时“直聊”功能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是一个负担,因为HR难以对庞大数量的求职简历进行筛选...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