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以电商、OTA为例:如何评估社区产品的好坏?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operate/4604646.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以电商、OTA为例:如何评估社区产品的好坏?

2021-05-27
0 评论 18 浏览 0 收藏 10 分钟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00:00
00:00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市面上社区产品并不少,社区通过一定的内容创作吸引用户,搭建起为社区内所认同的氛围与文化框架。然而,一款社区产品不能只依赖内容创作,其背后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精力。衡量一款社区产品的好坏,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

Enz9P0vgAsfcmlPBMNGm.jpg

每一个产品经理都有一个社区梦。应用商店中有太多的社区产品,除了那些独立的社区App,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在自己的App内尝试社区模块。那些广为人知的成熟社区各有特色,面对各种新生社区,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它们的好坏?笔者说说自己的方法。

社区因内容而存在,用内容将创作者和阅读者联系在一起。进入一个社区,我们首先浏览其中的内容,通过内容形成对社区的初步印象。

考察社区内容的第一个维度是供给侧指标,内容的更新量、更新频次、覆盖范围。

看看社区推荐内容的发布时间,是否是近期发布,就能大概了解内容更新的情况。

比如五一小长假出游,我们想去山西省博物馆逛逛,又担心人多。这时打开马蜂窝,看看山西省博物馆用户发布的动态有没有五一期间的,有没有最新的,这就是内容更新方面的指标。

对于OTA,热门的旅游城市是否都有覆盖,对于电商社区,一些常见的商品都有种草内容,这就是覆盖的范围。成熟稳定的社区能够覆盖大量的长尾内容,新生社区往往优先覆盖热门内容。

考察社区内容的第二个维度是优质内容的质量。优质内容的判断标准往往是对目标用户是否有趣、有用、形式丰富。优质内容的受众是特定目标用户,对于小众社区,产品经理切忌以自身的感受判断内容优劣。

一个成熟社区,精华帖的内容量远低于水贴,看看社区中的内容是否严重同质化,是否有一定比例的精华帖,就能找到社区内的优质内容。再去与行业内成熟社区的优质内容进行比较,就能判断本社区优质内容的质量。

比如,同样是种草社区,我们把小红书和淘宝逛逛针对同一类商品的种草内容进行对比,就能感受到差异。以下图所示,小红书笔记标题丰富度、封面图的完整度均高于淘宝逛逛。

H890fZZ8rTpZgigu5TJm.jpg

(搜索结果对比,左为淘宝、右为小红书)

好的内容背后是优秀的运营团队在支撑,和团队对优质内容清晰的定义。

考察社区内容的第三个维度是优质内容的说明和引导。加精置顶是平台主推内容的手段,借此也可以看到平台对优质内容的界定,最直观的例子是对擦边球标题图片的处理态度。这一步往往是有经验的社区从业者才能观察到。

有了好的内容,需要用户来浏览、来互动消费,这就是互动侧的指标,互动量、互动率、互动质量,直观的反映社区是否有人气,是否热闹。

转评赞的互动量代表着用户对内容或话题的关注度,博眼球的话题容易引起互动,优质的内容会有更高的转发和点赞。有些社区用收藏代替点赞,衡量的也是用户对内容的认可度。

为了提高互动量,官方总会有意无意引导互动,常见的有马甲号回复、互动给予虚拟货币奖励。因此,对互动率和互动质量的关注同样重要。互动率衡量有互动的内容占比是多少,互动质量可以观察大家的讨论是否符合社区的方向,是否有深度。

JHnmHizivP9Jk33wTOfC.jpg

(评论区依次为小红书、淘宝逛逛、京东发现)

如上图所示,第一张图小红书的评论区主要是在讨论与主贴相关的护肤内容,第二张图淘宝逛逛的评论区都在讨论创作者图片中的身材,偏离了主题,而京东发现中的评论都是“好看”“不错”之类的简单回答。通过互动情况,可以直观感受到社区真实的状况。

社区的用户会自然分层,大量的普通浏览者也许连个人信息都没有完善,经常发内容的是达人用户和活跃用户。知名的社区有大V入驻,头条系天价挖角B站、知乎大V,都是对核心头部用户的争夺。新生的社区未必有知名的大V,更常见的是站内活跃的达人。

打开社区内优质内容创作者的个人主页,看看达人是否有完备的个人信息、是否有一定的粉丝量,以及稳定的内容输出,就能感受到是否有一个活生生的用户在社区内。成熟的社区会有达人的等级和认证,有些搬运为主的社区,内容虽好,但是仔细看达人的个人主页信息寥寥,很像机器人bot。

人以群分,当用户足够多,就会分化出很多小圈子,圈组是社区常见的结构。官方也常常会用活动引导用户参与各种话题,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FL685KgIFWFwXz2SQhxM.jpg

(马蜂窝、携程、考拉的达人主页)

对新生社区,功能不在于创新,重点是核心功能的完备。内容侧的展示播放体验,内容发布流程;用户侧的互动功能、个人主页,互动消息提醒,达人等级。官方的活动、话题、圈组等等。完备的产品功能是一个社区发展的基础。

调性是指一个社区独特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来是用户特有的语言黑话、特有的社区梗。比如虎扑的直男风格、豆瓣的文艺等等,调性反映的是用户对社区文化的认可。

社区的调性受官方的影响,一定时期内甚至脱离官方的管控。对于新生的社区,未必能形成明确的调性,但是假如官方不加以引导和把控,就会形成三俗擦边球泛滥的氛围。

社区公约、明令禁止的内容和倾向,明确引导的内容方向,官方制造的话题都是影响社区调性的运营手段。怎么判断社区的调性是否明确呢?

第一,看用户是否能够自发的生产出符合社区标准的内容。第二,对于擦边球的内容,看用户的评论中是否有根据社区调性自发的抵制。

以下面截图为例,淘宝中的穿搭内容,评论中更多的是对身材的评价;而马蜂窝中秀身材的内容,用户自发表达了反对。

QnOg2CgToMkGc21AOGtA.jpg

(第一二张图:淘宝中的内容与评论;第三四张图:马蜂窝中的内容与评论)

一个社区的定位决定着社区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社区的生与死。很多公司盲目地学习小红书或马蜂窝,想在自己的产品中复制相似的社区模块,最后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做得不伦不类没有任何起色,这就是没有搞清楚社区的定位所致。

想做社区,就应该评估是否有未被满足的市场空间,然后是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触达用户群,是否能够生产优质的内容,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当我们观察那些新生的社区时,用同样的思路,就可以猜测社区的发展路径与未来空间,判断新生社区的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我评估社区产品好坏的方法。至于如何从0到1搭建一个新社区,且听下回分解。

作者:左手思;垂直电商pm,公众号:电商产品手记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