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618未到相机就跳水? 给15K以下预算用户的购买建议

 2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zhuanlan.zhihu.com/p/374917674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618未到相机就跳水? 给15K以下预算用户的购买建议

苹果产品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很多朋友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两天尼康松下价格跳水, 作为一个 A7M3+A7S3 用户, 大概聊一下这几家的定价.

需求-预算问题

需求和预算是一对矛盾体, 朴素的观念告诉我们需要选择「性价比」产品, 从而以有限的预算去满足需求. 但是实际操作中, 特别是影像类产品, 性价比是一个不太好用的概念, 问题无非是:

  • 规格本身并不是需求
    • 比方说大家都说索尼的机内视频防抖不行, 但是实际上即便有一类机型有比较强的机身防抖可以用于视频, 但是实际使用中如果要获得足够稳定的画面, 仍然离不开稳定器, 而上了稳定器通常就需要关掉内置防抖, 这就说明功能没有成功解决需求, 需要借助配件达成目的
    • 但是另外一方面, 有的需求里面就是因为不管是预算还是其他客观条件限制也好, 比如不能用稳定器, 那么机身防抖的价值又出来了, 但是实际可能比方说允许使用脚架, 或者搭配的广角镜头搭配集内裁切防抖(比如 A7S3 Act 模式, A7C 短快门搭配后期使用陀螺仪数据防抖), 也能获得相对接受的效果, 那么这个时候就得更落地的去考虑
  • 需求不明确, 考虑太少
    • 就比如说很多朋友都知道视频更看机身, 机身决定规格, 所以把规格当作重要参考. 某种程度这是对的, 那么有些人会说尼康支持外录 10bit, 索尼只有 8bit 420, 外录给个尴尬的 422 怎么样. 但是实际结果是尼康根本不支持内录 log, 外录要上昂贵的录机, 这就非常蛋疼了. 不支持 log 的结果就是致命的.

前面说的比较笼统, 接下来开始正题

S5 搭配 20-60 套头对于视频需求来说是一个非常棒的机器, 不仅是套头 20 端搭配翻转屏几乎是 vlog 题材的 starter pack, 外加比索尼更好的机身防抖, 还有 1.5x 裁切的 4K60, 几乎成为了 13K 价位套机的视频王牌.

但是镜头群仍然是问题(适马这边不支持松下的高精度追焦), 同时视频追焦不如索尼, 松下 Log 的色彩科学有红色溢出的问题, 这点非常明显, 城市类 vlog 题材的用户一定要非常注意. 同时 1.5x 裁切的 4K60 对于 a roll 来说比较尴尬, 特别是考虑到预算有限的用户的电脑可能剪辑压力较大, 所以冷静看待这个规格.

以及果冻和 A7M3 是一个水平的, 户外运动画面可能影响较大

对于拍照用户有个 96MP 的抖抖乐, 但是其他地方又着诸多操控性问题. 我个人觉得视频用户选购时非常不错的, 但考虑到 L 口天花板偏低, 日后可以考虑卖掉换门升级.

尼康这次 Z5 Z6 Z7 一次性都加入了跳水队伍. 但是我第一个提醒:

不要对尼康无反系统的视频能力有太高要求

原因很简单, 没有机内 N-Log, XQD 卡贵, 搭配录机虽然有 10bit/ProRes RAW, 但是也就 4K30... 以及说好的低预算用户呢?

但是拍照, 尼康很强. Z5 吊打 A7M2, Z6 操控性略好于 A7M3. 至于 Z7 定位有点尴尬, 而且预算超了(而且考虑到 XQD), 我们不讨论.

镜头群方面有着价格亲民的 1.8S 系列, FTZ 转接环也有性价比不错的 720 之类的长焦.

所以结论就是:

Z5 用的还是 SD 卡, 有一个凑合的 1.7x 4K, 万元内吊打 EOS RP/A7M2 和一大堆残画幅机器的拍照不是问题.

Z6 单 XQD, 虽然比较贵, 但是带环 11K 的机器价格非常香, 有一个凑合能用的视频规格和一个加钱可达的 RAW.

至于 Z6 价钱的 Z6II 的 4K60 本质和 S5 情况类似, 拍拍 B-Roll 差不多了, 顶多是个加分项.

虽说尼康 1.8 大法好, 但是 24-50 的套头还是比较尴尬, 而且 Z 口没有 24-105, 我个人还是建议一步到位 24-70. XQD 还是挺贵, 而且就是单卡, 并且 ftz 的环的配置已经差不多卖完了, 只能按需捡漏了.

佳能&索尼

这两家内心真的是毫无波动. 佳能 R6 作为 A7M3 在规格上有较大优势, 但是完全被供货和 JS 卡脖子的炸子鸡竞品, 再加上和 R5 一样存在过热问题, 还有 RF 镜头群较贵, 总的来说竞争力还是挺尴尬, 特别是好多索尼用户和潜在索尼用户都在等 A7M4.

那索尼这边还是 A7C A7M3 守门, 除了自家 2870 套头之外, 中间隔了腾龙 2875 28200/适马 2870 2470, 然后就到了自家 24-105 王牌旅游头, 然后 2470GM 封顶(虽然有点尴尬). A7M3+28-75为首的腾龙大三元简直就是 BF3 AEK971/M16A3 这样的万金油性价比组合, 这就是索尼能够这么淡定不降价的原因之一

再往上走, A7S3 卡在自媒体视频机的黄金位置, 还有价格小涨的 R3 R4利用镜头群优势守门, 还有 A1 这样的天顶星科技, 全系列共用电池卡口, 而且打通 SLog3 的 PP. 所以 A7M4 这管子 4K60 牙膏估计价格便宜不了(特别是考虑到换菜单之后价格不会低于 20K), 更不用说未来的换菜单 A7R5 就可能有 A7S3 级别的售价了.

尼康松下规格看上去很想, 甚至个别操控性功能都有特点, 但是面对索尼和佳能两个第一梯队的对手有如此之多的 perk, 降价主要还是满足个别功能需求的用户.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