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北京美食地图本地篇》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37245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收听本文00:00
贼高兴趁着这次核聚变的机会第一次来到北京,所以顺便和夫人一起请了几天假在北京好好玩上了五六天。我们也不认识什么北京的朋友,机核几乎是我们唯一称得上“地道”的本土消息来源。按照电台《北京美食地图本地篇》吃了大半,我们得出外行评测——好评如潮 !
几年前去过一次长白山滑雪,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去北方的经历,当时也没把主要精力放在美食上,只记得在那边吃到的饺子真的超级好吃。夫人从未到过北方,我们二人基本上可以说是北方美食界的新手。这次的美食行程也基本上停留在新手村,没敢去挑战炒肝,卤煮,豆汁这些后期boss。
比较可惜的是回到家才想要写这些内容,准备得不太充分,很多好东西都没留下照片,或者只是随手一拍,没法让大家感受到那诱人的模样了。
第一站:金生隆爆肚
以前吃南门涮肉酱料是一套配好的 所以忘了点韭菜花 后来加了!
在上海吃过不少北京式铜锅涮羊肉,店里也有卖爆肚,但基本上都是那一种样子,都叫爆肚一个名字,也都以牛百叶为主。这家店菜单上有牛肉,但是你问服务员他就告诉你没有,只做羊肉。
菜单非常old school,上面还记录了金生隆爆肚名人堂,店里还挂着爆肚前辈们的退役照片,这仪式感就给拉满了。
爆肚分好多好多种类,都是我之前从来没见过的名字,在我看来基本上是一些解剖学用语结合比喻手法的造词法,看着感觉在学兽医。最后还是抄着某点评的排行榜,点了羊肚仁和羊散丹还有些涮肉。羊散丹和牛百叶吃着有点像,口感更细致一些,羊肚仁更贵也的确更牛逼,口感有些像牛腩的那一层筋膜但又更嫩更脆,回味有些内脏的膻味,还能接受。两种爆肚的美味都离不开特制的酱料,去膻提味(也可能不提味?主要是去了膻吃口感?)。爆肚酱料和涮肉酱料是两种不同的特制酱料,往酱料里放满蒜末、香菜、韭菜花、现炸辣椒油真的是香疯了!
其他涮肉什么的也不错,不过没有那么新奇那么有特色了,总的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非常值得一试,可以说除了我这种胆固醇超标患者是老少皆宜了。现在还是心心念念想尝尝那个没点的羊肚领,实在是胆固醇爆表不敢点了!
第二站:稻香村
家里人看到一盒这么多都惊了
不得不说这稻香村假店实在是太多了,记得认准三禾和白大褂!真店和卖熟食的那些店一样“防爆”做得非常好,店员和顾客隔着玻璃,感觉在里面上班很有安全感,还不用担心有人顺走几个。
我就挑了些牛舌饼、拿破仑、抹茶酥和一些自己想吃的,再让店员配一些装一盒,那店员挺直接,他说给你装个平盒吧,满盒怕你接受不了,事实证明平盒的分量也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在现场叫了寄回上海送礼的稻香村快递,也没几盒,单号上显示11公斤运费78块,干。
目前尝下来个个都不错,牛舌饼的味道很熟悉,吃过类似椒盐风味的点心,它胜在里面的馅料非常多,香味更加浓郁。山楂锅盔有点像凤梨酥把心换成山楂的。重点是这个拿破仑,在上海吃过很多拿破仑,和稻香村这个都不太一样,做的感觉非常本土化,碳水部分是像松糕一样的口感,不同于我以前吃到的酥皮加脆饼的口感,口味向它的稻香村家人们靠拢了些,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拿破仑。
顺便一提,被安利的豌豆黄,稻香村的店员老哥告诉我已经停产好几个月了,然后我在一家假的稻香村买了假稻香村的假豌豆黄尝了尝味道。
第三站:悠航鲜啤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薯条汉堡+猴拳Imperial
拳击猫常客到了三里屯必须也得整两杯喝着,而且看《都在酒里》纪录片的时候就贼想吃这家汉堡,必须不能错过。
薯条汉堡一口咬下去,各种食材在嘴里出乎意料的融洽。薯条表面的酥脆程度正合适,内径较粗,所以能真切的感受到软糯的薯泥。肉饼非常的多汁软嫩,有点辣,和薯条的口感又有所区分,酱料起到了辅助作用,不会太抢戏,很收敛,我很喜欢。整体上无论从口感还是香气都有不错的层次感,再咬上一口酸黄瓜直接盖了帽了。一款非传统创新类的汉堡有这个水平我觉得属实很牛逼了。
猴拳 Imperial 也是看《都在酒里》纪录片时留下了印象。虽然买过不少类似树屋、安克雷奇等高品质的精酿,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敢在各位大佬面前班门弄斧,就不多做评价了。咱就喝个爽快,舒服。
LOCAL & INDEPENDENT!
人肉扛回来一提猴拳,周末拿去和酒友们分享。
第四站:紫光园
只有这小票了
门口是卖熟食的,里面有堂食的地方。感觉模式非常像上海的光明村,区别是紫光园是清真的,也不像光明村门口老是有那么多大爷大妈排队。因为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在悠航吃过饭了,就点了酱焖鸡、蹄筋、鸡爪和酱牛肉打包带走。没好意思找树墩子还是回酒店吃了(并吃不下)。
鸡爪和蹄筋晚上吃了,酱焖鸡成为了第二天出发去核聚变前的早餐,酱牛肉直接带去了核聚变,还夹了些到现场卖的汉堡里(15号中午米饭全卖完了)。
口味上刚吃的时候都贼香,但吃到后面可能是买了太多了,感觉都是一个风味的,有些审美疲劳。可能这家店熟食的制作流程都差不多只是食材上的区别?
第五站:聚恩园春饼宴
全场最佳他来了,刷新认知的好吃。
在这家店之前,自己手动且有选择性地用薄饼包裹桌上食物这个吃饭模式我们只吃过北京烤鸭。所以菜上齐之后我们就像吃烤鸭一样,每个食材放一小点到饼里,卷卷就往嘴里塞。可能恰好那天人不多,聚恩园的老板一边在我们边上抽烟,一边紧急叫停了我们的进食流程——“你们这叫吃春饼吗,等会我来给你弄一个。”
不得不说他是我见过最擅长使用筷子的男人,只见他把饼皮在碟子上摊开,先用勺子舀一勺类似甜面酱的酱料,在饼皮中间垂直在中轴线上抹匀,再拿起几片肘子肉,分别沾上肘子专用酱汁,又沿垂直方向覆盖在刚才的酱料上,随后按顺序夹起京酱肉丝大量,炒合菜大量,葱丝黄瓜,碾碎薄脆,特制辣酱,沿中轴线一层层地码上去,还不忘底部留出空间包起来,顶部食材要出头,这样才能在第一口就吃到最丰富的味道。包起来的时候还不得不佩服饼皮的韧性,用大力(这么多东西不大力也包不起来)也不用担心会破。
这样的春饼,一口下去香味口味拉满,彻底的满足感,雪白的荷尔蒙充斥全身。每一个食材在其中都不是配角,却又都不互相排斥,真的要比那“墨西哥春饼”好吃。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content_watermark
包春饼手把手现场教学实录
这老板真的很有意思,整个教程中金句不断,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把这个教程拍了个小视频,可惜图文稿件里好像不能插入小视频。
第六站 老北京柴氏
肉点少了 又加了二两筋头巴脑
虽然都是红烧风格的,但是和本帮面的浓油赤酱区别很大,面汤比较清澈,但也有一股浓郁的肉汤香气。对重量计量单位不太敏感,所以肉点少了,也因此点了两种不同肥瘦的牛肉,三两适中,二两筋头巴脑(一共分五个档位)。感觉适中的适合一口面一口肉就着吃,筋头巴脑可以直接倒进面里暴风吸入。牛肉嫩且多汁,酱的口味更激发了牛肉的香味,配这个粗面和牛肉汤绝了!
蓑衣黄瓜,没见过也没吃过类似的,感觉是凉拌黄瓜上面覆盖了麻酱和沙茶酱混合物,酱很厚,美味!
番外篇: 门钉肉饼
不在我们的美食地图上,也很好吃叫永盛斋,好像也算是北京特色小吃吧?
店藏得巨好,连个招牌都没有,不看门牌号站门口都找不到。饼里贼多汁,不能咬只能掀开,皮烘烤的有些脆,肉里有不少葱段,葱香味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抱歉 烤鸭只有这图了!
最后提一下烤鸭吧,之前已经吃过好多北京烤鸭了(大董、全聚德、羲和雅苑在本地都吃过了,四季民福实在排队无力),这次挑了个花家怡园。端上来的烤鸭感觉都不是刚出炉的,有些失望,口味也是无功无过吧。算是选错了店,下次要去试试便宜坊的闷炉烤鸭!
还去吃了一个拍拍照的高颜值下午茶(在那里吃到了稻香村没买到的豌豆黄,也行吧)。
环境是不错 食物就:一般
17年的上海weplay第一次见到机核众,19年参加了杭州站的核聚变lite,这次终于有机会来北京参加核聚变,一天下来买到了场贩斗篷,拿到了弧光记忆体,看了核市奇谭的核弹级发布会和核磁共振,虽然游戏没玩几个但是依然香疯了,只能说一天不够玩,明年双日安排上。
战利品 时间不够玩金币挑战咯
当弧光重新闪耀的时候,我想我还会去北平机器、福满园、故乡酒家、FISC&TREO、金城湾......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