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woshipm.com/marketing/458256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编辑导语:在存量时代,若想拉动流量增长,我们需要对流量平台进行仔细分析,针对产品细节,对流量内容进行优化,并进行实际演绎操作。本篇文章里,作者结合其实际经验总结了十点流量方法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I9N5NAutOqf6cTiFLS3r.jpg

大家知道,一些挖掘流量的方法是短线的,甚至是稍纵即逝的,所以,今天与其分享那些短暂的方法,我不如授之以渔,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的那10点可反复使用的流量方法论。

OK,废话不多说,下面正式开始。

先说我总结的第一个流量方法论。

一、每一个存在流量的平台,都有流量的机会

这句话看似是个废话是吧,但大家在现实运用中,却很可能因为一些刻板印象,忽视某些你认为不太行或者是认知之外的平台。

不信?我来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贴吧。

说起贴吧,咱们很多人,现在在聊贴吧的时候,仿佛当它已经死了。

但大家却不知道,目前贴吧还是一个大几千万量级的平台,甚至按移动端的月活数量来看,其甚至比小红书、知乎还大。

不信?看权威第三方艾瑞数据的统计: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我想,绝大部分人刚看到这个数据时应该会吓一跳,可能大家会想到贴吧没死,但没想到的是,从数据来看,目前为止它的月活数量还这么可以。事实上,我的一个客户,专做贴吧模块,数月时间,营收就新增了百万。

一个贴吧不足以印证?那再说一个:boss 直聘。

要知道,这就更不是一个我们主流印象中的引流的平台了是吧,但你能想象,boss 直聘中也能够引流!

下面这个案例是我的好朋友,一位武汉的创业者的真实经历。

这位朋友在老家开了一家轰趴馆。

轰趴馆解释下,就是年轻人喜欢的那种开 party 的别墅,适合生日聚会、公司团建等项目。

那他是怎么做线上引流获客的呢?

  1. 他找到百度地图。从百度地图中,找到当地密集的写字楼。
  2. 找到写字楼中公司的名称。
  3. 去 boss 直聘中,做伪简历,应聘这些公司的职位,并用话术加到 HR 微信。
  4. 在微信中借口“再考虑、决定还是创业了”等理由,并给 HR 发红包说自己转行开始做了一个轰趴馆,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合作。
  5. 只要该 HR不删他,他通过长时间的朋友圈营销,就能把这些 HR 最终转化,促成该公司的团建的单子。

是不是很巧妙,是不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平台?

总结一下,以上就是第一个思维:每一个存在流量的平台,都有流量的机会。

不要去忽视贴吧这样的没落平台,不要去忽视 boss、甚至雪球这样的小众平台,每个百万千万级用户的平台,只要你的垂直用户在那,那就都值得去做。

说完第一个点,下面说第二点。

二、每一个主流流量平台的入口,都值得研究系统的玩法

我们做流量是做哪的流量?

是做每个平台、每个 APP、每个入口的流量。

用微信来举例,比如:视频号、朋友圈、附近的直播、微信搜索、甚至微信圈子。

这些其实都是微信这个 APP 的其中一个入口。你理所应当地在朋友圈引流、在视频号引流、在微信搜索引流,那你有没有跳脱出来想过,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它是微信的其中一个入口,所以有流量。所以我们基于微信这个 APP 的这些个入口,研究这个入口相关的系统的玩法,最终做到攫取流量。

这里其实还有两个补充点:

  1. 每个平台,都有主推的频道,也有比较弱的频道,很多时候,这些相对来说较弱的频道,反而是流量洼地。
  2. 再小的频道,再不起眼的入口或者说渠道,在亿级用户的体量面前,也是可怕的流量存在。

所以,我们需要干什么?

我们要对一些主流平台,尤其是亿级平台新增的那些入口要有敏感度。不要以为这只是 APP 新增了一个功能,你要很明确的知道,这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里面有一套对应的流量玩法,你要去研究,去挖掘这里面的流量。

比如说这个页面,微信最近就将「附近的人」变为了「附近的直播」,将原来的单纯的附近的人变为了以视频号的直播作为主体,其实这里算是微信再造了这个入口。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那我们想一下,当微信刚改版了这个功能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这是微信的一个入口,这里有流量机会,所以你有第一时间思考过吗?我在这个“新”的入口中,应该是什么样的玩法做流量是有机会的?

比如说:我是不是可以通过大量的手机,模拟地理区域位置,给全国主流城市直播我想给他们看的内容,占据这里的免费流量?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涛哥提过的,我这里拾人牙慧一下。

再看上面这个图,我们有没有发现,在发现页中,还有一个 “游戏”,然后大家知道不知道,「游戏」里面,还有一个「游戏圈」。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大家可能无法想象,这里也是一个精准的游戏粉的引流场所,而且用户量毛估也是千万级的(再念一遍:每一个亿级平台的不起眼的小入口,在大基数下,那也是一个千万级的流量地)。

OK,以上是第二点:每一个主流流量平台的入口,都值得研究系统的玩法。

三、每一个露出的产品细节,都是潜在的引流机会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给大家举个极端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大家看出亮点了吗,看打赏区,头像全是广告。

1元打赏的成本,就可以占据陈翔六点半这个 10 万+公众号的黄金位置。

所以这一点说明了什么?

说明:每一个你可以操作的,且可被露出的产品内容,都是潜在的引流渠道。

当然,我其实是不希望大家通过这种牛皮癣的方式来做引流的,这属于用极其劣质的内容来对抗平台,平台肯定会对你有所惩戒的。

不仅是以上这种极限案例,我这里指的每一个可被露出的产品内容还包括什么?

比如你的昵称,可以叫「xxx | 全网同名」,你的简介可以引导大家+v,你的封面图可以引导大家私信你领取 xx 东西。这些同样是你可以操作的可被露出的产品细节,那自然而然,只要你想,这些细节都可以作为引流的细节点。

再举一个极端的案例,比如大家看下图: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大家看出亮点没有?

移动端微博中,搜索结果页会有一个板块叫「热门文章」,然后热门文章的第一个文章的封面图是显示大图,所以,你看他是怎么做的?

直接将封面图做成了广告图,将这个页面从视觉上占据了。当然,这个方式我不提倡,因为这个有点牛皮癣的意思了。

我举这个极端案例既是为了说明我上面和大家说的这点:“每一个露出的产品细节,都是潜在的引流机会”。同时也是要和大家说的是上面的两个方法论的融合。

  1. 每一个主流流量平台的入口,都值得研究系统的机会。比如说微博的搜索是吧,这是微博这个平台的一个产品入口。然后微博搜索有啥机会呢?上面展示了微博搜索的热门文章这个版块,而且是有机会可以人为上的。
  2. “每一个露出的产品细节,都是潜在的引流机会。”这里,封面图被微博最大页面版块的曝光了,且我还可以控制我的文章的封面图是什么样的,所以,这里做了一张广告图作为封面。

所以你看,这个案例其实是我上面二三两点的结合。其实不仅是上面两点,上面三点其实是一套,我给大家再总结一下:

  • 每一个存在流量的平台,都有流量的机会。
  • 每一个流量平台的入口,都值得研究系统的玩法。
  • 每一个露出的产品细节,都是潜在的引流机会。

以上是从大到小,从平台、到平台入口,到具体我要做哪些地方的曝光,才能获取流量,是这么一个完整的逻辑。

说完这一大点,再说第四点。

四、研究平台规则,是在该平台做流量的第一步!

研究平台规则,是在该平台做流量的第一步!研究平台规则,是在该平台做流量的第一步!研究平台规则,是在该平台做流量的第一步!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前阵子听到一个小伙伴和我说:在知乎上引流,结果刚注册的新号,一晚上就被封了。

一问才知道,简介处直接留微信号了,但其号却是才注册的,一点权重和盐值都没有。

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知乎办你,才是正常的。

可见,知晓平台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平台规则绝对是引流的第一步,突破平台的规则办事,只会让你昙花一现。

你应该做的,是在平台允许的范围之内,带着镣铐还能跳舞。

当然,以上说的平台规则只是第一类,这属于平台红线,不要去碰。比如说最近视频号就严打知识付费类的内容,原因是有些渠道玩的太过分了,所以,如果你在这种前提下,还非要头铁去做,那就太不应该了。

除了这类红线规则,还有一类平台规则,叫:内容露出的规则。

比如,知乎内容露出的规则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回答才会出现在问题的最前列?比如微信搜索中公众号的排序规则是什么?再比如抖音直播间,什么样的直播间更易受到官方的推荐?

如果你能知晓这些内容露出的规则,作为一个该平台的创作者、流量者,那你就像是提前看到了卷子的答案一样,你可以就可以刻意迎合平台的露出规则,提升你获得更大内容曝光的概率。

比如,知乎内容露出的规则:威尔逊算法。

可以给大家简单解释下威尔逊算法在知乎的应用,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知乎问答的综合排序,由这个回答的赞和踩的数量,来综合判定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你有时候会在知乎看到:10 个赞的回答会在 50 个赞的前面。因为那很可能是后者被踩了太多次。

如果你可以做到你的内容被点踩很少、点赞很多,那你的知乎回答,一定会排名前列。所以你看,一旦你知道了这个规则,你就可以针对性地做出运营动作。

再比如抖音直播间的被推荐的规则。

抖音直播间能够被系统推荐,则是因为:用户停留时间长、公屏互动多、关注和加粉丝团多、购物车点击多。这一点可以怎么做?

我们可以通过刻意引导用户产生上述的行为,来迎合抖音的推荐算法。

  • “评论区回复 xxx 抽奖 xxx!”,这是引导评论。
  • “每个点爱心的家人,我都会写下他的名字”,这是引导评论+点赞。
  • 上架一款 0.8 元的商品,但是设置仅西藏地区用户可买,这是吸引用户吐槽、停留、点击购物袋。
  • 甚至主播还会诱导,你不能拍下是因为点赞还不够,多点几次就可以买,这是引导点赞。

直播时长 OK,互动 OK,点赞 OK,购物袋点击 OK,且又不是什么擦边球的违规内容,就会被算法判定是好内容,开始进入抖音的推荐池。

你看,这就是知晓内容露出规则,提前知道卷子答案的威力。因为它可以让你有的放矢,针对性地、有策略地去做运营动作,做到让内容获取最大曝光。

(10点方法论,每一个点拓展开都可以聊太多了,而且文章字数太长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下面的点我就加快下节奏)

说完第四点「平台规则」,下面第五点。

五、流量不是越多越好,我们要的一定是经过筛选的、可转化的流量

这一条我自己是有切身体会的。

我们之前有写过一篇文章,目的是为了宣传并带货我们的产品。

但内容有一些遮遮掩掩,没有点明我们是个付费产品,但只顾着说我们的产品有多好多厉害。结果呢,确实是来了不少流量,但这些流量的转化率,由于没有经过付费筛选(没有告诉他们这是要付费的),结果转化率非常的差。

再比如,我们很多时间追热点来了很多泛粉的流量,但流量来了之后,我们会很苦恼,因为这些粉只能够用来跑一些 cps 变现,其利用率和效率的耗散和浪费其实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流量一定要经过筛选。只有刻意筛选,才能节省我们的后端对接的成本,还能够提高转化率和更多的成交。

六、流量或玩法迁移,往往会产生流量洼地

大家先仔细看一下这句话:流量或玩法迁移,往往会产生流量洼地。

事实上,这句话可以拆成两部分,一个叫:流量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一个叫玩法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怎么理解?

先说第一点:流量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

举个例子。

大家知道,一个热门事件,往往会先在微博等热媒体上发酵。但流量是一个大水池,虽然水池(平台)不同,但每个水池间,其实都是有水的流通的。

于是就会发生什么?

由于微博是热点的第一发生地,所以,当这个热点刚刚在微博发生的时候,由于流量的传递性和跨平台性,所以它也必定会传递到知乎、会传递到微信、会传递到抖音。

这时候,由于时间差,我们就可以事先在抖音、在公众号、在知乎中布局相关内容,提前埋伏,获得流量洼地。这就是:流量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

关于以上这点,我们之前有通过人肉筛选分析微博、微信、百度、B站等平台,关于热点「蚂蚁呀嘿」内容的最早发布时间,得出了下面的热力数据图,也论证了我上面说的这个结论。

我们可以看到:热点的引爆往往首发不是在我们最常使用的微信中,而是在微博等快节奏平台(本次是微博,但抖音也很有这种潜力),然后再慢慢扩散到其它平台,最后,才是闲鱼、淘宝、拼多多这类电商提供服务。

而且,这三者是具有明显的时间差的!

【长文收藏】我花了1个月,总结了这10点流量方法论,可以用10年

回归正题,说完这个,再说:玩法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再举个例子。

一个在抖音中热门的视频以及其背后视频的套路,比如最近很火的影视剪辑或者是壁纸号,往往可以跨平台迁移到视频号、Tik Tok 中去。

事实也证明如此,就说之前大家在抖音做的老照片修复的视频、做音乐 u 盘的视频,在视频号中,将这一套东西完整复制,结果观众同样也很买单,相关视频的数据也很好看。

这就是:玩法迁移,会产生流量洼地。越早入场,越早吃第一口肉。

七、内容为王,一切流量的前提,一定是内容。

这点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是说容易被我们这些职业玩流量的人忽视。

因为我们知道或者经历过太多了骚操作,吃惯了短线,很难沉下心来想到这一点,真正认同这一点。

但是当你仔细沉下心来思考的时候,你可以问自己,流量的载体是什么?

是不是内容?

你在知乎做流量,那你也要输出知乎回答才行;你在抖音做流量,那你要输出短视频才行;哪怕你在朋友圈做流量,你也要输出朋友圈文案才行。

可见,内容是一切流量的载体。抛去流量的技巧不谈,它很大程度上,它决定了你的打开率,决定了最终转化的成交率。

这一点看似是个废话,但很多公司,很多玩流量的人,往往会将流量增长的所有希望寄于骚操作,寄于一些技巧,但却根本不将精力放置在真正重要的、最终承接转化作用的内容上。

而且,对于不同的平台,其文字文案的套路绝对是不一样的。知乎,你要配适合知乎的文案才行,不要直接把公众号里现成的素材搬过来;小红书,你要小红书的文案,你不要把知乎的内容搬过来。

因地制宜,非常重要。说得简单,但这背后一定要有人力和时间的投入,而且要充分清晰地认知到这一点。

不要图省事,不要不重视,不然前面的技巧你是花了很多的力气全部做到位了,但最终的转化,则会因为你的内容不咋地而流失严重,最终导致效果泛泛。

以上是第七点:流量世界,好的内容是前提,下面说第八点。

八、流量的世界里,同行,是最好的帮手

这一点是说,当你决定要一个号、一个内容,有一个决心说我要做一个还不错的成绩的时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那一定是去分析你同领域的爆火的内容,去研究那些成熟的同行。

不仅是浅浅的分析,要深入、细化地去分析他的内容为什么会火。

比如说抖音短视频,你可以分析你的同行的:昵称、头像、签名、封面图、视频选题、视频时长、视频文案、BGM、评论区置顶的文案、添加的话题、字幕条样、封面图、视频脚本、梗、镜头总数等。

甚至,我们还要加一个优秀同行的微信,看看对方是如何试图转化你的,他的朋友圈、视频号、乃至公众号是如何做的,其中有哪些细节。

这一点,其实不用我说,我猜大家大概也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重视这件事,且花时间做到位的人,真的是不多。

这一段其实有很多案例,就以知乎举例。知乎中,就有一些屡试不爽的文案套路。比如一些带逛类型的,比如一些汇总类的回答。

这些套路一定不是别人告诉你的,别人没这个义务,而你要想第一时间得到,那一定是你自己真地花了苦功夫,去大量看了、拆解分析了海量的热门内容,才得出的套路。

九、当流量玩法被验证,应以规模取得效益

比如知乎我验证成功了:从账号定位,到养号,到选择问题,到内容发布,到引流私域。

那一旦验证成功,其实我要下面要做的,一定是矩阵化。

公众号也是如此,一个词每天被动来 10 个精准流量,那我接下来,我就上 10 个词、上 20 个词,来的流量就很可观了。

再比如抖音。如果测试在抖音渠道,通过成熟的素材内容和产品,我可以做到 ROI 大于 2,那接下来,我要做的一定是加投放,无限放大这个游戏,做到规模最大化。

十、一切的成交始于曝光,一切的曝光始于触达

大家知道,一切生意,要想成交,那一定是始于你的产品的曝光的。你至少要做到让我经常看到你,因为经常看到你我才会知道你,最终我才会了解你,才会购买你。

所以,要想成交,一个先决条件,一定是无数次的触达,能够让我进行多次的销售和植入。所以我说,一切的成交始于曝光,一切的曝光始于触达。

所以,我们做流量,一定要思考,我怎么才能做到无数次的触达这个我目前经手的流量呢?因为只有这样,我最终才有机会转化他。

答案是:1 .做私域流量;2. 多渠道留存。

所以大家现在都在做私域。为什么?

归根到底一句话:可以免费的无数次触达!

只要 ta 不删我,我就能把 ta 最终转化!

这是第一点:私域流量的价值所在。

第二点:多渠道留存,则是因为,比起只做单渠道,多渠道留存用户,可以做到多次触达用户。

事实上,我有位朋友,就是通过这一招,他的转化率做的比同行高的多。

他是怎么做的?

他在发公众号文章的时候,总是会通过插入小程序,将他的小红书、将他的快手账号、将它的视频号,全部同步给他的粉丝。最终做到一个粉丝,多地留存。

公众号文章是只能一天发一次,那你一天之内还看不看视频号呢,还看不看小红书呢,还看不看快手呢?

只要你看,我就无数次地出现。最终,多次触达、多次销售,就能把你转化。

还是那句话,公域流量是别人的,私域流量才是自己的。私域流量的好友数,绝对可以用数字资产来形容。难怪今年业内有一句话:2021 暴富,从一个满 5000 人(现在是 1 万人)好友的微信号开始。

OK,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一个分享,暂且只聊十点。

当然,流量思维肯定不止以上这十点,初此之外,还有信任是流量成交的催化剂、还有 SEO 思维和原理、还有关键词挖掘需求……等等可以详聊,但时间原因,且这次的分享已经近 7000 字了,所以今天就到这里。

作者:佩奇;公众号:佩奇说增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Z6QDuZK7tuonlzC6ZV9Jg

本文由@佩奇说增长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