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为什么苹果三星都对这家公司既恨又怕?“专利流氓”不是好惹的

 6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pintu360.com/a40599.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为什么苹果三星都对这家公司既恨又怕?“专利流氓”不是好惹的

摘要:博通收购高通的新闻铺天盖地却又扑朔迷离。唯一确定的是,这次“双通”收购案,无论成功与否,没有一方会受到损失,只有双赢,高通抬高了自身股价,为自己的核心业务注入了新鲜资本血液,博通增大了自身影响力。

1985年成立的高通,可以说在手机行业呼风唤雨,全球最大无线通讯芯片制造商地位无可撼动。凡是使用高通提供基带芯片的手机,则必须要缴纳专利费,这笔钱惹得各家手机公司“天怒人怨”,与苹果的纠纷也是因此而起。为此,中国、韩国、甚至欧盟等监管机构都开出过巨额罚单。

最近两年的高通,被各种麻烦缠身。官司、罚款、反垄断调查、股票下跌等,当然还包括近些日子被博通收购的消息。表面上,许多手机厂商依然簇拥着高通,但实际上高通并不受欢迎,业界外号“专利流氓”。

高通的几个主营业务中,QTL业务线,也就是技术专利授权部门,在营收中占很重要的位置,在2013、2014、2015年分别贡献了30%、29%、31%的业务营收,相当于每年80亿美元左右。

但是,高通最被诟病的,是其专利收费方式,除了买芯片的费用之外,还需要按照手机整机价格抽取一定比例分成,注意,这里说的是按整机价格,而非芯片价格。抽成比例虽不透明,但业界称一般比例为3%-5%。

ca05cd82-a0c8-4f07-9898-0f04ec420946.jpg

为了巩固专利优势,高通跟中国手机厂商签协议时采用“专利反授权”政策,手机厂商将本身的专利免费授权给高通,并且不够能利用这些专利去起诉高通其他客户。这政策让一些中小厂商直接受益,即使缺乏专利,也不怕被同行起诉了。有了高通这把“保护伞”,这些企业心甘情愿为巨额专利费买单,其实也是在为这个“生态圈”买单。

事件都有两面性,免费使用别的手机厂商专利的同时,拥有1247件专利的国内手机厂商也就不能以此盈利了。拒不完全统计,如果取消“高通税”,会让高通每年在中国市场的专利授权费用至少减少2至3亿美元。

高通 VS “反高通”联盟

最早敢于向高通“say no”的是魅族。2016年6月,高通起诉魅族侵犯其3G和4G的通信专利,拒绝支付5亿元的专利费。此案最后以高通和魅族达成专利许可协议告终,解决了双方在中、美、德、法的所有专利纠纷。

2017年,苹果和高通的专利战正式打响,最先发起诉讼的是苹果,认为高通垄断无线芯片市场,提出索赔,随后高通反诉,认为苹果先违反协议,在iPhone 7中故意不充分发挥其芯片的性能,并连同苹果的几家代工厂一起告上法庭。

10月份,苹果发布新产品之前,高通在中国发起诉讼,希望能够禁止苹果在中国销售iPhone手机。据苹果财报公布数据,2016年22.5%的营收来自大中华区市场,高通此举就是要打苹果的“7寸”,严重性不言而喻。

f70fb41c-f969-406a-95c4-08de87e61b9f.jpg

“高通税”让很多手机厂商吃不消,苹果认为高通授权的只是芯片,不应该在整个手机上抽成,而高通则认为苹果想迫使高通接受不公平的专利授权费,达到在iPhone销售中增加收入的目的。2017年11月,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三星、华为等手机厂商都已暂停支付高通税,“反高通”联盟成员日益壮大。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高通税让各家不满,但是很多厂商是离不开高通的。手机厂商想要靠自己做芯片获利,都要经历一段步履维艰的时期。像华为、小米这样可以在研发上大量投入的公司少之又少,对于中小厂商,这简直就是奢望了。

所以,在目前的阶段,高通芯片依然有不小的技术优势,各家厂商的旗舰机选择上,依然会在高通面前抢得“头破血流”。

业绩暴跌9成也不怕 谁给高通的勇气?

在与以苹果为首的“反高通”联盟矛盾激化以后,高通的业绩难免受到波及,在Q4的财报中显示,净利润仅为2亿美元,这相比去年同期的16亿美元暴跌近9成,此外,营收也同比下滑5%至59亿美元。高通把业绩的下滑归咎于“反高通”联盟拒绝支付专利费,但对比高通以往的财报,从进入2017年开始,高通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60ea719b-83f5-457c-a5ba-c9540f5642f9.jpg

高额的专利费在厂商中激起民愤的同时,高通也遭到了多个国家的巨额反垄断罚款,单就2015年在中国收到的罚单就有60亿之多。但高通依旧“底气十足”,即使打官司、收罚单,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专利授权模式,因为芯片业务才是高通核心,这种授权方式就是高通赖以生存的核心商业模式。

苹果的“一石二鸟”

一个巴掌拍不响,苹果之前和高通合作多年,有过很长时间的“甜蜜期”,为什么现在要撕破脸呢?一方面原因,是由于最近一年来苹果手机的销售和盈利情况不断下滑。众所周知,iPhone是苹果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占比超过6成,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下半年,iPhone的利润达到巅峰,并且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机整体利润的92%。

但是这种情况从2017年开始转变,利润率在下降,率先发布的iPhone 8遇冷,股价又下跌。为了扭转这种困境,苹果不得不从别的渠道想办法。目前来看苹果采取的措施,一是向微信公众号文章打赏抽取三成提点,二就是欲通过诉讼的方式停止或减少向高通缴纳专利费。

至于苹果和高通互撕的第二个原因,恐怕就是要针对国内的手机厂商了,苹果虽然在利润上是无敌的,但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上,仅能排到前五而已,如果苹果对高通的专利战胜利了,国产手机阵营是捞不到什么好处的。

e5785fff-6224-4f3e-aa76-cbf1365481aa.jpg

相对于苹果封闭的IOS系统,国内的智能机都是依靠高通技术支持的安卓系统,国产手机近几年不仅在国内所向披靡,在国外也是风生水起,苹果的利润自然受到挤压。打击高通,从根本技术上削弱安卓阵营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是釜底抽薪。高通的专利互通政策,让手机产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促进了竞争,这正是苹果不愿看到的。

博通猎杀高通 “印钞机”将面临大调

博通在月初的时候提出收购高通,报价是每股70美元、总金额超1300亿美元,不过很快被高通拒绝了,理由是低估了公司的价值。最新消息称,博通没有放弃收购,谈判还在继续,报价可能会提高到每股80美元。如果交易能最终达成,这将是全球半导体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

0c4472ac-7f0c-49aa-ad1b-ef7198bb2c41.jpg

博通是世界上最大的无线生产半导体公司之一,同时也是苹果手机的通讯芯片供应商,但在知名度上,还是要比高通差不少,若并购案落地,博通将从全球第五大半导体公司上升为仅次于英特尔和三星的第三大半导体公司。

专利授权业务可以说是高通的“印钞机”,2017年高通的专利授权业务税前利润达到51亿美元,几乎是芯片利润的两倍。如果博通收购成功,高通的“印钞机”业务将面临重大变化。此前路透消息称,博通将会在收购高通后,调整芯片和专利授权方面的定价结构,也会尝试与主要客户重新谈合同。

至于具体怎么调整,目前也只是处在各方推测的阶段,听到最多的呼声就是“取消双重收费”,高通芯片价格将提高,但无需另付专利费,同时可以要求客户签署更长时间的供货协议。但是如果按照这种模式,高通收取的专利费将会大跌,势必对公司有所影响。

 真收购 or 真营销?

收购的新闻铺天盖地,收购后的前景也被无数人猜测,但是有个问题摆在眼前,可以看出高通不太想卖,账面实力来看,高通是要优于博通的,虽然近两年麻烦缠身,但是真有必要被收购么?

关注这两家公司持股大股东构成的话,会发现一个现象,高通与博通的前25个大股东中有17家重合,并且博通的前25个大股东加在一起拥有高通超过40%的股权。

一般来说如果持股超过51%就可以将一家公司收购为子公司,对于高通这种股权结构比较分散的公司来说,只要股权占据相对多数,再加上一致行动人,就能实现收购了,但是在有这么多重合股东且占股比例非常高的情况下,为什么收购还陷入僵局呢?

我们来看看高通近一年的股价情况,从年初开始持续走低,影响最大的肯定是股东利益,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博通那17家加起来拥有高通超过40%股权的人。进入11月,高通股价突然回升,几天时间就回到了去年年底的水平,保持在65美元上下,这次涨幅的时间节点正好是博通发出收购要约的时候,确实不禁让人有所联想。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