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2020-02-15-李笑来写作课-摘要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laogongshuo.com/archives/422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2020-02-15-李笑来写作课-摘要

改变基础观念,就是两个公式:第一个公式是定义公式,形式是x是什么,不是什么?第二个公式是比较公式,形式是x为什么更好甚至最好?

写作起码应该是对输入处理过的输出. 例子,苏轼的题西林壁就是经过长期思考沉淀,通过他的文字处理技巧,文字,韵律,意境,最后输出的只有28个字却足够震撼。

写作一共三个环节,输入,处理,输出。很多人写不出来的原因是输入不够多,处理也几乎没有。

人们常常把事想反,比如谈恋爱和结婚,再比如考研和出国考试。

思考能力才是核心关键,如果你能精彩的思考,你就一定能够精彩的写作,当然也能精彩的讲解及,只要你能精彩的处理,你就能精彩的输出。

绝大多数人没有清楚的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比如王淼同学机票事件。建议,第一去掉没有证据的陈述,第二个,不喊冤不诉苦,第三个只写去哪儿网最不地道的地方。

千万不要小瞧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在倒逼自己的思考质量,思考能力和所有能力是一样的,都需要通过实践磨练。

千万不要神化写作能力,写作不是什么太过了不起的能力,只是一个自认为受过教育的人必要必须的能力而已。

写作能力,除了思考正确之外,剩下的只不过是遣词造句而已,再加上一点点手段,比如倒叙插叙或者用点通感的修辞,偶尔而已。

一定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质量,思考习惯上,因为思考质量最终一定会影响生活品质的。

写作的分若干阶段,第一阶段,锻炼思考能力,第二阶段,锻炼表达能力,第三阶段,说出价值观,第四阶段,积累影响力,第五阶段,你居然可以普度众生。

你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原则,第一,是不是对的,第二,如果是对的,能不能坚守,第三,如果不对,那对的是什么,能不能坚守。

写作的根本是两条,第一读书,第二多读。

选书其实比读书更重要。参考选书的基本原则,http://xiaolai.co/books/xiaolai-xuexi/27978d191e5c718c49141ff1cd7351ce.html,此外,朋友圈<好文章<好书<学术文献,免费<付费,通俗杂志<精英杂志,中文<英文,百度<Google<学术搜索,都是提高输入质量的方法。

根据价值观来选书,第一扔掉不符合价值观的书,第二践行一本符合价值观的书,第三,找一个你认为对的,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的观点,说服一个算一个。

提高选择标准可以提高提高质量,所以我第一尽量只读非虚构类书籍,第二尽量只读英文书籍。

无论如何你总是得在意你的输入质量,所以你就得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并且还要想办法逐步抬高你的标准,所以再也不要向任何人索要书单了,一定要你自己选。

一定要反复梳理自己的价值观,就是第一你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第二,你认为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不要因为反例动摇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动摇,说明不够坚定或者应该修订自己的观念。

建议每天花半个小时回答几个问题,第一,这事儿对吗?第二,什么更重要?第三,什么最重要?第四,什么事绝对不能做第五,什么事一定要做到的。

用价值观来判断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所有写作的出发点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什么样的素材值得收藏,值得收藏,什么样的话值得说,什么样的话不适合说,什么样的东西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东西坚决不能接受,什么样的理论值得深入研究,什么样的说法不值一提,什么样的人值得深入交往,什么样的人不可不交不可深交,这些都是你的价值观的折射,最终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开始逐步变得有序的思考,逐步变得有章有法,你的表达开始变得清清楚楚,甚至轻轻松松,这就是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性,说出了价值观就行。

没有坚定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坚定的选择。比如我选择做一个长销书作者。

一个人是否聪明取决于两件事情,第一,脑子里是否有足够多的,必要的,清晰的,准确的概念。第二,那些概念之间是否有足够多的,清晰的必要的,准确的连接。

概念是我们的大脑这个操作系统的核心,所谓的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就是指学习应用新的概念,打磨升级已有的概念。

每个概念有两个部分构成,第一个是内涵,是那些对象的属性,第二个是外延,指的是概念所指的对象。

比如分享,必须是自己的东西。

我会怎么做呢?第一,也许不会做个完整版的笔记会想办法提炼要点,第二,就算我做了完整版的笔记,我也不会把它就那么放出去,第三,若是我做了很多思考,生成了很多补充内容,那我有可能放出去,因为我放出去的是我的东西。第四,若那课程是收费的,我可能也不会把笔记就那么放出去。

再比如法定节假日,不限制个人,所以不过法定节假日可以比别人多活一半时间。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元素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名词是用来指称你能感知到某个人或者事物的词汇。动词是用来描述某个人或事物的行为和动作的。形容词性成分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感知的。副词是用来描述我们对某个人或者事物的感知的感知的。

做几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拿出自己写过的一篇文章,找几根带颜色的笔,把里面的所有名词都圈出来,实物名词用一个颜色抽象名词用另外一个颜色。

第二个练习是再随便拿几篇别人的文章,把那些名词前后的形容词都圈出来。这是一个极为简单却又常常被忽视的原因,这句话在说明作者不仅对这个能够感知的抽象事物有所感知,还有一个以上的感知。

我们重新定义一下写作的目标,写作的目标是沟通。第一,你所表达的东西,的确是处理好的吗?第二你处理好的东西你确实表达正确了吗?第三你表达正确的东西,对方真的具备理解的基础吗?第四,对方虽然能理解,他真的会接受吗?第五,对方会表示理解甚至接受,但他真的会当回事儿了,第六,对方有疑问的地方,你准备好进一步解释了吗?第七,对方产生误解的时候,你有对应的方案吗?第八,对方驳斥你的时候,你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么?

如果你把写作的目标,讲演的目标,清楚的理解为沟通,那么有效的沟通就是需要做大量的提前的功课的,在多个可能的选项当中选择最有效的那个,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真的是很难获得的技能,也是很难打磨的技能。

任何进步最大的障碍,其实是一个看不见的东西叫做没有反馈。

总结一个沟通的最重要的原则,要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所有真实的反馈。

我给你几条简单的建议,第一,多读心理学方面的原版书籍,第二,多读经济学方面的通俗读物。第三,观察分析拆解揣摩那些公众人物是怎样化解危机的,第四,花时间思考每个真实反馈背后的心理出发点,价值观,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每一类人。

有效沟通的本质是让对方明白他自己之前不明白的道理,了解他自己之前不了解的事实。

我们常常需要把叙事顺序也就是叙事结构重新组织一下,以便读者可以从已知开始走到未知,从简单开始理解复杂,从次要起步到达重要。

所谓的恍然大悟,常常不过是发现原来未知的东西,其实是自己已知的,或者发现复杂的东西,其实是如此简单的。

修辞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感受到他们原本感受不到的东西。类比在沟通中给对方在未知和已知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否则对方走不过去。排比或者重复,哪怕是结构上的重复都会令人产生足够深刻的印象。

写作的一个核心重点是做研究的本领。

读书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

在真实的世界里,就是信息过窄的。

你要想办法突破局限,你要想办法不给自己设置局限。

信息过载就是没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去做调查去做研究,其实核心目标就是为了突破局限。

你必须通过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让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思考质量上的局限。

所谓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三个支点,统计概率,历史方法论和逻辑学。

一个调查研究过程当中的方法论,就是收集素材的方法,第一个是卡片的应用,正反面有不同的用处,正面摘抄的是例子或者要点,背面是这个例子可能用到的地方。比如猴子的例子。

好的类比常常是神来之笔,收集类比是学习类比的最重要手段。教育就是眼镜的类比,砖头是科学事实的类比。

第二个值得收藏的东西是理论。你平时要读书,去收集各种各样的理论。比如,28理论,木桶理论,黄金分割理论。当相信一个谣言的人数比例超过61.8%,其实就是0.618的时候,这个谣言的影响力就可能暴增到100%。

几个细节需要注意,第一,每一种理论都是有可能被推翻的,第二种,理论都大体上只适用于某些个领域,第三,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并非真理。

除了理论之外,最重要的是不停的收集思考方式和论证方式。比如复杂二分法,对同一事物用两个维度,两次二分,相互组合就可能出现4种情况。人可以分为聪明愚蠢,勤奋和懒惰。做事分为有用无用,有趣无趣。

另外一个思考模式叫进一步拆解,进一步拆解也是值得收藏的思考模式。写作是输出->写作是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理想就是看到了终点。->能够实现的理想至少有三个节点构成,起点,路径和终点。

读书要给自己时间和机会反过来重新整理,看看好书的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观点的,论证过程当中有哪些素材可以用到其他地方,论证过程是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否可以模仿一下自己,是否可以拿来创作其他的东西。

我甚至经常从自己并不喜欢的人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方舟子的文献检索能力。

文献检索能力就是两条第一搜索搜索再搜索,第二付费付费再付费,第三整理整理再整理。

只要你收集整理的足够多,各种奇奇怪怪的好运就出现了。

公开写作的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你写好的文章要发出去发表给很多人看,这样的时候除了原本就并不容易做到的有效沟通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更为核心的要点传播。要传播出去才是真正的公开。

最厉害的思考方法是思考什么是最核心的因素?

花越多的时间思考琢磨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会让你越来越与众不同,道理也很简单,绝大多数人总是问别人什么最重要,而你是那少数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的人。

公开写作最重要的是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效果,所以呢,你要拼命琢磨写的东西人们读过之后会不会转发。

无论写成什么样子,最终你要花很长时间去琢磨如何才能让人们把你的文章转发出去,你要满足他们什么样的心理,他们才会洋洋自得的转发,语重心长的转发,意味深长的转发。

可以做个练习。用一两天时间仔细研究一下你自己的朋友圈,看看你曾经转发过什么文章,如实的记录下来你自己当时的心情,再仔细研究一下你的朋友们转发的文章,多耗费一点时间精力去揣测一下他们转发时的心理,不断把自己想到的东西写在一张纸上,可能是一个词,可能是一句话,暂时不要判断,等第二天再看整张纸上的字句,你一定会有一些心得的,而那些心得就是人们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如何判断文章读者会不会转出去,是文章是否会让读者产生一个明显的变化。只有能够产生变化的才叫影响力。

正确的传播信息最有效的是人,因为有一些人甚至可能比超级计算机更能有效的处理思想。

你的作品若是被传播的很广,一定是重要的人起的作用,而不是被机器算法挖掘出来的。

互联网是个神奇的地方,也是个很奇怪的地方,每个人好像都是公开的,可最终绝大多数人其实是封闭的,你连上互联网并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很多人连上你。

你的传播力取决于你能影响多少个大的节点,你的假想读者群应该是那些有传播能力的大节点。只有他们被触动了,只有他们被感动了,只有他们被震撼了,他们才有可能转发你的内容,只有他们的转发才有以一抵百的威力。

世界上所有大的节点都是苦心经营的结果,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任何苦心经营出来的东西你都不应该轻视它,若那苦心经营出来的是好东西,那么你一定要重视它,苦心经营出来的是坏东西,你更不应该轻视它,因为它的杀伤力巨大。

先做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拿出自己的成绩,这才是最核心的关键,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成长到什么地步,都别忘了自己依然是个有缺点甚至有缺陷的人。

后搜索引擎时代的策略,首先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根据地,可能是微信公众账号,可能是微博,可能是知乎,甚至可能是豆瓣,其次要求助于身边的朋友,若是你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告诉你身边的朋友你开了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告诉他们想要发表哪方面的文章,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写出你自己真正满意的文章,请他们转发,大不了你拉个群发红包吗?最重要的是学会演讲。

从一开始你就要深入思考,你究竟要影响什么人,你的长期目标究竟是什么?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影响力,花多长时间都不过分。

应对争议要第一应该信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第二绝不回应,默默拉黑。

认真研究每个细节是放在哪里都是最重要的技能。微信订阅号的题图,标题,副标题。所以标题很重要。你要花很长时间去考虑标题是否吸引人。题图和logo也很重要,副标题是用来让读者点进来的补充工具,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在你的文章里放置一些金句。金句都是足够短的,足够精炼的。

创作的终极技巧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好的作品,好的文章,好的电影,好的剧集提供了一些你原本想不到的东西,关键并不只在于你原本想不到,关键在于说当你知道了之后,竟然发现那确实是情理之中的。

找出那些确实足够重要足够本质,读者却没有想到自己该要的,读者获得之后,知道他们确实足够重要足够本质的东西,只有这样你们才有惊喜的感觉啊。

用户喜欢你是没有用的,得想办法让他们爱你,特别爱你,这才有用。

制造惊喜的本领是这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技能,所以一切创作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制造惊喜。

传播沉淀与积累,最终靠社区。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