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郭青:百年富民 迈向新高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kanshangjie.com/article/170364-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郭青:百年富民 迈向新高 - 精选 - 商界网 | 商界APP-专注于商人-企业以及商业思维
郭青:百年富民 迈向新高
商界新媒体 2021-05-11 16:34:32

编者按:

近日,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为《别让不懂硒害了你》一书作序,深情回顾了安康富硒产业崛起历程,从主导产业到首位产业再到立市之业,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标题为作者所加,现刊发,以飨读者。

20210511044959949.jpg

▲2021年5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率队赴中国农科院对接洽谈工作

2011年8月,我到安康工作。在这之前,我虽在中直机关工作十年,说实话,知道陕西有个安康市,但不知道安康的土壤含硒。一个贫困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追赶超越?必须牢牢抓住本地的比较优势。安康在三百多个地级市中,它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它有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吗?这是我刚到安康几个月苦苦冥想的问题之一。

很快,答案有了,安康是天然富硒土壤覆盖地区最广、硒含量地层最厚、最适合开发利用的富硒资源区。遗憾的是,由于长期封闭落后、开放程度不够,安康富硒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独有的珍贵的资源优势没有成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在于人才与技术的瓶颈制约,现实问题是,安康这样的偏远贫困山区,没有条件通过“人才大战”来招引所需人才,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高端科研团队。

在这种情况下,我先后多次带队到国家有关部委汇报工作,告诉领导安康是国家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面临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的“两难”境地,安康还是川陕革命老区,面临着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亟需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帮扶。特殊的市情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重视,尤其是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等各项支持接踵而来。

20210511044959657.jpg

▲安康市土壤硒含量分布图

2012年9月,安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农业科技战略合作协议,拉开院地合作序幕。2014年,启动建设“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特别是2015年9月9日-10日,原农业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来我市调研,要求加强对富硒产业的科学研究、人才引进和产业开发,做实做好院地合作。

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依托安康市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建立“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科技部批复建立国家级富硒产品科技创新孵化器。

2016年,部省市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建成投入运营,“农业部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落户安康。

2017年8月,中国农科院王汉中副院长带领27名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来安对接科研工作,召开“中国农科院•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科研创新工作会”。

2018年,成立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王汉中副院长将自己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建在安康,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为首席的院士工作站随后落户安康。

近些年来,中国农科院陈萌山书记、王韧副院长、吴孔明副院长、王汉中副院长等多位领导,带领17个研究所百余位专家,累计在安康开展科技服务活动800多人次,为安康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全市共实施富硒产业领域重大科技项目46项,制定《安康富硒茶》《天然富硒大米》《富硒腊肉》《富硒魔芋栽培技术规范》等标准52项,培育富硒食品生产加工物流等规模企业245家,开发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鱼、植物富硒片、富硒黑豆多肽等产品200多个。

《安康市国家级特色(富硒)高效农业院地合作示范区总体规划》《安康市富硒产业总体规划》《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富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富硒品牌建设实施意见》《科技创新支撑富硒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相继出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富硒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为承接有关支持,提供强有力保障,2019年新一轮机构改革时,我市专门设立了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2020年5月1日,以地方立法形式颁布的《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正式施行。

20210511044959166.jpg
20210511045000255.jp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十年努力,全市富硒产业实现了从主导产业、首位产业向立市之业的历史性跨越。

一方面,富硒产业总量快速跃升。从2012年到2020年,富硒产业产值曾连续7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成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首位产业和支撑贫困群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2020年在经济持续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下,富硒产业依然稳住消费市场基本盘,富硒食品实现产值451.01亿元,较2012年产值94亿元增长3.8倍,综合产值达650亿元,居全国各大富硒区之首。据此,昔日以伐木为主的“木头经济”、以矿产为主的“石头经济”真正让位于以富硒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

另一方面,富硒产业有力带动了群众增收。全市建立起以富硒茶、魔芋、生猪、渔业和核桃五大产业为主导,以富硒粮油、蚕桑、果蔬为特色的富硒产业体系,安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硒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农民的现实财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0%以上来自富硒特色种养收入,70%以上的贫困群众依靠富硒产业可持续脱贫,形成了“人养山”“山养人”的良性循环,过去的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摇身一变成了“聚宝盆”“金饭碗”。

比如,富硒魔芋产业随着18项科技成果、25项专利的转化运用,改变了以卖鲜魔芋原料和魔芋精粉粗浅加工为主的低端生产,现在以即食食品为代表的魔芋深加工产品已占到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附加值较最初原料提升了17倍,群众种植魔芋的收入也因此翻番,安康被全国魔芋协会认定为“全国富硒魔芋产业第一市”。

再如,以富硒茶产业为例,全市茶园面积由2012年的48.2万亩发展到现在107.3万亩,翻了一番多;茶产品由过去只卖春茶,到现在既卖春茶、也卖夏茶和秋茶,夏茶做白茶,秋茶做红茶、茯茶;茶园亩收入由过去5000元左右,到现在突破10000元,“安康富硒茶”品牌价值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20位、陕西首位,很多群众“因茶兴业、因茶致富”。

20210511045000422.jpg

▲安康富硒茶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录

20210511045000568.jpg
20210511045000667.jpg
20210511045000505.jpg

更令人难忘的是,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市调研考察,我有幸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安康打造“中国硒谷”和发展特色富硒产业的情况。2020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在听取湖北省恩施州农民代表宋庆礼提到当地富硒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上个月我刚去过陕西,安康那一带也是富硒地带,你们这里也是富硒地带,要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它转化为富硒产业。”

20210511045000397.jpg

▲平利县蒋家坪村茶山美景

今年安康市两会通过的《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富硒产业千亿产业集群,富硒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从供给侧来讲,富硒产业已成为安康最靓丽的名片,这一促进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同步发展的生态友好型产业,无论发展得多快多大,都不会对环境带来污染,更不会引发环保风险,将会最大限度彰显富民惠民效应,是安康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从需求侧来讲,硒是人类健康养生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市场前景光明、“硒”望无限。为使富硒产业迈向新高,我们将加速硒聚集、硒传输与硒形态转化规律等项目研究,从单纯销售富硒产品向提供“科学补硒”等增值服务转变,最大限度提升生态价值转化效率,以更高级的产业基础、更现代的产业链条、更远大的发展目标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努力实现“以硒兴业、以硒富民、以硒兴市”。

20210511045000717.jpg

▲2019年10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郭青在陕西安康包装饮用水暨富硒食品北京推介会上致辞

韩久成先生,既是硒的研究者,又是硒资源的开发者,2017年在安康市岚皋县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天然富硒矿泉水项目,借他大作《别让不懂硒害了你》出版之即,以序赋怀、砥砺未来,愿与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为安康百年富民大业贡献力量。

20210511045001109.jpg

▲岚皋县蔺河库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渔业喜获丰收

0
欢迎关注商界网公众号(微信号:shangjiexinmeiti)
标签郭青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