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产品经理的「基础」应该包含哪些?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pmcaff.com/discuss/2808990590079040?newwindow=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产品经理的「基础」应该包含哪些?

先说题干中基础的定义,这是个抽象化的词,不一定就是素质、技能、知识体系这种,它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方面面,所以这里用基础这个词是不想做过多定义,你们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选择答题的结构和形式。下面说提问背景:原来学习经济学的时候,我就意识到基础很重要,它建立的是一种思考经济学问题的方式或者是框架,核心思想都包含在基础里面。基础不扎实,研究问题的时候就容易本末倒置。后来在泡PMCAFF的时候我就发现这种问题... 查看全部
  一周前   2694 阅读
  • 特变电工 项目管理

    先抛砖引玉的回答下这个问题,顺便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我个人认为人生本来就是场大型的试验,除去自然学科外,其余的学科都没有说这一定就是对的,那一定就是错的。产品经理的本质是种思维方式,用这种思维方式去探究这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无限逼近正确答案。

    既然是场实验,那我从认知-假设-检验这三个角度来讲产品经理所需要的思维是什么。

    1.科学思维。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对的,凡事要讲科学。按照科学四要素讲就是:可证伪、概率性预测、经过同行评审、基于聚合性和共识的科学知识。

    2.逻辑思维。

    最常见的就是因果性与相关性的问题,但逻辑上的问题不只如此,比如逻辑不可用事实做根据,有且只能用逻辑规律。这里放下逻辑的定义:逻辑是必然有效的推论规律的学科。

    3.结构化思维。

    这个偏工具型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系统的思考问题。

    1.学科思维

    不同学科是有各自不同思维方式的。我这里说个大逻辑:世界是由人构成的,所以要研究心理学,而人又是受规则约束的,所以要研究经济学。据我所知,假设也不是随便假设,有三点要注意:

    ①假设不应该有主观预设、结论先行;②假设应该简化问题,找关键因子;③假设应该对答案无实质性的影响。

    所以多元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多元学科思维方式,在假设上就能更精确。需要注意的是,学科不仅仅指心理学和经济学这种,还包括很多,这里只是举例。

    2.科学方法

    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方法,建立并检验有关世界如何运行的各种理论,假设也是同理。

    1.试验思维。

    互联网最常见的就是AB测试。

    2.统计思维。

    统计不能光看结果,不能统计出来就是什么,统计方法、统计手段都包含在统计里。

    嗯,先记录这么多,后面再慢慢迭代,欢迎讨论,谢谢。

  • 个人站点 eknown.art

    产品经理的基础是什么,我们在讨论这个“基础”,是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来出发的,首先我们先回归岗位职责本身。

    我的思路很简单,我们把岗位职责定义清楚,再找到最有效能表明(或学习)这个岗位能力的“基础”(探索根源),这就是产品经理的基础。

    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我将粗略的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理解需求并绘制原型确保功能落地实现;

    之后阶段:通过分析确定需求价值与目标人群效用,利用企业资源生成产品并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

    处于初级阶段,或者想要转岗到产品经理,那么确实是原型绘制,需求理解,基础的技术能力等。

    处于之后阶段,自然需要理解经济学,心理学和行业知识,以及增长和运营能力。

    另一种理解,感觉题主要找的基础是思考的底层思维,之后有时间详细表述


    2021年4月14日     19点15分     补充

    第一性原理一般值得是找到问题最根本的本质,原指回归物理世界的本质;[我认为对于产品而言,还是要回归交易本身(当然这个交易是广义的),以交易为维度出发来分析和理解产品职能。(个人见解)]

    先从演绎和归纳的逻辑方法来做铺垫  ---->

    想要找到的是底层的思考逻辑,而任何人对待事儿的底层思考逻辑是属于自己的方法论,而方法论这个东西是经过归纳整理迭代成型的(因人而异)。

    注意,这里的通用方法论是经过迭代而成的,用到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题主提到的“认知、假设和验证”是典型的演绎逻辑),在数据时代演绎能协同认知、能辅助找预判、能验证预判结果;这也正是有人说用A/B Test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产品的试错成本,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快速迭代性、大量试错性而忘记了归纳的逻辑,从本质来说演绎为归纳做服务,演绎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归纳;用产品的话来说就是A/B Test是为了更好的做产品迭代。

    共识:产品岗位的第一性原理基础是我们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论,而这个思维方法论是通过不断地演绎(试错验证)从而归纳形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迭代。

    前面提到的以“交易”为维度的分析方法也是的切入点(切入点的选取得益于俞军老师的方法论),通过这个切入点我归纳出了适合我的产品基础,与大家分享;

    · 以交易为切入点,找到问题(需求)的交易方 --->  买方、卖方和第三者;本质上是分析这个问题相关的人或者事儿。买方:要获得效用的一方;卖方:想要获得价值的一方(产品/服务提供方);第三方是否存在,如果有,是谁?利从何来,利往何去  [关键词:交易模型、交易方、需求相关者、经济学、市场分析、竞品分析]

    · 对相关行为做出预测  ---->我们了解了相关人后,研究清楚用户模型后,通过相关特征来预测行为;[关键词:用户模型、洞察力、行业特征、经验判断、心理学、同理心]

    · 找到解决方案 ------> 通过对事件的了解,设计合理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同时辩证(批判性思维)的考虑解决方案的合理性;[方法论、产品心、产品能力、论证分析、批判性思维、可行性、UML分析方法、需求文档初稿]

    · 结果输出 ------> 最后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完整输出,可能是功能(原型页面),可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新方向(ppt)[表达能力、输出结果、演讲能力、感染力、说服力]

    总结:找人 ---->  研究人和事儿 ------>  找到解决方案  ------->   结果输出

    好的产品人是为公司赚的更多钱的人,将需求、生产和销售结合全盘考虑,为产品找到公司生产出能与用户产生价值交换的产品;因为企业生产产品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情怀,而是为了赚钱。

  • 小公司 产品经理

    首先是用户思维,它一定得养成了,这是产品经理的第一关键词。然后在满足用户某个需求的时候,你的替代品和被替代品是谁?如何细分用户?这些不同的用户里边各自的满足程度是什么样的?他不满意的是哪个环节?能不能改?为了这些细分需求,你过去怎么找新用户?怎么改善这些痛点?你对待用户有多及时?

    这些其实都要落到实处,基于这些用户过去做了什么,怎么一代代升级?然后发现自己每个判断——准确的找到哪个是错误的,发现了以后又怎么运用新的认知去做新的用户探索和产品变更。

  • 传统教育行业 顾得上就问

    是个非常好的问题,对于答案,可深可浅。

    同理吧,看过很多人做设计,觉得很多都不是科班出来,基本都是路边培训机构上了一两个月就出来找工作的,“基础”太差。那么对于这个基础,就是常年累积的基本专业技能,包含:素描、色彩、三构,等等。很多设计人员因缺少这些系统的知识体系,因此半路出家的结果就是作品粗略看挺好看,但是各个细节都是问题。

    那么说到产品经理,新兴行业,大学没有这个专业,那么如何打好“基础”?又要把哪些作为基础?

    解决问题,那么就要从最原始的角度去考虑。什么是产品经理?(这个就不解释了)

    例如题干中描述的那些什么原型,跑数据,我觉得最大冲击量是“基本功”,跟“基础”还不太一样。

    我理解的基础是:明白作为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弄明白某一个领域,怎么帮用户升级,以及内部如何跟研发、技术打交道。

    展开内容详见:俞军 | 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