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打造全国统一大数据平台 破解营商环境难题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bigdata.idcquan.com/news/186276.s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打造全国统一大数据平台 破解营商环境难题_大数据资讯_中国IDC圈
打造全国统一大数据平台 破解营商环境难题
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及企业信息、项目全流程管理、督导督办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从而达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良好效果。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后,各个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部分省份召开了营商环境大会、服务企业大会等相关会议,疫情期间有些地方还探索实行了“云招商”模式,取得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不过,这离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打造全国统一的大数据营商环境平台,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大数据城市

目前,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首先,有的企业不清楚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主要的信息来源是地方政府到一些城市所做的宣讲,这样发布的相关政策难免存在碎片化、滞后化等问题,企业如果不是特定跟踪对接某地的政策信息,很难全面了解当地的相关优惠政策。而且,地方政府也不完全了解哪些企业在技术、规模和产业链条上符合招商需求,只是到各地“敲锣打鼓走一圈”或者坐等企业上门,招商效果不甚理想。此外,企业缺乏必要的客观指标数据去评判地方的营商环境,地方政府也不完全清楚哪些企业有发展实力,哪些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部分地方存在重招商轻营商现象,尤其是在招商时缺乏跟踪督办机制。如果前方不断招商,后方服务却没有完全跟上,企业落没落地、卡在哪个环节、存在哪些经营困难都难以及时汇报,就会导致地方政府无法完全了解企业招商的真实成效。有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对企业承诺的补贴支持政策很难落实到位,而企业诉诸法律,却因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即使胜诉也很难拿到相应资金。

还有的地方存在着政策制定重目标轻保障的现象。招商目标制定得都很完善,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路径和程序的保证,导致“上面招商引资热火朝天,下面岿然不动喝茶聊天”。招商实际效果不理想,缘于督导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没有建立健全。

因此,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及企业信息、项目全流程管理、督导督办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从而达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良好效果。

将企业信息纳入平台。企业信息应包括企业注册的基本信息、正在运营的项目、企业信贷状况、企业投资需求、企业正在参与的招商引资活动等相关信息。政府能利用平台准确搜索所有相关企业并定向精准发出招商邀请,还能通过平台形成对各产业链条、各地企业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报告,从而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将地方政府信息纳入平台。政府信息应包括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投资状况、地方债务状况、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招商政策、招商机构和负责人信息,以及地方政府信用度等相关信息。企业能够借助平台搜索到全国所有地方的招商信息,政府也能参考借鉴其他地方的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情况做出更好的招商决策。

建立法规案例库。企业借助法规案例库,可以实时查阅最新最全的国家政策法规、地方政策法规,消除政策盲区,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碎片化问题。政府也能够对招商引资表现突出的典型地方做法和发展良好的典型企业进行全链条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对营商环境差的地方、经营困难的企业分析原因,形成借鉴和参考。

建立双向上报机制。所有企业项目都纳入平台监管,政府的审批活动就可以实现“零接触、网上办、限时办”,而企业项目出现问题也能第一时间预警,并限时解决,打通政务服务和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硬性考核激励机制。平台可以按照搜集来的各类指标数据,定期对各地方的营商活动进行考核排名,从而帮助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监督约束机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聂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