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汉服投资有多火?连B站、泡泡玛特都来了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80-20210502-361981.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汉服投资有多火?连B站、泡泡玛特都来了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服,因何在近年频繁吸引到资本的目光?

北京故宫、开封清明上河园、西安华清池……五一出游,你准备汉服了吗?

盘起发簪,曲裾缠绕。汉服爱好者相信,“中国传统的美,应该被更多的人欣赏。”

实际上,汉服的魅力不仅被喜好国风及传统文化的人群所感知。近年来,汉服成功“出圈”,已然发展成为一个备受VC/PE关注的新兴产业。

2021年4月,汉服品牌“十三余”宣布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由正心谷和B站联合领投、泡泡玛特跟投。同月,主营汉服、Lolita服饰和JK制服的集合店品牌十二轮光年宣布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腾讯、米哈游、浅月资本跟投。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服,因何在近年频繁吸引到资本的目光?

“买套汉服再出游”蔚然成风,资本跑步入场:红杉、腾讯、泡泡玛特都来了

早在2018年,“汉服爱好者”李子柒的走红,为传统服饰的火爆埋下了伏笔。

酿酒、刺绣、染布……李子柒身着汉服劳作于田园间的身影,满足了全网超1亿粉丝对于“诗情画意”的想象。

不仅如此,《长安十二时辰》《如懿传》《庆余年》等近年的现象级作品中,古装题材占了相当比重,《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经典文化题材综艺也不断涌现。

时至今日,“穿汉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已成为诸多汉服店铺展示在网店首页的宣传语。节假日来临前,“买套汉服再出游”的现象更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屡见不鲜。

近日,天猫发布的《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已有1800万名消费者在天猫购买过汉服,汉服潜在消费者达4.15亿人。

随着汉服市场热度的攀升,“汉服创业”渐渐在中国掀起风潮。

投中网查询天眼查数据发现,60%的汉服相关企业注册于近5年。其中,2018年及以前中国汉服相关企业一直平稳增长,直到2019年,汉服服相关企业注册总量与注册增速达到峰值。2019年汉服相关注册企业超过1000家,同比增长175%。

2020年是资本跑步入场的一年。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2020年9月,重回汉唐宣布完成战略投资融资,投资方为刘玲、江媛媛、栗沛、文投创星、泊富悦盈、瑞羽行嘉;2020年10月,汉服品牌“十三余”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融资,投资方为觉资本;2020年11月,主营汉服、Lolita服饰和JK制服的集合店品牌十二轮光年获得蜂巧资本的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1年,十三余及十二轮光年更是吸引到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腾讯、正心谷、B站、泡泡玛特等资本及企业的加持。

除此之外,国风相关品牌也在跨界进入汉服领域。

2016年,国风摄影品牌“盘子女人坊”推出服饰品牌“从一旗袍”;2019年,该品牌决定进入汉服市场,“从一旗袍”更名为“从一华服”,将产品拓展至汉服和国风潮服。

2020年末,盘子女人坊宣布获得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为挑战者资本。彼时,盘子女人坊表示,融资将主要用于客户服务体验升级,以及盘子女人坊旗下品牌“从壹华服”的汉服产业链优化等项目。

对于资本押注汉服的逻辑,十三余投资方之一泡泡玛特在谈及投资缘由时表示,“IP生态是泡泡玛特最重要的投资思路,尤其是Z时代的国风IP尤为在意。汉服和潮流玩具两者有文化层面的共通性,都是深受Z世代喜爱的精神消费品,是年轻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大量热钱涌入国潮消费品赛道,投资人:创业公司已过剩

如今,不再小众的汉服文化已逐渐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一种新的“国潮”。其实,诸多“国潮”崛起背后,新一代消费者的文化自信早已呼之欲出。

2020年,随着完美日记、喜茶、自嗨锅、元気森林、泡泡玛特、江小白等新一代消费品牌迎来爆发式增长,中国一级市场正式进入“中国新消费投资元年”。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消费能力的提升,不仅李宁中国、飞跃回力等传统国民品牌再度走红,越来越多的国民新品牌也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升级和挖掘。

“比如已成为经典IP的故宫联名,再比如设计师孵化平台ICY吉服回潮运动已将汉瓦、如意、古籍字画等融入时装设计。不仅如此,国产精酿品牌中也会突出熊猫这样典型的中国意象。”华映资本对投中网表示。

在凯辉基金看来,两个逻辑或者因素的叠加,造成了当下国潮等新消费投资热度的攀升。

首先,需求的分化。凯辉基金告诉投中网,“现在我们看到的消费升级,其实就是需求的分化。以美妆护肤来举例,过去10年中,大多只是在解决人的基础护肤需求。得益于相宜本草、韩束、自然堂等产品,中国消费者的基础护肤需求,其实已经被充分满足了。”

其次,底层基础设施的变化。中国的基础设施,包括社交媒介、交易平台的成长和迭代,其实是给了品牌成长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例如新一代的抖音快手,它的商业化是很成熟的,既可以做传播,也可以做成交,最符合‘品效合一’,非常有利于品牌的快速传播和起量。” 凯辉基金表示。

由此,一方面需求在升级,一方面供给侧的基础设施也能够构建起来,凯辉基金坚信,中国现在拥有全球最好的、能够批量诞生品牌的土壤,“这是未来5年最确定的机会。”

实际上,对于新一代消费品创业者而言,热钱的大量涌入,自然开启了一个创业的黄金时代。

“有人说中国市场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做不出来的产品。”启明创投合伙人黄佩华表示,中国市场把打造品牌的机会给了创业者。

但是,创业者跟风涌入“国潮消费赛道”并不理智。

有投资人曾对投中网直言,从长期发展角度,消费品公司的成长很重,但如今的品牌创业的模式 “过轻”。“部分资金相信能用重金堆砌起一家有体量的公司,形成赛道恐吓,扰乱市场。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

的确,热潮之下往往鱼龙混杂。

以华创资本消费投资负责人余跃的观察看,“有些企业是真的想做出一些事情,还有些企业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赶在这波消费品热潮,认为市场好,能够赚到钱。”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国潮消费品牌或是创业公司一定是过剩的。”

分析来看,“目前市场上很火的盲盒也好,潮牌也罢,此类IP类产品的背后都是一些流行元素,看似火爆,实则并不可控。”余跃称,“‘复刻’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没那么容易。即便依靠资本助推,如果没有大众的真正的喜爱和认可,企业是无法长期生存的。”

网站编辑: 左宪宪
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