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群雄逐“卤”,腾讯、挑战者等资本接连入局,千亿卤味市场品牌如何致胜?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36kr.com/p/120378966395879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群雄逐“卤”,腾讯、挑战者等资本接连入局,千亿卤味市场品牌如何致胜?

“千卤大战”正酣,品牌如何做出差异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作者:Pupu,编辑 :Yanyan,36氪经授权发布。

2020年,休闲卤味食品消费创造了逾千亿元的市场规模。

根据弗诺斯沙利文的数据,2015-2020年,休闲卤制品复合增长率达24.1%,成为休闲食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类[1]。

拥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卤味,也被部分网友称之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回味悠长的美味体验,跨越年代和山海的令人馋涎欲滴。

受限于卤味的特殊制作方法,之前国人可能更多在家或门店才能吃到新鲜的卤味食品。

食品工艺的进步,拓宽了“吃的边界”。精美小巧的包装、随时随地的美味满足感,摆脱场景的束缚,“吃货们”可以开袋即食,痛快“开卤”。

电商的发展,更为卤味食品的“火热”推波助澜。据CBNData统计,天猫平台上卤制品销量2020年较2019年有大幅度提升,平均增幅达40%。[2]

在卤味三巨头还在厮杀混战、争夺第一的时候,一些新锐品牌已悄然发力,更多以创新线上玩法加入“战场”,以期弯道超车。

这场美味争夺战,也吸引了资本相继入局,让休闲卤味市场更“火辣滚烫”:腾讯投资了盛香亭、天图资本投资了卤人甲、老鹰资本和挑战者资本投资了王小卤、鲲驰资本投资了金牛座的秘密……“卤味”江湖,正迎来它的高光时刻。

群雄逐“卤”,卤味品牌如何避免同质化?传统大品牌当道,新品牌如何“弯道超车”?本文将和大家探讨,品牌如何更好地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卤味江湖正确开“卤”!

01 休闲食品中增速最快,千亿规模卤味市场前景如何?

近年来,休闲零食行业取得快速成长,从行业产值规模上看,我国休闲零食行业年产值由2004年的19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9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4%[1]。

2020年商务部发布的《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目前零食行业年总产值已达到22156.4亿元。

v2_14481e878e7d4103a2108412daa5c8fb_img_000

2013-2025年中国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v2_ce4f5ae42634405a93731a4a1d04bef9_img_000

天猫平台卤制品不同类型消费规模及零食细分品类消费规模趋势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卤制品也从餐桌消费逐渐拓展到休闲场合。

据弗诺斯沙利文的数据,2020年我国休闲卤制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235亿元,2015~2020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4.1%,是休闲食品中增速最快的品类。

预计在未来5年将以每年13%的增长率持续提升,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200亿元。其中休闲型卤味零食占40%,60%属于佐餐卤制品。[2]

v2_2431a81a71e44b9dae156ce6622110a4_img_000

供给侧与需求侧变化共同推动卤味行业快速增长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卤味食品的增长速度,在整个休闲食品领域中堪称一骑绝尘。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02 卤味品牌组团“霸榜”,为何大家都爱“卤”?

卤味食品在“2020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前10名中很豪气地占据了半壁江山,卤味三巨头周黑鸭、绝味鸭脖、煌上煌分别位列1、3、4位,降龙爪爪和廖记棒棒鸡分别位列5、10位。

v2_15faf3ae470a45a98a74d13272d13c31_img_000

2020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

图片来源:美团点评《2020年度中国特色小吃排行榜》

纵观典籍,卤味在中华饮食文明中广为流传,具有较长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消费基础。国人对中华文化愈发自信,中华美食也在崛起,在年轻人强大购买力助推下,卤味消费者迎来新的增长期。

休闲卤制品消费,伴随国内包装、物流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人们消费习惯升级,让充满市井烟火气的“卤味美食”走出餐桌,走向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美味,痛快开“卤”。

休闲卤味零售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价值千亿元的赛道,但绝味鸭脖、周黑鸭、煌上煌这三个卤味“巨头”加起来的市场占有量,也不到20%,剩下80%多的份额,依然是一片拥有巨大潜力的“蓝海”,这就给志在参与竞争的中小品牌提供了机会与信心。

2020年的疫情,进一步催化了卤味市场的发展, “宅”在家的消费者“味蕾”进一步被打开,卤制品市场热度全面升温,卤味零食线上保持了较高增长,卤味熟食增速也很明显。

v2_6e699114f78342b4b0f5024cc3cc1073_img_000

网友关于卤味零食的分享

图片来源:小红书、微博

微博小红书等线上社交媒体平台,网友关于卤味零食的话题讨论和分享热情也是十分高涨。更有人把卤味称为“最能代表中国的口味”。消费者对卤味食品的喜爱可见一斑。

虽然中国人对卤味食品的消费需求一直都在,但是以下几点因素,更加速了休闲卤味市场的发展:

  • 传统巨头所占总体份额较低,为新锐卤味品牌的兴起创造机会和参与信心;

  • 周黑鸭、绝味鸭脖、德州扒鸡等传统卤味品牌,创新玩法,抢占线上销售份额;

  • 两微一抖、淘系平台的KOL分享和网红直播带货,带来卤味消费热潮;

  • 锁鲜技术的进步发展,打破时空限制,满足消费者对新鲜卤味的向往;

  • 国潮兴起,大家对中华美食口味代表“卤味”的民族情感释放……

03 群雄逐“卤”,谁能成为千亿卤味江湖“新盟主”?

传统卤制品行业以小作坊经营为主,随着消费升级带来品牌消费增多,行业品牌化趋势明显。

但目前卤味市场品牌集中度依然很低,行业格局较为分散,除了巨头品牌如绝味食品、周黑鸭、紫燕、煌上煌等,更多区域品牌和新创品牌如卤味觉醒、王小卤、好巴食、小仙卤等也纷纷瞄准时机入局。

群雄逐“卤”格局已现,卤味江湖“盟主”争夺战正在加速。

v2_06db5313b85d4e189f40b016342b9254_img_000

资料来源:Frost& Sullivan,华创证券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随着制作工艺的进步,活跃的卤味市场也在突破原有想象力。

自热技术给卤味带来新的体验。消费者如今可以吃到热气腾腾的卤味食品,比如自热扒鸡、自热猪蹄、钵钵鸡小火锅等。

“万物皆可卤”之下,植物素排、夹笋素肉等植物肉也为卤味带来新鲜口感,模糊了荤素边界。

千亿市场诱惑,新老品牌齐入局,谁能抢占C位呢?我们归纳总结市场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修炼功法”和大家分享:

1、创立新“门派”——开辟新赛道,掌握定价权

虽然金老字号、地区风味品牌开始觉醒,从地方特色走向全国品牌。但卤制品赛道规模大、前景好,且未形成头部垄断格局,为新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成长空间。

国民消费、审美升级,电商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驱动了卤味品牌,从营销、视觉包装、到新媒体合作等方面加速品牌化的进程。

在卤制品行业,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作为行业三大巨头,均已上市,且多年来的毛利率维持在30%以上,它们在传统线下门店的铺货渠道上,占据绝对的优势。

直播电商、社交媒体、KOL/KOC带货的兴起,则给新创品牌创造了公平的“上台比武”赢得江湖地位的机会,使得这个赛道更加热闹,竞争也愈发激烈。

新消费品牌雨后春笋般的相继涌现,使卤味江湖“门派林立”,新入局者必然要求重新定义“武林规则”。比如,新品牌定价大多高于传统老字号品牌,有些甚至打出十倍于市场均价,像钟薛高、喜茶泡泡玛特等品类领先的新锐品牌的定价是高于竞品的。这就提高了利润,同时更有助于升华品质。

v2_0662ae56547c4ad5a74b7586907cc935_img_000

王小卤虎皮鸡爪,定价114.8元/200g*3(折后74.8元)

图片来源:王小卤天猫旗舰店

v2_261efaf30db6456f94caee323a03be81_img_000

金牛座的秘密牛肉干 65元/盒(8袋X120g)

图片来源:金牛座的秘密京东旗舰店

新品牌们鲜有走性价比路线的,一方面因它们和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密切联系,更清晰指导消费者需求与口味,有一定的产品自信;一方面,新品牌的铺货投入高、风险大(研发费用贵、研发路径复杂),需要更高的利润做保障。

谁能做出更契合消费需求的新消费产品,谁就能有一定的市场定价权。唯有将市场资源、市场需求、产品解决方案三者达成统一,才能真正造就新的消费品类,才能有实际的市场定价权。[3]

2、全域化布局——走出区域化,全民皆可卤

线下,目前是卤制品消费的主要渠道,其次是线上或外卖购买;头部的卤味品牌线下门店遍布全国,为卤味爱好者提供了属于市井的烟火气。

v2_d85bbb5ae2bd4f46a95d99c011a796d8_img_000

消费者购买卤制品渠道分布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电商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了卤味渠道融合,卤制品线上渠道不甘示弱,消费规模逐年快速提升;其中,在淘系平台之中,天猫平台占据主导且份额占比逐年提升,购买人数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

v2_0f500356741b4fc2ba5c99389ed0b27d_img_000

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直播电商作为新渠道,可以更高效率的贡献销售增量与抢占市场份额,成为很多卤味美食尤其是新创品牌的首选销售渠道。随着同城配送能力的提升,也很好地实现了高频品类的线上渗透,5G技术的发展,则使得基于视频的商品展示能力和及时的反馈效果提升,借助直播电商有望实现非标高价商品的线上渗透。

v2_3b11c6bffe36410f85321312a804c745_img_000

李佳琦、薇娅淘宝直播

图片来源:李佳琦、薇娅淘宝直播截图

当前卤味市场集中度低,折射出依然缺乏具有绝对统治力的领军型品牌,这实际上也是更多区域品牌和初创品牌突围、扩展的机遇。

国内电商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卤味食品销售渠道结构的变化,以电商平台加外卖的线上购买量已经占到总销量的34%。[1]

各地特色美食纷纷升级,通过线上拓宽销售范围。比如,广东叉烧、温州鸭舌、杭州卤鸭、哈尔滨红肠、衢州鸭头、南京咸水鸭、北京卤煮等,都通过全渠道布局,随时抢占消费者的餐桌和年轻人的口舌。

3、开辟新场景——跨品类结合,“万物皆可卤”

新技术和传统卤味的结合,让卤制品进一步扩大了消费场景和人群渗透。

新创品牌注重新研发,它们没有遵循老字号品牌的路子,将研发从产品的视角跳出来,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跃迁并综合颜值、内容、口味、仪式感等,并将之逻辑化,为卤味食品创造了更多的食用场景和跨品类结合的契机。

v2_3b38d98734ff46b2ac64635d471165a0_img_000

德州扒鸡休闲美食

图片来源:德州扒鸡官网

传统卤味品牌,也在不断地扩展卤味食品的食用场景,从餐桌上的佐餐品变为日常零食,餐饮大牌们纷纷入局休闲卤味市场,譬如海底捞推出风味毛肚,点都德推出猪脚姜,德州扒鸡推出休闲卤味美食产品。不再受限于门店和餐具,大家可以随时随地,放心开“卤”了。

v2_7ae28a1ef3c14ec9a001f4eba1128b67_img_000

休闲场景与餐桌场景的融合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4、无鲜不成卤——做好锁味保鲜,提升用户复购率

之前,卤味行业集中在线下,部分是受保鲜技术的限制。菜场等新鲜卤味虽然口味好,但是难以储存,容易变质,而真空包装又牺牲了一部分味道。消费者对口味和便利性的要求,反推卤味保鲜技术一路升级。

供给侧技术的革新和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新鲜健康产品的需求,盒装锁鲜包装在卤味市场兴起,尽管锁鲜装单价相对更高,但消费人数产生翻倍增长。

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天猫平台锁鲜短保卤味消费人数,2020年比2019年增长了100%以上。

对于中国人而言,最爱的莫过于有温度的市井味道,快节奏与工业化,让我们变得忙碌与冷漠,一些有市井鲜味的品牌,往往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好感。

反其道而行之,卤味新秀品牌“卤味觉醒”,宣称要抛弃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味道,复刻那些存在于市井江湖的地域味道,比如每只鸡爪都是人工去甲,通过“客家盐焗、灵魂潮卤、低温慢烤”三道工序,让大家真实体验到“刚出锅”的新鲜感。

v2_d236caf4bed24e6396f5505e226b556f_img_000

图片来源:卤味觉醒天猫旗舰店

小鲜卤是2020年上线天猫的卤味新品牌,它的一款鸭锁骨,曾月销超过4000件。小仙卤主打常温保鲜,无需冷链运输,也不用冰箱保存,并将保鲜期延长到了90天。保持新鲜口感的同时,小鲜卤也拓宽了销售场景。 

v2_6d482d18340448218a73b22b436d0c7a_img_000

图片来源:微博@小鲜卤官方微博

小鲜卤品牌负责人苏华表示,口味与保鲜有天然的冲突。小鲜卤花了近三年时间,在材料、配方、包装等方面打磨。例如,包装盒采用PET印刷层、AL铝膜遮光高阻隔层、PA尼龙防穿刺层三层“防护”,通过99.99%氮气填充,配以特质高阻隔材料包装,在行业内首创曲线高温灭菌保鲜技术,可常温保鲜90天,充分还原鲜卤口感。[4]

很多人吃卤味,追求的是其“重口味”,够辣、够酸,才够爽。市场上辣卤的消费占卤味总体消费的六成,酸辣、泡椒、藤椒等五花八门的辣味,正在不断征服人们的味蕾。如何做到“锁住”辣的真实、辣的鲜美,同时又能方便易清洁、没有异味,也是品牌在工艺上需要注意提升的地方。

5、精准定位用户——让“小众狂欢”引来“大众围观”

今天的市场环境对所有品牌都是公平的,新品牌和传统巨头有同等的机会。在新消费环境下,传统爆款理论渐渐失效,现在的核心是精准人群打法,即品牌不要把产品最初目标定位卖给1亿人,而是仅仅抓住1000万精准用户,反复给他卖产品。 [4]

人群定位,成为新锐品牌的破局之道。

v2_5d7c065c54144c51b7086d6a43c7c43d_img_000

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部分内容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据《第一财经》和天猫发布的《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女性消费者是卤味零食市场的消费主力,消费占比超6成,且从消费规模、消费人数增速来看也均高于男性;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实力也不容小觑,人均消费金额与增速也明显超越男性消费者,是真正的卤味“大咖”。

v2_11f8e07815854714af6c8c2f03fbf581_img_000

2019-2020天猫平台八大策略人群卤制品消费占比及增速

图片来源: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

Z世代与新锐白领为卤制品消费主力军,Z世代是消费主力,无论消费规模与消费人数占比都遥遥领先,而新锐白领与精致妈妈潜力巨大,消费规模快速增长, 且她们客单价更高。

由于“辣味”和咖啡、可乐一样,容易使人“上瘾”,所以含有辣味的卤味食品的复购率很高,许多用户在天猫上一年购买6次以上。 这些都是品牌“私域流量”里的核心用户。

v2_e2e02aeae56d4124bf6d0b72533388f3_img_000

网友分享卤味零食“金牛座的秘密”

图片来源:小红书@一个哈哈妹妹

年轻消费者喜欢“种草”他们新近体验的品牌和美食,在微博、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拍出美美的照片和视频,像一个个行走的广告牌,影响着身边的人和粉丝。 以“小众狂欢”引来“大众围观”,成为很多新锐品牌的破局之道。

6、开创新品类——植物肉入局,多样化开“卤”

植物基热潮,将植物肉卤味的消费推上风口。各类植物肉、植物基海鲜制品层出不穷,荤素之间趋向融合。和动物制品相对,植物基食品指的是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而制作的食品,扩大了卤味消费人群。

目前市场中的植物基食品中,发展较为成熟的有植物乳制品、植物肉和植物蛋等。继健身塑形、保养牙齿、买花潜水等消费体验后,新中产的美好生活中可能又要加上吃植物基食品这一项了。[5]

v2_4715ada752194d918b2fe56018317fcc_img_000

植物肉卤味产品:好巴食·鲜卤·植系牛排”

图片来源:天猫

v2_89c0569a7d5640cb9141eb0e0785693c_img_000

王小卤素排

图片来源:“王小卤”微信公号

在植物肉卤味领域,代表性产品如好巴食的“植系牛排”、王小卤推出的植物素排,产品以大豆拉丝蛋白为主原料。

随着植物肉系列产品的加入,消费者可以吃到更多样化的卤味制品。

遍览这些卤味品牌争夺市场的“奇招妙计”,我们发现,“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不再,“综合型全才”,在闯荡江湖时才能更好地占领一席之地。

卤味已朝品牌化、年轻化、时尚化蜕变,从单纯的佐餐食品变为吃着“玩”的休闲食品。

休闲卤味食品是一个高分散度、低门槛,同时又存在巨量需求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品牌们比拼的不仅仅是企业规模、研发实力、营销策略,如何挖掘更多细分需求、扩展新的销售渠道,也许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

群雄逐“卤”,谁能抢占C位,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来源:

[1]《2021卤制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CBNData X 天猫,4月15日

[2]《2020年休闲卤制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品牌化发展趋势加速》,华经情报网

[3]《解读拉面说王饱饱和梅见等爆红逻辑,新消费将为新餐饮指路?》,筷玩思维,4月23日

[4]《一个让人“上瘾”的千亿级新市场,三家公司已上市,资本争抢新品牌》,天下网商,4月19日

[5]《植物基食品,新中产的下一个消费潮流?》,第一财经杂志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