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扳倒暴雪需要几步?

 4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2497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neoserver,ios ssh client

扳倒暴雪需要几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鹿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又是一年春天,4月15日,动视暴雪(ATVI.US)与B站电竞公布了双方数年的战略合作:将围绕《守望先锋联赛》(以下简称 OWL)展开多领域合作,共同开发赛事IP。

距离玩家记忆里暴雪娱乐发售《守望先锋》(下文简称OW)的那个春天,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五年。

不同于其他电竞赛事,OWL是全球首个以城市战队作为单位的联赛。完善的战队保障体系、热烈激情的现场氛围,以及有趣且人性化的互动环节,也难怪相当多的职业选手和观众都表示,参与到OWL中是一种享受,所有人都好像参与一场party,并且乐在其中。

因此就观赛氛围来说,OWL是非常出彩的。然而随着疫情这一“黑天鹅”的飞出,各大电竞项目纷纷被迫换用了线上的情况下,重资产模式的OWL立刻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缺少线下观众也使得主客场模式的魅力荡然无存,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OWL的部分解说与选手转投了其他赛事,甚至部分次级联赛战队宣布解散。

再结合动视暴雪的财报来看,虽然整体营收属于“表现不错”的范畴,但实际暴雪娱乐与King部门的月活玩家数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动视暴雪净利润也是公布财报的公司中鲜有的负增长,对比去年同期的5.25亿美元反而下降了4%,仅为5.08亿美元。

由此看来,动视暴雪是想借B站之手挽救岌岌可危的OWL。

蓝图美好,现实骨感而残酷。不论是内部员工的离职,还是外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疫情之下的OWL已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也”。面对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动视暴雪究竟能否独善其身?还是说,游戏之神的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

守望者们的特修斯之船

事实上,OW本身的热度已经开始逐年下降。虽然其作为2016年的TGA年度游戏,有着一个堪称梦幻的开头:发售10天后,OW的全球玩家数量就已突破700百万人,全球玩家所花费的时间累计超过1亿1900万小时。

《福布斯》杂志如此评价过:“《守望先锋》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奇迹,老少皆宜。”

出道即巅峰。这句话用在OW身上无疑是非常贴切的。

但在经历了让所有玩家难忘的2016年夏天后,随着游戏内容的不断更新和逐步完善,OW的热度不增反减,玩家的热情也开始逐步下降。这背后的原因被玩家归结为,新的内容更新缓慢导致乏味,以及过于强调团队合作的竞技性而导致兴趣的下降。

很多玩家都是把暴雪当成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他们认为暴雪“江郎才尽”了,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暴雪里原本那些做出经典游戏的人不行了,而是他们根本就不在暴雪里了。

要知道,堡垒总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在过去几年里,暴雪内最有影响力的5个高管走了3个,也带走了一批老暴雪的开发组成员,后来甚至连暴雪的创始人麦克莫汉也离职了。

“暗黑之父”David Brevik在一次直播中透露了这些人离开的真正原因:动视正在逐渐掌握对暴雪的控制权。

动视暴雪简单来说是两家公司合并的结果,从名字可以看出,动视和暴雪,后来又收购了英国移动游戏开发商King。动视和暴雪独立运作发行各自的游戏,本来除了高层的政务往来之外,是没什么交集的

就在2019年春天,暴雪内部的一次会议上,从动视“空降”到暴雪当任首席财务官的Amritra Ahuja对暴雪全员说道:“我们的目标是省钱。不要在没必要的地方花钱。”

要知道在过去暴雪很少会收到预算上的制约,而天才的开发者都是有点脾气的,因为他们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游戏,母公司就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给与他们支持。但如今暴雪内部开始面临大规模裁员,集团高层要求暴雪降低运营成本并开发更多游戏,暴雪内部的许多决策也开始被商务、市场和财务所控制。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动视的开发模式只有一种情况——疯狂消耗一个IP的价值,直到油尽灯枯。相比于“市侩”的动视,在暴雪27年的发展历史中,他们一直专注于游戏开发本身。所以原则上来说,暴雪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动视的对立面。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暴雪本身具备发行的能力,但却鲜少见到其负责人“向上走”的迹象。要知道动视暴雪的主要高层基本上都出自动视,暴雪的创始人甚至都不能拥有动视暴雪董事会的席位。

在希腊哲学史上有个著名的议题被历代智者与先知们反复讨论。之后又被罗马帝国时期的一名哲学家以“特修斯之船”为名记载下来。

当组建特修斯之船的木头逐渐被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时,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特修斯之船吗?用到暴雪身上就是,当“那些从不让人失望的人”都离开了,暴雪还是原来的暴雪吗?

答案或许就藏在《守望先锋》的那段对话中:

“你就是他们说的英雄,是吗?”

“不再是了。”

暴雪出品,还属精品吗?

在庞大的动视暴雪集团内部,没有出身暴雪的高层人士,原先暴雪凭着高质量游戏做担保,有骨气的老领导自然也有理由拒绝来自集团高层的插手。

但时过境迁,暴雪旗下的产品在经历风雨后大多陷入老化状态,如今的暴雪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符合这个时代应该有的主力营收游戏了。

这也验证了动视暴雪联合体自成立第一天开始,舆论就在担心的一件事:“动视会不会毁灭暴雪?”

85

麦克莫汉离开不到三个月,万众期待之中,在原本应该公布新的《暗黑破坏神》游戏的嘉年华上,制作人却向全场玩家展示了一段预告片——手机游戏《暗黑破坏神:不朽》。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玩家的愤怒,动视暴雪的股价也应声下跌。

随后动视暴雪又缩减了《风暴英雄》开发组的的规模,电竞项目也被砍掉了,暴雪在欧洲的客服中心有超过100名员工被要求离职,这一连串精打细算的“节省开支”操作,让人感受到的是陌生和“动视”。

暴雪作为一家靠创意吃饭的商业游戏公司,在嘉年华压轴放出的却是老IP手游版,这相当于是告诉投资者:暴雪至少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失去了造血能力。

其实一方面是集团高层的需求,巨大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也是员工自发的意愿,而且暴雪之前也有《炉石传说》这样的作品,开发手游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妥。

“暴雪里有很多手游玩家,很多人想开发手游。公司内部对《暗黑破坏神:不朽》的反应与外界的反应截然不同。主要是,很多人想要做小的项目,手游的体量是最合适的。”

85

如今PC端游戏的天花板越来越明显,很多玩家都流失到移动平台,有着“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光环的暴雪,近几年却没有任何高竞争力的大作问世。也许不仅暴雪疲劳了,暴雪的员工也疲劳了。

根据Newzoo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游戏市场收入为68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收入的45%。预计到2022年,移动游戏收入将占全球游戏市场规模的40%以上。

忠实玩家对于暴雪利用老IP进军手游市场的战略是十分反感的。对于那些习惯玩3A大作的玩家来说,游戏体验会大大降低。游戏行业竞争很残酷,暴雪在商业化道路上的高歌猛进,随之而来的也是忠实粉丝的退潮。

或许属于暴雪的端游时代真的已经过去了。如何做到艺术与商业的平衡,让新老用户都满意,是现在的暴雪需要深度思考的。

暴雪从来都不是理想国

对于曾经渴望在电竞方面做出一番事业的暴雪来说,如今手里根本没有几张牌可打。其中,《星际争霸2》与《魔兽争霸3》代表的RTS早已走向没落。《魔兽世界》和《暗黑破坏神3》代表的RPG电竞属性不强,《炉石传说》观赏性弱,《风暴英雄》始终处于要火的阶段,但一直都没能火起来。因此数来数去也就只有OW能打。

这样看来,暴雪的故事似乎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一个能做出好作品的公司是如何在资本运作和内部权力的倾轧中分崩离析的。

但暴雪又是幸运的,至少它没有像动视那样成为资本的提线木偶,它为玩家带来了真正属于游戏的乐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与资本打交道还要立于不败之地的不二法门就是用漂亮的营收来满足一切需求。所以当它营收能力下降,预期不足引发股价下跌,导致动视暴雪高层出手裁撤开发组,清理冗余人手,虽然无情,但这都是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

当然,集团的高层们也不是一群只会涸泽而渔,把暴雪价值消耗殆尽的短视者。他们并不是真的和暴雪有仇,最终目的不过是获得掌控暴雪的权利,使用和消费暴雪IP的价值,以此获得更高的营收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从而提升股价。

所以他们会提出很多务实的建议来兼顾两头,有些建议让现在的玩家其实看起来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牵手哔哩哔哩电竞来挽救岌岌可危的OWL,或者做暴雪的“全家桶”手游。

尽管后者在老玩家眼里只是一种逐渐僵化和背叛的表现。

OWL的命运就是暴雪自己的命运,OWL会继续活下去,暴雪当然就会继续活下去,体量不错的它应该还能活很久。但过去那个从不让人失望的暴雪娱乐已经不在了,所以生和死对于暴雪来说也是各一半,没有什么所谓的上天眷顾。

85

暴雪拯救的不是OWL,是那个在压迫下摇摇欲坠的自己。

或许暴雪的转变是必然的,在欧美游戏不断衰败,中韩游戏日益崛起的年代,西方魔幻底蕴的游戏似乎越来越难打开游戏市场。时至今日暴雪的三位创始人,麦克、艾伦、弗兰克已经全走了,其他核心成员也几乎已经全部走完。加之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玩家口味不断调整,动辄五六年甚至近十年的游戏开发历程根本不可能被现在的资本所接受。

当所有人都沉迷于《英雄联盟》等快餐化的游戏时,如今两头掉队的动视暴雪也在试图积极追赶着潮流。比如说移动端市场,或者搞拳头产品的电竞运营。在短期内,他们也许会集中精力对付几个重点项目,抛弃那些收益太低的存在。

暴雪副总裁曾说:“我们是艺术家,我们是工匠,我们是技术专家,我们是作家,我们是诗人。”

在接下来的道路上,暴雪会带着十数年来的颜面继续向下走。或生或死,它已经无法丢下这层颜面,这是暴雪整个名字的所有,弃则必死。“暴雪式”游戏的制作态度,也许会被整个时代所抛弃,但无疑会被游戏历史所记忆。不过人总是要吃饭的,而暴雪,也从来不是理想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经无忌(ID:caijwj),作者:鹿鸣


Recommend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