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连银行王丰辉:最大的浪、最大的坑、最大的未来(附 PPT 下载)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s://www.sensorsdata.cn/blog/20201111/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大连银行王丰辉:最大的浪、最大的坑、最大的未来(附 PPT 下载)

神策小秘书 标签: 神策数据, 大数据, 银行, 数字化转型 2020年11月11日

以下内容,根据「神策 2020 数据驱动用户大会」特邀嘉宾大连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王丰辉的演讲内容整理所得。(文末附 PPT 下载地址)

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最小共识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许多银行都是刚刚起步,今天分享下我的想法与认知。

我们现在看,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数字化转型的会议,总会让我们有一种错觉:大家对数字化转型已经达成共识了。我也经常和同业的朋友一起交流,发现 1000 个人眼中有 1000 个哈姆雷特:即使在同一家银行,不同部门之间,甚至同一部门中不同团队之间,大家对数字化转型这件事情的认知、方法是千差万别的。

但也能找到一些共性的认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能机器干的,就不要让人干;二是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三是建立与以上两点适配的组织和文化。

这三点共性认识,是大家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最小交集,是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银行而言,什么是自己的?

我国大大小小、可以称之为银行的有 4000 多家,包括大行、股份制、城商行、村镇银行等。但包括大行在内,也不可能项目全部自研,都需要外包,并且外包比例较高。同业曾有一位科技部朋友提出疑惑:核心可以托管、系统可以外包、业务可以复制、网点可以撤并。那么对于银行来说,什么是自己的?对银行而言,什么必须在掌控之中?

我们讨论之后,隐隐有一个答案:我们真正可以拿到手上的,就是数据。因为只有数据,能够贯穿从业务,到产品,再到系统,乃至到后台的一条线,在这条线上你可以做前、中、后台的洞察。

让员工做出睿智的决策

再看一个例子。作为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从业者,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领导们做决策通常是睿智的、权威的,员工就不能做出睿智的决策吗?这也涉及到金融科技转型的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做出睿智的决策?

管理者睿智的决策从何而来?管理者掌握着全面的信息,来自监管、来自市场、来自同业、来自更高视角,而员工因为只是做具体的事情而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管理者要做到两点:第一是放权,需要将一系列的事情全部拆解下去;第二是信息共享,当员工获得与管理者一样的信息量时,就更容易做出睿智的决策。这也是数据的价值。

银行的第四次转型:数据银行

银行从上个世纪至今经历了电子化——市场化——流程化——数字化/数据化四次转型。从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之后,整个社会发展就是一个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不断交互的过程。

电子化是一个映射的概念,即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无法做交互。要把在现实世界中的难题迁移或映射到计算机中,即映射到虚拟世界,在计算机给出方案后,再返回到现实社会去解决难题。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交互的,这个阶段强调电子化和信息化。

数字化是 0、1 的概念。这种情况下涉及到交互,就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可以交流、对话,但仍有隔膜。而数据阶段,我认为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混同,比如打游戏的人会畅想,全场景、沉浸式游戏,玩游戏时不会有仍在现实世界的“脱离感”“超然感”,混同指的是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真正实现了一体两面,你在虚拟世界做一个动作就等价于在现实世界做一个动作,反之亦然。

因而,我更愿意将数字化的目标定位为数据银行,更贴切、更有抓手。

数字转型之天时地利人和

说到「最大的浪」,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即从时代背景、技术的发展、国家政策、整体产业来看。大、智、云、移、链是时代的技术基础,随着 5G、物联网、Alot 等技术的发展,现在进入了产业互联网时代。

另外政策方面,我展示了几份重要的政策文件,包括 2020 年 3 月 3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 年)》(银发【2019】209 号);2020 年 08 月 21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另外,9 月 23 日央行颁发了《金融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分级指南》。

数据推进过程中的“坑”

在 PPT 中,我列举了数据合规、数据治理、数据应用方面的“坑”,其中最严重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归属和话语权的问题。

大家想一下,数据怎样才能产生价值?数据必须整合、打通、聚集起来,才能够产生最大化的价值。

科斯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数据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数据归属谁,数据终究流转到用得最好、最有效率的机构手中,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而事实上,现实的数据是分散的,散落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各条线的前中后台、总行分行等,由于数据源头分散的天然特点(数据权)与数据聚集之下才能价值最大化(数据价值)的矛盾,那么我们最开始,就要明确数据的归属和话语权。

数据归属和话语权会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数据确权,比如用户在 kindle 阅读器上看自己喜欢的文章,会加标注会划横线,那么这些横线和标注的数据,谁是拥有者?二是数据的交易成本很小吗?除了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和机构之间,哪怕在银行内部,数据的交易成本也是极其高昂的,跨部门的数据都存在割裂,这就是银行的烟囱式难题。

解决方案是什么?一是机构内部进行数据确权,剔除内部交易成本。在机构内部要有一个牵头的、说了算的、看全局的数据管理部门。二是寻找机构之间数据共赢的方案,如何建立可对话的数据标准,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共享,例如,现在常提的知识联邦,这都是行业的呼声。

第二,两条腿走路的问题。

许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上投入逐年增多,但普遍存在着数据质量不高、数据人员缺乏与数字化转型对“数据”迫切诉求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需要绕过一个个的台阶与门槛,一步步地来实现,并不存在所谓的“后来者居上、弯道超车”。比如前一段时间朋友圈刷屏的“中台”,许多机构都在做中台。实际上中台是“生长”出来的——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比如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多头管理、数据打通等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始做中台,而不是盲目去做的,为了中台而中台,反而会导致资源浪费。

在全数据链条的打通上,存在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前中后台的数据打通导致数据链条很长,在链条上有渠道产品经理、渠道 IT 人员、业务产品经理、业务 IT 人员、数据厂商分析师、数据厂商 IT 人员等多人,这让沟通的成本非常高。仅仅测试一个埋点,至少需要涉及 4、5 个人,甚至 8、9 个人。

对此,我觉得从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是数据治理(质量)与数据应用(分析、挖掘)同步推动;二是建立充分授权、行动敏捷、横跨“全数据链条”的小型团队;三是人员外包与自有数据人员培养并行,这是先进同业在实践的道路。

第三,一起进步的厂商。

2020 年是数据 To B 的元年,数据行业经过了大浪淘沙,纯数据生意已经不是主流,像神策这样的厂商已经从原来单一的产品发展到产品矩阵,并开始重视行业解决方案。

据不完全观察,我认为数据赛道的厂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不含数据的,包括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 AI 解决方案;一种是含数据的,提供行业资源解决方案。总的来说,存在六大问题:

一是标准品与银行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To B 都希望自己是标准品、SaaS 的模式,按年收费特别爽。但每家银行的技术水平层次不齐,标准品 + SaaS 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是标准品与银行所处数据阶段的不匹配。银行的数据治理还没有完善,若上来就匹配一款需要非常成熟的数据基础的产品,银行也是难以使用的。

其余几点还包括:产品仍缺乏行业适配,缺乏行业解决方案;多产品矩阵的松耦合与紧耦合;产品操作不友好,复杂度高;本地化部署、迭代与人力成本的不匹配的问题。

针对厂商的建议,我做了思维导图。这里重点说下客户成功,有些 To B 厂商成立了客户成功部。To C 和 To B 不同,To C 可以一个人决策,而 To B 要打动 3 个层面:一是管理层,二是业务负责人层,三是经办层。管理层需要掌控感,目的是辅助决策,辅助战略;业务负责人,需要产品辅助完成 KPI,以及实现边界突破和亮点;经办层面关注操作是不是友好、快捷、能力提升等。

在选型 To B 产品中,通常能够拍板买产品的人和具体使用的人不是一拨儿人,因此必须要满足这 3 个层面的需求。从这个角度讲,To B 的本质还是 To C,影响决策链上的个人。 我从进入银行开始,一直在电子银行部、渠道管理部、网络金融部或数字金融部,一直做的是金融 + 科技的事情。针对数字化转型,我一直在思考怎么去推动一个银行的转型,怎么去推动一个行业的转型。我认为转型的难点是在认知层面,个人认知是一切的发端,在于如何去影响上下左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改变某个特定机构比较难,改变某个特定个人比较难,但是在一个行业中,认知转型是渐进的,有快有慢,可以先筛选快的企业,快的个人,如果把认知转型看成一个向上不断增长的阶梯,我们需要切入在更高阶梯的企业、更高的个人。因此,我的结论是:To B 更大的格局,是圈定并影响行业中不同阶梯的个人。

最大的未来,如何界定未来?

在未来十年,我们可能来到数据社会,或者智能社会,这会呈现什么状态?

政策层面:具有极其明确且严格的数据确权和数据保护,遗忘权、隐私权,我觉得这未来是标配,这是大方向。

用户层面:现在由于监管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约束,用户仍避免不了到柜台办理业务,但未来用户一定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所有金融服务。

金融层面:金融隐藏在场景、链条、生态之中,看不见,又无处不在。目前金融面临脱媒的问题,为什么银行 APP 的活跃度没有天猫、京东那么高?因为用户第一需要的是生活,企业第一需要的是生产,因此金融必将嵌入到生产、生活,这是不可避免的。

数据:社会包括金融机构的运行、决策全部建立在数据之上。

人:每个人将从繁琐的事务工作中被解放出来,更关注价值创造。

以上是我的分享,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大家!

关于神策数据

神策数据是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帮助客户实现数据驱动。公司围绕用户级大数据分析和管理需求,推出神策分析、神策用户画像、神策智能运营、神策智能推荐、神策客景等产品。

此外,还提供大数据相关咨询和完整解决方案。神策数据积累了中国银联、小米、中邮消费金融、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中原银行、百信银行、中青旅、平安寿险、四川航空、VIPKID、东方明珠、华润、有赞、百姓网、货拉拉、闪送、驴妈妈、Keep、36 氪、拉勾、VUE、春雨医生、聚美优品、边锋游戏、捞月狗、纷享销客等 1500 余家付费企业用户的服务和客户成功经验,为客户全面提供指标梳理、数据模型搭建等专业的咨询、实施和技术支持服务。希望更深入了解神策数据或有数据驱动相关问题咨询,请咨询 4006509827,由专业的咨询顾问为您解答。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