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Android应用安全研究报告:恶意扣费与山寨App高居不下

 3 years ago
source link: http://www.androidchina.net/4633.html
Go to the source link to view the article. You can view the picture content, updated content and better typesetting reading experience. If the link is broken, please 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view the snapshot at that time.

北京时间3月15日,360手机助手、Testin联合发布《2015安卓App安全研究报告》,对手机App环境、应用威胁、App性能与兼容性,以及最让用户无法容忍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图表的方式一窥当前Android生态百象。

Android

一、危险重重的手机应用环境:超百家应用商店下的恶意软件肆行

Android由于自带开放生态的属性导致其碎片化问题已然一发不可收拾,在各种ROM层出不穷的今天,Android应用商店更是数不胜数。据统计,国内大大小小的应用商店超过100家,而Android用户下载App的渠道70%均来自于应用商店。再加上部分第三方渠道审核机制相对宽松,应用上架速度快,也直接导致其成为了恶意操作者进行非法行为的温床。

常用手段就是,黑客下载正常软件,随后对其进行二次打包,将木马病毒嵌入其中,然后将App重新投放到应用市场,而用户下载后却浑不自知。除了应用商店之外,15%的用户是通过应用内广告下载App,10%是通过二维码扫描。

二、漏洞、山寨应用、流氓广告,一大波应用安全威胁正在逼近!

在已渐渐远去的2015年,移动安全捉Bug可谓是硕果累累,先有引发iOS安全恐慌的XcodeGhost事件,后有极具穿透力的“WormHole虫洞”,撇开这些漏洞不谈,光隐私安全、兼容性、山寨应用、流氓广告等就已让人无以言对。报告显示,在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TOP10中,恶意扣费以30%的比例勇夺桂冠,20%则归属于艰难“找不同”的山寨应用,静默下载、隐私泄露、流量消耗分别为17%、14%、5%。

应用恶意行为TOP10

就山寨应用而言,通过对官方正版的App进行篡改,加入一些恶意代码以非法牟利,用户仅从名称和图标上很难进行辨别,由此使得山寨应用演变成各种恶意行为,且这类App往往会给用户的财产和隐私造成严重侵害。

山寨App如何作恶

那么,山寨应用究竟是如何作恶的?此次调查报告对发现的127011个恶意盗版软件进行了特征分析,其中木马类占比最高,为71%;以插屏和推送行为为主的广告类盗版App屈居其次,占比26%。

三、移动App性能与兼容性分析:应用崩溃、闪退、手机发热背后的原因

据统计,70%以上的用户在使用App时都遭遇过闪退的情况,而崩溃、手机发热等现象更是常见。不过总体而言,应用性能与兼容性均好于上一年。数据显示,2015年各类软件测试通过率同比增长10.3%,其中金融理财类App最高达90.35%,应用不兼容率下降48.3%,而应用启动时间则缩短了10.5%。

App安装、启动时间

以最吃内存的手游类App为例,2015年各类游戏测试通过率增长10.9%。其中,棋牌桌游类游戏通过率最高达87%,但以90%兼容性通过率为上线标准来看,开发者仍需提高游戏应用的性能优化与兼容性测试。

游戏类App通过率

而随着硬件设备的快速升级,手机内存出现了大幅度变化,而由于游戏内容越来越丰富,画面效果越来越绚丽,应用本身的内存占用值也水涨船高,同比上一年,2015年游戏类内存上升了15.8%。同时,手游类App包体大小也随之增大,相比上一年增加了37.9%。

转载请注明:Android开发中文站 » Android应用安全研究报告:恶意扣费与山寨App高居不下


About Joyk


Aggregate valuable and interesting links.
Joyk means Joy of geeK